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高中地理 第一章 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总结提升练习(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6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一章环境与环境问题章末总结提升[知识网络]参考答案:A.环境B.生态破坏C.规模的全球性D.新的环境观E.内容[触摸高考]当代环境问题的产生及其特点1.据联合国政府间的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报告,全球气候变暖增加的热量中64%被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相当于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被海洋溶解而导致海洋酸化。当海水的温度、盐度、酸碱度和透光度等环境因素发生较大变化时,浅水珊瑚会发生白化甚至死亡,近二十年已发生了三次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下图为大气圈碳收支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有________×1012千克;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除全球气候变暖外,有些人类活动也对珊瑚礁生态系统造成危害。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可采取的对策有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海洋环境污染。(1)由材料信息可知,海洋表层水(0~700m)吸收了64%的全球变暖增加的热量,水温上升;相当于海洋溶解了人为排放量约30%的CO2,而导致海水酸化。故导致近期全球性珊瑚白化事件频发的主要原因是海水水温上升和海水酸化。(2)读图可知,大气圈与陆地植被、土壤、海洋之间进行碳交换的主要自然过程有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等。(3)计算每年大气圈中碳的增加量需要据图计算出每年陆地、海洋迁往大气圈的碳的迁移量和每年大气圈迁往陆地、海洋的碳的迁移量,然后计算其差值即可。读图可知,造成大气圈CO2增加的人类活动主要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和植被破坏。(4)为保护珊瑚礁生态系统,采取的对策可从宣传环保、建立保护区、修复珊瑚礁、加强法制、建立监测机制等角度考虑。答案:(1)海水温度上升;海水酸化(2)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分解作用(3)4.9化石燃料的燃烧;植被破坏(4)加大宣传力度,增强环保意识;建立保护区;加强对珊瑚礁的修复;建立监测机制;加强立法;扩大国际合作主题升华全球气候变暖相关问题的分析方法1.弄清楚全球气候变暖的含义:气候变暖不等同于全球气候变化。全球气候变化包括不同时期气候的冷暖干湿变化,而全球气候变暖指的是近现代即最近一二百年内的气温升高。2.弄清楚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并不一定是人类活动引起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因素有太阳辐射、海陆分布、地形的变化及人类活动等。研究发现,在人类未出现之前的地质历史时期,全球气候就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当然,人类出现之后的气候变化也不是完全由人类活动所引起的。3.弄清楚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是大趋势,会对海平面、工农业、水循环以及生态系统等带来影响。但全球气候变暖也不是百害而无一利。气候变暖导致高纬地区气温上升,农作物生长的热量条件得到改善,其产量将增加。4.弄清楚全球气候变暖的对策:主要采取控制污染源、增加温室气体吸收、利用技术手段和政策手段等措施。►主题二环境问题的类型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3-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简述大规模采挖冬虫夏草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解析:根据材料提示,冬虫夏草主要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区,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其采挖时正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对其他植被破坏严重,每年采挖过程中大量草地被践踏和碾压,加剧草地退化,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采挖结束后到处都是裸露的松散泥土和土坑,导致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涵养水源能力下降。答案:(生态环境脆弱,破坏易,恢复难。)植被破坏;草场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层结构破坏;水土流失加剧;水分涵养能力下降;水旱灾害发生频率增加;鼠害等生物灾害易发。主题升华环境问题类型的判断方法根据各类型的含义及相互间的关系进行判断:(1)环境污染是指由于人类任意排放废弃物和有害物质,导致环境质量下降。(2)生态破坏是指由于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导致环境退化,从而影响人类生产和生活。(3)资源短缺是指资源数量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4)环境污染往往引起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生态破坏往往引起资源短缺,资源短缺也会引起生态破坏。解决环境问题的基本思想3.我国干旱区某区域近30年胡杨大量死亡,沙化面积扩大,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有所加强。下图显示该区域地区生产总值及地下水埋深的变化。分析该区域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并提出此类地区遏制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措施。解析:本题考查环境问题的成因及防治措施。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原因主要是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就产生了环境问题。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了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往往产生生态破坏;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时往往产生环境污染。根据图示:该地区生产总值不断上升,而地下水的埋藏深度在加大,说明区域经济发展依赖地下水的开发,地下水大量开发,导致地下水下降,引起生态环境恶化。解决该问题可以从水资源的开源和节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开源: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节流: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答案:原因:经济增长严重依赖(地下)水资源,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生态环境恶化。主-4-要措施:节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益效率);发展节水型经济(调整产业结构);跨流域调水,增长水资源供给。(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主题升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对于环境问题的防治对策,不同的环境问题采取不同的措施,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1)污染问题:根本措施在于减少污染物排放(可通过提高利用率、净化处理后排放、使用环保原料和燃料等达到目的),同时加强绿化,以增强环境自净能力;对于全球性问题还需加强国际合作。(2)生态破坏问题:根本在于恢复生态,因此首先要改变和停止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其次通过恢复植被、水域等增强环境的平衡调节功能。(3)资源问题:要从“开源”(替代资源开发、加强储量勘探等)和“节流”(提高利用率、减少浪费、加大资源循环利用等)两方面入手。

1 / 4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