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遂宁二中2018-2019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40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在下列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2015年安徽省新培育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10个,总数达62个;新增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1个,下图为地理标志产品专用商标。完成下面小题。1.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优于同类其他产品,主要在于拥有独特的A.劳动力优势B.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2.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关于地理标志产品特定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B.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C.有明确的边界D.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答案】1.D2.C【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拥有地理标志商标的产品是国家质检总局认定合格的产品,与同类其他产品相比,主要在于拥有独特的地理环境优势,D对。产品质量合格,不能体现独特的劳动力优势、文化优势、科技优势,A、B、C错。【2题详解】地理标志产品,往往产于特定区域,即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A正确。区域有一定的面积和形状,B正确。自然区域没有明确的边界,C错误,选C。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有深刻的影响,D-2-正确。【考点定位】地理标志商标的优势,区域的特点。【名师点睛】理解地理标志产品是国家质检局认定合格的产品,是划出了特点区域生产的产品,环境质量优势明显。结合所学区域的特点,判断特定区域所具有的特征。下表为我国三大自然区的部分特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限制①自然区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A.光照B.热量C.地形D.土壤4.与①自然区相比,②自然区A.交通闭塞B.空气稀薄C.多人工林D.经济落后5.③自然区A.气候干旱B.湖泊众多C.多属外流区D.流水侵蚀强烈【答案】3.B4.C5.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地理分区及区域差异,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的能力,要求学生牢牢掌握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特征。【3题详解】根据表格中信息判断,①自然区是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不利于农作物成熟。河谷地区海拔较低,热量条件较好,限制该地河谷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热量,故B正确。高原上光照充足,光照、地形、土壤不是主要限制因素,故ACD错误。【4题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判断,②自然区是东部季风区,与①自然区相比,②自然区交通通达度高,空-3-气密度大,多人工林,经济发展水平高,故C正确,ABD错误。【5题详解】根据表格信息判断,③自然区是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气候干旱,故A正确;降水少,河流、湖泊少,故B错误;河流大多没有流入海洋,多属内流区,故C错误;多大风天气,风力侵蚀强烈,流水作用微弱,故D错误。【点睛】我国三大自然区分别是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青藏高寒区。结合各区域自然环境特征分析,青藏高寒区海拔高,气温低;河谷地区海拔较低,气温较高,适宜农业生产,形成河谷农业。建筑景观是一个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反映。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伊宁市传统民居多以流动的坡尖顶毡房为主。读图完成下面小题。6.伊宁的毡房房顶呈坡尖状,主要是为了减少A.房屋积水B.热量散失C.房顶积雪D.阳光照射7.从风向和光照角度考虑,伊宁的毡房大门宜朝向A.东南B.东北C.西北D.西南8.推断伊宁的气候特征是A.全年寒冷少雨B.冬冷夏热,降水均匀C.全年温和湿润D.冬冷夏温,干旱少雨【答案】6.C7.A8.B【解析】【6题详解】根据伊宁所处的位置,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处,夏季风的背风处,冬季降雪较多,夏季降水少。因此伊宁的毡房房顶呈坡尖状,是为了减少房顶积雪。正确答案是C。-4-【7题详解】风向和光照角度考虑,伊宁的毡房大门宜朝光避风。伊宁位于北半球中高纬度,南面为阳面,因此大门宜朝南。伊宁位于我国西北,以结合山脉走向可知主要风向为偏西风,因此大门朝东避风。综上所述,伊宁的毡房大门宜朝向东南。正确答案是A。【8题详解】伊宁位于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特征是冬夏温差大,降水少。正确答案是B。2017年10月18日14时,中央气象台发布台风预报:2017年第21号台风(强热带风暴级)“兰恩”,位于北纬13°、东经132.4°,最大风速30m/s,中心气压980hPa。预计“兰恩”将以每小时20公里左右的速度向偏北转北偏西方向移动,20日夜间逐渐转向北偏东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加强,最强可达超强台风级(16-17级,52-58米/秒),未来2天对我国海域无影响,20日开始台湾以东洋面、东海东部海域的风力将逐渐加强到7-9级。据此回答下面小题。9.确定台风中心位置要用到的关键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10.台风路径的预测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A.RSB.GPSC.GISD.数字地球11.在城市管理GIS中,将城市交通图层、居民区图层、公园分布图层叠加后,可以A.计算城市绿地面积B.分析建筑设计的质量C.估算商品零售总额D.合理调整公交站点【答案】9.A10.C11.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3S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要求学生熟悉掌握“3S技术”的功能。【9题详解】卫星云图的获取来自RS技术,可以通过卫星云图清晰地观看台风的中心位置及其移动方向,结合题意,该技术是遥感技术(RS),故选A。【10题详解】台风路径的预测,需要搜集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属GIS功能,故选C。【11题详解】-5-居民区和公园附近的交通流量都很大,将三者叠加可以合理调整公交线路站点。故选D。【点睛】RS适宜用来灾害监测和环境监测,应用于台风、暴雨等天气状况的监测;GIS的主要功能是搜集信息并进行处理分析;GPS主要功能是定位、导航;数字地球虚拟技术是运用计算机技术生成一个以地球坐标为依据的、具有多分辨率的海量数据和多维显示的地球虚拟系统。自清光绪年间起,洞庭湖周围低地开始修垸(垸是堤坝,中间围着村庄和农田),至今“人与水争地”问题突出。1998年起,洞庭湖区实施规模空前的平垸工程(即扒坝还湖)等一系列措施。2017年10月,洞庭湖周边原本人丁兴旺的集成垸和青山湖垸,现已无人迹,成为鸟禽栖息的乐土。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2.“修垸”直接影响的水循环环节是A.下渗B.降水C.蒸发D.径流13.洞庭湖区平垸工程的主要目的是A.扩大耕地面积B.增加大气降水C.削弱下游洪峰D.吸引外来物种14.除了平垸工程,缓解洞庭湖区“人与水争地”的措施还可以有A.长江上游退耕还林B.洞庭湖区退耕还湖C.洞庭湖区污染治理D.长江干流修筑堤坝【答案】12.D13.C14.B【解析】【12题详解】根据题意可知,“修垸”工程为地表水利工程,地表水利工程的修建,都会影响地表径流,ABC错误,故选D。【13题详解】平垸工程即扒坝还湖,使得耕地面积减小,湖泊面积扩大。洞庭湖面积扩大,使得湖泊的调蓄洪峰的作用增强,ABD错误,故选C。【14题详解】除了平垸工程,洞庭湖区还可以通过退耕还湖来缓解洞庭湖区“人与水争地”的矛盾。ACD错误,故选B。【点睛】-6-本题考查.洞庭湖区“修垸”和平垸工程。修垸”直接影响径流。平垸工程即扒坝还湖,使得耕地面积减小,湖泊面积扩大。洞庭湖面积扩大,使得湖泊的调蓄洪峰的作用增强。下图是我国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因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5.内蒙古一些草原地区昔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风光,如今变为“老鼠跑过露脊梁”的景象,深刻地反映了()A.过度放牧,草场资源退化B.鼠害猖獗C.草场的季节变化D.草场载畜量可继续增加16.关于西北地区生态环境脆弱形成的自然原因,叙述正确的是()A.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B.气候干旱,地表水丰富,河流发育良好C.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D.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河流的侵蚀作用强烈【答案】15.A16.C【解析】本题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读图用图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及成因,解题时应注意对课本知识的把握。【15题详解】内蒙古草原草场丰富,但由于长期以来靠天养畜,超载放牧或弃牧毁草开荒,再加上管理不善,造成草地不同程度的退化,使草地生产力大幅度下降,故A正确,BCD错误。【16题详解】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增大,导致荒漠化加剧,人口问题非自然原因,故A错误;该地气候干旱,地表水贫乏,河流发育差,多为季节性河流,故B错误;大风日数多,地表沙质-7-沉积物多,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故C正确;这里的高山地区冰川作用显著,因为我国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流水作用微弱,故D错误。下图为某校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水池(4m2mlm)、土壤、芦苇、水管等材料设计的一个人工湿地系统。读图回答下面小题。17.该设计主要模拟的湿地功能是①防风固沙②净化水质③塑造地形④涵养水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18.若用无植物的相同模拟系统进行对比实验,则检测到A.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B.出水口流速明显减慢C.土壤矿物质总量增加D.出水口的含沙量增加【答案】17.B18.D【解析】【17题详解】湿地不具有防风固沙的功能;也没有塑造地形的功能,①③错误;湿地具有涵养水源,净化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即净化水质的功能,②④正确。综上所述,B对,ACD错。故选B。【18题详解】若没有植被,则出水口的流速会增加,B错;由于土壤缺水植被保护,则水土流失加重,土壤中有机质和矿物质含量将减少,出水口的含沙量将增加,AC错,D对。故选D。下图是一组世界区域地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题。-8-19.图中甲、乙两地发展种植业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分别是()A.土壤、水源B.光热、降水C.风向、地势D.地形、河流20.乙地由于不合理灌溉而引发的主要环境问题是()A.水土流失B.沙尘暴C.土地盐碱化D.洪涝灾害【答案】19.B20.C【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地理。【19题详解】结合经纬度位置和重要的地理事物判断,甲位于西欧,故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光热不足制约农业生长;乙位于中亚,气候干旱,降水少,水源不足限制农业发展。【20题详解】不合理灌溉可能引起盐碱化。非洲的萨赫勒地带是世界上最贫瘠的地区之一。作为半干旱草原地区,萨赫勒地区生态环境恶劣。特别是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大片圈租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原本不多的可耕地越来越少。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1.萨赫勒地区大片圈地租地带来的主要环境问题可能是()A.石质荒漠化B.水土流失C.土地盐碱化D.土地沙漠化22.当地采取收获后留茬的方法,解决上述问题,该措施的目的是()①减小风的侵蚀力②减轻流水冲刷③保持土壤水分④增加土壤肥力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答案】21.D22.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区域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对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要求较高。【21题详解】萨赫勒地区位于非洲北部,位于半干旱草原地区,降水少,气候干旱,不适合发展耕种业,大片圈地租地进行不合理耕作容易导致土地沙漠化,故D正确。【22题详解】收获后留茬的方法可以减少风力侵蚀,保持土壤水分(类似于我国宁夏中卫的草方格沙障),增加土壤肥力,故①③④正确;当地降水较少,流水的冲刷作用并不明显,故②错误,故选C。【点睛】在分析本题时,应多参考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环境问题和防治措施。下面两图分别为西南某地区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前后的水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23.与原始生态林相比,橡胶林()A.蒸发量减小B.下渗量减小C.径流总量增大D.气候更加湿润24.将原始生态林改为橡胶林,可能使()A.植被涵养水源能力变强B.土壤肥力下降C.生物多样性增多D.自然灾害减少【答案】23.B24.B【解析】【23题详解】-10-观察图发现,橡胶林蒸发量和地表径流量比原始生态林大,下渗水量则会减少;径流总量包括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24题详解】破坏原始植被,加重水土流失,土壤肥力下降;破坏原始生态环境,使生物多样性减少;涵养水源能力下降,旱涝灾害频繁。下图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区,占地球上热带雨林总面积的50%,达650万平方公里。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