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二次经营第1条:二次运行措施二次经营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强化项目二次经营理念,完善二次经营激励机制,实现项目效益最大化,特制定本管理办法。第二条二次经营即项目中标进场后,以项目管理为平台,在建立并创造良好外部环境和氛围基础上,通过对合同条款的研究,把握和利用工程量清单调整、材料价差的调整、施工过程中变更、索赔等机遇和平台,实时开展以增加项目收入,提高项目盈利能力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是项目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管辖的所有工程项目。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公司工程预算部是二次经营工作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的制定、修改和实施,负责收集和传达国家、行业及上级主管部门二次经营有关政策、规定等信息,监督、检查、指导项目二次经营工作的策划和开展。第五条项目经理部是二次经营工作的主责单位,负责对合同条款的研究,二次经营工作方案的策划,在加强与业主、监理、设计等单位的沟通协调基础上,及时收集、整理、呈报二次经营基础资料,建立二次经营台账并向公司工程预算部备案,指派专人负责对二次经营工作进行跟踪和落实。第六条项目经理部要在项目开工之初即成立二次经营领导小组,确立二次经营管理重点或目标,其中:项目经理为二次经营的第一责任人,项目总工为主要操作人,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小组成员。第七条公司工程预算部经过分析整理项目经理部上报的二次经营策划方案,制定并下达项目二次经营工作的具体指标。第八条公司项目经理部要积极组织、细化、分解二次经营工作,确保二次经营具体指标的实现。如二次经营指标不能实现,项目经理部要书面上报公司工程预算部,详细说明理由,由公司预算部确认后调整二次经营相关指标。第九条项目经理部每季度末向公司工程预算部书面报告二次经营工作的具体细目、数量、金额等进展情况以及需公司协调解决的问题。第三章经营工作经费第十条公司项目经理部每季度初根据本项目二次经营工作进展情况,向公司工程预算部提报经费计划,经审核报公司总经理批准后执行。第四章二次经营范围的界定及奖罚标准第十一条二次经营工作内容为合同工程量清单范围以外增加的工程量或费用。第十二条施工图设计优化施工图设计优化指在施工图设计正式出台前,通过与设计单位的沟通协商,对设计施工方案进行优化和对工程数量的调整。1、施工图设计优化内容包括:⑴、在未确定合同单价前,应尽量提高施工方案的难度;合同单价确定后,应尽量降低施工方案的难度。⑵、通过对合同单价的分析,增加单价较高工程细目的数量,取消或减少单价较低(或亏损)工程细目的数量。⑶、通过设计变更直接增加可计量虚量。2、奖励标准:按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净收益(优化设计施工方案收入-常规设计施工方案收入-经营经费-施工成本)的25%奖励。第十三条重新组(报)价索赔重新组(报)价是指原合同价较低,通过与业主、设计院沟通、协商促成设计变更而重新组(报)价或在施工过程中业主提出超出合同文件规定的新标准、新要求等。1、重新组(报)价内容包括:⑴、改变构造物功能:过人涵改过车涵等。⑵、更换建筑材料:隧道钢拱架由U型钢改工字钢等⑶、标准提高:指业主所发文件、信函等与投标文件、技术规范、设计文件相比,标准提高。例如:提高混凝土强度值、性能;提高路基CBR值。⑷、改变土场的位置:加大免费外运距等。⑸、通过与业主和设计院沟通改变施工工艺,增加措施费等。⑹、工程量变更凡超越合同文件规定的数量或新增加的工程内容,都构成工程量变更的索赔。这种变更需有发出的书面通知,口头指示变更是无效的。按合同文件规定,工程量清单中某一个支付细目所列的“金额”或“合价”超过或少于签约时合同价格的规定比例,而且该支付细目变更后的工程实际数量超过或少于工程量清单中所列数量的规定比例等。2、奖励标准:按重新组(报)价净收益(重新组(报)价计量收入-原合同单价计量收入-经营经费-施工成本)的25%奖励。第十四条施工现场条件变化索赔施工现场条件变化一般是指承包商在施工现场施工时遇到了一个有经验的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不可预见的自然物质条件和人为的及其他的物质障碍和污染物,包括地下条件和水文条件,但不包括气候条件。施工现场条件变化一般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指招标文件描述现场条件失误,即招标文件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不利条件虽然已有描述,但描述严重失实,从而使承包商误入歧途;第二类是指招标文件中根本没有提到、而且有经验的承包商在投标报价时也不可预见的不利现场条件。1、施工现场条件变化内容包括:⑴、第一类施工现场条件变化种类有:①、施工现场挖出的岩石或砾石实际高程与招标文件所述高程差别很大。②、招标文件钻孔资料注明系松软材料的某一位置或高程上出现坚硬岩石。③、破碎岩石或其他地下障碍物的实际数量大大超过招标文件给出的数量。④、设计指定的取土场或采石场开采出来的土石料,不能满足强度或其他技术指标的要求,需要更换料场。⑤、实际遇到的地下水在位置、水量、水质等方面与招标文件中的数量相差悬殊。⑥、地表高程与设计图纸不符,导致大量的挖方或填方。⑦、需要压实的土壤含水量与合同资料中给出的数值差别过大,增加了碾压工作的难度或工作量。⑵、第二类施工现场条件变化种类有:①、开挖基础时意外地发现了古代建筑遗迹、化石或钱币。②、隧道施工时遇到了高度腐蚀性的地下水、十分罕见的强大地下水流或爆炸性的气体瓦斯,造成承包商人员和设备意外损失。2、奖励标准:按施工现场条件变化索赔净收益(施工现篇二:二次经营目前,在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客观条件下,施工企业的利润,特别是总承包单位的利润越来越低,而“二次经营”理念的提出,对施工单位的经营与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对项目的盈利提供了新的机遇,对企业的再发展点亮了一盏新的明灯。往期,在项目的经营与管理过程中,无论是项目的投资决策者还是项目的管理执行者,都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投标与签约即“一次经营”上,认为只要“一次经营”有了利润,“二次经营”不过是项目管理与控制过程中锦上添花的一抹。然而当今社会是激烈的市场竞争作为主导,施工企业常通过低价中标来获取市场份额,这就决定了企业盈利甚微的命运,若适逢经营与管理不善,甚至会出现严重亏损的现象。“二次经营”为项目能够实现盈利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在保证工程安全与质量的前提下,通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有效地进行合同、风险与信息等控制,对自身组织与施工行为的优化管理,适当协调对外对内的关系,为项目带来增值,简言之,即低投入高产出,实现项目效益的最大化。新加坡环球影城项目是通过低价中标的,但项目之所以成功,并实现了增值,是项目管理执行者把“二次经营”细化并成功应用的必然结果。在整个项目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我真正体会到了“内外兼修”所带来的益处,在这里,“内”指项目的动态过程管理、优化的组织结构以及有效控制,而“外”则是在“内”的基础之上合理的谈判与经营。只有通过优质的管理与控制,才能提供优质的服务,才能通过“二次经营”实现为项目、企业增值的目的。1、“二次经营”的理解通俗的讲,“一次经营”是企业为获取工程项目所发生的一切经营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在一定的条件下获取合同;“二次经营”是甲乙双方履行工程项目合同时所发生的一切经营行为,它的最终目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通过降本增效获取更好的管理效益,为项目和企业实现增值。“一次经营”是建筑施工企业的生命,是基础,是“二次经营”的前提;“二次经营”是建筑企业的灵魂,是关键与核心,是“一次经营”的重要延续,又为以后的“一次经营”创造条件。“二次经营”的主要目的是通过项目实施,提高合同履约质量和获取项目经济效益,为今后的项目承接创造条件,营销的主体以项目层次为主,以项目经理为主体,企业相关部门为辅,通过自身优质的管理与控制,主要满足业主、监理、设计、检测、质检等部门的要求。“二次经营”的实施,主要包括两个层面:项目施工层面和开源创效层面。在项目施工层面上,要加强项目的管理和控制,干好现有的工程,通过建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体系,实现“三位一体”管理,通过“三控制”“三管理”“一协调”来提高项目的履约质量和经营成效。在项目开源创效层面上,“二次经营”就是在履约过程中依据合同条款,首先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然后讲策略而不失诚恳、重办法而不失信用地赚取合理的利益,具体要做到:勤签证、多变更、高索赔。2、结合新加坡项环球影城项目对“二次经营”的感悟下面,就我在新加坡所经历的几个项目,谈一谈“二次经营”方面的得与失。(1)项目的管理与组织以新加坡环球影城地下室项目为例,该项目占地约9万平方米,按其使用功能进行分区,主要包括三部分:地下室停车场(占地面积约6.5万平方米)、地下室设备间(占地面积约2万平方米)以及地下室员工服务区。新加坡环球影城地下室项目施工场地面积大,涉及工种、工况多,工作涉及结构施工、建筑装修、设备安装、交通物流、结构修补、漏水封堵、已建结构物的改建,拆迁、及对贵宾的迎接准备等工作;在沟通方面,除了与业主,监理、设计方外,还要涉及到与另外两个总承包单位的协调工作,现场管理难度大。教训:先期对该项目的施工环境不太熟悉,管理方面较为盲目,没有正确理解管理的含义(“管”指管控,是对项目运行的把控,“理”指理解与落实,是对项目运行效率的把握)。在地下室项目先期的管理过程中,我仅做到了“管”,即只对项目总指挥部、业主所下达的指令做了传达,至于指令的具体落实情况没有即时跟进的督促与监督,因此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始终处于被动状态,常有被人牵着鼻子走、盲目无所适从的感觉。收获:在地下室项目后期的运营过程中,随工作量的增加、交叉作业情况的明显增多,若仍按照先前“管”而不“理”的方法进行施工,工期肯定不能得到保证,质量也可能随时出现问题。鉴于此,项目部即时调整管理方式与组织结构模式,将项目的管理权力适时、适当下放,根据项目总指挥部的部署,按照不同的作业内容将施工进行精细化分工,将结构、装修、设备安装等工作落实到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对施工工长,按照不同的分区分配任务,阶段性的汇报工作完成情况;对落后节点工期的施工作业进行滞后原因分析,制定相应的赶工计划与措施,并及时把控与把握作业进度;对较大的施工任务进行精确合理的提前部署,做到了层层分工、步步落实,现场发现问题现场解决,这些措施均极大地提高了项目部的管理效率与力度,节点工期与工程质量始终能够满足业主的要求。在继新加坡环球影城地下室项目之后的另外两个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同样采用了之前的组织结构模式与管理方法,并依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因地制宜,成立项目运行应急机制,积极、正确面对难题并及时分析、纠正、解决问题,做到项目部心中有数,坚决不打无把握之仗。(2)合同的理解与把握这里的合同包括业主合同与分包合同。在以往施工合同的履行过程中,施工企业通常只注重合同的执行结果,即是否按合同工期、质量、安全的要求完成,而忽略合同的具体内容,认为只要业主或总承包方满意即可,其实这种理解是不够准确的。合同是甲乙双方相互间行使权利与义务的依据,项目部成员要明确和理解合同的意图、管理要点以及合同的执行计划,熟悉自己权利的界限、义务的范围、工作的程序和法律后果,摆正自己在合同中的地位,这样可以有效地防止由于权利、义务的界限不清引起内部责任争议和外部合同责任争议的发生,提高合同管理的效率;另外,通过合同内容分析,及时发现合同中存在的问题,并同时进行合同的风险分析、管理,为将来发生的变更、事故等提前作好准备,为索赔事宜打好基础。“二次经营”的一个重点就是在充分把握合同权利和义务的基础上,合理的获取利益。新加坡环球影城项目的成功,相当一部分是在正确理解与把握合同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有效地解决后期产生的争议以及与商务部门的积极配合、客观合理地获得索赔的结果。思考与建议:与新加坡不同,国内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者很不喜欢“索赔”这个字眼,认为索赔就预示着项目的管理不到位、管理不科学,因此在项目的管理过程中,即便是合理的索赔也是很难获得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施工作业前充分理解合同的内容,在施工过程中分清双方的权利与义务,多利用变更与洽商等合理手段,及时与业主或总包方确认工作量和单价,做到勤记录、勤沟通、勤确认,在合同的执行过程中隐性的完成索赔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