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 第七单元 复杂多样的当代世界测试卷(含解析)岳麓版必修1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七单元测试卷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1.20世纪50年代初期,公开对立的东西方世界先后展开过两个规模庞大的国际援助,即“马歇尔计划”和苏联援助中国的“156项工程”。这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美苏都强化了对援助地区的控制B.是“冷战”在欧亚正式形成的标志C.都采取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D.都极大振兴了各自阵营的经济力量【解析】美国援助强化了对西欧控制,而中国仍保持独立自主;“冷战”正式开始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的出台;美国援助西欧并未优先发展重工业,而是社会急需的轻工业;美苏援助分别促进了西欧的复苏及中国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2.“‘冷战’格局是人类社会在应对现代性矛盾和危机过程中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材料认为“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不同国家之间的利益冲突B.美苏推行霸权主义C.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对立D.战时同盟关系结束【解析】“依据不同的政治理念追求不同的发展目标所导致的制度性裂变”说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是“‘冷战’格局”形成的主要原因,故C项正确。【答案】C3.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联盟并不十分紧密”。“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这一时期北约组织的衰落体现出()A.战后美国放弃了世界霸权政策B.世界格局出现多极化的趋势C.苏联在“冷战”中已具有优势地位D.西欧政治一体化水平的提高【解析】根据“1962年,法国不再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军事指挥,北约组织衰落”,说明法国不再在军事上追随美国,多极化趋势出现,故B项正确。【答案】B24.“冷战”时期的批评家曾指责一些军事联盟如北约组织和华约组织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这反映出在“冷战”时期()A.美苏的插手是地区冲突的根源B.和平的力量时常占据着上风C.军备竞赛造成各国财政的困难D.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解析】题中未出现美苏插手地区冲突的史实,故A项错误;“……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并非和平力量占据上风,故B项错误;题中没有反映各国财政困难的信息,故C项错误;“……推动了高昂的军备竞赛,并使地区冲突一直有转变成超级大国之间核对抗的危险”体现了军事的较量威胁到世界和平,故D项正确。【答案】D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初期,美国先后推出了援助希腊、土耳其计划(后称“杜鲁门主义”)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这两个计划的相同之处是()A.具有军事援助的性质B.具有意识形态的色彩C.促进欧洲经济的恢复D.缓和受援国社会矛盾【解析】“杜鲁门主义”和“马歇尔计划”都是美国“冷战”的组成部分,而“冷战”的目的则是遏制共产主义,稳定资本主义。【答案】B6.有人认为,尽管“冷战”期间,美苏进行着激烈的意识形态的对抗。但是,“冷战”也包含着强大的稳定因素。其中“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A.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第三世界的崛起C.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D.雅尔塔体系的长期存在【解析】根据所学,1947年“杜鲁门主义”的提出,是美苏“冷战”正式开始的重要标志。美苏两极格局的形成、“冷战”局面的出现,引发了美苏之间螺旋式上升的军备竞赛。两强相争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导致国际局势一次又一次的紧张。但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美苏双方势均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结合本题,“强大的稳定因素”主要是美苏势均力敌,旗鼓相当。【答案】C7.美国总统杜鲁门说:“我深切地感觉到,如果听任朝鲜沦丧,那么共产党的领袖们3就会越发狂妄地向更靠近我们海岸的国家进行侵略。”下列评述正确的是()A.为此美国悍然挑起了朝鲜战争B.这标志着“杜鲁门主义”的提出C.美国的随后行动导致了朝鲜的分裂D.这种思想体现出了典型的冷战思维【解析】杜鲁门发表题干中演说时朝鲜战争已经爆发,并非美国“挑起”,A项错误。“杜鲁门主义”提出是在1947年,朝鲜战争爆发于1950年,B项错误。朝鲜的分裂是美苏划分势力范围的结果,并非朝鲜战争所致,C项错误。【答案】D8.有学者认为:“日本对侵略战争拒不反省”。它是“一条腿的国家”,只靠“多之又多的现金”支撑,由于“独脚凳出名的坐不稳当”,因此“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这意味着日本()A.追求政治大国的愿望会更加强烈B.继续接受世界由美国领导的主张C.与周边邻国的关系会进一步改善D.将很快失去其经济上的优势地位【解析】20世纪8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经济大国,并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材料中“多之又多的现金”“日本今天正在追求平衡的力量”就是其体现,故A项正确。【答案】A9.1967年7月,时任法国总统戴高乐在一次讲话中说:“在经济秩序中,这样一个时代已经到来,在美国巨大的生产能力、贸易能力不受到伤害的同时,欧洲国家,尤其是法国崛起了,以至成为使美国感到极为不舒服的竞争对手。”这些话()A.与当时的历史事实基本相符B.说明法国已足以与美国相抗衡C.说明欧共体的成立步履维艰D.证明经济多极化格局已经形成【解析】1967年,欧共体成立,日本崛起,第三世界兴起冲击了两极格局,故A项正确。【答案】A10.下图是宋学海2005年发表的漫画《这雨怎么越下越大》,对这一漫画解读正确的是()4①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②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③日本对历史问题没有正确认识④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A.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解析】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是在20世纪八十年代,故①错误;根据漫画可以看出,亚洲各国拒绝日本成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表明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故②正确;日本近年来国内右翼势力抬头,否定对亚洲各国的侵略历史,这是造成亚洲各国与日本缺乏政治互信的主要原因,故③正确;“冷战”结束后世界政治格局呈现“一超多强”的格局,中国、印度等不断崛起,故④正确,B项符合题意。【答案】B11.1970年,第三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通过《关于不结盟和经济发展宣言》,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以便满足穷国的紧迫需要,加强它的独立,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这表明不结盟运动()A.要求打破大国对国际政治的垄断B.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C.由反对霸权主义到谋求经济发展D.主持国际正义和维护世界和平【解析】从题干可知主要体现的是经济方面的内容,故A项错误;从材料谴责“殖民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一种不平等的世界经济体系”,希望“提供机会使世界经济体系发生结构变化”“使世界经济有更为迅速和更为均衡的发展”,可知不结盟运动国家希望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故B项正确;C项表述的不是题干主旨,故C项错误;D项也与题干要求完善经济体制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B12.1991年12月,俄罗斯等11国领导人签署《阿拉木图宣言》,苏联完全解体。苏联解体对国际关系格局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上海合作组织成立B.中苏关系恶化C.两种社会制度的矛盾完全消失5D.两极格局结束【解析】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1991年12月苏联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冷战”宣告结束。【答案】D13.1961年9月,南斯拉夫总统铁托说:“当我们走上独立的道路而不同两个对立阵营的国家集团结盟的时候,当我们反对分裂世界的政策和拒绝这个政策所带来的一切时,我们选择了一条艰苦的道路。”这一番言论反映了()A.美苏两极对峙局面的出现B.社会主义阵营的日趋瓦解C.不结盟运动正在逐渐兴起D.多极化世界格局开始形成【答案】C14.下列有关当今世界形势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缓和与紧张、和平与动荡并存B.两极格局结束,多极格局形成C.地区冲突和民族矛盾明显加剧D.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解析】由于当今国际格局的演变是在没有发生世界大战的情况下出现的,它的变化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当今,两极格局已经解体,但新的国际关系格局尚未形成。【答案】B15.“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解析】材料主要强调了当今世界局势的根本性变化即发展中国家、东方国家政治经济实力增强,指出了当今世界格局的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的实质。材料不能反映A、B、C三项,故选D项。【答案】D16.在中国某一时期马路上的广告牌写道:苏联的今天就是我们的明天。我们都写俄文,唱苏联歌,男男女女穿着大花布的衬衫,苏联什么都是好的。这反映了()A.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6B.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加强C.新中国实行“一边倒”政策D.改革开放初期苏联文化涌入中国【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分析能力。从题干材料的表述可知,20世纪50年代,在两极对峙格局中,新中国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着重发展与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友好关系。【答案】C17.在长期的外交实践中,中国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和发展关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出现在中国与160多个国家的建交公报中。下列选项中,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理解正确的是()A.只适用于处理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B.最初是为了处理好中国与邻国关系而定的C.标志着中国已放弃“一边倒”的外交政策D.与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相违背【解析】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是解决国与国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处理邻近国家关系过程中,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首先共同倡导的,故B项正确。【答案】B18.《共同纲领》第二十五条:“对于国民党政府与外国所订立的各项条款和协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加以审查,按其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这一规定主要体现了下列哪一外交政策()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一大片”【解析】“内容分别予以承认,或废除,或修改,或重订”,即新中国不承认国民政府一切屈辱外交关系,属于“另起炉灶”,故A项正确。【答案】A19.20世纪70年代,中国迎来第三次建交高潮。1971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有15个,1972年达到了18个,加拿大、意大利、奥地利、比利时、联邦德国、英国等国先后与中国建立了外交关系。出现第三次建交高潮的关键因素是()A.中苏关系恶化使中国倒向西方国家B.中国重返联合国大会并主导安理会C.中国与西方国家意识形态分歧消失D.中美关系趋于缓和并向正常化发展【解析】二战后形成了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1972年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7中国迎来了与西方国家建交的热潮,故D项正确。【答案】D20.观察下列同新中国外交政策相关的图片,这些图片表明()A.中国政府始终贯彻同美苏和平共处的政策B.“冷战”时期美国和苏联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C.外交政策要根据国际形势的变化不断调整D.中国政府对外始终奉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解析】中国政府都曾经和美苏关系紧张,故A项错误;B项夸大,美国和苏联从自身的国家利益出发,都曾经调整过对中国的政策,而不能说明在战略上都需要中国;图一毛泽东会见斯大林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故D项错误;三幅图反映了中国50年代、70年代、80年代的外交政策,故C项符合题意。【答案】C21.“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每一方都反对任何其他国家或国家集团建立这种霸权的努力;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日本国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国政府的这一立场。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该内容()A

1 / 1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