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吉林省汪清县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3月月考试题(含解析)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姓名: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由于明朝以后,东北地区俗称“关东”,人们便把不顾政府禁令,来此谋生的人口迁入现象,称为“闯关东”。改革开放以来,山东省以其东部沿海的区位优势,成为改革开放的首批获益省份之一,经济增长迅速,山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超过黑龙江省,由此导致了两地之间人口迁移方向的完全反转,从而出现了“雁南飞”现象。读材料,回答下列各题。1.吸引山东人“闯关东”的基本动因是A.经济差距B.战争C.气候D.水源2.现在黑龙江人口出现“雁南飞”迁往山东的原因是A.人口密度差异B.两地城镇化水平差异C.两地经济收入差别D.两地资源丰富程度的差异3.影响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是A.经济因素B.气候因素C.战争因素D.交通和通信因素【答案】1.A2.C3.A【解析】【分析】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地区间的经济差异往往会引起人口迁移。【1题详解】由于山东省人口较多,土地压力较大,收入低,而东北有广阔的土地和丰富的资源,故出现了“闯关东”的人口迁移。A正确。【2题详解】改革开发以来,由于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速度超过了东北地区,故受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影响而出现“雁南飞”现象。C正确。-2-【3题详解】结合上题分析,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A正确。【点睛】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并能结合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综合分析即可。4.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人口容量为A.8000B.10000C.6000D.4500【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木桶效应图”中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取决于最短板。考点:主要考查了环境人口容量。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因素。5.下图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示意图”,据此可知,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可知:城市用地面积在不断增加;看不出人口数量和道路密度的变化。选B正确。考点:主要考查城市化。读“人口增长模式及其转变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3-6.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A.自然环境状况改善的结果B.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C.出生率明显降低造成的D.两次社会大分工及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7.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从A.死亡率的下降开始B.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开始C.出生率的下降开始D.自然增长率的提高开始【答案】6.B7.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6题详解】人类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是导致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B正确。【7题详解】人口增长模式是由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三项指标共同构成。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由死亡率的下降开始。A正确。【点睛】本题难度较小。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8.世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顺序是A.原始型-传统型-现代型B.传统型-现代型-原始型C.原始型-现代型-传统型D.传统型-原始型-现代型【答案】A【解析】世界人口增长在人类社会早期,生产力水平低下,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死亡率降低,而出生率还保持较高水平,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高出生-4-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的传统型模式,随着人们生育观念的变化,出生率降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现代型,故选A。9.目前,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处于A.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B.由“原始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C.由“传统型”向“原始型”转变过程D.由“现代型”向“传统型”转变过程【答案】A【解析】发展中国家人口占多数,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模式主要是传统型,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所以世界人口增长模式是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过程。下图反映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据此回答下列各题。10.四个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A.①B.②C.③D.④11.图中①、②、③、④中属于人口增长模式中现代型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0.D11.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增长模式。【10题详解】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死亡率,通过计算可知,②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C正确。【11题详解】④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特征: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为现代型,D正确。-5-【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12.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B.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C.我国大学生赴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人口迁移。人口迁移的基本条件:一是人口的空间移动跨越一定的行政区(县级以上);二是时间较长(一般一年以上);三是定居地的变更;故C项正确。13.衡量城市化水平的最重要的指标是A.城市人口数的多少B.城市人口比重的大小C.城市用地规模的大小D.城市数目的多少【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城市化。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是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14.下图为“甲、乙、丙三个服务中心的服务范围示意图”,读图,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A.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B.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答案】B【解析】由图示服务范围可确定甲、乙、丙三城市级别高低,甲>乙>丙,所以其服务职能也应由高到低为甲、乙、丙。因此题中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6-的是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故选C。15.读图,A、B、C分别代表A.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B.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C.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读图城市中心地租最高的地区A功能区所占比重最大,A应该为商业区,城市外围B功能区用地所占比重最大,应该为工业区,C占比中最大区域位于市中心和外围的结合部,应该是住宅区,所以A、B、C分别代表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考点:本题考查城市功能区。16.20世纪70年代以来,造成西亚外籍劳工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这里人口稀少B.石油经济发展C.地处交通要道D.农业经济发展【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迁移的原因。20世纪70年代以来,伊拉克、科威特等产油国因石油收入大增,经济发展很快,吸引了大批外籍工人。故答案选B。17.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A.农村到城市B.城市到农村C.农村到农村D.城市到城市【答案】A-7-【解析】试题分析:社会发展的总方向是人口的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并进而向第三产业转移。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历史上发达国家和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考点:本题考查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类型。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城市化过程中,当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方向为农村到城市。18.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人口迅速增加得益于A.政治独立,经济发展B.政策支持,生育放开C.战争结束,难民回归D.灾害减少,农业发展【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二战之后,发展中国家政治独立,经济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死亡率大幅下降,在保持较高的出生率的前提下,人口迅速增加,故选A。考点:人口增长的影响因素19.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是A.从新大陆移向旧大陆B.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C.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D.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工人增加【答案】B【解析】【分析】考查人口迁移的特点。【详解】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是以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从旧大陆到新大陆。所以正确答案选B。【点睛】主要考查了19世纪以前国际人口迁移的总体特点。人口迁移世纪:人口迁移路线由非洲跨过大西洋到达美洲,由欧洲向西到达美洲,向东到达大洋洲.人口迁移特点是旧大陆→新大陆。20.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量较少的原因是()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②经济发展速度快,各地区生活水平相差不大-8-③交通条件落后④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A.①④B.①②C.②③D.③④【答案】A【解析】【详解】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我国人口迁移和流动量较少的原因是①国家实行计划经济,对;②经济发展速度慢,各地区生活水平相差不大,错;③交通条件落后不属于人口迁移和流动量较少的原因,错;④国家实行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对。据此分析选A。【点睛】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的人口迁移特点是迁移规模比较小、频率比较低;流向是东部→西北和东北、沿海→内陆;其影响因素是严格的制度、政策限制农民进城;方式:安置失业人员和闲散劳动力;支援新开发工业基地建设;移民垦荒、支援边疆、建设农林牧业新基地;高等学校搬迁、招生和分配;新修水利水库、库区移民;压缩城市人口规模;少量的自发迁移。2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A.规模的大小B.重要的程度C.付出租金的高低D.由政府的决策【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城市中的土地在地理位置和交通通达度方面的不同造成了地租的差异,地价高的地区往往被支付地租能力高的产业占用,所以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付出租金的高低,故选C。【考点定位】城市土地利用方式选择22.商业区靠近市中心布局的主要原因是A.市中心的地租高B.市中心环境较好C.市中心交通最便利,便于商业职员上下班D.市中心可以接近最大的消费群体【答案】D【解析】商业区呈点状或条状,分布在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主要目的是可以接近最大-9-的消费群体。故选D。23.读“1990~201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与安徽省相比,1990~2010年江西省的城市化水平和速度是A.城市化水平一直较高,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大B.城市化速度一直较快,城市占地面积一直较小C.城市化水平一直较低,城市化速度一直较慢D.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答案】D【解析】【分析】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变化过程,包括农业人口非农业化、城市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城市用地不断向郊区扩展,城市数量不断增加以及城市社会、经济、技术变革进入乡村的过程.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人口增加;城市规模扩大;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等.【详解】由表格可知江西省与安徽省相比,1990年和2010年江西城市化水平较高,2000年江西城市化水平较低,故排除选项A、C;1990-2000年,江西省由20%到27%增加大约7%,安徽省由17%到27%大约增加10%,2000年-2010年,江西省大约增加16.39%、安徽省大约增加15.2%,所以江西省前十年城市化速度较慢,后十年城市化速度较快,D正确。【点睛】本题以近20年江西省与安徽省的城镇人口比重变化情况表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城市化的过程与特点.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24.下列关于商业区的叙述,正确的是A.商业区占有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B.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外围地区C.商业区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景观-10-D.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并有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的趋势【答案】C【解析】【详解】住宅区占有城市用地总面积的大部分,商业区占地面积小,A错误。商业区多位于城市的中心地区,B错误。商业区大多呈点状或条状分布于城市街道两侧,形成城市地域结构中的一种特殊景观,C正确。商业区多分

1 / 1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