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水平测试(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二单元水平测试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1.下列四个朝代,按时间顺序先后排列,正确的次序应是()A.曹魏、北魏、东魏、西晋B.曹魏、西晋、北魏、东魏C.东魏、西晋、曹魏、北魏D.西晋、曹魏、北魏、东魏答案B解析曹魏在前,曹魏后为西晋,西晋后为北魏,北魏分裂为东西魏。故选B项。2.《隋书·食货志》云:“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拔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如在京口(今江苏镇江)侨立南徐州。侨州郡县设立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开发B.提高了地方行政的效率C.实现了北人还乡的愿望D.维护了江南士族的特权答案A解析材料中自西晋以来,“百姓之自拔南奔”,北方百姓南迁长江流域,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侨州郡县的设立促进了长江流城的开发,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侨州郡县的行政效率,故B项错误;从材料也无法推断出北人实现还乡的愿望,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侨州郡县与江南士族的关系,故D项错误。3.公元496年,孝文帝下诏称“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为德”,而土为“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故改拓跋氏为元氏。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直接目的是()A.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B.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C.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D.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答案A解析材料中孝文帝认为北魏的先祖出于黄帝,黄帝是汉族人的始祖,改拓跋氏为元氏其直接目的是宣示北魏政权的正统性,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孝文帝改姓氏的目的是宣示政权的正统性,并不是加强拓跋氏对中原的统治,故B项错误;材料中孝文帝改姓氏的目的在于宣示政权的正统性而不是缓和鲜卑与汉族的关系,故C项错误;孝文帝汉化的目的并不是要彻底改变北方的社会习俗,此说法太绝对,故D项错误。4.导致下表史书呈现不同特点的主要原因是()史书成书朝代史家特点《宋书》南朝梁沈约称北朝政权为“岛夷”-2-《南齐书》南朝梁萧子显称北朝政权为“岛夷”《魏书》北齐魏收称南朝政权为“索虏”《南史》唐代李延寿把南朝诸帝列入帝纪《北史》唐代李延寿把北朝诸帝列入帝纪A.史书体例的变化B.儒家思想的影响C.北人南迁的推动D.政治局势的变化答案D解析表格中的史书都属于纪传体断代史体例,故A项错误;从“岛夷”到“帝纪”反映了政治局势由分裂到统一的变化,而非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故D项正确,B项错误;北人南迁只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5.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A.提升民族认同B.化解民族矛盾C.继承华夏传统D.促进民族交融答案D解析少数民族政权学习汉族的历史观念,显然不利于提升其本民族的民族认同,故A项错误;民族矛盾一般产生于物质利益,因此,文化观念无法解决这一矛盾,故B项错误;继承华夏传统是材料反映的现象,是手段,不是影响,故C项错误;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皇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有助于促进民族交融,故D项正确。6.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A.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B.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C.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D.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答案D解析材料中对于世界其他地区人工运河修建技术只字未提,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提及了水运,并没有跟其他运输形式进行对比,无从得知其是否是主要形式,故B项错误;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唐朝安史之乱之后才开始南移,故C项错误;材料“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王朝的生命线”强调的都是交通建设对国家统一稳定的促进作用,故D项正确。7.唐初,山东士族的政治特权虽已消失,但仍坚持在大族内部进行通婚。高宗为此颁布-3-“禁婚令”,中宗时曾再次予以强调,而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崇尚门第之风已然成俗B.中央对地方行政力减弱C.皇室摒弃宗法血缘观念D.政府的禁婚令违背律典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唐朝初年政府打击门阀士族,但是“民间仍以‘五姓婚姻为第一’”,说明当时崇尚门第之风已经成为风俗,故A项正确。8.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唐政府“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从府兵到募兵制的变化()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得出,唐玄宗实行募兵制是为了适应边防需要,并非是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材料中所涉及的是唐朝兵制的变迁,这种变迁与土地制度变迁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可知,府兵制下的府兵战时打仗,闲时务农,战争结束后将归于朝,兵散于府,有利于强化中央集权,避免武将专权,而募兵制下,军事将领即节度使负责招募和统率军队,削弱了中央的军事权,导致了藩镇割据的出现,为安史之乱埋下了隐患,故C项正确;D项与题目主旨不符。9.下面《唐朝河西节度使张议潮统军出行图》,描绘的是唐朝敦煌地区最高统治者张议潮接受唐朝廷敕封为河西节度使后,统军出行的浩大场面。下列与图片历史信息相关的是()A.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B.节度使镇守边关,享受超官秩的仪仗C.节度使接受敕封,加强了君主专制D.藩镇势力强大,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此图反映的是节度使统军出行,无法反映出节度使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4-故A项错误;材料不能说明节度使享受超官秩的仪仗,故B项错误;节度使管理地方,与君主专制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节度使名为朝廷藩镇,实则拥有政治、经济、军事等特权,不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10.中唐后,汴州(开封)、宋州(商丘)、楚州(淮安)、广陵(扬州)、苏州和杭州等城市遂渐繁起来,其主要原因是()A.运河航运的兴盛B.长江航运的发达C.江南经济的发展D.对外贸易的兴盛答案A解析材料中呈现的城市,主要分布在大运河的附近,说明运河航运兴盛,推动了沿岸城市的发展,故A项正确。长江航运发达与材料中强调的汴州(开封)、宋州(商丘)的发展无关,故B项错误;江南经济的发展与材料中北方城市的发展关系不大,故C项错误;唐朝对外贸易的主要路线是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汴州、宋州等不在沿线,故D项错误。11.唐代前期,各地刺史的日常工作是与尚书省联系,唐代中后期则不同,刺史主要是向当道节度观察使请示汇报。这一变化反映了()A.皇权强化导致尚书省的地位下降B.刺史权力膨胀引起中央政府警惕C.藩镇势力的发展削弱了中央集权D.中央利用分权策略加强地方控制答案C解析材料中体现唐朝前期刺史由对尚书省(中央)负责到唐朝中后期对节度使(地方)负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中后期藩镇割据,节度使权力膨胀(地方权力增强)威胁中央集权,故C项正确。材料未提及皇权强化与尚书省地位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中刺史的变化体现出唐中后期节度使实力的增强,并未体现刺史权力增强,故B项错误;材料中体现的是唐朝中后期中央缺乏对地方的管控,故D项错误。12.唐代科考中,进士科考时务策、杂文,这可以使应试者运用儒家理论发挥才能,而明经考试远较进士为易。唐中叶以后,应明经试的大多为北方的旧家子弟,应进士试的则多为南方的平民阶级。唐代名臣出身进士者甚多。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考试内容体现了儒学独尊B.唐代经济文化重心已经转移至江南地区C.科举考试使南北文化差距加大D.进士科地位的上升反映出官员素养提高答案D解析实务策和杂文等并不属于儒家经典,仅据此并不能体现儒学的独尊地位,故A项错误;中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转移至江南地区是在南宋以后,故B项错误;南北的文化差距-5-并不能通过南北方考生的应试内容来判定,故C项错误;科举制是集读书、考试和做官于一体的官吏选拔制度,进士科作为科举考试主要的选拔科目,其地位的上升必然有利于各级官员素质的提高,故D项正确。13.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A.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B.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C.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D.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D项正确。豪强地主势力的发展导致东汉开始衰落,A项不合题意;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指一个政权内部的斗争,B项不合题意;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不是五代十国时期的特征,C项不合题意。14.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B.分割相权,加强君主专制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D.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答案B解析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相权一分为三;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行宰相权,宰相的权力进一步被分割,君主专制加强,故选B项。材料不涉及选官制度,故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分工,故排除C项;行宰相权的官员多了,不等于可以缓和矛盾,故排除D项。15.唐代赋役制度中,具有减轻封建人身依附关系性质的是()①庸②调③徭役④两税法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④答案D解析古代赋税制度主要以人丁为主,包括地租、兵役、徭役等,还包括以户为单位征收的调,如布帛等,这些都具有加强人身依附关系的作用。唐太宗时实行以庸(纳绢)代役,人身依附关系松弛;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按土地财产征税,人身依附关系进一步松驰。故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D项。16.唐玄宗天宝年间,租庸调为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其收入占财政总收入的2/3多。代宗大历年间,国家财政收入的重点则开始转向田亩税。赋税征收重点转移是由于当时-6-()A.小农经济的发展壮大B.国家实行“不抑兼并”的土地政策C.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D.国家无法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答案D解析材料体现唐朝征税标准逐渐由人头税转变为财产税,结合所学可知,唐初实行均田制,但随着土地兼并的发展,均田制遭到破坏,小农经济受到打击,故A项错误;均田制破坏后,政府默认土地兼并的事实,但这是被动的选择而非主动的推动,故B项错误;商品经济的发展与农业征税重点发生转移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随着均田制走向瓦解,农民对封建政府的依附关系减弱,政府无法再直接控制土地和人民,故政府征税标准开始发生变化,故D项正确。17.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这反映了南北朝时期()A.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B.中外思想冲突不断C.神权与王权的矛盾尖锐D.佛教的影响力较大答案D解析材料涉及佛教的发展,但并不能说明外来文化成为主流思想,且与史实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外思想冲突不断,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神权与王权的矛盾,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北魏广建佛窟,石刻艺术宝库龙门石窟便始凿于这一时期;南方佛法兴盛,后人诗云‘南朝四百八十寺’;而北周武帝却下令灭佛”可知佛教的影响力较大,故D项正确。18.《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气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答案A解析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可以看出诗歌在唐代不是少数文人的专利品。“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民众对诗的喜爱,故A项正确。材料

1 / 1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