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专题07河流地貌与河流水文特征【母题来源】2019年新课标全国卷Ⅰ第9—11题【母题题文】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河段。全长132.5千米。该河段左岸有汾河、涑水河,右岸有渭河等支流汇入,河道摆动频繁,冲淤变化剧烈。为典型的堆积性游荡河道。下图为黄河小北干流河段示意图。据此完成9—11题。9.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段河流A.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小B.流量大、含沙量季节变化大C.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D.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大10.黄河小北干流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有①河水流量②支流汇入③沿岸地貌④两岸岩性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流量和含沙量均较大。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黄河小北干流A.含沙量剧增,摆幅增大B.水量增大,流速加快C.水位上升,淤积增强D.侵蚀加强,河床加深2【答案】9.D10.C11.C【试题解析】9.由图以及材料可知,黄河小北干流为堆积性游荡河道,是因为该河流位于黄河中游地区,流经黄土高原,黄土土质疏松,极易被冲刷侵蚀,因此含沙量大;该区域是季风气候区,夏季多暴雨降水集中,且变化率较大,因此流量的季节变化大,D正确。该区域位于河流中游地区,流域内降水较少,加之沿岸工农业取水,所以流量总体不大,而季节变化大,导致汛期泥沙含沙量大,枯水期泥沙淤积,使得河道宽度季节变化大,形成游荡河道,ABC错误。故选D。10.黄河小北干流的河道中段摆动范围较小,相对于上游以及下游地区来说,河流的上游以及下游地区分别有支流汇入,河流流量中段较小,是影响摆动范围小的因素,①②不符合题意。两岸岩石的岩性相差不大,多为黄土。中段河道两侧地貌均为黄土高原,没有差异,不会影响摆动范围,③④符合题意,故选C。11.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在潼关处汇入黄河,汇入处位于小北干流的下游,因此渭河的水量和含沙量对黄河下游地区影响较大,不会影响小北干流河水量的大小和流速的大小,ABD错误。在主汛期,渭河的洪峰导致小北干流下游区域水位有所上升,上下游地区河水水位差变小,导致小北干流排水不畅,流速降低,泥沙更容易淤积。故选C。【命题意图】该本题组以黄河小北干流区域载体,研究堆积性游荡河道的形成原因以及摆动的影响因素,考查河流地貌的形成、河流水文特征等相关知识。。试题给学生呈现相对陌生的地理概念及原理,主要考查学生提取材料信息,并解决地理问题的能力。契合新课标对学生审题能力的锻炼,体现新高考对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得分要点】黄河小北干流流经黄土高原地形区,黄土土质疏松,温带季风区,河流以雨水补给为主,降水季节变率大,水土流水严重,故该河段河流含沙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大。游荡型河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两岸土质疏松,易于冲刷展宽;水流含沙量大,河床堆积抬高;洪水暴涨暴落,流量变幅大。此外,在山区河流出山口处,河面突然放宽,流速急剧减小,泥沙大量落淤,也会形成游荡型河道。自然因素对河流水文特征的影响特征要素影响因素对航运的影响河流水流量河流流量大小的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量与流域面积水量大,流量平稳,3文特征的大小。一般来讲,流域面积越大,河流流量越大;河流流量的时间变化主要取决于河流的补给方式汛期长(水深),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含沙量小(淤泥少),对航运有利水位(汛期)包括丰、枯水位时间,汛期长短等,主要与补给方式和河道特征有关。河流在主要的补给季节处于汛期,水位高。河流流量相同的情况下,河道的宽窄、深浅影响水位的高低含沙量与流域内植被状况、地形坡度、地面物质结构及降水强度等有关。一般来讲,地形坡度越大、地面物质越疏松、植被覆盖率越低、降水强度越大,河流含沙量就越大水量大,流量平稳,汛期长(水深),无结冰期(通航时间长),含沙量小(淤泥少),对航运有利结冰期无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有结冰期,最冷月平均气温0℃,低温时间越长,则结冰期越长。有结冰期,从低纬流向高纬的河段可能发生凌汛流速(水能)取决于河流单位长度内的地势落差的大小,落差大、流速快,且河流年径流量大,则水能丰富﹝2019年高考考前最后一卷(新课标B卷)﹞黄河小北干流是指黄河中游龙门至潼关的干流河道(见下图),全长132.5km,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穿梭于汾、渭地堑谷凹地区。“揭河底”是小北干流特殊的水文现象,即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随后被流水冲散带走。读图完成1—3题。1.小北干流两岸抗冲刷能力最强的河段位于A.①—②断面B.②—③断面C.③—④断面D.④—⑤断面2.有利于小北干流“揭河底”现象发生的条件有①河床淤积较高②夏季降水集中③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④水土流失严重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43.小北干流段A.流量季节变化较小B.河水含沙量季节差异大C.凌汛现象时常发生D.结冰期随水流方向变长【答案】1.B2.D3.B【解析】1.由图可知,选项中所给河段中②—③断面的滩地面积最小,说明该河段以冲刷作用为主,且河谷又最窄,说明该河段两岸土质抗冲刷能力强,才没有被侵蚀得越来越宽。故选B。2.结合材料可知,“揭河底”是“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河底淤积物成块、成片地被高含沙水流掀起露出水面,随后被流水冲散带走”,夏季降水集中,洪水流量大,水土流失严重,水流含沙量大,易形成高含沙洪水,当高含沙洪水通过淤积较高的河床时,会对河床产生剧烈的集中冲刷,产生“揭河底”现象;小北干流河道宽浅,说明河流以沉积作用为主,若河流以侵蚀作用为主,则泥沙淤泥少,即便有高含沙洪水通过,也不会出现“揭河底”现象。故选D。3.小北干流段位于黄河的中游,流经黄土高原区,降水季节变化大,故该河段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河水含沙量季节差异大;因该河段总体上是自北向南流,故不存在凌汛现象,结冰期随水流方向逐渐变短。故选B。(2019届重庆市第一中学校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河流某些特征常常受自身某些要素的改变而相应变化。下图是某河流中游连续三个河段(河段长约50公里)测量的河床平均海拔和平均宽度在过去10万年间的变化图,箭头表示变化方向。读图完成4—6题。4.三个测点从上游到下游的排序是A.甲乙丙B.乙甲丙C.甲丙乙D.丙甲乙5.乙河段河床特征变化的原因是A.洪水泛滥导致河床变宽B.流水下蚀导致河床变高C.溯源侵蚀导致河段变浅D.流水沉积导致河床变高56.据图可以推知近10万年来丙河段水文特征变化的是A.结冰期长短由短到长B.径流量大小由大到小C.水流的速度由快变慢D.河流含沙量由小到大【答案】4.D5.D6.C【解析】4.河流从上游到下游海拔逐渐降低,丙海拔最高,乙海拔最低,甲海拔居中。故选D。5.乙处位于河流下游,流水沉积导致河床海拔升高,宽度变宽。下蚀和溯源侵蚀会使河床海拔下降;洪水流速快,侵蚀作用强,会使河床降低。故选D。6.丙处前期水流速度快,以下切为主,河床海拔下降,后来水流速度下降,以侧蚀为主,河床加宽;径流量、结冰期、河流含沙量对河床影响有限。故选C。长江九江段位于江西省北部边境,地处长江中下游的分界处。1963—2002年期间,该河段在人工护岸堤的作用下,两岸堤线已稳定。该河段河床演变受长江中上游来水来沙影响显著,河床水深最大的部位称为深水槽,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下图示意1963—2002年长江九江段某断面河水深度变化。据此完成7—9题。7.从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表明长江中上游A.毁林现象严重B.森林覆盖率提高C.含沙量减少D.水库数量大增8.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的南北变化产生的影响是A.河床不断变窄B.河床不断变宽C.主航道变深D.主航道南移9.针对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应采取的措施是A.北岸要加强堤防工程建设B.南岸要加强护岸工程建设C.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D.长江下游要加强节约用水【答案】7.A8.D9.B【解析】7.1963—1972年河床断面的总体变化是主河道向右偏移,左岸泥沙沉积量大,表明长江中上游毁林现象严重,河流含沙量增大,A对。森林覆盖率提高,河流含沙量小,泥沙沉积少,B错;含沙量增加,6C错;水库数量大增,河道泥沙含量减少,沉积少,D错。故选A。8.深水槽是河流的主航道。与1972年相比,2002年该河床断面深水槽位置向南移,产生的影响是主航道南移,D对。河床宽窄没有变化,主航道变窄,AB错;主航道变深不是深水槽南北变化的结果,C错。故选D。9.针对1963—2002年期间该河床断面的变化趋势(主河道向南移、南岸受侵蚀严重),应采取的措施是加强南岸护岸工程建设,A错、B对;长江中上游水库要加强拦水拦沙,对减轻侵蚀影响小,C错;长江下游加强节约用水,与减轻侵蚀无关,D错。故选B。相邻的两条河流,在发育的过程中,低位河若具有较强的侵蚀力,河谷上源不断加长,以致与高位河相遇,进而袭夺其河水的现象称为河流袭夺。下图为河流袭夺前后的示意图。据此完成10—12题。10.关于甲、乙两河的叙述,正确的是A.乙河流量大袭夺甲河B.甲河地势高袭夺乙河C.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D.甲河的河道平直袭夺乙河11.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A.上游水量减少,泥沙堆积严重B.河道两侧岩体崩塌泥沙堆积严重C.河道变窄泥沙堆积严重D.地转偏向力作用致其堆积严重12.有观点认为,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图中哪个河段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A.①B.②C.③D.④【答案】10.C11.A12.B【解析】10.根据图示水流箭头,甲河的水从图示中部河段,流入乙河。说明乙河侵蚀力大,袭夺甲河,C对。乙河流量不一定大于甲河,A错;在发育的过程中,是低位河流具有较强的侵蚀力,袭夺高位河流,甲河地势高,不能袭夺乙河,B错;是乙河袭夺甲河,D错。故选C。11.M处泥沙堆积较强的原因是河流袭夺,导致上游水量减少,水流减慢,泥沙堆积严重,A对。河道两侧岩体崩塌,与水量减少,泥沙堆积加重无关,B错;泥沙堆积易导致河道变浅,水量小,河道变窄,C错;7地转偏向力不是堆积严重的原因,D错。故选A。12.黄河支流渭河,原本是黄河干流,因上游被袭夺,导致渭河河谷相对渭河河道极其宽大。即原来河道宽大,袭夺后,水量减小,河道变窄。图中可能与目前渭河的成因一致的河段②,是河流袭夺后留下的河段。故选B。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黄河从内蒙古自治区托克托县河口镇开始由向东流转为向南流,一直到与渭河交汇的地方——潼关,流域内主要为温带季风气候。河口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北干流。此河段中从河口镇到龙门镇的黄河干流位于晋陕峡谷,落差较大,水力资源丰富,被称为大北干流。龙门镇至潼关河段,被称为小北干流。小北干流属于淤积性游荡型河道,洪水具有峰高量大、含沙量大的特点。泥沙大量淤积,河道宽浅,水流散乱,主流游荡不定,历史上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黄河出龙门镇后河道骤然放宽,两岸分布有大量滩地,经小北干流在潼关河道收缩,折向东流。下图为小北干流位置图。(1)说出小北干流大量滩地的形成过程。(2)分析小北干流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的原因。(3)小北干流宽阔的河道形成了大面积的湿地,简述此处湿地的作用。13.【答案】(1)大北干流段夏季降水集中多暴雨,众多支流从黄土高原带来大量泥沙,干流位于峡谷流速快,泥沙不易沉积;出龙门后的小北干流河段河道展宽,流速减慢,泥沙淤积比较严重,枯水期河流水量少,河面较低,形成众多滩地。(2)小北干流河段地势平坦开阔,受地转偏向力影响,易发育河曲,洪水期会促进河流截弯取直,使河道频繁变迁,故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之说。(3)调节气候,为多种生物提供栖息地,保持生物多样性;降低河流流速,淤积泥沙,减少了泥沙在三门8峡水库的淤积;湿地面积广阔,在洪水期能起到一定的蓄洪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