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惠民演出总结第一部分: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几点思考蔡海滨委员的发言关于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的几点思考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文化惠民工程,这是一项旨在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并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全国人民的伟大工程。继党的十七大之后,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又提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文化强国,这是党中央首次以前所未有的高度,把文化与国家紧密结合组成一个新名词,可以说文化强国是文化惠民的高度升华,文化强国是大力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的最终目标,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是实现文化强国最关键的举措。从这两次会议,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党中央已经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国家的高度。那么我县正在积极推进文化**建设,应当如何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为实现文化强国添砖加瓦呢?首先,我们还是来了解当前基层文化的矛盾和问题。一、城市文化载体不断完善与农村文化载体建设落后的差异。随着经济的发展,多媒体、网络等科技文化开始走进了千家万户,文化开始以前所未有的姿态冲击着人们的精神世界。科技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成果喜人,然而,我们的科技成果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还只是丰富了城区居民的文化生活,对农村百姓来说只能是一种奢望。那些遥远的小山村,文化载体奇缺,没有图书室、享受不到网络、用不上3G的还大有人在。如今,就连我们**县城,连一座象样的电影院都没有。我们不得不承认,经济的发展、科技文化的发展与农村文化载体建设反差很大,基层文化现状堪忧。二、旅游配套设施完善与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的差异。当前,我县开始踏上了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的伟大征程,为了海岛旅游经济的发展,县财政加大了旅游设施建设投入,五星级酒店、望海楼、公路交通,都在不断地完善中。相比之下,在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方面的投入显然是凤毛麟角。我县的城镇、农村公共文化规模较小、数量不足、布局不合理的情况仍然非常突出,特别是渔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公共文化设施与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还不相匹配。我们可以看到在渔乡,棋牌室还是村民休闲娱乐的主要场所,甚至在城镇某社区,棋牌室一间接着一间,赌博成风。这也说明了基层百姓文化生活的贫乏、精神世界的空虚。公共文化设施的不足导致的结果就是基层文化活动形式单一的,苍白的。三、文化品牌做大做强与基层文化土壤培育的差异。作为一名在基层服务将近十年的文化工作者,我深切地体会到海岛人民特别是渔农村百姓对文化的渴望。我们的每次送戏下乡,每次在村居组建农村文艺队伍,当地的群众尤如久旱逢甘露,他们的那份热情,他们的那份喜悦,让我们深感惭愧,因为给他们的精神食粮实在太少太少。当然,这几年,**文化面貌的确有了很大的改观,特别是文化品牌光芒四射,看,**旅游文化品牌渔家乐已经远近闻名;七夕民俗节日和妈祖文化节也在浙南地区独树一帜,小有名气;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瑰宝:妈祖祭典、海洋动物故事,也已上了国家级非遗代表名录。可我想说,假如我们的文化是一座城堡,上述的这些足以代表**文化的经典之作都是上层建筑,它的品牌效应升华了,价值上涨了,却没有实实在在地惠及到百姓,海洋文化品牌响铛铛,而基层文化土壤却是如此地贫瘠,同样是文化的悲哀。以上所述是基层百姓最真实的文化景象,不是仅凭一份年终工作总结或者几个数据就能掩盖的事实,国家提出的文化惠民离我们还有差距。为此,就如何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我想提以下几点建议。首先,紧抓文化基础载体建设,这是文化惠民的重要前提。海岛群众对文化生活的要求其实并不高,紧抓文化基础性载体建设,满足渔农村群众的日常文化需求很关键。建议做好以下三点:1、县电影院已经改制,县政府可营造宽松的投资环境,招商引资,建立1个以上现代化中小型影院,以满足海岛群众的电影消费需求。2、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尽快把数字电视工程接入渔村特别是偏僻的村落,甚至是还未能享受到岛陆相连的大门和鹿西岛,通过电视、网络让他们和外界相连,感受时代的变化,增加幸福指数。3、我县首个功能完备的图书馆即将入驻市民活动中心。但是,县图书馆的幅射面毕竟是有限的,街道乡镇图书室的建设不容忽视,建议把县级图书馆与城乡图书室进行全面联网,形成全县图书信息共享,满足城镇以外的渔农村群众的图书阅览需求。其次,加强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这是文化惠民的重要保障。解决公共文化设施不足的问题迫在眉睫,真正实现文化惠民,必须改变现状。可从以下三点入手:1、政府职能部门应当深入基层、联系实际,与渔农民零距离接触,听一听来自基层百姓的呼声,他们实际的文化需求是什么!满足他们的需求才是文化惠民工作的根本目的。2、政府与应与基层联合主导公共文化设施建设规划。公共文化设施不是为某个人服务的,也不是为某个集体服务的,它是服务于全民。因此,政府部门在规划布局前,应集思广益,以达成更为合理实用的规划蓝图。我们与**和**的县市区相比较,我县的某些文化场所,设计不符合实用原则,外形不着调,毫无文化艺术气息。3、在我县,一些较有档次的文化标志性建筑,如:美术展览馆、博物馆、体育中心、文化主题公园等还处于一片空白。这也说明县政府还未把文化摆在和经济、旅游同样的位置。我建议,县政府应以小县办大事的长远目光,加快海岛文化标志性建筑的建设步伐,建成我县城镇居民15分钟、农村群众10公里文化生活圈,让海岛人民拥有交通便捷、内容丰富的文化生活。第三,依托广场构建多元文化,这是文化惠民的重要手段。基层文化土壤的培育还要依靠广场文化来实现。依托广场,以多层次、多样化的形式来满足广大市民的审美需求、参与需求、选择需求,这是培育基层文化土壤的有效途径。我们可从下面两方面着手构建广场文化:1、认识方面。当前,我县文化广场建设缓慢,场地欠缺,政府应高度重视,充分了解文化广场的重要性。文化广场是展示地方文化品位和文化形象的重要平台,是群体性文化活动的第一阵地。广场文化形式独特,内容丰富,特点鲜明,集中体现了文化的内涵和外延,显示着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更重要的是广场文化活动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它改变了命令式、灌输式的宣传教育,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广大民众的思想,培养人们的高尚情操,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手段。广场不在大,关键在文化。为此,县政府应采取补缺、做精的思路,针对城镇、渔农村广场缺失的现状,进行整体规划,分期兴建精致的中小广场,力争达到村村都有小广场、乡镇都有中广场的目标。广场建设既是民心工程,又是城市形象工程,体现了城市的气质、政府的审美品味,它像城市的眼睛,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城市的灵魂。在设计上要纳入海洋文化元素,把实用与审美相结合,形成特色,彰显出海洋城市的文化个性。2、活动方面。以文化广场为中心阵地,开展文化娱乐、集体健身和团队培训活动,广场活动的群众参与面之广、参与量之大是任何活动无法比拟的。近年来,我们已经有了一个成功的典范,2003年开始举办的百岛之夜激情演绎广场,每年一期,每个夏季举办10场,每周一场,直到今年还在持续,受益群众可达近万人次。该活动启动较早,领先全市,已成为百岛**一道亮丽的风景,赢得了非常好的口碑。这样的活动对**人民而言,有实在性和很强的可参与性,它与民俗风情节渔家乐等活动相比,服务对象完全不同。目前,我县像演绎广场这样的群体性活动很少。我建议,县政府可以推出以欢乐**洋为主题的农村广场文化节,组织开展欢乐渔民才艺擂台欢乐周末欢乐电影周欢乐渔村等板块活动,形成能为渔村百姓服务、老少皆宜的群文品牌,力争做到每季都有大型活动、每月都有中型活动、每周都有小型活动。这对推进惠民文化工程,繁荣我县群众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尊敬的领导,各位委员,在物欲横流的今天,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已成为渔农民的普遍诉求;扎实推进文化惠民工程,全面繁荣渔农村文化,是满足渔农民的精神需求,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是实现中央提出文化强国宏伟目标的必由之路。在当前,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建设国际性旅游休闲岛的奋斗目标,需要我们驾好文化与经济这两辆马车,实现海岛渔农村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统一协调发展。篇二: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文化惠民坚持群众路线推进文化惠民何杏仁推进文化惠民,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必须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树立群众观点,反映群众愿望,满足群众需求,增进群众感情,努力让人民群众共建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凝心聚力,增强文化惠民的引导力。推进文化惠民,首要的是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动员,引导群众知晓自身利益所在,为之奋斗。一是开展中国梦宣传教育活动,激励追梦圆梦。我们设计了主题宣讲六进工程、“中国梦·我的梦”微型党课大赛等载体,开展“梦在心中、路在脚下”主题教育和点亮美好梦想、描绘美好梦想、共追美好梦想、引导美好梦想、激扬美好梦想、成就美好梦想等六大活动,在全市进一步形成同筑中国梦、同心促赶超的“大合唱”。二是开展“善美金华”主题宣传,弘扬最美精神。我们以“最美精神”宣传为突破口,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重点组织策划了“善美金华”主题宣传活动,多视角、全方位开展“一城四人感动中国”系列宣传,引领风尚,凝聚人心,传递正能量。三是开展“百镇千村奔两富”创建活动,激发发展动力。面向基层,增强文化惠民的渗透力。推进文化惠民,对象是群众,工作主体在基层。我们坚持眼光向下、重心下移,让宣传文化资源更多地向基层倾斜、向农村倾斜、向普通百姓倾斜。一是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力度。注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除相继建成市体育中心、中国婺剧院、市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高档次文化设施,还集中力量抓好社区和乡镇综合文化站、农村文化大舞台、农家书屋等文化服务工程。二是注重精神文化产品有效供给。出台相应的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大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文化产品的创作生产力度。三是着力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继续组织文化下乡,进一步深化“种文化”、“文化走亲”和“欢乐新农村”等活动,推进文化在农村生根发芽。改革创新,增强文化惠民的生命力。推进文化惠民,必须适应形势变化和顺应群众期盼,不断探索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新形式、新途径,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理念。树立“弘扬主旋律”与“提倡多元化”相结合、“政府主导”与“群众主体”相结合、“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结合等理念。同时,充分尊重民意,确保基层群众在文化活动中做到“三个参与”:群众性文化活动能普遍参与,培育品牌文化活动能自觉参与,文化活动设施建设能主动参与。二是创新公共文化服务方式。积极探索公共文化需求表达和决策机制,形成基层文化需求表达、意见搜集和公共文化决策参与机制。发展产业,增强文化惠民的支撑力。文化产业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能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增强文化惠民的支撑力、影响力,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根据我市实际,一是大力发展网络经济。金华作为浙江省第二大信息传输交换枢纽,成立了国内首个“网络经济发展局”,把网络经济作为“一号产业”强势推进,使之成为富民强市的重要力量。二是加快推进东阳文化产业全域化发展。通过整合文化产业资源,东阳市初步形成了以影视产业为龙头、木雕产业为基础、旅游文化产业为重点的文化产业发展体系。2012年,东阳文化产业对经济贡献率达49.3%。三是大力推进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设。注重特色,增强文化惠民的吸引力。金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人文资源丰富。推进文化惠民,必须注重挖掘资源和发挥地方特色优势,增强文化活动的亲和力、吸引力。一要打响历史文化名人品牌。组织开展了金华历史文化名人遴选普查工作,着手筹办黄宾虹艺术奖、艾青诗歌奖、施光南音乐奖等重大赛事。二要充分挖掘民间传统文化资源,重点挖掘非遗资源的独特技艺和经济价值,培育非遗经典旅游景区和非遗产业基地。三要合理利用历史文物古迹。要统筹规划,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将历史文化名镇名村的保护开发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保护利用、综合开发,让群众在改善环境、感受文化的同时,增加致富新途径,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改进作风,增强文化惠民的保障力。推进文化惠民,队伍建设是关键。要以深化作风建设为契机,以“强素质、树形象、创一流”为目标,按照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通过深化“正风提效促赶超”和“走、转、改”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