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英雄的石像续写第一部分:不同方式的作文训练作文的分格训练人到了不应该天真的年龄就不要再去天真,人们常常这样嘲讽那些成熟较晚的人,同样,人如果在他天真的时代去装模作样地成熟,也是一种不适应,有时甚至很滑稽。就象人的发展一样,人们认识客观事物也有一定的顺序和规律:一般是由现象到本质,由部分到整体。我们如果直接去认识宇宙,会觉得无法追寻它的踪迹。可是如果你从我们居住的地球出发,再由太阳系到银河系,循序渐进地去认识整个宇宙,所有问颗都会迎刃而解。其实作文教学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一开始就让刚上中学的学生写一个完整的“长篇”他们当然会感到手足无措、望文而生畏了。刚上初中的学生作文水平,经过小学六年的序列训练,已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他们在作文方面仍然没有脱离天真与幼稚。要使他们作文能力有点起色还得从一点一滴做起。如果对他们的作文能力估计过高,就会使他们产生迷茫与恐惧。而以往初中作文指导,有些教师恰恰不从基础开始。结果的教训是:欲速则不达。想一口吞个胖子,结果围着胖子转得头晕目眩,还是无从下口!馋涎欲滴,连一决肉也没吃到嘴,可悲!可叹!中学生对造句或者写一个不完整的片断。象写一段景物,写一段肖像,人物对话,行动描写等,不会觉得太难,为了不使小学六年级与初一产生落差,我就从这里开始。初一作文主要是写人记事,写人即写人的喜、怒、哀、俱、爱、恶、欲,也就是人的七情;人离不开他所生存的环境,因为人不可能生存在真空里,这就需要状物的能力,即写物的五味:声音、颜色、形状、味道、触感。作文训练就要从这点点滴滴开始。定格有了基础,但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安排格式内容,要有计划,决不可以东一耙子西一扫帚,要按照由浅入深,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进行。根据初一学生特点,我首先安排了“说话格”其格式是:(1)人+话例:小明的父亲说:“你要听老师的话”(2)人+动作+话例:小明的父亲把小明拉过来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3)人+动作+神态+话小明的父亲把小明拉过来严肃地说:“你一定要听老师的话”。通过这个阶梯性的训练,学生作文时再写人物对话就不象原来那样只简单地他说什么,我说什么,而是学会了观察生活中人的动作和神态,写起来得心应手,语言活泼。继说话格后,我又结合《一面》一课进行了肖像格训练,按肖像描写的内容,又分为眼格、耳格、脸格、鼻格、口格、服饰格等,如其中的眼格为:(1)形态+眼例:凤眼、绿豆眼、三角眼。(2)颜色十眼例:蓝眼珠、黑亮的眼睛单项训练后,我又进行迭加综合训练,最后让他们当场给班级同学画像,效果很好,学生基本掌握了人物肖像描写的要领。学完了鲁迅先生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学生都认为对百草园的描绘确实很出色,但是如果你追问一下好在哪里?他们都说不大清楚。于是我及时引导:鲁迅先生之所以把百草园写得绘声绘色,就是因为他调动了人的听、视、味觉等各种感官。让人们尽情地去感受百草园的动植物。那桑椹、那覆盆子有谁不想吃一口,那斑蝥、那蜈蚣,孩子们谁不想亲手去玩一玩。通过剖析他们仿佛明白了其中的奥妙。课后我安排了状物格训练,基本格式如下:(1)声音+物(2)颜色+物(3)形状+物(4)触感+物(5)味觉+物这几个格式熟练把握后,然后再把它们迭加起来训练。两个迭加掌握了,再三个迭加,最后把五味全部运用进去,进行综合训练。作文前一天,我让他们先到农贸市场观察一下,第二天回到课堂上来,我让他们当堂课完成一个小作文《农贸市场一角》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状物格”,其中一个学生,语文基础很差,可是这一次他的作文写得很出色,后来我才了解到,为了写这个作文,他整整在农贸市场转了一个中午,他的作文是这样的:“一进农贸市场,我就被那种嘈杂的叫卖声所打动。那嫩绿的蔬菜,鲜红的鲤鱼,活蹦乱跳的泥鳅,紫红的葡萄一看就让你流口水,往里一拐,我的鼻孔钻进一股鲜美的果香味来,我不由自主地往里一望,荷!一大堆圆滚滚的大西瓜。我凑过去,禁不住要吃一口,卖西瓜的叔叔搬过来一个放在案子上,一刀下去,青皮、红瓤、黑籽的大西瓜一分两半,我啃了一口,只觉得又凉又甜又脆。”这个小作文虽然写得还不够成熟,但从观察和描摹事物的能力上看,他已掌握了要领并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初一的中学生,要提高写作能力,培养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是相当重耍的。学完《古代英雄的石像》、《蚊子和狮子》、《皇帝的新装》以及《香山红叶》这几篇文章,我进行了想象格作文训练。想象一般包括:推想、幻想、联想。根据这种分法,我把想象分为三种格式:(1)推想格:事实叙述+猜想这种格式首先要明确有两种情况,一种是由原因推出结果,另一种是由结果推出原因。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有这样一段:“我不知道家里的人为什么要把我送进书塾里去,而且还是全城中最为严厉的书塾,也许是囚为拔何首乌毁了泥墙罢,也许是因为将砖头抛到间壁的梁家去了罢,也许是因为站在石井栏上跳下来罢……都无从知道。”这就是由结果推出若干原因。举例分析后,学生按格作文。有个女同学作文是这样的:“看完《星星知我心》,妈妈哭了,也许是因为电视剧的情节太感人了吧,也许是因为妈妈太易动感情了吧,也许是因为演员演得太出色了吧”。这个猜想作文可取之处是小作者无意之中把原因谈得比较全面,而且是从欣赏理论角度谈的,首先可能是剧本好,然后肯定欣赏主体妈妈感情丰富,接着又从演员演技角度谈,使原因不重复。还有一个男同学这样写的:“有人只想上大学,也许上大学能学到更丰富的知识,也许是因为上大学能得到一个文凭,为什么有那么多人不愿意当农民,也许当农民太苦,也许是当农民没出息。”这个同学作文思想上有一个大问题,他运用推想格揭示了社会上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劳动差别问题,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肯定他作文形式不错,值得发扬,接着我又解释了考大学和当农民只不过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差别,没有大学,我国的科学技术就会落后,没有农民种庄稼,我们都得去喝西北风。这样指导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文能力。而且还加强了国情教育和思想品德教育。(2)幻想格:假设叙述+设想关于这个格式在指导上要指出幻想不是空想,幻想是以个人或社会的理想和愿望为依据,对未来的事情作有关想象。在格式上要求假设叙述要具备时间、地点、人物等记叙的要素。不可以说:“假如我是一个科学家、”“假如我是一个教师。”要突出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我是什么身份、在干什么,在这个格式训练中,学生发挥了大胆的想象力。有的说二十年后自己成为一名工程师,怎样为国家作贡献。有的说二十年后成为世界著名的宇航员,去探究宇宙,有的二十年后成为一名有几项专利权的科学家??。学生丰富大胆的想象,我听了也很受鼓舞,他们的想象有的连我们都没敢想过,但正如嫦娥奔月,古人也不敢想,可如今却变成现实,谁敢说孩子们所幻想的将来不会变成现实。推想和幻想只是想象的初步,在此基础上,我又组织了联想格训练。联想是由某事物想到相关的某事物,联想有多种形式,但对于初一学生的作文实际水平来说,我只是先进行了类似联想的训练。这个格式的引入是《香山红叶》这篇文章,作者在本文中以红叶喻老向导,红叶在自然中经历了风吹雨打,而且愈到老秋红得越鲜艳。老向导在生活中经历了人世沧桑,而且越到老越自信、自豪、奋进。这就是以物喻人。以物喻人,人和物要有一定的“神似”之处,先要状其物,这就用上了前面的状物格,状物时要抓住物的个性化特点。然后由物自然联想,联想耍贴切。最后出题作文,题目有《铺路石》、《水滴》、《小草》、《舵手》、《老鼠》。下面选两篇学生作文供参考:文一:小草大自然中,要数小草最普遍,最顽强了。它从不挑拣出生的土地,一到春天,就从地下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一棵挨着一棵,一片连着一片。道路旁,山岗上,茫茫原野,到处都有它们的身躯。被人踩倒了,它又挺直了腰身。叶片被吃光了,它又重新长出。它从无过高的要求,只有一个愿望:用生命的绿色去装扮大地的春天!我国亿万劳动群众不也象这小草一样吗?他们普通而又顽强地生活着,历尽艰辛,为了祖国的富强顽强地拼搏着、奋斗着,没有奢侈的要求,只是默默地奉献。篇二:合肥理工学校幼师14级二年级幼儿文学期末考试卷合肥理工学校幼师二年级幼儿文学期末试卷姓名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人类最早接触的文学样式是()。A.游戏歌B.数数歌C.摇篮歌D.绕口令2.在幼儿文学中,对结构的基本要求是()。A.条理丰富B.条理简单C.条理清楚D.条理曲折3.幼儿生活故事的创作题材主要应当以()。A.动物故事为题材B.神话故事为题材C.幼儿熟悉的生活为题材D.民间传说为题材4.幼儿诗《半个喷嚏》的作者是()。A.鲁兵B.圣野C.黄遵宪D.张秋生5.幼儿叙事诗的特征是()。A.童话故事与诗歌相结合B.侧重抒发情感C.有明显的批评规劝意味D.以诗的形式讲述故事,有较完整的情节6.幼儿文学中最古老的两种文体形式是()。A.神话、儿歌B.神话、故事C.儿歌、童话D.儿歌、寓言7.童话《大林和小林》的作者是()。A.乔羽B.张天翼C.老舍D.巴金8.童话名篇《大萝卜》的作者是()。A.安徒生B.格林C.阿·托尔斯泰D.列夫·托尔斯泰9.我国创作的第一部童话集是1923年出版的()。A.《古代英雄的石像》B.《燕子》C.《稻草人》D.《小白船》10.拟人手法广泛使用的基础在于儿童思维特点中具有()。A.科学观念B.逻辑观念C.泛灵思想D.形象性11.被誉为西方寓言始祖的是()。A.拉封丹寓言B.莱辛寓言C.伊索寓言D.克雷洛夫寓言12.我国寓言文学最发达的时期是()。A.春秋战国B.五代十国C.唐宋D.南北朝13.图画书中最常见的形式是()。A.图文并茂的故事B.文学图画故事C.知识性图画读物D.无文图画故事14.幼儿散文的主要作用在于()。A.丰富幼儿的知识B.培养幼儿的美感C.张扬幼儿的幻想精神D.锻炼幼儿的思维15.戏剧以()为中心。A.舞台表演B.故事情节C.人物形象D.动作表现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晋代志怪小说集《搜神后记》中的__________就是民间流传的田螺姑娘故事的原型。2.寓言,是指隐含着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的短小故事。3.寓言在世界上有三大发祥地:______、______、______。4.第一本专为儿童编辑的图画故事是____________教育家________于1637年出版的__________。5.英国出版商约翰·纽伯瑞创建的世界最早的儿童出版社叫__________。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幼儿诗2.童话3.图画故事4.幼儿散文5.幼儿戏剧四、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幼儿诗的分类有哪些?2.常人体童话形象与普通人有何不同?3.幼儿图画故事的作用是什么?4.幼儿戏剧的改编需遵循哪些原则?五、根据下列材料续写故事内容(20分)要求:1.情节生动,故事有趣2.适当增加细节,丰富原有形象3.语言平实,符合幼儿听赏水平王后坐在在一个敞开的窗户边,冬雪像针一样刺破了她的手指,导致三滴鲜血滴落在雪地和乌木窗框上。她欣赏着三种颜色的混合变化,对自己说:“哦,我多么希望我有一个女儿,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头发黑得像乌木窗框”。不久之后,女王的确生了一个女儿,她的皮肤像雪一样白,嘴唇像血一样红,头发黑得像乌木一样。他们便给她取名叫“白雪公主”。篇三:1、《稻草人》导学案1、《稻草人》导学案执教:广渊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自学本课字词2.知道本文主要内容。导学过程:1、题解:(1)作者(2)作者的作品: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行解决生字。3、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一、预习检测:1.听写词语(小组内完成,20个词语)2.本位主要写了什么?(合作探究后,有各小组回答)二、合作探究1.理清思路,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找出描写稻草人样子的段落,1)小组合作(每个人都要发言)2)小组内交流批注情况。(注重找出描写稻草人感情变化的语句,体会感情变化的原因。)3)你喜欢稻草人吗?结合课文说说理由。第二课时(展示课)学时目标:1.巩固第一课时所学2.理清文章的层次,搞懂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