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中央民族大学附中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中央民族大学附属中学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高二12月月考生物试题第Ⅰ卷1.人体中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构成了细胞赖以生存的内环境,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和组织液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B.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C.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和组织液中D.组织液中的蛋白质浓度低于血浆中的蛋白质浓度【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血浆和组织液都属于内环境,都有运输激素的作用,A正确;血浆和淋巴都是免疫细胞的生存环境,B正确;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内,C错误;内环境中,血浆中的的蛋白质含量最高,D正确。2.下列关于人体缩手反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兴奋从传入神经向神经中枢的传递是单向的B.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经胞吞进入效应器C.扎指血时大脑皮层可抑制缩手反射弧的活动D.看到仙人掌后缩手的过程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答案】B【解析】兴奋由感受器产生,沿传入神经单向传向神经中枢,A项正确;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神经递质与效应器表面的受体结合,使之兴奋或抑制,B项错误;扎指血时大脑皮层可控制脊髓,抑制缩手反射弧的活动,C项正确;看到仙人掌后缩手的过程属于条件反射,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D项正确。3.下列有关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2A.神经元之间通过突触联系B.一个神经元只有一个突触C.突触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后膜构成D.神经递质能透过突触后膜【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经过多次分支,与下一个神经元的树突或者胞体形成突触;一个神经元可以与其他神经元形成多个突触;突触是由突触前膜、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三部分构成的;释放到突触间隙里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使后一个神经元兴奋或者抑制,并在作用完成后很快被分解。4.有机磷农药可抑制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的酶)的作用,对于以乙酰胆碱为递质的突触来说,中毒后会发生()A.突触前膜的流动性消失B.关闭突触后膜的Na+离子通道C.乙酰胆碱持续作用于突触后膜的受体D.突触前神经元的膜电位发生显著变化【答案】C【解析】有机磷农药能抑制胆碱酯酶的作用,不作用于突触前膜,故流动性没有消失,故A错误;突触后膜仍能产生兴奋,故钠离子通道没有关闭,B错误;中毒后,突触间隙的乙酰胆碱发挥作用后不能被分解,仍然留在突触间隙与突触后膜结合,那么突触后膜会持续兴奋,故C正确;有机磷农药没有作用于突触前膜,故D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的能力。5.下列关于越野滑雪比赛时运动员的内环境稳态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降低B.比赛中血糖含量降低时,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升高C.寒冷刺激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相关激素D.内环境稳态调节过程中内分泌系统受神经系统的调控【答案】A3【解析】【分析】1、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分解,并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水平升高。2、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详解】运动员大量出汗导致血浆渗透压升高,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受刺激后,由下丘脑细胞合成并由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故血浆内抗利尿激素的含量升高,A错误;血糖含量降低时,胰岛A细胞感受刺激后,合成并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使血糖升高,B正确;寒冷刺激冷觉感受器,引起下丘脑产生兴奋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最终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代谢增强,产热增加,C正确;体内大多数内分泌腺活动都受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如血糖调节、体温调节等,D正确。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考生应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6.下列有关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甲状腺激素和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均与下丘脑相关B.血糖浓度升高时,胰岛素分泌增加而胰高血糖素分泌减少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能特异性地识别抗原D.人体通过注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属于非特异性免疫【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抗利尿激素是有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A正确。血糖浓度升高,胰岛素是降低血糖的,含量会增加,胰岛血糖素是升高血4糖的,分泌会减少,B正确。效应B细胞即浆细胞能分泌抗体,抗体和抗原的结合是特异性的,C正确。人体通过注射抗体而获得的免疫是特异性免疫,只是被动的特异性免疫,D错误。故选:D。7.以下哪种成分不属于免疫活性物质A.抗原B.溶菌酶C.抗体D.淋巴因子【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物质,如抗体由效应B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是由T细胞产生,而抗原属于外源物质,是能引起机体免疫反应的物质,故选A。8.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免疫细胞和淋巴细胞之间内在联系的理解。免疫细胞中包括淋巴细胞、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等;造血干细胞分化成淋巴细胞,根据淋巴细胞生成的场所,淋巴细胞又可以分为B淋巴细胞(骨髓)和T淋巴细胞(胸腺)。【详解】A、淋巴细胞指B细胞和T细胞,A错误;B、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B正确;C、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C正确;D、抗体属于分泌蛋白的范畴,由浆细胞合成并分泌,抗体从细胞内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胞吐,D正确。故选A。59.关于HIV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B.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中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C.HIV主要攻击B细胞,使人体无法产生抗体D.HIV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答案】B【解析】【分析】HIV,又称为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会导致人患艾滋病。其作用机理是:HIV病毒侵入人体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会导致大量T细胞死亡,使得患者的免疫功能严重下降,病人大多死于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详解】A、HIV只能寄生在活细胞中,不能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A错误;B、艾滋病患者的血液、精液、泪液、尿液和乳汁中都可以检出HIV这种病毒,B正确;C、HIV主要攻击T细胞,通过细胞免疫可以将HIV从T细胞中释放出来,最终需要经过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与其结合被吞噬细胞消灭,C错误;D、HIV属于非细胞生物,无细胞结构,所以没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艾滋病病毒(HIV)结构和发病机理,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识记艾滋病病毒的相关知识和艾滋病的致病机理。10.某种链球菌的表面抗原与心脏瓣膜上某物质结构相似。被该链球菌感染后,机体通过免疫系统抵御该菌时可能引发某种心脏病。与这种心脏病致病机理最为相似的是A.肝移植引起排斥反应B.接触某些花粉引起皮肤荨麻疹C.HIV破坏淋巴细胞引起艾滋病D.免疫系统“敌我不分”引起系统性红斑狼疮【答案】D【解析】题目中提到的心脏病是免疫系统反应过度、“敌我不分”地将自身物质当做外来异物进行攻击而引起的自身免疫病,例如还有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故选D项。A项是在器官移植中由于细胞免疫引起的排异反应。B项涉及的是过敏反应,C项是免疫缺陷病。6【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这一知识点,属基础题。11.选取某种植物生长状况相同的四组枝条进行如图处理,其中甲、乙、丙切去顶芽,丁保留顶芽。将切下的乙顶芽放回原位置,将切下的丙顶芽放置在琼脂块上一段时间后将琼脂块置于原顶芽位置。四组枝条均给予相同的单侧光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先发育为侧枝的是侧芽1和4B.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表现为直立生长C.丙组枝条在单侧光下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D.若此实验在黑暗中进行,实验现象不变的是甲和丙【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最先发育成侧枝的是侧芽1,因为无顶芽即生长素的来源断了,A错误。乙组枝条向光弯曲生长,因为单侧光刺激导致尖端生长素分布不均引起,B错误。单侧光刺激对琼脂块中生长素的分布没有影响,所以乙直立生长,C错误。甲、乙均无尖端,所以生长素的分布与单侧光刺激无关,因而照光和不照光对其实验结果无影响,D正确。故选:D。12.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B.生长素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去掉顶芽可以促进侧芽生长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答案】B【解析】【分析】生长素是一种植物激素,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又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又能疏花疏果。【详解】A、生长素能够促进插条生根,A正确;B、高浓度的生长素会抑制植物生长,B错误;7C、去掉顶芽,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低浓度的生长素促进侧芽生长,C正确;D、生长素的化学本质是吲哚乙酸,D正确。故选B。13.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应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诱导扦插的枝条生根时,可用细胞分裂素溶液进行处理B.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酱,可得到无籽番茄C.用脱落酸处理马铃暮块茎,可促进其生芽D.用赤霉素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答案】B【解析】【分析】植物激素是植物体内一定部位产生,从产生部位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生长发育有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包括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脱落酸、乙烯、赤霉素等。【详解】A、诱导扦插的枝条生根时,可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进行处理,A错误;B、生长素可以促进果实发育,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酱,可得到无籽番茄,B正确;C、赤霉素可以打破种子休眠,用赤霉素处理马铃暮块茎,可促进其生芽,C错误;D、用乙烯处理未成熟的香蕉,可促其成熟,D错误。故选D。14.下列关于植物生长素及其类似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B.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C.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D.同“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高于幼根【答案】D【解析】【分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既低浓度促进、高浓度抑制,其敏感性受到植物的种类、器官的种类和细胞成熟度的影响。生长素类似物有IBA、NAA、2,4-D等,在农业上的应用包括:促进插条的生根;促进果实发育(用于培育无籽果实);防止落花落果;作为除草剂等。8【详解】A、用一定浓度的IBA溶液浸泡葡萄插条基部可诱导生根,A正确;B、在番茄花期喷洒一定浓度的2,4-D可防止落花落果,B正确;C、棉花表现出的顶端优势与顶芽产生的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有关,即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通过极性运输到侧芽,侧芽的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而顶芽的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C正确;D、同种植物的幼芽对生长素的反应敏感程度低于幼根,D错误。故选D。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B.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C.是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D.对植物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调节具有两重性【答案】D【解析】激素是起调节作用的信号分子,A项正确;激素作用于靶细胞表面或内部的受体,B项正确;各种植物激素综合作用,使基因组在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C项正确;植物激素的调节作用并不都具有两重性,如乙烯、脱落酸对于生长只具有抑制作用,D项错误。16.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A.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B.生长素的发现源于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自由扩散运输到侧芽D.高浓度的生长素能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抑制植物生长【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植物生长,A正确;人们对植物向光性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生长素,B正确;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运输到侧芽,C错;

1 / 2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