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津京琼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总复习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第44讲 俄国农奴制改革教案(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44讲俄国农奴制改革1.简述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历史背景。2.概述“二一九法令”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历史进步性和局限性。3.探讨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对俄国近代化进程的影响。1.改革背景(1)内忧①政治:19世纪中叶,俄国农奴制导致社会阶级矛盾激化,沙皇和贵族的统治受到严重威胁。②经济:落后的农奴制度严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俄国工业发展速度远远落后于其他西欧国家。③思想:出现了反对农奴制和沙皇专制统治的新思潮。(2)外患:克里米亚战争导致俄国国际地位急剧下降,国内矛盾也进一步激化。2.改革酝酿(1)宗旨:化解矛盾,巩固统治,增强国力,重振大国威望。(2)酝酿①亚历山大二世吸取历史经验教训,坚持推行改革。②报纸公开讨论,舆论力量化解阻力。③成立秘密委员会讨论解放农奴问题,农民事务总委员会讨论、草拟改革方案。3.改革内容(“二一九法令”)及评价(1)内容①政治:农奴在法律上获得人身自由,享有公民权利。②经济:土地仍归地主所有,农民可以赎买一块份地,份地须高价买,未付清赎金前,农民还要给地主服劳役、代役租。③组织:强化村社制度,加强对农民的人身控制。(2)评价①性质:封建地主主持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②进步性: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实现封建生产方式向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过渡转变。③局限性:具有不彻底性、掠夺性和欺骗性。4.改革影响(1)经济近代化:农奴制的废除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资金和市场,俄国资本-2-主义工业发展迅速,农村中资本主义的成分也得到增长。(2)政治近代化:在政治体制方面进行了比较深层的改革,建立了地方和城市的自治机构。在司法制度方面,参照西方的司法制度,进行了改革。改革使政治上一向专制独裁的俄国也出现了一些民主化的气息。(3)军事近代化: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建立西方式的军事管理体系。(4)教育近代化:鼓励社会和个人办学,扩大大学的自主权,允许引进西方书籍。(5)思想近代化:西方资产阶级的思想和统治方式开始传入俄国,俄国人变革的愿望日益强烈。【图示解史】农奴制的存废成为改革焦点信息提取:农奴制对俄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阻碍应从劳动力、市场、原料、资金、技术等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各要素方面去思考。【漫画解史】文明的推进信息提取:这是一场由沙皇政府强制推动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这次改革牺牲了部分人的利益,但推动了沙俄文明的演进。探究1重要“历史概念”解读1.自上而下的改革自上而下是由统治阶级主动发起并主导的改革。在沙俄由于战争失败和国内矛盾尖锐,沙皇政府认识到改变的迫切性。而国内由于经济发展落后,资产阶级软弱且缺乏领导能力,再加上农民的觉悟低,斗争是分散的、自发的,所以沙俄最终选择了自上而下的改革。2.农奴制农奴制是封建社会中封建领主在其领地上建立起来的剥削奴役农奴的经济制度。在这种制度下,少数封建领主或农奴主占有土地、山林、草原和河流等绝大部分生产资源,并部分占有-3-农奴;农奴从农奴主手中分得一块份地,作为代价他们必须无偿耕种领主土地,服各种劳役,并上缴大部分劳动产品。农奴制的基本特征是农奴被束缚在土地上,不得不依附于农奴主。而农奴主则利用这种人身依附关系,对农奴实行超经济的强制剥削。1.亚历山大二世在结束克里米亚战争后坦言:“现存的农奴制不可能一成不变。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比坐等它被自下而上地废除要好得多。”他为“自上而下地废除农奴制”所做的准备包括()①借助舆论力量化解来自封建主的改革阻力②成立农民事务委员会负责农奴制改革③组织讨论改革草案并拟订改革法令④于19世纪初颁布法令让农民付赎金以获得土地和自由A.①③④B.①②③C.②③④D.①②④解析“解放法令”的颁布应该是十九世纪中期,其内容规定农民无条件获得人身自由,通过赎买获得一半土地所有权,所以④表述有误,正确答案应选B。答案B2.1876年一位封建地主说:“街上到处都是热烈的气氛。成群的农民和绅士都站在宫殿前,大声呼喊着‘万岁!万岁!’……解放法令颁布十五个月后,当我再看到农民时,我只有敬慕他们。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假设这位封建地主所说的是真实的,那么农民发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奴从法律上获得了人身自由B.可以高价赎买到一块份地C.摆脱农奴主控制,归村社严格管理D.彻底摆脱封建束缚解析依材料“他们同以前的主人交谈时,就像一个平等的人在同另一个平等的人交谈”可知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彻底摆脱过于绝对,因此正确选项为A。答案A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理解农奴制改革的特点(1)从背景来看,是在战争失败与西方文明冲击下由沙皇推行的自上而下的改革。(2)从政治方面看,农奴获得了人身自由并享有公民权利,说明其有资本主义民主的性质。(3)从经济方面看,土地仍归地主所有,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经济基础,具有不彻底性。同时,高额的赎金实际上是对农民的掠夺。(4)从整个内容来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沙皇统治,实现富国强兵。1856年,亚历山大二世向莫斯科贵族发表演说:“……农民和地主之间存在敌对情绪,并因此发生了许多不服从地主管束的事情……”在随后的改革中,化解农民敌对情绪的措施是()-4-A.农民要接受村社的严格管理B.农民只有支付高额赎金才能获得土地C.地主有权决定保留哪块土地D.宣布农民无条件获得法律上的自由解析题干材料涉及的是阶级矛盾尖锐,为此改革给农奴人身自由,以缓和阶级矛盾,故D符合题意。答案D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农奴制改革的内容和影响废除农奴制的“法令”首先宣布农民实现人身自由。地主再也不能买卖、交换农民,也不能干涉农民的家庭生活。农民有权用自己的名字订立契约、从事工商业活动,拥有动产和不动产,以及进行诉讼;还可以改变身份,成为市民或商人。其次,规定全部土地仍属地主所有,农民可以按照规定赎买一小块土地。赎金数额高出土地实际价格二三倍。——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近代史编》核心论点:通过农奴制改革,农奴获得了法律上的自由,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资金、市场,但高额的赎金及贫瘠的份地实质是对农民的残酷掠夺,在一定程度上又限制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1864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批准了新的《司法章程》。确立了无等级审判、律师辩论、审判公开、法官独立等原则。建立公开的独立于行政的和有陪审员的审判制度。法官和陪审员由各等级选举产生。该项措施旨在()A.维护俄国资产阶级利益B.维护底层平民的法律权利C.传播了西方价值观D.促进俄国的现代化进程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俄国司法改革,借鉴吸收了许多西方司法原则,体现了公平公正,根据设问“旨在”可知,其目的是促进近代化。答案D2.据统计,1860~1890年,俄国的钢产量和棉纺织业的产值都增加了3倍,而煤炭产量的增加则超过了19倍,石油产量猛增了200多倍。在此期间,俄国的整个工业产量增长了6倍,铁路线增长了35倍多。俄国取得如此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是()A.农奴制经过调整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生产力的发展B.彼得一世改革的结果C.俄国的对外扩张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发展D.1861年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5-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后,俄国经济得到迅速发展,可知是改革的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A项“调整”错误;B项不是彼得一世改革而是亚历山大二世,C项不符合史实。答案D考法1农奴制改革的措施【考题1】(2014·上海单科,17)“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在法律确定的期限内将被授予自由耕种者的一切权利”,此法令的颁布者是()A.林肯B.明治天皇C.威廉一世D.亚历山大二世答案D『方法突破』★明立意从农奴制改革的具体措施考查史料实证和唯物史观。★抓关键理清身份变化,由依附于土地的农民到自由耕种者。★清误区本题属于史料主旨型选择题。要求考生对变法的内容熟练掌握,根据材料描述,确定具体改革措施。考法2从克里米亚战争到农奴制改革【考题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就是一个采用原始生产形式的民族同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进行绝望的搏斗。——《马克思恩格斯全集》材料二1861年俄国自上而下的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这次改革是按照农奴主利益进行的,因此,农奴制度废除得很不彻底。改革后,沙皇政权基本原封不动,大部分的土地还是掌握在贵族地主手里,保存了贵族地主大土地占有制……俄国引起革命的各种社会矛盾,依然存在,并且继续在发展。——张兴仪《浅谈一八六一年俄国农奴制改革》思考(1)材料一中“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哪些(民族)国家?如何理解这场战争对俄国来说是“绝望的搏斗”。(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说1861年改革“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答案(1)英国、法国。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2)延缓:废除农奴制,促进俄国资本主义发展;一定程度上缓和社会矛盾,巩固沙皇统治。不能消除:农奴制改革不彻底;政治上保留了沙皇专制制度;经济上保留了大量的农奴制残余;没有完成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答三点即可)『解题技巧』-6-★关键信息信息1:材料“原始生产形式”对“现代生产”凸显了交战双方的实力悬殊,即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信息2:材料中“延缓了革命但并不能消除革命”,说明了俄国1861年农奴制改革作用的两面性。★思路点拨第(1)问,依据材料中“克里米亚(克里木)战争的特点”可知“几个拥有现代生产的民族”是指与俄国进行克里米亚战争中的交战国,即英国、法国。“原始生产形式”对“现代生产”凸显了交战双方的实力悬殊,即落后的农奴制无法战胜先进的资本主义制度。第(2)问,“延缓了革命”凸显的是其积极影响;“不能消除革命”指出了其局限性。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那是一个极其黑暗极其龌龊的时代,除了匍匐于王权脚下的草芥,任何生命都不能生长。”19世纪中期俄国的黑暗在政治上主要表现为()A.沙皇实行封建专制统治B.实行农奴制,农奴地位卑微、生活悲惨C.任何人都没有生活保障D.实行对外战争解析沙皇实行的封建专制是一切黑暗的根源,A项正确;封建专制是农奴制实行的前提和基础,B项错误;封建统治阶级是有生活保障的,C项错误;任何制度下都会有对外战争,D项错误。答案A2.19世纪中叶,俄国知识分子认为:“我们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做了什么准备吗?……我们不是走向胜利,而是走向失败。”这里所说的斗争是指()A.农奴起义B.克里米亚战争C.农奴制改革D.十二月党人起义解析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19世纪中叶”“为与文明的这场斗争”“失败”等可判断为1853年的克里米亚战争。答案B3.19世纪中后期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俄国和日本为摆脱落后境地都进行了改革。这两次改革的相同之处有()①废除农奴制度②设立议会机构③建立近代工业④挽救民族危机A.①②B.①④C.②③D.②④解析根据所学知识,①为俄国改革内容,④为日本改革的原因之一;故共同之处应该是②③,-7-所以答案为C。答案C4.“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逼迫沙皇政府展望未来并加快现代化的步伐。”此后,俄国通过改革()A.废除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B.建立了具有近代意义的君主立宪制C.解决了农民暴力反抗的问题D.促进了手工工场向机器生产的过渡解析“二一九法令”规定土地仍然属于地主所有,故A项错误;农奴制改革后,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君主专制的国家,沙皇照样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故B项错误;这次改革实际上是地主阶级对农民的一次大规模的掠夺,改革后不久,纷纷举行暴动,故C项错误;农奴制改革推动了封建经济的解体,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19世纪后主要工业部门中,机器生产逐渐排挤手工劳动,占据统治地位,故D项正确。答案D5.下列对俄国1861年改革的评价,错误的是()A.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巩固沙皇专制统治B.促进了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C.改革后广大农民遭受资本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D.

1 / 11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