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宁夏长庆高级中学2020届高三地理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第Ⅰ卷(选择题共44分)一、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项是正确的。每题2分,共42分)2018年10月22日,由中国和冰岛共同筹建的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日正式运行。于该日举办开放日活动,标志着科考站正式启用,这是我国在北极地区除黄河站之外又一个综合研究基地。据此完成1-3题。1.10月22日,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A.白昼时长小于黑夜B.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最小C.太阳从西北方落下D.周边植被的绿叶呼之欲出2.与黄河站相比,中-冰北极科学考察站()A.物资补给相对困难B.无法观测到极光C.人类活动影响较少D.年平均气温较高3.影响图中海洋永(浮)冰界走向的主导因素是()A.纬度B.海底地形C.洋流D.大气环流下图是海河流域某地局部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4-6题。4.坪是指山区中局部的平地,图中村名中最可能含有坪的是()A.①村B.②村C.③村D.④村-2-5.M乡某日北京时间4:40分日出,该日最可能在()A.3月份B.6月份C.9月份D.12月份6.当M乡人在夏至日看到太阳升起时,太阳位于()A.正北方B.正东方C.东北方D.东南方瓦屋山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海拔最高为3522米,垂直高差近1000米,孤峰状的山体拔地而起,山顶面平坦如桌台,周边悬崖陡壁围绕,地质学家誉其为“中国桌山,人间仙台”。瓦屋山顶部由坚硬的玄武岩组成,下面是数百米厚的石灰岩。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丁表示岩浆和三大类岩石。据此完成7-9题。7.图2中,能代表瓦屋山顶部岩石类型的是()A.甲B.乙C.丙D.丁8.瓦屋山顶成“桌台状”,其形成过程中经历的地质作用依次是()A.岩浆活动、侵蚀作用、固结成岩、沉积作用、断裂上升B.岩浆活动、断裂上升、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C.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喷发、断裂上升、侵蚀作用D.沉积作用、固结成岩、岩浆侵入、断裂上升、侵蚀作用9.瓦屋山山顶地区的植被类型最可能是()A.常绿阔叶林B常绿硬叶林C.落叶阔叶林D.针叶林为了缓解全球变暖,英国科学家提出将足球场大小的氦气球升到约19千米的高空,并用软管相连,向大气中输送大量微粒,以降低地球的温度。据此并结合下图(数码代表各种辐射),完成10-12题。-3-10.关于图中数码代表的辐射,叙述正确的是()A.①中能量最强的是紫外线B.②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C.③一般只出现在夜晚D.④主要是波长较长的紫外线11.输送到空中的微粒可以缓解全球气候变暖主要是因为这些微粒会使()A.到达地面的①减弱B.被大气吸收的②减弱C.到达地面的③减弱D.射向宇宙空间的④增强12.调查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主要原因是()A.光照增强B.水土流失加剧C.气候变暖D.降水减少非洲被称为高原大陆和热带大陆,下图示意非洲北部降水类型分布图,回答13-15题。13.Ⅰ与Ⅲ地区降水季节分配不同的主导因素是()A.洋流B.海陆位置C.地形地势D.大气环流14.图示Ⅳ沿岸地区多雾的形成条件是()A.海洋水汽来源充足B.加那利寒流流经沿岸C.气温昼夜变化较大D.寒冷冬季风势力强大15.Ⅱ地区极端干旱,表现为()A.物理风化强烈,砾石遍布B.动物随季节南北迁徙-4-C.地表水短缺,荒漠广布D.大牧场放牧业发达蒙古气旋(图中甲处)生成在40°N~50°N,100°E~115°E,蒙古中部和东部高原一带,甲区域的西部、西北部、东部为山地,当天气形势变化使甲区域处于背风地带时就有可能生成蒙古气旋。图为某年3月18日某时刻该区域及周边地区天气形势图,据此回答16-18题。16.图中山脉为()A.大兴安岭B.阴山C.阿尔泰山D.祁连山17.图示时刻刮西北风的是()A.①地B.②地C.③地D.④地18.一年中冬季蒙古气旋出现频率最低的原因是()A.不可能位于背风地带B.空气干燥晴天多C.亚洲高压控制时间长D.冬季寒冷气温低下图为陆地(用110°E代表)与海洋(用160°E代表)气压梯度(大陆气压与海气压之差,单位hPa)的时空分布状况。其中,图甲表示多年平均情况,图乙表示某年情况。读图,完成19-20题。19.从多年平均状况看,40°N附近冬季风影响时间为()A.3个月B.5个月C.7个月D.9个月20.图乙年份,我国主要表现为()A.冬季气温偏高B.夏季气温偏高C.降水南涝北旱D.降水南旱北涝“回南天,满窗泪”。回南天(简称回南)是我国华南地区对一种天气现象的称呼,通常指-5-每年春天三四月时,气温开始回暖而湿度开始回升的现象。“回南天”出现时,空气湿度接近饱和,墙壁甚至地面都会“冒水”,到处是湿漉漉的景象,空气似乎都能拧出水来。据此完成21-22题.21.“回南天”的产生原理是()A.冷空气南下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在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B.暖湿空气北上遇冷空气而降温,导致空气中的水汽大量凝结形成水珠C.空气中的水汽含量过多,达到饱和状态,易在一些物体上凝结形成水珠D.冷空气退去后,暖湿气流使空气湿度加大,一些冰冷的物体表面遇到暖湿气流后形成水珠22.“回南天”常出现在春季而不是夏季,决定性因素是()A.气温高低B.水汽多少C.光照强弱D.气压变化第Ⅱ卷(主观题共56分)二、主观题(共46分)2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20分)材料一:黄水流域内降水量为300-500mm,湟水谷地流域面积仅占青海省面积的2.2%,耕地面积却相当于全省的56%,并养育了全省人口的61%。青海省西宁市位于湟水谷地,平均海拔2261米,有“清凉夏都”的美名。云南省个旧市海拔1689米,年平均气温16度。湟水谷地孕育了辉煌的文化,这里有汉、藏、蒙、土、天、撒拉等民族,因而多元化特色浓郁,-6-为了缓解湟水干流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的局面,青海省从湟水最大支流大通河饮水,穿越山脉进入湟水流域,其中调水总干渠可以自流到湟水,下图示意引大济湟工程线路。材料二:湟水谷地附近示意图。(1)简述把大通河作为湟水调水水源地的原因。(4分)(2)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分析西宁市夏季气温特点及成因。(8分)(3)简要分析青海省的耕地主要集中于湟水谷地的原因。(8分)2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小题。(26分)材料一:巴塔哥尼亚位于南美洲大陆的最南端,北起南纬38度,南至与南极大陆相望的合恩角。巴塔哥尼亚高原第四纪(下限年代距今258万年)冰川地貌和现代风蚀、风积地貌广布,气候凉冷、干燥,且多焚风性强风,年降水量不足300mm。材料二:巴塔哥尼亚地区等高线和巴塔哥尼亚高原分布图。-7-(1)分析巴塔哥尼亚南部海岸线曲折的原因。(6分)(2)简析图示区域东西部自然景观差异极大的原因。(4分)(3)分析南美大陆西岸三种气候名称及其成因并说明其分布状况和原因。(10分)(4)简述巴塔哥尼亚高原冰川地貌和风蚀、风积地貌广布的形成条件。(6分)三、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2道地理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5.[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海螺沟(位置见图)位于贡嘎雪峰脚下,晶莹的现代冰川从高峻的山谷铺泻而下,将寂静的山谷装点成玉洁冰清的琼楼玉宇;巨大的冰洞、险峻的冰桥,使人如入神话中的水晶宫。-8-根据海螺沟自然环境特点,指出到海螺沟旅游需要注意的事项并说明原因。(10分)26.[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近年来,茶卡盐湖成为网红拍摄景点,游客都喜欢进入到湖内拍摄“天空之镜”效果的照片,而进入湖内需要穿鞋套。媒体报道,有不少游客吧穿过的鞋套随意丢弃在湖边,当地在旅游旺季每天需要清理大量废弃的塑料鞋套。“天空之镜”让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不断失望。说明游客进入茶卡盐湖内拍照需要穿鞋套的原因(2分)并针对鞋套问题为景区管理部门提出改进建议。(8分)-9-高二地理期中考试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ADCCBCBCDB11121314151617181920ACDBCCBCCC2122DA二、综合题23答案(1)大通河年径流量较大;大通河流域人口较少,经济落后,对水对需求较少;大通河距离湟水近;可自流,工程量小。(2)青海省西宁市夏季凉爽,温差大;原因:西宁市海拔高,气候凉爽;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气温日较差大。(3)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之上,海拔高,热量条件差;青海省深居内陆,大部分地区降水稀少,多荒漠,绝大部分地区不利于发展种植业,耕地少;湟水谷地海拔相对较低,水热条件较好,适宜发展种植业;种植业历史悠久。24答案:(1)位于板块交界处,岩石破碎;(2分)纬度高,冰川侵蚀作用强;(2分)地处西风带,沿岸风浪大,海水侵蚀作用强。(2分)(2)东部:位于西风带背风坡,降水少,形成了温带荒漠景观。(2分)西部:位于西风迎带风坡,温和湿润,所以形成了森林景观。(2分)(3)南美大陆南端大陆面积狭窄;巴塔哥尼亚高原地势西高东低,缺少封闭程度较高的盆地,西部冰雪融水和湖泊水补给较丰富,河流水量较大,易发育成外流河。(6分)(4)该地区纬度较高,气温较低;第四纪时冰川面积广,冰川作用强烈;气候干旱,降水少;地处西风带,多焚风性强风,风力作用强。(答对3点得6分)25答案:海拔较高,氧气含量偏低,需带氧气袋、抗缺氧药品等;地势高,空气较稀薄,太-10-阳辐射强,需带防晒物品;冰雪反射率大,带太阳镜(护目镜);气温偏低,昼夜温差大,带足保暖防寒衣物;地处构造运动活跃区(人类活动影响),山体植被遭到破坏,要注意防范冰雪(冰)崩、滑坡、泥石流等灾害。26答案:原因:防止游客鞋底的污染物进入湖水内污染湖水水体。(2分)措施:建立回收系统,多设置垃圾箱在湖边;加大宣传,呼吁游客不乱扔鞋套;设置专人巡查,对乱扔鞋套的行为进行处罚;将一次性塑料鞋套转换为可以多次使用的质量更好的鞋套;等言之有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