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山东省临沂市蒙阴县实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0月月考试题一、单选题(本题共50道小题,1~40每小题1.5分,41~50每小题2分,共80分)1.人体内的细胞外液构成了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其中有()A.蛋白质消化分解成氨其酸B.神经递质和激素的合成C.丙酮酸氧化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D.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2.关于内环境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内环境指的是细胞外液B.血浆和红细胞内液之间可发生物质交换C.与组织液成分最接近的是淋巴D.毛细血管壁细胞的生活环境只有血浆3.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B.血红蛋白、递质、激素、葡萄糖和CO2都是内环境的成分C.内环境稳态的实质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保持不变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4.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示意图,若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质会降低,会引起增多的是()5.下列各项中,可以看作物质进入内环境的是:()A.喝牛奶,进入胃中B.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C.口服抗菌药物D.肌肉注射青霉素6.下图为高等动物的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B.C.D.⑥可表述为:体内细胞可与外界环境直接地进行物质交换7.人的下丘脑如果发生病变,不可能产生的现象有()A.血糖调节功能减弱B.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C.体温调节功能减弱D.膝跳反射丧失8.图示人体皮肤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维持体温的方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机体在炎热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比寒冷环境中产热/散热的比值小B.从甲到乙是机体散热的唯一途径,从丙到丁表示机体产热途径C.丙也能发生在寒冷环境中D.从甲到乙的过程是体液调节,从丙到丁的过程是神经调节9.下列关于体温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B.温觉感受器只分布于皮肤C.人在剧烈运动时主要产热方式是骨骼肌的收缩D.降低新陈代谢是人在炎热环境中散热的主要方式10.糖尿病患者除了尿糖外,还有多饮多食的现象,与此同时,糖尿病患者逐渐消瘦,造成上述症状的原因错误的是()A.胰岛A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不足B.缺少胰岛素,血糖含量高,大量的糖随尿液排出C.在排出大量糖的同时,也带走了大量水分,于是出现多饮多食现象D.糖氧化功能发生障碍,体内脂肪、蛋白质的分解加强,导致机体消瘦,体重减轻11.下列各选项与右图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血糖含量,则②可能代表胰高血糖素-3-B.若X表示甲状腺激素,则①可能代表促甲状腺激素C.若X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②可能代表甲状腺激素D.若X表示人体排出的尿量,则②可能代表抗利尿激素12.给健康动物注射一定量的甲状腺激素,不会引起()A.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B.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量减少C.神经系统兴奋性和细胞呼吸增强D.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的量减少13.下列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A.突触小体内的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以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B.神经冲动的传导不可能由树突→细胞体→轴突C.神经调节过程不一定要经过反射弧D.神经调节作用的时间短,但范围较广14.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兴奋时,突触小体完成的信息转换模式为()A.电信号→电信号B.电信号→化学信号C.化学信号→化学信号D.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15.根据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方式不同,突触可分为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两种。电突触的突触间隙很窄,在突触前末梢无突触小泡,间隙两侧的膜是对称的,形成通道,带电离子可通过通道传递电信号,如下图所示,以下有关突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神经冲动通过电突触的传递速度较化学突触快B.兴奋在化学突触和电突触中的传递都是单向的C.兴奋通过化学突触时的信号转变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D.兴奋通过突触传递信息与细胞膜的功能有关-4-16.将灵敏的电流计的两极如图所示分别置于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a处外表面和b处的内表面,若在c、d两点同时对神经细胞给以能引起兴奋的刺激,则刺激后电位计指针的偏转情况是(注意:ac=db)()A.先左后右,再向右B.先右后左,再向左C.先左后右,再向左再向右D.先右后左,再向右再向左17.Na+一K+泵是细胞膜上的一种重要载体,也是能催化ATP水解的酶。该泵每消耗1分子的ATP,就逆浓度梯度将3分子的Na+泵出细胞外,同时将2分子的K+泵人细胞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Na+一K+泵水解ATP时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形式散失B.Na+一K+泵转运K+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相同C.Na+一K+泵被破坏后的细胞膜允许K+自由通过磷脂分子层D.Na+一K+泵正常工作有利于维持神经细胞的体积和静息电位18.下图是人体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结构:图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乙代表神经中枢。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时,先缩手后产生痛觉。对此生理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图中E为感受器,A为效应器,痛觉在图中的甲方框处形成B.未受刺激时,神经纤维D处的电位分布是膜内为正电位,膜外为负电位C.图中共有5个突触,当手被尖锐的物体刺痛发生缩手反射时,反射弧为A→B→C→D→ED.由甲发出的传出神经纤维末端释放的神经递质一定能引起乙的兴奋19.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5-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20.如图为突触的结构,并在a.d两点连接一测量电位变化的灵敏电流计,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①图示的结构包括3个神经元,含有3个突触②分别刺激b、c点时,指针都偏转2次③如果B受刺激,C会兴奋;如果A、B同时受刺激,C不会兴奋。则A释放的是抑制性递质。④递质可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本质一般是糖蛋白⑤A、B一定是轴突,C一定是树突。⑥若将电流计连接在a.b两点,并刺激a.b间的中点,则由于该点离两个接点距离相等,所以理论上指针不偏转A.①③④B.②④⑥C.①③⑤D.③④⑥21.甲、乙是细胞表面受体和细胞内受体的作用机制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若图甲表示神经元间兴奋的传递,则信号分子为神经递质B.细胞内外各种类型受体其结构都具有特异性,图乙中雄激素能被定向运送到靶细胞处C.人体内胰岛素的作用机制与图乙所示机制不同D.雄激素通过与靶细胞内特异性受体结合影响细胞基因选择性表达来调节细胞代谢22.如下图所示,兴奋既可以在神经纤维上传导,也可以在神经元之间、神经元与肌肉细胞之间传递,据图分析正确的是()-6-A.a处可实现由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B.轴突膜内侧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②③之间,K+大量外流,③④之间,Na+大量内流D.神经递质一经a传递到b,将会引起b的兴奋并传导23.给狗喂食会引起唾液分泌,但铃声刺激不会。若每次在铃声后即给狗喂食,这样多次结合后,听到铃声就会分泌唾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脑皮层没有参与铃声刺激引起唾液分泌的过程B.食物引起味觉和铃声引起唾液分泌属于不同的反射C.铃声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和食物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弧相同D.铃声和喂食反复结合可促进相关的神经元之间形成新的联系24.突触小泡膜上分布有一种SB蛋白,在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接触后它可以引发膜的融合进而使神经递质释放。此过程中()A.体现了SB蛋白具有载体作用B.伴随着生物膜的转化与更新C.SB蛋白促使突触小泡向突触前膜移动D.SB蛋白活性抑制剂可以抑制突触小泡的形成25.下图甲表示动作电位产生过程示意图,图乙、图丙表示动作电位传导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将离体神经纤维放在高于正常海水Na+浓度的溶液中,甲图的c点将降低B.图甲、乙、丙中发生Na+内流的过程分别是b、②、⑦-7-C.图甲、乙、丙中c、③、⑧点时细胞膜外侧钠离子高于细胞膜内侧D.回复静息状态过程中K+外流需要消耗能量、不需要膜蛋白26.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长,机体抗体浓度增加B.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增加C.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机体抗体浓度减少D.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不变,机体抗体浓度减少27.下列有关动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激素由内分泌腺产生后通过体液运输到作用部位B.一般情况下一种激素只选择作用某一种特定的靶器官或靶细胞C.各种激素之间只有拮抗作用,没有协同作用D.激素作用于靶细胞之后往往被灭活,从而保证机体调节适应多变的环境28.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红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基因没有发生改变B.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能合成并分泌抗体消灭抗原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并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29.现有大小和生长状况相同的同一品系小鼠甲、乙、丙及另一品系小鼠丁,并对甲、乙、丙分别做如下处理()分组甲乙丙处理方式不作任何处理将丁的皮肤小片移植到乙体表上,14天后,皮肤片结痂脱落切除胸腺两周后,再将丁的皮肤小片分别移植到甲、乙、丙体表上,则移植的皮肤小片最易脱落和最易成活的分别是A.乙、甲B.乙、丙C.丙、丙D.丙、甲30.如图为过敏反应的原理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8-A.过敏反应为抗原首次进入机体引起的免疫反应,表现为发作迅速,反应强烈B.图中首次进入人体的过敏原与再次进入的过敏原的类型可相同,也可不同C.过敏反应属于特异性免疫中的细胞免疫,其调节方式为神经—体液调节D.过敏反应有明显的个体差异和遗传倾向,图中靶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物质可引起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等31.下列有关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非特异性免疫是能够遗传的B.胃液中的盐酸属于人体第二道防线C.机体通过非特异性免疫产生记忆细胞D.非特异性免疫只对某些病原体起作用32.当细菌进入体内组织后,吞噬细胞会对细菌进行吞噬,并处理呈递,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特异性地识别并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33.2014年西非地区爆发了埃博拉疫情。埃博拉病毒(EBV)是一种RNA病毒。埃博拉病毒侵入人体后()A.刺激T细胞分泌淋巴因子与该病毒结合B.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与该病毒结合C.被吞噬细胞特异性识别D.与特定的抗体结合可失去致病能力34.浆细胞产生抗体是免疫调节中的重要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9-A.浆细胞与记忆B细胞膜上的糖蛋白种类有差异B.浆细胞与效应T细胞中的遗传信息有明显差异C.浆细胞内对抗体进行加工的细胞器中含有DNAD.抗体与抗原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浆细胞的表面35.乙酰胆碱能引起突触后膜兴奋,某病人血清中含有对抗乙酰胆碱受体的抗体,该病人所患疾病及表现为()A.自身免疫病,痉挛B.自身免疫病,肌无力C.过敏反应,肌无力D.过敏反应,痉挛36.人体受到某种抗原的刺激会产生记忆细胞,当其受到同种抗原第二次刺激时()A.记忆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变短B.产生的浆细胞均自记忆细胞C.记忆细胞可迅速增殖产生大量抗体D.记忆细胞受到刺激而引起过敏反应37.下图中的曲线显示了两种使人体获得免疫力的方法。据此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一个人被狗咬伤时,可能会感染狂犬病病毒,此时采用方法②进行免疫比较好B.采用方法①可以使人获得比方法②更持久的免疫力C.采用方法②使人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