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2020高考生物二轮总复习 专题四 遗传、变异和进化 1.4.9 遗传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1.4.9遗传的变异、育种和进化专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分子中发生碱基对的替换、增添和缺失都会导致基因突变B.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都可能发生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C.染色体易位不改变基因数量,对个体性状不会产生影响D.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得到的个体都是二倍体答案:B2.(2019·广东深圳二模)黄色小鼠(AA)与黑色小鼠(aa)杂交,产生的F1(Aa)不同个体出现了不同体色。研究表明,不同体色的小鼠A基因的碱基序列相同,但A基因上二核苷酸(CpG)胞嘧啶有不同程度的甲基化(如图)现象出现,甲基化不影响基因DNA复制。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F1个体体色的差异与A基因甲基化程度有关B.甲基化可能影响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结合C.碱基甲基化不影响碱基互补配对过程D.甲基化是引起基因突变的常见方式答案:D3.如图所示为一对夫妇及其智障儿子细胞中的两对染色体,造成儿子异常的根本原因是(不考虑受精和胚胎发育过程中的任何情况下造成)()A.父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B.母亲染色体上的基因发生突变C.母亲染色体发生缺失D.母亲染色体发生易位答案:D4.果蝇灰体对黄体为显性,相关基因E、e位于X染色体上。用X射线处理一只灰体雄蝇,然后将其与黄体雌蝇杂交,数千只子代(F1)中出现一只灰体雄蝇。检测发现,这只灰体雄蝇2Y染色体上多了一段带有E基因的片段。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亲代灰体雄蝇的变异发生在胚胎时期B.实验结果说明突变具有低频性C.F1中灰体雄蝇的出现是染色体结构变异的结果D.F1灰体雄蝇与黄体雌蝇交配,后代雄蝇都是灰体答案:A5.(2019·四川宜宾二诊)果蝇种群中某个体X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使其复眼由椭圆形变成条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变异属于基因突变,产生了生物进化的原材料B.该条形眼果蝇与正常椭圆形眼果蝇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C.该条形眼果蝇含有的基因种类数与基因库中的相同D.该条形眼果蝇在自然选择过程中可能会被淘汰解析:果蝇种群中某个体X染色体上增加了一个相同片段,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不是基因突变,A错误;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该变异不一定引起生殖隔离,B错误;基因库是指种群中全部个体的所有基因,一个个体不一定含有基因库中的所有基因的种类,C错误;该变异产生新性状,若不适应环境,可能会在自然选择过程中被淘汰,D正确。答案:D6.六倍体的普通小麦体细胞含42条染色体,用紫外线处理小麦种子后,筛选出一株抗锈病的植株X,取其花粉经离体培养得到若干单倍体植株,其中抗病植株占5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自交后代无性状分离B.单倍体植株的体细胞中有3个染色体组,最多时含有42条染色体C.植株X连续自交若干代,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降低D.紫外线诱发的突变,决定小麦向抗病的方向进化解析:用花粉离体培养获得的抗病植株都是单倍体,单倍体高度不育,A错误。由题意可知,抗锈病的植株X的体细胞含6个染色体组、42条染色体,单倍体植株体细胞中染色体组数目及染色体数目都是植株X体细胞中的一半,即含有3个染色体组、21条染色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由于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子染色体,导致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暂时加倍,含有42条染色体,B正确。植株X连续自交过程中,因不抗病的植株逐代被淘汰,导致不抗病基因的频率逐渐降低,抗病基因的频率逐渐升高,进而引起纯合抗病植株的比例逐代升高,C错误。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诱发产生的基因突变是随机的,不能决定小麦的进化方向,决定生物进化方向的是自然选择,D错误。答案:B7.下列关于育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3A.人工诱变育种可提高突变率,但不一定出现人们所需要的性状B.杂交育种和基因工程育种的主要原理相同C.单倍体育种过程需要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才能得到可育植株D.马和驴杂交的后代骡是不育的二倍体,而雄蜂是可育的单倍体解析:进行单倍体育种时,先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单倍体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得到可育植株。答案:C8.如图为选育低植酸抗病水稻品种的过程。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由两对基因控制,并独立遗传。则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该育种方法的原理是基因重组B.题图中育种过程,需从F2开始选育C.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低植酸抗病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9D.选留植株经一代自交留种,即为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解析:该育种方法为杂交育种,其原理是基因重组。根据题图育种过程,F1自交子代中,所需植株在F2中出现,所以应从F2开始筛选。从题图可以看出,低植酸抗病是双显性(在F2中占9/16),经筛选淘汰后,在选留的植株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是1/9。因为低植酸抗病是双显性,所以选留植株一代自交获得的种子基因型有多种,需再进行种植筛选才能获得低植酸抗病性状稳定的品种。答案:D二、非选择题9.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三对基因(用D和d、I和i以及R和r表示)控制。基因控制花色色素合成的途径如图所示。4(1)正常情况下,图甲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______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________。(2)对R与r基因的mRNA进行研究,发现其末端序列存在差异,如图乙所示。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________个(起始密码子位置相同,UAA、UAG与UGA为终止密码子)。(3)基因型为iiDdRr的花芽中,出现基因型为iiDdr的一部分细胞,其发育形成的花呈________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结果。解析:(1)由题图甲可推知:红花植株的基因型为iiD_R_,白花植株的基因型可能为I_____、iiD_rr、iiddR_、iiddrr。正常情况下,题图甲中红花植株的基因型有4种。某正常红花植株自交后代出现了两种表现型,则该植株可能为iiDDRr或iiDdRR或iiDdRr,子代中表现型的比例为3∶1或9∶7。(2)从R与r基因的mRNA末端序列可以看出,R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在第6个密码子位置,而r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在第2个密码子位置,所以二者编码的氨基酸在数量上相差4个,其直接原因是r的mRNA上终止密码子位置靠前。(3)由题图甲可知,基因型为iiDdr的细胞能合成白色物质2,所以其发育形成的花呈白色,该变异是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结构缺失的结果。答案:(1)43∶1或9∶7(1∶3或7∶9)(2)4(3)白染色体数目变异或染色体结构缺失10.如图表示培育小麦的几种育种方式,纯种高秆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纯种矮秆不抗锈病植株基因型为ddrr,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植株A培育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将亲本杂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交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植株B的培育运用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3)植株C需要染色体加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诱导染色体加倍的最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植株A的培育方法是杂交育种,第一步需要将亲本杂交,使相关的基因集中到F1上,但F1未表现出所需性状,自交的目的就是使F1发生基因重组,在F2中出现所需性状(矮秆抗锈病)植株。(2)植株B的培育方法是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3)植株C是单倍5体,由于细胞中的染色体组为一个,所以不能正常进行减数分裂,个体不可育,为了使单倍体获得可育性,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单倍体幼苗,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从而使染色体数目加倍。答案:(1)杂交育种将位于两个亲本中的矮秆基因和抗锈病基因集中到F1上通过基因重组使F2中出现矮秆抗锈病植株(2)基因突变(3)植株C中只有一个染色体组,不能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不可育)利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C11.小鼠是遗传学研究常用的实验材料,如图甲是正常小鼠的基因分布图,图乙、丙、丁表示种群中的变异类型。已知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但其所在个体不致死,其他变异类型均不致死。又知Ⅱ号染色体上:A(黑色)对a(黄色)、B(体重)对b(体轻)为显性,Ⅴ号常染色体上:C(抗病)对c(不抗病)为显性。请回答:(1)若只研究两对同源染色体的遗传,自然情况下具有图甲所示基因型的雌雄个体交配,得到的黑色抗病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________。体轻且抗病的个体中杂合子占________。(2)与图甲所示染色体相比,图乙、丙、丁代表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且图丁代表的变异发生于________分裂中。(3)若不考虑交叉互换,图乙所示细胞经减数分裂产生的生殖细胞的基因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只研究一对等位基因C、c的遗传,图丙细胞所在个体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研究A、a与C、c的遗传,则基因型如图甲、丁的个体交配,预计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据题图分析,题图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缺失,题图丙、丁属于染色体数目变异,因为缺少整条染色体的生殖细胞致死,故题图丁代表的变异发生于有丝分裂。C、c、c所在三条染色体属于同源染色体,减数分裂时任意两条配对后分离,另一条随机分配到其中的一极,因此存在两种情况:cc分到同一极,C分到另一极,产生的配子为2个cc、2个C,同理C、c分到同一极,c分到另一极,产生的配子为4个Cc、4个c,故产生的配子为Cc∶cc∶C∶c=4∶2∶2∶4,因此通过测交,后代为Ccc∶ccc∶Cc∶cc=4∶2∶2∶4,表现型比例为抗6病∶不抗病=1∶1。若只研究A、a与C、c的遗传,基因型如题图甲的个体能产生4种类型的配子且比例为1∶1∶1∶1,基因型如题图丁的个体能产生2种类型的配子:AC∶aC=1∶1,随机结合后子代中黑色抗病∶黄色抗病=3∶1。答案:(1)1/92/3(2)染色体变异有丝(3)ABC∶ABc∶aC∶ac=1∶1∶1∶1(4)抗病∶不抗病=1∶1(5)黑色抗病∶黄色抗病=3∶1一、选择题1.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情况,对这两种情况及其结果的解释正确的是()①图甲分裂的结果会出现染色体数目变异②图乙分裂会导致基因突变③图甲中有一对同源染色体未分离④图乙的子细胞中有染色体片段重复与缺失的现象A.①④B.②③C.①②④D.①③④答案:A2.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卵)母细胞中,减数第二次分裂正常,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为四倍体,具有的染色体数目为(N+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用物理撞击的方法使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答案:C3.(2018·永州二模)下列说法中,不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自然选择直接作用的是生物的个体,而且是个体的表现型B.有性生殖的出现明显加快了生物进化的速度C.种群基因频率的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