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下能力提升(十三)生物多样性保护(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0分)滇西北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地区之一,这一地区具有全球不可替代的生物多样性资源,加强滇西北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据此完成1~2题。1.滇西北生物资源丰富的最主要原因是该地区()A.交通不便B.地势高C.气候类型多样D.人类活动少2.目前,云南野生稻资源正日益枯竭,主要原因是()A.全球变暖B.滑坡、泥石流的破坏C.人类对土地的不合理利用D.当地人的大量采集解析:1.C2.C第1题,滇西北为横断山区,地势高差大,气候类型多样,因而生物资源丰富。第2题,云南野生稻资源的枯竭,主要是由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所致。通过对我国野骆驼遗骸和文献记载的研究,得到其分布变迁图。读图,完成3~5题。3.从图中可以看出,野骆驼()①曾生活在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②分布范围由亚热带季风区扩散至西北干旱区③文献记载区主要在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④目前主要分布在陕西和内蒙古交界地区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4.与遗骸分布区、文献分布区相比较,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A.气候更干旱B.地形更崎岖C.河网较密集D.热量更充足5.影响野骆驼分布区变化的因素包括()①草原开垦②过度放牧③大量捕杀④种群退化2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解析:3.A4.A5.A第3题,从野骆驼遗骸分布区可以看出,野骆驼曾分布在大兴安岭、太行山以东地区,即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区和中温带针阔混交林区;野骆驼文献记载区主要分布于大兴安岭、太行山以西地区,即温带草原区和温带荒漠区。第4题,目前的野骆驼分布区主要在温带荒漠区,与以前分布区相比气候更加干旱。第5题,根据野骆驼分布区的变化可以看出野骆驼对气候的适应能力在增强,影响其分布区变化的原因主要是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方式和对野骆驼的大量捕杀。读下图,完成6~8题。6.下列关于哺乳动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两者比重共达30%左右B.外来物种入侵也是哺乳动物受威胁的重要原因,比重达20%左右C.哺乳动物不会灭绝D.以上说法都正确7.下列关于鸟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鸟类受威胁的主要原因是偷猎、栖息地的丧失和外来物种入侵,三者比重达80%B.北美候鸽的灭绝只是一种偶然现象C.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比重达60%D.以上说法都正确8.该图主要说明了()A.我们要保护生物资源,禁止捕猎野生动物B.栖息地的丧失是生物受威胁的主要原因,因此,我们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外来物种入侵能使生物多样性增加,因此,我们可以大胆引入外来物种D.以上说法都正确解析:6.B7.C8.B第6题,注意读图分析,哺乳动物受威胁的两大原因偷猎和栖息地的丧失的比重超过60%。哺乳动物也会灭绝,因为任何物种的灭绝都是正常的自然现象。第7题,鸟类受威胁的最主要原因是栖息地的丧失,其他都不是主要原因;人类活动加速了北美候鸽的灭绝进程,不是一种偶然现象。第8题,该图主要说明哺乳动物和鸟类受威胁的3几大原因,其中主要原因是生物栖息地的丧失,所以保护生物多样性就要保护它们的生存环境。C项说法本身有错误,外来物种的入侵会导致本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我国一些城市在绿化过程中,耗费巨资移植大树进城。据统计,移植大树的成活率不超过60%。据此回答9~10题。9.移植大树成活率低的最主要原因是()A.病虫害防治不力B.移植过程中受损伤C.生存环境改变D.人为破坏严重10.大量移植树木对树木原生地可能造成的影响有()①加剧水土流失②诱发地质灾害③增加酸雨频率④影响生态群落⑤增加地表水的下渗A.①②④B.①③⑤C.①②③D.②③④解析:9.C10.A第9题,大树被移植到城市后,其生存的土壤、气候等条件常常发生很大的变化。第10题,植被的移植(破坏)会使当地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造成地表水的下渗能力减弱,导致地表水径流增强。酸雨的产生,主要与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的排放有关。二、综合题(共50分)1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分)穿山甲(如图)是地栖性哺乳动物,体形狭长,全身有鳞甲,四肢粗短,多生活亚热带的落叶森林,昼伏夜出,遇敌时则蜷缩成球状。穿山甲栖息于丘陵、山麓、平原的树林潮湿地带,喜炎热,能爬树。其主要食物为白蚁,此外也食蚁及其幼虫、蜜蜂、胡蜂和其他昆虫幼虫等。食量很大,一只成年穿山甲的胃,最多可以容纳500g白蚁。近年来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我国大陆地区已难觅其踪影。我国穿山甲巢穴一般有两种主要形式:一种是夏天住的,叫做夏洞,建在通风凉爽,地势较高的山坡上,以免灌进雨水,洞内隧道较短,大约为30cm左右,里面结构比较简单;另一种是冬天住的,叫做冬洞,常筑于南坡,地势较低的地方,距地面垂直高度有4m多,洞内结构比较复杂,隧道弯弯曲曲,形似葫芦,每隔一段距离还有一道用土堆起的土墙,长度可达10余米,还经过二、三个白蚁的巢,成为其冬季的“粮仓”,洞的尽头有一个较为宽敞的凹穴,里面铺垫着细软的杂草,用以保暖,是其越冬期的“卧室”,也用作“育婴室”。(1)根据材料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4分)4(2)分析我国穿山甲冬季洞穴修筑的理由。(12分)解析:第(1)题,分析我国穿山甲数量急剧减少的原因可以从人类捕杀及其生存环境的变化入手分析即可。第(2)题,从材料可以看到,穿山甲冬季巢穴,修筑南坡,主要是因为南坡为向阳坡,有利于采光取暖,因冬季多盛行西北风,也有利于避风;距地面较深,并有土墙,有利于防止冷空气进入,经过几个白蚁的巢穴,有利于提供过冬季食物。答案:(1)人类的大量捕杀;栖息地的破坏和减少。(2)朝南修筑,利于采光取暖和避风,利于过冬;洞道深且筑有多道土墙,利于防止冷空气的进入;与蚁穴连通,可保障冬季食物的来源。12.下图是2000年世界濒危物种数量位居前列的部分国家的濒危哺乳动物、鸟类种数统计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4分)(1)归纳图中濒危物种分布国家的地理位置特点。(6分)(2)分析印度尼西亚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的原因。(8分)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国家多为低纬度的热带地区的国家。特别是印度尼西亚多火山、地震等自然灾害,加之人类不合理的活动使得濒危物种数量较多。答案:(1)低纬度或热带国家;岛屿或临海国家。(2)物种丰富,火山、地震、森林火灾等自然灾害多;人类过度采伐、毁林破坏了其生存环境;人类过度捕杀。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0分)材料一钏路湿地位于北海道东部,是日本国内面积最大的湿地公园,位于钏路川的下游,该地河流呈巨大的蛇形,钏路湿地是丹顶鹤等候鸟栖息的天堂。当地居民冬季采用补饲和喂投方式,使丹顶鹤冬季成为了留鸟,也使当地观鸟成为一道独特风景线,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下图为钏路湿地位置图。材料二扎龙自然保护区位于松嫩平原西部,是我国丹顶鹤的故乡。近年来出现了水资源供应不足,湿地萎缩,水质恶化现象,严重影响了丹顶鹤的生存。5(1)分析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而成为留鸟的原因。(6分)(2)简述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意义。(6分)(3)就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请提出合理化建议。(8分)解析:第(1)题,冬季丹顶鹤未离开钏路而成为留鸟的原因主要从自然条件及人类活动的影响角度考虑。第(2)题,当地居民的补饲和喂投行为产生的有利影响从直接和间接影响两方面进行叙述。从直接来看,给丹顶鹤提供了食物,从间接影响看,由于留鸟成为当地一道独特风景线,所以可以促进旅游业发展。第(3)题,扎龙自然保护区丹顶鹤的保护措施要从保护栖息地、保护水质、禁止捕杀、制定法规及严格执法角度考虑。答案:(1)该地位于太平洋的岛上,气候的海洋性强;地处西北季风的背风坡,冬季较同纬度地区温和;当地居民采用补饲、投喂方式,解决了冬季觅食难的问题。(2)丰富了当地旅游景观,促进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有利于增加就业,提高当地居民的收入;有利于增加外汇收入。(3)保护湿地的水源和水质,为丹顶鹤提供良好的栖息场所;保护丹顶鹤,禁止捕杀;以丹顶鹤发展旅游业,促进经济发展;加强环境监测,加大执法力度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