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安徽省涡阳县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生物上学期寒假作业试题一(无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1.真核细胞的结构与功能如下图所示,其不同膜结构间相互联系和转移的现象称为膜流,关于细胞的结构及膜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需氧型生物细胞中均含有结构eB.所有细胞均能发生膜流现象C.膜流体现了生物膜的结构特点,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发生了膜流D.细胞膜蛋白的更新与f→h→c途径有关2.下列关于酶、ATP以及核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者都一定含化学元素C、H、O、N,三者水解都能产生相对应的单体B.ATP与核酸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不同酶的催化C.酶与核酸的合成与分解都需要ATP直接供能D.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酶都是蛋白质3.下列有关科学家的研究方法及结论的敘述中,错误的是()A.鲁宾和卡门用18O分别标记H2O和CO2,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O2主要来自于水B.卡尔文用14C标记的CO2供应小球藻进行光合作用,证明了暗反应中碳的转移途径C.科学家向豚鼠胰腺腺泡细胞中注射标记的亮氨酸,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掲示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D.恩格尔曼利用好氧细菌和水绵进行黑暗后局部曝光和完全曝光的实验,证明了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4.有关“一定”的说法正确的有几项()①光合作用一定要在叶绿体中进行②有氧呼吸的第二、三阶段一定在线粒体中进行③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一定是原核生物④酶催化作用的最适温度一定是37℃⑤细胞内的遗传物质一定是DNA⑥产生CO2一定不是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⑦有H2O生成一定不是无2氧呼吸.A.4B.5C.3D.25.下图①表示某高等雄性动物肝脏里的一个正在分裂的细胞,图②表示该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①所示分裂时期处于图②中的DE段B.图①细胞中染色体数和DNA数相同C.图②中的CD段与DNA分子复制有关D.图②中E→F的变化与着丝粒的分裂有关6.下列有关细胞分化和细胞全能性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细胞分化使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趋向专门化,有利于提高生理功能的效率B.细胞分化使细胞类型和细胞数目增多C.上皮细胞与早期胚胎细胞遗传物质相同,因此它们的全能性高低应该相同D.水稻种子萌发长成新植株体现了植物细胞的全能性7.研究发现上皮细胞在某种特殊刺激下可转化成ips细胞(多能干细胞),而ips细胞又可转化成神经细胞、肝脏细胞和肌细胞等多种体细胞.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ips细胞能转化成多种体细胞,该现象可体现出细胞的全能性B.上皮细胞转化成ips细胞时,细胞内部分不表达的基因可能会重新表达C.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细胞分化应具有持久性和可逆性D.上皮细胞、ips细胞以及其他细胞具有的遗传物质有较大差异8.有关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豌豆的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杂交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孟德尔对F1植株上收获的556粒种子进行统计,发现4种表现型的比接近9:3:3:1B.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YR卵细胞和YR精子的数量之比约为1:1C.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产生的雌、雄配子随机结合,体现了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D.黄色与绿色、圆粒与皱粒的遗传都遵循分离定律,故这两对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9.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染色体组成为44+XXY的色盲儿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A.女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B.女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3C.男方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D.男方减数第二次分裂异常10.右图是某二倍体生物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的子细胞,正确的是()A.基因B、b所在的染色体不可能是X染色体B.该细胞中有4条染色单体、2个染色体组C.该细胞形成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基因突变D.该细胞分裂结束即可进行受精作用11.下列有关遗传学研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肺炎双球菌的体外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思路是一致的B.摩尔根成功运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C.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和豌豆杂交实验说明科学选材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D.沃森和克里克成功地构建了DNA分子的模型属于概念模型12.细菌在15N培养基中繁殖数代后,使细菌DNA的含氮碱基皆含有15N,作为亲代.然后再移入14N培养基中培养,抽取其子代的DNA经高速离心分离,如图①~⑤为可能的结果,黑色带的宽窄代表DNA量的多少,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第一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④B.第二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①C.第三次分裂的子代DNA应为③D.亲代的DNA应为⑤13.基因转录出的初始RNA,经不同方式的剪切可被加工成翻译不同蛋白质的mRNA。某些剪切过程不需要蛋白质性质的酶参与。大多数真核细胞mRNA只在个体发育的某一阶段合成,不同的mRNA合成后以不同的速度被降解。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某些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可由RNA酶催化完成B.一个基因可能参与控制生物体的多种性状C.mRNA的合成、降解与不同阶段的个体发育有关D.初始RNA的剪切、加工在核糖体内完成14.人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Ⅱ)4和非同源区(Ⅰ、Ⅲ)如右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X、Y染色体互为同源染色体,故染色体上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B.Ⅰ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C.Ⅱ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男女患病情况可能不同D.Ⅲ片段上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患病者全为男性15.下图为甲、乙、丙、丁4种遗传性疾病的调查结果。根据系谱图分析、推测这4种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以及一些个体最可能的基因型是()A.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系谱甲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乙为X染色体显性遗传,系谱丙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系谱丁为X染色体隐性遗传C.系谱甲2基因型Aa,系谱乙2基因型XBXb,系谱丙3基因型CC,系谱丁9基因型XDXdD.系谱甲5基因型Aa,系谱乙9基因型XBXb,系谱丙6基因型cc,系谱丁6基因型XDXd16.以下关于低温诱导洋葱(2n=16)根尖细胞染色体数目变化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低温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并加速着丝点的断裂B.实验中可用卡诺氏液固定细胞的形态C.解离的目的是使DNA和蛋白质相互分离D.低温处理后,根尖中处于分裂后期的细胞中都含有64条染色体17.小麦是异源六倍体,黑麦是二倍体。某科研人员以小麦和黑麦为研究对象,培育出八倍体小黑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体细胞中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同源染色体5B.小麦和黑麦杂交形成的植株通常是不育的C.小麦和黑麦杂交形成的植株称为八倍体小黑麦D.小麦和黑麦能杂交形成后代,二者属于同一物种18.下列关于隔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自然界中多数物种的形成都要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B.植物多倍体物种的形成不需要经过地理隔离C.东北虎和华南虎是经过生殖隔离而形成的两个亚种D.不同物种的个体之间存在着生殖隔离19.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只要发生进化,基因频率就会改变B.只有在新物种形成时,才发生基因频率的改变C.无性生殖的生物不发生基因重组,基因频率不会改变,因而进化缓慢D.突变、基因重组和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中的三个基本环节20.同等小的适宜刺激刺激神经元时,胞外Ca2+浓度越高,与突触前膜融合并释放含乙酰胆碱的囊泡数越多,突触后膜产生的局部电流越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由纤维素组成的神经元细胞骨架与囊泡运动有关B.乙酰胆碱与树突或胞体上特异蛋白结合后,可引发神经冲动C.任意大小的刺激刺激神经元均能使突触后膜的电位发生改变D.突触前膜释放乙酰胆碱使突触后膜内侧阳离子浓度比外侧低21.已知一个鲜活的神经细胞在小白鼠体内的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动作电位如图甲所示。将这一完整的神经细胞置于某一等渗溶液E中(其成分能确保神经元正常生活),其静息电位和因某适宜刺激而发生的一次电位变化可能如乙、丙、丁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甲图,组织液中K+浓度比细胞内高,Na+浓度比细胞内低B.乙图,E液中Na+、K+两种离子的浓度都要比组织液高C.丙图,E液中K+浓度与组织液相同,Na+浓度比组织液低6D.丁图,E液中K+浓度比组织液高,Na+浓度与组织液相同22.如图是冬天健康人体体温调节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其体温调节的说法,错误的是()A.该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一直处于调节体温稳定的较兴奋状态B.该人体体内热量主要来自④⑤的产热C.②③、②⑤均属于神经调节D.⑦⑧的活动增强,会引起③④⑤⑥的活动相应增强23.流行性感冒是冬春季节常见的一种髙发性传染病(病原体为流感病毒),其典型的临床症状是:高热乏力、全身疼痛,有时还伴有咳嗽、流鼻涕等症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患者一般都会出现持续39度左右的髙烧,此时身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B.高热可导致患者体内酶的活性降低,进而影响细胞代谢C.感染病毒后引发的细胞免疫会裂解靶细胞并清除血液中的病毒D.入侵的流感病毒被抗体结合失去致病能力,被T细胞吞噬消化24.大麻是XY的雌雄异株植物,但赤霉素和生长素会影响大麻的性别分化。用不同浓度的赤霉素和生长素分别处理大麻,实验结果如表格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对照赤霉素生长素浓度(mg/L)0501002003060120雌雄比例(♀:♂)1.010.960.750.581.231.621.13A.赤霉素和生长素都是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信息分子B.用赤霉素合成抑制剂处理对照组,则雌株比例增大C.两种激素影响性别分化的差异体现其作用的两重性D.生长素和赤霉素相互拮抗共同调节大麻性別分化725.某同学为了调查某区域内麻雀和黄鹂的种群密度,在该区域内随机设置了若干捕鸟网。捕获结果统计如下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捕获总鸟数麻雀黄鹂第一次捕捉10046(标记后放生)43(标记后放生)第二次捕捉10242(其中6只标记)36(其中9只标记)A.为了结果的可靠性,标记物对标记对象的生理习性不能有影响B.该区域麻雀大约有322只,黄鹂大约有172只C.该区域所有的麻雀和黄鹂分别构成一个种群D.由于标记的个体被再次捕获的概率下降,所以计算的结果应偏小26.下列有关调查动物种群密度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A.草地中跳蝻的种群密度一般不采用样方法进行调查B.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最好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运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时,个体被捕捉的概率应相等,而与标记状况、年龄和性别无关D.对农作物上的蚜虫,植物叶片上的昆虫卵常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7.下图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5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200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型增长B.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400只C.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导致第5年到第9年种群数量减少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将其数量控制在200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28.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试管号ⅠⅡⅢⅣ培养液体积(mL)1051058起始酵母菌数(103个)105510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29.如图所示为下面3组生物:A.根瘤菌与豆科植物;B.农作物与杂草;C.狐与兔的种间关系示意图(纵轴表示个体数,横轴表示时间)。请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判断A~C3组生物对应的曲线:A---③,B---②,C---①B.若3种种间关系中的b死亡,对a有利的是①C.若狐死亡,则兔的发展趋势是先增加后减少,然后趋于稳定D.a或b的变化曲线代表的是种群水平上的研究;a和b之间关系的变化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