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兵团第二师华山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第一次调研试卷(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第二学期高一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地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教师:)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分)李老师2017年1月1日乘坐航班从上海出发,飞往美国旧金山(西八区)。下图为在互联网上查询到的该航班信息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A.5小时B.11小时C.13小时D.19小时2.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A.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相反B.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较快C.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D.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答案】1.B2.D【解析】【1题详解】图中所有起飞、降落时间均为当地时间。飞机起飞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0:15,旧金山在西八区,飞机到达旧金山时,当地时间是12月31日19:20,可以计算到达时北京时间是1月1日11:20,本次航班飞行时长约11小时5分,最接近11小时,B对。A、C、D错。【2题详解】导致本次飞行“时光倒流”的原因是起飞降落两地的经度差异,导致两地的地方时不同,D对。飞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不是时光倒流的原因,A错。与该时段地球公转速度、起飞降落两地分属东西半球,与本次飞行出现时光倒流无关,B、C错。读“中纬度沿海某地某时等压面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23.四地气温、气压的比较,正确的是A.①比②气温高B.③比④气压低C.②比③气压低D.③比④气温低4.依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风向的成因与东亚季风的成因相同B.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阴雨天气C.甲、乙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向相反D.等压面分布状况出现时间可能在夏季的白天【答案】3.B4.A【解析】试题考查热力环流【3题详解】同一地区海拔越高气压越低,气压①大于④,②大于③,④大于③,B正确;陆地形成高压,气温低,气温①小于②。【4题详解】图中风向成因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与东亚季风成因相同,A正确;此时①地受高压控制,多晴天;甲位于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乙位于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垂直,两地水平气流运动方不会相反;等压面分布状况为陆地为高压,气温低,出现时间可能在夜晚。读“北半球三圈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35.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②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③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④地转偏向力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6.正确反映c气压带两侧大气运动的是()A.B.C.D.7.空气上升或流向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和风带有()A.a、b、eB.b、c、dC.a、d、eD.c、d、e【答案】5.B6.D7.C【解析】4【5题详解】形成三圈环流的因素有太阳辐射对高低纬的加热不均,不同纬度间的气温不同,产生气流上升或下沉运动,形成高低气压差异,③对。由于地转偏向力,导致气流水平运动方向偏转,④对。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是季风环流的成因,①错。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是气候类型形成的原因,②错。B对,A、C、D错。【6题详解】图中c气压带位于30°N纬线附近,是北半球的副热带高气压带。c气压带北侧是盛行西风带,吹西南风。南侧是东北信风带,吹东北风。图D符合,D对。图A、图B、图C的风向不对,A、B、C错。【7题详解】空气上升或流向高纬度,水汽易遇冷凝结产生降水。低气压带控制区是上升气流,图中低气压带有a、e。风吹向较高纬度的风带有d,图中降水较多的气压带有a、d、e,C对。A、B、D错。读下面水循环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8.下列实现图中①的功能的是()A.长江B.副热带高气压带C.我国的夏季风D.我国的冬季风9.森林减少,图中水量增加的环节是()A.②B.③C.④D.⑤【答案】8.C9.D【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水循环。5【8题详解】图中①环节为水汽输送②大气降水③为蒸发④大气降水⑤为地表径流。长江由大陆流向海洋,对应的环节是⑤地表径流,故A错。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下天气晴朗,有利于③蒸发,故B错。我国的冬季风由大陆吹向海洋,夏季风由海洋吹向大陆,根据①水汽输送的方向,确定实现①水汽输送功能的不是冬季风,而是夏季风。所以D错,C对。综上,正确答案为C。【9题详解】如果森林减少,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地表含水量会减少,③蒸发量会减少,②④降水量也会随之减少,所以ABC都不正确;森林减少,降水的截留作用减弱,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反而增加,所以⑤地表径流的水量会变大,符合题目要求的只有D。【点睛】地理环境是一个整体,当一个因素发生变化时,其他因素甚至整体都会发生变化。通过题目我们可以看出当森林减少,对水圈的影响也是比较大的。在日常学习中,要利用整体性的方法进行复习,能帮助我们更好的掌握基础知识。下图为某区域洋流环流简图,右侧箭头为相应风带的盛行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0.关于该洋流环流所处位置和环流方向判断正确的是()A.南半球顺时针B.南半球逆时针C.北半球顺时针D.北半球逆时针11.若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中,则a洋流为()A.墨西哥湾暖流B.千岛寒流C.日本暖流D.东澳大利亚暖流【答案】10.C11.C【解析】试题分析:【10题详解】根据盛行风向的分布看,该纬度肯定是30°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两边分布着低6纬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再根据风向判断,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的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故选C。【11题详解】根据盛行风向的分布看,该纬度肯定是30°附近,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两边分布着低纬信风带和盛行西风带;再根据风向判断,该图示区域位于北半球,图中的洋流为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圈,北半球中低纬大洋环流为顺时针,根据洋流分布来看,如果该洋流环流位于太平洋,则a洋流为日本暖流,故选C。【考点定位】洋流分布规律【名师点睛】洋流的分布规律: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历史上,黄河输沙量居世界大河之冠。近几十年来,我国重点开展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并在黄河上修建水库,使下游年均来沙量大幅减少。治理前后黄河下游来沙量的变化充分反映了“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2.在黄土高原治理中植树种草的主要目的是①固定表土②减少径流③沉积泥沙④降低风速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13.修建水库不仅可以拦截泥沙,还可以放水冲沙,以减少下游河床淤积。冲沙效果最佳的水库放水方式是A.洪水期持续放水B.枯水期持续放水C.洪水期集中放水D.枯水期集中放水14.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蕴涵的地理原理主要是A.水循环与水平衡原理B.陆地水体相互转化原理C.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D.地理环境地域分异原理7【答案】12.A13.D14.C【解析】【12题详解】黄土高原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水土流失,而植被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作用,故A正确。【13题详解】将水库下游河床淤积的泥沙冲走需要河水具有较大的侵蚀和搬运能力,而河流的搬运能力与河流的流量和流速呈正相关。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故排除A、C选项。河流在枯水期流量和流速较小,侵蚀搬运能力弱,此时水库中蓄积的水量集中放水,可以加大对下游河床的冲刷,但是持续放水需要的时间较长,单位时间内所放水量也不能过大,因此影响下游河床的清淤效果,故D正确,B错误。【14题详解】“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主要说明各地理要素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有机整体,体现了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故C正确。【点睛】本题组以黄河流域水土流失综合整治效果为背景,考查考生结合相关知识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2)小题易错选成C答案,需注意河流在洪水期不需水库放水即可完成河床清淤。下图为“我国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80°29′E,44°14′N)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15.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16.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方向,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8A.外力侵蚀B.外力沉积C.岩浆活动D.地壳运动17.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其形成原因可能是A.流水作用B.风力作用C.岩浆活动D.地壳活动18.从图中侵蚀面的走向及其与各岩层的切割情况判断,该侵蚀面的形成原因可能是A.冰川侵蚀B.流水侵蚀C.流水溶蚀D.风力侵蚀【答案】15.C16.D17.B18.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15题详解】乙处没有侵蚀面,并且岩层向下弯曲,判断乙处为向斜;旁边的甲地必然为背斜;既然甲地为背斜,因为背斜处的岩层中间老,两翼新,所以得知古沉积岩1比较老;而丙地中间也为古沉积岩1,所以丙地也是中间老,两翼新,所以丙地也是背斜。丁处岩层断裂,且有明显的位移,所以丁为断层。符合以上分析的只有C,所以ABD错误,正确答案为C.【16题详解】M处是典型的断层,由于地壳的强烈挤压,导致岩层不能承受地壳运动的力,而发生断裂,导致岩石方向发生变化,并与两侧的岩石不连续。所以正确答案为D。外力侵蚀和外力沉积,不会改变岩层的方向,故AB错误,排除AB。岩浆活动会破坏岩层的完整性,不会改变岩层的方向,故C不对,排除C。【17题详解】材料提到,该地为“新疆天山西段伊犁谷地内霍尔果斯境内某低山丘陵”,该地降水少,流水作用微弱,所以A错误。“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地球表层一般主要是外力作用,而岩浆活动,地壳活动是内力作用的表现形式,故CD错误。甲山的表层出现了黄土及黄土状物质,这些黄土及黄土状物质是风力携带的沙粒,受到阻挡或者速度降低,然后经过沉积作用形成,所以C为正确答案。【18题详解】该地位置在新疆天山西段,这里流水作用微弱,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侵蚀面多沟谷,而不是平直面,所以BC排除。风力侵蚀的侵蚀面不会向一侧倾斜,且丙处如果遭受风力侵蚀,其9北侧的乙处应该会有风力沉积物的堆积,所以该侵蚀面的形成原因不是风力侵蚀。故D错。该侵蚀面南高北低,侵蚀面较为平直,推测为冰川移动过程中侵蚀所致。故答案为A。下图为“不同纬度山地垂直自然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关于图示信息叙述正确的是()A.从甲到丁纬度逐渐降低B.图示山地位于北半球C.图示山地的南坡为背阳坡D.从甲到丁距海越来越远20.水平方向上植被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到苔原的变化,体现了自然地理环境()A.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B.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C.垂直地域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21.与丙山地相比,甲山地垂直自然带谱更丰富的主要原因是()A.纬度较低B.海拔较高C.降水较多D.距海较远【答案】19.B20.B21.A【解析】【19题详解】水平方向上自然带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到苔原,可知由甲到丁纬度升高。同一自然带分布,南坡海拔较北坡高,说明南坡为阳坡,所以是北半球。同种自然带在南坡分布的海拔高,所以南坡为向阳坡。从甲到丁为热量条件为基础的纬度地带性,没有体现距海远近而导致的自然带变化。故选B。【20题详解】由上题可知水平方向上,从甲到丁纬度升高,自然带由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变化到苔原,符合从赤道到两极的分异。故选B。【21题详解】10影响自然带多少的因素有纬度、海拔高度和相对高度(高差)。甲和丙的海拔以及相对高度相差不大,纬度差异明显,甲的纬度低,自然带更加复杂。故选A。【点睛】植被的垂直分布可以概括以下规律:①基带为当地典型的植被带。②在各森林地带内,随着海拔高度的升高与随着纬度的增加,植被类型的变化大题

1 / 19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