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新潮冲击下的社会生活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西赣州十四县高一联考)民国初年颁布《服制》规定官员不分级别,统一着装;“共和国无阶级之分,受治于同一之法律……虽以大总统之地位,犹必谨守法律,不能恃势以凌人。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这主要体现了()A.自由思想B.民主思想C.平等思想D.共和思想解析:由材料“共和国无阶级之分,受治于同一之法律”“一旦罢职,即与齐民无异”可以得出材料意在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自由、民主和共和思想等,A、B、D三项不正确。答案:C2.吕思勉在《中国通史》“衣食”篇中提出,“以中西的服饰相较,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的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材料表明作者的观点是()A.西装必将风行全国B.传统服饰有强大生命力C.中西服饰各有特点D.列强侵略引起服饰变化解析:从材料中的“大体上,自以中国的服饰为较适宜。现在崇尚西装,不过一时的风气罢了”反映了作者认为中国传统服饰比西方服饰有更强大的生命力,B项正确;A、C两项与材料观点相悖;D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答案:B3.清末有官员惊叹:“国之典章莫重于章服,而今之章服之紊亦已甚矣。以职员所涉历,车于陆,舟于水,皆洋式也;酒于觥,肉于俎,皆洋食也;楼其冠,洋其履,德、法其衣裳,皆洋工也。”这一惊叹表明当时()A.西方生活方式影响深刻B.儒家传统观念受到冲击C.欧风美雨挟来文明开化D.国人衣食住行全盘西化解析:材料表明清末中国在衣、食、住、行等方面都出现了西化的趋势,这说明中国受西方生活方式影响深刻,但并不能说全盘西化,A项正确,D项错误;B、C两项虽有一定道理,但与材料关系不如A项更密切,排除B、C两项。答案:A24.(2019·浙江选考)观察下面两图(绘制时间:1924年)。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项中表述正确的是()①20世纪上半叶男装流行长袍马褂②知识女性着装宽松肥大③男性着装凸显等级身份④女性服饰趋向短袍窄袖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解析:题图中两个男人仍然穿着长袍马褂,故①正确。“知识女性”由材料不能得出,故②在题中没有体现。题中服装不能明显反映等级身份,故③不正确,排除。题中左图反映了服饰趋向短袍窄袖的时代特征,故④符合题意。因此,本题答案为A项。答案:A5.右侧漫画《发辫之将来》从本质上表明,当时社会上一部分人()A.盲目崇尚西洋风尚B.刻意保存传统精华C.旧有观念根深蒂固D.主动破除国人陋俗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漫画的能力。图中人物剪掉一段辫子是崇尚西法,留下一段辫子是保留国粹,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较大,即反映出旧有观念根深蒂固。答案:C6.1909年发行的《图画日报》描绘了当时上海人看电影的情景。当时的票价还比较低,是普通民众可以接受的。以下叙述你认为没有正确反映当时情况的是()A.“电光影戏即电影,票价只卖二十文”B.“活灵活现景物真,观众面露诧异情”C.“交头接耳说紫禁,争看清帝丢皇位”D.“电影初创寂无声,旁有吹吹打打人”解析:“清帝丢皇位”是在1912年,因此在1909年不可能出现“交头接耳说紫禁,争3看清帝丢皇位”的现象,C项正确。答案:C7.(2019·河北安平中学月考)1934年,鲁迅评论文坛“京海之争”时指出:“北京是明清的帝都,上海乃各国之租界,帝都多官,租界多商,所以文人之在京者近官,沿海者近商,近官者在使官得名,近商者在使商获利,……而官之鄙商,固亦中国旧习,就更使‘海派’在‘京派’的眼中跌落了。”围绕“京海之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海派文化是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产物B.海派抨击了京派的崇洋意识和市侩心理C.京派的立场反映了重农抑商观念的消失D.“京海之争”体现出南北文化交流融合解析: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和英国签订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上海成为通商口岸,而后英国、法国、美国相继在这里开辟出租界。从本质上说,租界是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的“国中之国”,也是其对华实施政治渗透、经济掠夺的基地。但殖民当局在租界内采取严格的市政管理方法和先进的建设手段,客观上促进了上海的近代化。与此同时华侨大量迁入,长期的华洋共处实际上是一个中西文化剧烈碰撞的复杂过程,最终它们都在不同程度上得到了融合,这种融合为海派文化产生的基础。本题选A。材料没有说明海派对于京派的批评,故B项错误;京派鄙视海派的经商,体现出重农抑商思想,故C项错误;“京海之争”实际上是官商之争,并不能说明南北文化的融合,故D项错误。答案:A8.(2019·福建上杭一中期中)20世纪初,出现了元旦、革命先烈纪念日(3月29日)、国耻日(5月9日)等;20世纪二三十年代,又有了国际妇女节、儿童节(4月4日)、国际劳动节等。节庆日变化印证了()①近代中国发生社会转型②国家政治体制出现更替③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④民权平等主张得以实现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②④D.③④解析:材料从20世纪初节日变化说明近代中国发生社会转型、国家政治体制出现更替、国人民族民主意识觉醒,但近代民权平等主张并没得以实现,排除④,B项符合题意。答案:B9.(2018·广西来宾、河池高三二模)民国成立第一天,上海《申报》上登了这样一则新闻:“新国成立,百度维新。余友喜,新君、新话连篇,呼其妻曰新娘子。妻不应,还呼之曰新相公,亦觉赧然无以应。余友忽发新思想,夫妇二人张新国旗,穿新冠服,新头新脑,在室中行新婚。”这在客观上可以反映()A.民众仍具有浓厚保守思想4B.社会习俗已完成了近代化C.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D.部分民众对新生政权的认同解析:“民国成立第一天”即1912年,“新国成立,百度维新”“夫妇二人张新国旗,穿新冠服,新头新脑,在室中行新婚”可知部分民众遵守新政权在国旗、习俗等方面的规则,客观上反映出对该政权的认可,D项正确;A项与“夫妇二人张新国旗,穿新冠服,新头新脑,在室中行新婚”不符合;题目反映的是辛亥革命后对社会生活的不断冲击和影响,B项中“已完成了近代化”表述绝对;题目中没有涉及民主共和观念,排除C项。答案:D10.(2019·江苏卷)清末《卖宁波脚带》:“宁波小脚啥好看,脚背高起一大段。如何脚带竟出名,四乡八镇销场远。明诏近来禁缠脚,脚带虽好用勿着。我劝卖脚带人早弃行,免使女子缠脚遭凌虐。”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观念变化已致脚带无人问津B.诏令颁布引发妇女普遍解放C.女子缠足当时仍然普遍存在D.废止缠足已成当时社会共识解析:题中歌谣劝卖脚带者弃行的原因是裹足对女性是一种凌虐,而不是脚带无销售市场,A项错误,排除;“普遍解放”说法以偏概全,B项错误,排除;材料信息“四乡八镇销场远”折射出女子裹足现象非常普遍,C项正确;歌谣的唱词可以反映一定的社会舆论方向,但并不一定说明已达成社会共识,D项错误,排除。答案:C11.有中国近代竹枝词云:“寿头最怕请西餐,箸换刀叉顶不欢。”意即: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寿宴喜庆的氛围。从文明史观看,这一现象本质上反映了()A.东西方文明的冲突B.近代中国人对西方饮食的抵制C.西餐已经普遍盛行D.近代中国饮食受传统思想影响解析:“西餐刀叉”代表了西方文明;大规模祝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体现。“寿宴上最忌讳使用西餐刀叉,影响着寿宴喜庆的氛围”反映了东西方文明的冲突,A项正确。答案:A12.近代中国社会风俗的变化呈现出严重的不平衡,主要因为()A.列强侵略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B.清政府对外开放的地域集中在东部C.中国各地经济的发展严重不平衡5D.中国各地的风俗习惯严重不平衡解析:社会风俗的变化归根到底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的,中国各地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导致了社会风俗变化的不平衡性,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6分)法国学者布罗代尔曾这样说:“社会各层次的衣、食、住方式绝不是无关紧要的。……整理、重视这些场景是饶有兴味的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英国画家阿罗姆描绘19世纪初期广州的街道景象是:街道上人群涌动,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商铺二楼的窗户,使用的是澳门风格的百叶窗,店家都有凉棚、洋伞,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据李天纲著《大清帝国城市印象》材料二:美国《纽约时报》记者N.S.D在1871年12月24日游历广州时,对广州城市的繁华惊叹不已:“宽阔的珠江,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据郑曦原编《帝国的回忆:纽约时报晚清观察记》材料三:1875年的广州商务报告称:“……中国人已经普遍使用黄磷火柴,并且输入了几百万箱,现在用打火石取火的已经少见了。在使用煤油及其他矿物油以及煤油灯方面的情况也一样。同时欧洲的洋伞,几乎完全代替了中国纸伞。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摘自姚贤镐编《中国近代对外贸易史资料》材料四:1906年广州出版的《赏奇画报》……其征订广告,就是画着一位身穿西装、带着西式小帽的先生,手拿“赏奇画报出世”的旗子作宣传。粤东烟草公司出品的伟人香烟,其封面也画上一位扎领带、穿西服的先生。——摘自蒋建国著《广州消费文化与社会变迁》(1)广州是中国近代化进程较早的城市,依据材料提取广州在社会生活方面近代化的相关信息。(不得照抄原文)(6分)(2)广州近代社会生活体现了开放与兼容、重商与务实、开拓与创新的特点,请摘抄材料原文分别回答材料一中体现“重商”、材料二中体现“开放与兼容”和材料三中体现“创新与开拓”的内容。(6分)(3)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广州社会生活较早走向近代化的原因。(8分)(4)某历史兴趣小组决定围绕上述材料开展研究性学习,请你为他们提供三种获取相关6探究资料的方法。(6分)答案:(1)信息:出现了西式和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大量使用和仿制西方日常生活用品;西式服装成为当时的时尚;店铺林立,商业繁荣;重视广告宣传,出现了报刊、杂志。(2)内容:材料一中体现“重商”的内容是:“两边商铺雕梁画栋,旗幡飘扬”和“商店类似南欧城市的‘骑楼’风格。”材料二中体现“开放与兼容”的内容是“清式和西式的阁楼、宝塔、博物馆、清真寺、大厦、仓库、商铺等等,这些建筑物看上去并没有分成街道,而是毫不间断地紧紧挨在一起。远处可见英国领事馆的小教堂,上面有钟楼和高高的十字架。”材料三中体现“创新与开拓”的内容是“广州大量地仿制欧洲洋伞并运往其他口岸和内地销售”。(3)原因:自古就是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使其具有开放兼容的文化特征;清代闭关锁国后,广州是唯一对外贸易港口,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鸦片战争后,是第一批开放的口岸,最早受到西方冲击;近代生产方式产生较早,带动了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毗邻港澳,易受西方风尚的影响。(该问答案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等多个方面)(4)方法:查阅文献资料;网上搜索;求教专家学者;观看音像资料;调查访问等。14.(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9世纪以来,外报传入中国后,一些知识分子积极投身报界,引进“西学”,自办报刊。中国人自己办的报刊,在国内始于19世纪70年代。具有代表性的有艾小梅办的汉口《昭文新报》、王韬主编的香港《循环日报》、容闳等创办的上海《汇报》、上海官商合办的《新报》以及广州的《述报》《广报》等。这些报刊对西方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广收博览,学习吸收洋为中用,以求自身发展。其版式、体例和印刷技术,都仿效外国报纸。材料二:维新变法迎来了中国国人办报的一次高潮,据不完全统计,在1895年~1898年间,全国新出版的中国报刊约120种,其中80%左右为中国人自办。同时资产阶级改良派的领袖人物开始了办报活动。在北京创办的《中外纪闻》,在上海创办的《强学报》《时务报》,在澳门创办《知新报》,湖南维新派创办《湘学新报》《湘学报》和《湘报》等等,宣传变法图存。这些活动推动了维新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