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1课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目标本课主要介绍戊戌变法的背景,学习本课应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1.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加深的表现。2.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采取的措施及结果。3.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表现及影响。对应学生用书P88清单一戊戌变法的外因《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1.背景(1)《马关条约》签订后,日本侵略势力开始进入中国。(2)帝国主义列强扩大对华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2.表现方面侵略方式表现经济以资本输出为主(1)迫使清政府举借附有政治条件的大借款(2)争夺修筑铁路和开采矿山的权利(3)开设工厂和银行政治瓜分中国(1)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2)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3.影响中华民族面临空前严重的危机。[深化认知]19世纪末,帝国主义国家对华资本输出和瓜分方式的改变,更加适应和便利了帝国主义国家侵略扩张的需要。清单二戊戌变法的内因清政府的统治危机1.财政危机(1)原因:①从1896年起,偿还借款。②各地的洪涝灾害。(2)应变措施:节支增收。2①增加地丁银等旧税的征收额度。②降低官员薪俸。③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④加强鸦片税的征收,增加商税以及扩大纳官等。(3)结果:①遭到官员的抵制,成效甚微。②转嫁负担,激化矛盾,加剧统治危机。2.政治危机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深化认知]政治统治腐败、偿付战争赔款和自然灾害频繁,是清政府财政危机空前严重的三大原因。其中,偿付战争赔款是最为主要和直接的因素。清单三戊戌变法的经济条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1.原因(1)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2)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3)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2.表现出现了一些颇具规模的厂矿企业。3.困难(1)无力与外国在华资本及其廉价商品竞争。(2)面临国内封建势力的压迫。4.影响(1)新兴民族资产阶级迫切要求实行政治变革。(2)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掀起了一场拯救民族危亡的维新变法运动。[深化认知]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背景,注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发展民族工业的过程中,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存在一定的依赖性,注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在革命斗争中具有软弱、妥协的一面,这些均严重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应学生用书P89探究点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3[史料探究]材料一《时局图》是近代爱国者谢赞泰所作,1898年在香港发表,图中“不言而喻,一目了然”的对联,生动形象地揭露了清政府的腐败和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的侵略。(1)谢赞泰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这幅漫画的?结合材料一概括帝国主义侵华方式的变化。[答案]背景: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化:经济上,由商品输出进入以资本输出为主的阶段;政治上,分而治之,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材料二《马关条约》规定的赔款数额之大是空前的,相当于清政府三年的财政收入,必须在三年内还上,于是清政府大借外债,甲午战争后一年内就借了3.7亿两白银。(2)材料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结合教材说明清政府统治危机的表现。[答案]原因:清政府战争赔款和大借外债。表现:财政困难,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尖锐。材料三甲午战争前后民办企业比较表时间企业数资金额(万元)1863~18941196801895~18982741432(3)概括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状况。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答案]状况: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原因: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中国的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呼声与主张;清政府调整工商政策,允许民间设厂。[结论形成]戊戌变法的时代背景(1)时势条件:甲午战争后,欧美列强趁机扩大对中国的政治侵略与经济掠夺,并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使中国的有识之士积极寻求救亡之策。(2)思想渊源:19世纪七八十年代,脱胎于洋务派,痛感洋务运动弊端的早期维新派产生。他们要求抵抗列强侵略,要求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做了思想准备。(3)经济基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是其产生的经济基础。(4)阶级基础:随着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为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提供了阶级基础。(5)社会根源:甲午战争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此后清王朝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而大4肆出卖国家和民族权益,统治更加专制腐朽,这就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开始探寻新的、反映资产阶级意愿和要求的救亡图存道路。(6)国际因素:日本明治维新的成功和日本的迅速强大,促使资产阶级维新派决心以日本为榜样,通过实行自上而下的变法维新,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对应学生用书P89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甲午战争后,日本提出在华设厂,产品销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的要求。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的现行税率纳税。这两种要求的共同点是()A.为列强商品输出创造平等的条件B.为列强资本输出创造有利条件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获得高额利润D.列强联合起来压低中国关税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甲午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A项仅适合于美国的要求,B项仅适合于日本的要求,D项只是一种表面现象。符合题干“两种要求的共同点”的只有C项。2.19世纪末,列强在中国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租借地和“势力范围”的实质是()A.列强掠夺中国高峰时的产物B.瓜分中国狂潮的主要内容C.走向殖民地的过渡形式D.中国已被肢解的具体表现解析:选C租借地和“势力范围”既不同于半殖民地,也不同于殖民地,它是介于两者之间的过渡形式,故选C项;A、B、D三项不符合题意。3.《中国近代经济史1895~1927》是一部专论清末民初中国经济史的学术专著,该书在论述中国资本主义发展道路的同时,也阐述了“近代中国的产业革命精神”。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精神主要在于追求()A.实业救国B.发展资本主义C.民族富强D.实现民主政治解析:选A“这种中国特色的产业革命”主要是指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实业救国思潮的推动下,清末民初民族资本主义取得初步发展,故A项与题意相符。4.1896年,清政府下令,“多以广开矿产为方今济急要图,当通谕各省将军督抚,体察各省情形,酌度办法具奏”。这一谕令反映出当时清政府()A.思想保守,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5B.出卖矿产资源,维护列强在华利益C.应对时局,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D.强化中央集权,加强对地方的控制解析:选C材料反映了甲午战争后,为扩大税源,清政府放松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这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5.有学者认为:“甲午一战,天朝再败于东邻维新之岛国日本,举国深感耻痛,中国知识精英于痛定思痛之余,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当时“中国知识精英”的着眼点是()A.经济的现代化B.器物的现代化C.制度的现代化D.精神的现代化解析:选C由材料中“甲午一战”“中国知识精英……在文化自觉上又进一层”可知“中国知识精英”指的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他们主张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故选C项。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对中国社会进步影响最大的是()A.使中国出现了近代工业B.造就了新兴的阶级力量C.阻止了外国的经济侵略D.延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解析:选B随着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掀起了维新变法、辛亥革命等运动,而无产阶级则在此后又领导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二、非选择题(第7题14分,第8题12分,共26分)7.对同一历史事件,不同的立场会有不同的历史认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战胜的日本确保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桥头堡,获得的巨额战争赔款加快了以军需产业为中心的产业化。同时镇压了抵抗日本侵略的东学农民运动,强迫进行甲午改革,扩大了对朝鲜的影响力。以甲午战争为契机,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韩国国定教科书材料二日清战争是作为欧美式近代立宪国家而发展的日本与中华帝国的决战。被称为“沉睡的狮子”而让人惧怕其潜力的清朝,与世界的预料相反,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其后,列强诸国群聚清朝,马上获得了各自的租借地(借用他国领土的土地),构筑了进入中国的立脚点。——日本扶桑社出版的《新编历史教科书》材料三甲午一役的失利并非洋务运动的破产,也并未打断中国现代化的进程,相反,它具有积极意义: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中国现代化进程得以延续至政治层面……——雷颐《甲午之败与中国首次现代化转型》(1)据材料一说明韩国史学界普遍关注甲午战争的主因。(4分)(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韩、日教科书认为甲午战争对东亚历史和世界历史产生了怎6样的影响?结合所学,谈谈甲午战争对大清王朝造成的强烈冲击。(6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史实,概述甲午战败的“积极意义”。(4分)解析:第(1)问,应该抓住甲午中日战争对朝鲜的影响来分析,可得出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第(2)问,第一小问中对东亚的影响抓住材料一中“长期延续的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国际秩序宣告瓦解”和材料二中“一下子就败给了新兴的日本,自古以来东亚所持续的中华秩序崩溃了”的信息归纳;对世界历史的影响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对大清王朝的冲击可从甲午战争后中国在政治、经济、思想等领域发生的变化来分析。第(3)问,须对材料三中的关键信息“它使旧政府的秘密暴露无遗,……延续至政治层面……”进行正确解读,并联系维新变法运动和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进行回答。答案:(1)主因:甲午战争使朝鲜遭受严重的民族灾难。(2)对东亚历史影响:甲午战争导致以中国为中心的东亚传统的国际秩序崩溃;新兴的日本成为该地区的霸主。对世界历史影响:甲午战争刺激了列强的侵略野心,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冲击:清政府被迫放宽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掀起维新变法运动;清朝的领土和主权进一步遭受严重损失,国际地位进一步下降,巨额赔款使国力进一步衰弱;中国人在精神和信心上开始抛弃清王朝,辛亥革命最终推翻了清朝的统治。(3)意义:甲午战败,先进知识分子认识到专制制度的弊端(或“认识到洋务运动只学科技的局限”),以康梁为首的维新派发动维新变法,宣传君主立宪。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宣传民主共和,发动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制度。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的近代企业时间类别厂矿数(家)资本额(千元)占总资本额的百分比甲午战争前商办53470422.4%官督商办、官办191620877.6%甲午战争后商办631246570%官督商办、官办18534530%材料二据统计,19世纪末,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资本的总和。材料三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被官府和地方势力视为异端,1881年,南海知7县曾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李福明因拒绝官府关于撤销北京机器磨坊的命令,1895年被捕交刑部“照例治罪,以儆刁顽”。请回答:(1)材料一中不同时期中国近代企业的变化说明了什么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问题出现的原因与影响。(8分)(2)从材料二、三中可以看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存在哪些问题?(4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需要对表格中的数据进行仔细分析,对比甲午战争前后数据变化不难看出,甲午战争后出现兴办中国民族工业的热潮;第二、三小问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进行回答。第(2)问,研读材料,从资金、所处社会环境等方面分析存在的问题。答案:(1)说明:甲午战争后中国出现了兴办民族工业的浪潮,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促使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爱国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