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章末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读图,回答下题。我国某省1990~2014年间常住人口数量变动示意图1.以下四图中,与该省人口增长率变化过程基本符合的是()D[由图中可以看出,该省1990~2000年常住人口数量迅速增加,说明人口增长率较高;2000年之后,人口数量增加放缓,人口增长率下降至较低水平。D选项符合要求。]总和生育率是指某国家或地区的妇女在育龄期间,每个妇女平均的生育子女数。人口总抚养比指总体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口数与劳动年龄(15~64岁)人口数之比。下图示意某国总和生育率和人口总抚养比变化。据此完成2~3题。2.2010年前后人口总抚养比有明显变化,主要原因分别可能是()A.儿童减少劳动人口增加B.老人减少儿童增加C.劳动人口减少老人增加D.儿童减少老人增加3.影响该国目前总和生育率的主要原因是()-2-①教育程度提高②生活节奏减缓③生活成本上升④人的寿命延长A.①③B.①②C.②④D.③④2.D3.A[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2010年之前该地区总和生育率呈下降趋势,少年儿童比重可能降低,人口总抚养比下降;2010年之后,该地区少年儿童比重较低,而人口总抚养比上升,说明老年人口比重增加。第3题,教育程度提高会影响人口的生育观念;生活成本的上升,导致总和生育率下降;生活节奏减缓,生活压力小,总和生育率可能上升;人的寿命延长和总和生育率无关。]下图为我国某省连续三年人口变化图。据此完成4~5题。4.图中信息反映了该省()①养老保障压力较大②人口外迁现象明显③人口容量逐年下降④自然增长率持续下降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5.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促使该省()A.城市等级提升B.逆城市化加剧C.相关产业发展D.环境承载力变小4.A5.C[第4题,从图中看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说明人口老龄化严重;从人口总数的变化看,人口减少幅度大,说明人口外迁现象明显;看不出人口容量逐年下降,自然增长率先增加后下降,选择A。第5题,实施“全面二孩”政策后,新生人口增多,从事少年儿童工作的人数增加,带动相关产业发展,C对;与城市等级提升和逆城市化加剧无关,A、B错;环境承载力的大小主要与资源和科技有关,D错。]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乡村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据此完成6~8题。6.“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3-D.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7.“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8.“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6.D7.A8.B[第6题,“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体现了政策因素的影响。第7题,注意材料中“城归”是指在城市积累了资金和技术的农民工,据此可判断答案。第8题,过去由于大量农民工进城务工,使得农村产生大量的留守儿童和老年人口。而随着“城归”现象的出现,首先可以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注意增加家庭收入和促进农业规模化属于带来的经济效益,不属于社会效益;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最先带来的效益。故B正确。]读我国某县第五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人口金字塔图,回答9~10题。9.关于第五、第六两次人口普查结果的说法,正确的是()A.“六普”人口峰谷变化基本上是在“五普”的基础上向后推移了20年B.从“五普”到“六普”老人和儿童数量越来越少,中年人数量越来越多C.“五普”0~4岁人口较少,体现了计划生育的成效D.“六普”45~49岁人口达到峰值,凸显外来人口的增加10.关于该县第六次人口普查的说法,正确的是()A.经济发展吸引了大量外来人口B.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衡C.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偏低D.人口处于加速增长阶段-4-9.C10.A[第9题,“六普”与“五普”相差10年,其人口峰谷变化基本上是在“五普”的基础上向后推移了10年;从“五普”到“六普”老人数量越来越多,儿童数量越来越少;“五普”0~4岁人口较少与实行计划生育有密切关系;“六普”45~49岁人口达到峰值是“五普”35~39岁人口峰值向后推移10年所致。第10题,“六普”劳动年龄人口尤其是20~29岁男性人口数量明显增加,与外来人口增多有关。]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回答11~12题。1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C.科技发展水平D.蕴藏的资源数量12.随着人口不断增加,我国必须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其主要意义在于()A.限制高消费现象的产生B.规划农业生产的发展规模C.制定人口战略和人口政策D.帮助贫困地区脱贫致富11.C12.C[第11题,根据题中材料可知,清朝与今天的中国所供养的人口数量差别很大,主要是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差异导致的。第12题,我国进行人口合理容量的估计主要是为了制定科学的人口发展战略,以促进我国的可持续发展。]下图为2018年我国住宅价格等级分布金字塔图。据此完成13~15题。13.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最多的是()A.极高房价区ⅠB.极高房价区ⅡC.低房价区D.中低房价区14.读图可知,现阶段我国城市人口迁移的方向是()A.极高房价区Ⅰ人口外迁B.极高房价区Ⅱ人口外迁-5-C.低房价区人口大量迁入D.中低房价区人口迁往高房价区15.下列产业中,受极高房价影响最大的是()A.金融业B.种植业C.高新技术产业D.制造业13.B14.D15.D[第13题,平均每个行政区承载人口应该用行政区承载的城镇人口规模除以该行政区的个数,故B正确。第14题,房价的高低主要受经济发达程度影响,经济发达地区一般房价较高,因此人口一般从低房价区迁往高房价区。第15题,制造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大,极高房价会造成劳动力数量减少;金融业与高新技术产业对劳动力的需求量少于制造业,且劳动力工资报酬高,因此受极高房价影响不大;种植业主要分布于乡村。]读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16~18题。16.该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应位于图中()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7.若该城市要建一个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则该市场的最佳位置是()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18.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该布局在城市的()A.西北方向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D.东南方向16.A17.B18.D[第16题,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且位于交通便利的地方。读图可知,该城市最大的商业中心应位于甲处。第17题,专业性的大型商品交易市场一般分布在铁路沿线或公路沿线等交通比较便利的地方。另外,大型商品交易市场占地面积相对较大,一般布局在距市中心较远、地租便宜的地方。综上所述,乙处是最佳位置。第18题,重化工业会产生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一般布局在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向、河流的下游,综上可知,该城市的重化工业应布局在城市的东南方向。]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有学者提出: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探索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的新型城镇化之路。读下图,回答19~-6-20题。城市组团绿心空间结构示意图19.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A.公园绿地B.园艺苗圃C.商贸中心D.交通枢纽20.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A.保持原有地貌形态不变B.增强城市“热岛效应”C.出现城市“空心化”现象D.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19.B20.D[第19题,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图中“绿心”区域适合布局的产业活动是园艺苗圃。第20题,城市绿心是指主要承担城市中心生态功能和游憩功能的绿色空间,打造长江中游城市群“绿心”将会改变原有地貌形态、减轻城市“热岛效应”、促进城市化进程、增加区域的地下径流量。]城镇化是未来发展的趋势,也是近几年最受关注的热词之一。下表是1978年以来我国GDP、城镇化率和城镇投资率情况统计表。据此回答21~22题。年份1978年1998年2008年2012年2013年GDP(亿元)365084884316752534123588019城镇化率(%)17.9233.3546.9952.5753.73城镇投资率(%)425.430.1536.4640.1721.由表格内容可知()A.我国的城镇化率在不断提高,并不断促进GDP的增长B.我国的城镇化已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C.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必然造成环境的急剧恶化D.我国应积极推进特大城市、超大城市的职能多样化22.与城市的繁华形成对比的是,在很多地区“外面像个村,进村不见人,老屋少人住,-7-地荒杂草生”的农村空心化现象却日益加剧。为发展农村经济,下列措施最合理的是()A.加强户籍管理,控制青壮年人口进城务工B.将农村土地大规模开发成工业区,吸引农民返乡工作C.由政府负责照管留守老人和孩子D.开发新型农业,发展乡村旅游21.A22.D[第21题,由表格中城镇化率和GDP数值可知,两者都呈增长趋势,A正确。我国的城镇化率2013年为53.73%,远低于发达国家的城镇化率,B错误。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可能会造成环境恶化,但也可能会改善环境质量,C错误。D项所述内容在材料中无相关信息,无法判断。第22题,控制农民进城务工不利于城镇化发展,A不合理。大规模开发工业区会侵占大量农田,且工业“三废”会污染环境,B不合理。由政府负责照管留守老人和孩子不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C不合理。开发新型农业,发展乡村旅游可增加农民收入,同时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农村经济发展,D合理。]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据此完成23~25题。23.“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A.人口密度B.城市等级C.城市面积D.服务范围24.波特兰通过“精明增长”的规划方案,可以()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C.提高城市化水平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25.波特兰城市规划建设对我国建设家居城市最具有借鉴意义的是()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23.C24.A25.B[第23题,注意材料中的“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则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城市面积,故C正确。第24题,城市周边一般为农田,该规划方案限制城市面积扩大,则能保护城市边缘农田不被城市占用,故A正确。第25题,由-8-材料可知,该规划关键在于提高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而不是通过土地扩张来发展城市。故我国也应立足现有城区面积,提高土地利用率来发展城市。开发老城区、棚户区,可提高土地利用率,故B正确。]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读图文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