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3.所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只带上交答题卷。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南蒯,鲁国卿大夫季氏的家臣,欲叛季氏以奉鲁国国君,鲁国人纷纷指责他。计划失败后,南蒯流亡齐国,齐国大夫斥责南蒯“罪莫大焉”,齐景公也并不因南蒯待恭鲁君而赞赏他,反而以“叛夫”呼之。这反映了当时A.宗法分封关系已被严重破坏B.卿大夫对家臣有直接统治权C.士阶层日益成为重要的力量D.齐国积极维护周天子的权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作为季氏家臣的南蒯,“欲叛季氏以奉鲁国国君”,导致人们对他的斥责和厌恶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家臣对卿大夫存在人身依附,卿大夫对家臣有直接统治权。故答案为B项。从材料信息来看,主流思想仍然遵从宗法分封关系,排除A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齐国维护的是家主对家臣的直接统治权,排除D项。2.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下图书法字体创始于-2-A.西周B.春秋C.秦代D.汉代【答案】C【解析】【详解】图示中的字体属于篆书中的小篆,是秦朝统一后推行的文字。故答案为C项。西周和春秋时期的通用文字并不是小篆,汉代的通用文字是隶书,排除A、B、D项。3.汉代太学内部实行抽签选题考试制度,时称“射策”,汉武帝时,“何武、王嘉、马宫、翟方进皆以射策甲科为郎。房凤以射策乙科为太史掌故。匡衡射策甲科,以不应令除为太常掌故”等。这表明当时A.通过功利化举措推动儒学发展B.选官权力的滥用严重C.通过考试推动选官与教育分离D.太学的教学质量较差【答案】A【解析】【详解】汉代太学生员一律由儒家五经博士负责教授,学完经考试合格后即可到政府任官。从材料反映的根据“射策”等次授予相应官职来看,汉朝是通过功利化的举措即授官来推动儒学发展。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反映出滥用选官权力,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选官与教育的结合,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太学的教学质量,排除D项。【点睛】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采取一系列措施,如规定儒家经典为国家教科书、设立太学、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等措施,使得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儒-3-学覆盖社会各个领域,贯彻于社会生活及家庭生活的各个方面,成为全社会都需重视、学习的理论学说,儒学由一家之言上升到占统治地位的意识形态。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成为官方御用之学,成为大一统政治格局和指导人们思想的理论基础,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4.瓷器是中华文明的重要象征。下列唐宋名窑位于黄河流域的有①定窑②钧窑③耀州窑④龙泉窑A.①②B.①④C.①②③D.②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定窑在河北曲阳,钧窑在河南禹州,耀州窑在陕西铜川,均位于黄河流域。①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龙泉窑是在浙江龙泉,不属于黄河流域,排除含有④的B、D项和说法不全面的A项。【点睛】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联系史实可知,龙泉窑是在浙江龙泉,不是位于黄河流域之后,排除含有这一说法的选项以及说法不全面的选项,剩下的选项就是正确答案。5.宋真宗时,麟、府两州的民众在夏州界擅自设立边境市场贸易。官员上奏说:“望许人捕捉,立赏罚以惩劝之。”真宗则认为“闻彼歧路艰险,私相贸易,其数非多……量加觉察可也。”据此可知,当时A.市场设置权已完全下放地方B.民间走私贸易得到官府鼓励C.官府监管市场的手段较单一D.对民间贸易的管理相对宽松【答案】D【解析】-4-【详解】从材料中的“量加觉察可也”可以看出,宋真宗对擅自设立边境市场贸易的行为并不主张严厉惩处,说明宋朝时期对民间贸易的管理相对宽松。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信息来看,市场设置权没有下放给地方,排除A项;宋真宗的态度只是不加惩处,并非民间走私贸易得到官府鼓励,排除B项;从材料中的“立赏罚以惩劝之”来看,不能说明官府的监管手段单一,排除C项。6.明代有一位思想家提出圣人之学就是致良知而已,并且良知是圣众智愚都具有的,只要能够发现自己的良知,就可以称谓圣人。这位思想家A.是心学的开创者B.世称阳明先生C.注解了《四书》D.提出“众治”说【答案】B【解析】【详解】王阳明认为良知是人所固有的善性,只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就能恢复良知的本性。故答案为B项。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排除A项;朱熹注解《四书》,排除C项;提出“众治”说是顾炎武,排除D项。【点睛】王阳明认为良知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天理,是人固有的善性,但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这就是王阳明主张的“致良知”。7.军机处的印信收藏在皇宫,用时由军机处的副职章京亲到内奏事太监处“请印”,用完即刻送回。这最能说明A.军机处处在皇权严格控制下B.司礼监的太监把持朝廷大权C.军机章京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D.军机处实际上行使宰相的权力【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料反映的军机处印信使用的严格程序可以看出,军机处处在皇权的严格控制下,皇帝通过军机处将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自己手中。故答案为A项。内奏事太监保管印信,不能使用印信,不能反映其把持朝廷大权,排除B项;军机章京“请印”,不能说明对军机大臣形成制约,排除C项;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拟写皇帝诏书,上传下达,不同于宰相,-5-排除D项。【点睛】雍正帝是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根据皇帝意旨拟写成文,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军机处的设置,使全国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8.阅读下表“中国部分通商口岸日本棉纱输入统计”,据此可知地区年代数量中国进口纱中所占比例%华北三港(天津、烟台、胶州)189587643.9189626057.4189713868245.3华南二港(广州、汕头)189518962681.0189748591.7A.日本逐渐控制了中国华北地区的棉纱市场B.日本根据中日两国国情特点开展对华贸易C.中国民族棉纺业发展成功抵制了日本棉纱输入D.甲午战争后日本加大侵略使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信息来看,日本在《马关条约》签订后加大了对中国的棉纱出口,这一时期中国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从表格数据来看,日本对离本国较近的中国北方一带出口量增长更快。因此表格数据的变化反映出日本根据中日两国国情特点开展对华贸易,故答案为B项。材料数据并不能说明日本逐渐控制了中国华北地区的棉纱市场,A项说法绝对,排除;材料没有反映中国民族工业的作用,排除C项;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工业有了初步发展,排除D项。-6-【点睛】本题属于图表型选择题,解答时主要是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和表格中数据的变化来确定答案。从时间信息来看,应为甲午中日战争后;从数据来看,华北三港的日本棉纱输入增长较快。通过对这些信息的综合分析,然后确定本题答案。9.《天演论》使国人产生对本国境遇的联想,纷纷为书中的“天演”、“进化”“保种”等词汇所震撼,但事实上,他们大多未必能理解其中所涉及的赫胥黎与斯宾塞两种进化论的差异。这说明《天演论》A.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B.积极鼓吹用科学思想救国C.为救亡图存锻造了思想利器D.侧重激发国人的排外心理【答案】C【解析】【详解】国人纷纷为书中的“天演”、“进化”“保种”等词汇所震撼,是因为当时中国的民族危机加深,因此《天演论》在当时为救亡图存锻造了思想利器。故答案为C项。《天演论》并非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科学阐明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是《共产党宣言》,排除A项;B项与《天演论》的主题不符,排除;《天演论》激发民众救亡图存的热情,排除D项。10.下图所示不平等条约的签字国不包括A.奥匈帝国B.比利时C.西班牙D.葡萄牙【答案】D【解析】【详解】从图示信息可以看出,该条约是《辛丑条约》。葡萄牙不是这一不平等条约的签字国,故答案为D项。其他三项是《辛丑条约》的签字国,不符合题意,排除A、B、C项。【点睛】本题属于否定选择题(逆向选择题)。此类选择题通常要求选出与史实不符的选项。其特点是题干部分采用否定式的提示或限制,如用“不是”“无”“没有”“不正确”等词-7-语,所以要特别注意逆向思维。解答此类题可采用逆推法,即根据题意,首先找出与题干意思相符的三个备选项,剩下的备选项就是题目要求的答案。解答此类题也可用正向思维或排除法。11.民国时期,上海的一些青年男女结婚时,不再进行“对八字、合相缘、下喜帖、送聘礼”等原有父母主持的婚俗环节,主要环节变成互赠戒指、拿结婚证。这反映了当时①婚俗呈现中西合璧特色②婚俗出现删繁就简③婚姻的主导权发生变化④婚姻自主成为时尚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互赠戒指、拿结婚证”等信息可以看出,当时的婚俗出现仪式上的删繁就简和婚姻的主导权由父母到男女双方的变化过程,②③说法正确,故答案为C项。材料没有反映“中西合璧”,“婚姻自主成为时尚”说法绝对,排除含有①或④的A、B、D项。12.国民党“一大”后,孙中山认为中国没有民族精神,如果再不留心提倡民族主义,中国便有亡国灭种之忧。要善用中国固有的家族和宗族,“大家联合起来,成一个大国族团体”。这反映了孙中山A.主张改良传统组织改善中国地位B.倡导通过革命手段强化宗法制C.将民族主义视为革命的中心任务D.将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相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孙中山认为“要善用中国固有的家族和宗族,‘大家联合起来,成一个大国族团体’”,以此来解决中国当时面临的“亡国灭种之忧”,说明孙中山主张改良传统组织来改善中国地位。故答案为A项。材料没有涉及“革命手段”,排除B项;C项材料没有反映,排-8-除;材料反映的是民族革命,没有涉及“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排除D项。13.毛泽东的某部著作发表后,在沦陷区,日伪政权将其严行查禁;而在国统区,诸多国民党人围绕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步骤论等问题对其发动围攻。这部著作应是A.《星星之火,可以燃原》B.《论人民民主专政》C.《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D.《新民主主义论》【答案】D【解析】【详解】从材料中的“沦陷区”“国统区”和“中国近代以来的社会性质、革命的步骤论”来看,这部著作应当是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的《新民主主义论》。《新民主主义论》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了详尽完整的论述,创造性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故答案为D项。《星星之火,可以燃原》发表于土地革命时期,《论人民民主专政》发表于解放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发表于国民革命时期,排除A、B、C项。【点睛】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发表的《新民主主义论》等文章,在分析中国国情的基础上,对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进行详尽完整的论述。毛泽东认为,中国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走:第一步是民主主义革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使中国变为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前提下,使革命向前发展,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社会。两个不同性质的革命,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14.对下图漫画“关起门来打狗”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准确的是A.东北抗日联军痛击军取得了大胜B.八路军敌后抗战消灭敌军有生力量C.解放军在东北与国民党军战略决战-9-D.辽沈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答案】C【解析】【详解】从漫画寓意和文字“锦州大捷”可以看出,该图反映的是辽沈战役,解放军在东北与国民党军进行战略决战。故答案为C项。漫画反映的不是东北抗日联军和八路军的战役,排除A、B项;三大战役的胜利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主力,排除D项。【点睛】历史漫画是一种形象的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