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人三传主要内容第1条:名人教学计划三堡学校阅读课教案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12周年级:八年级任课教师:张付立阅读内容:《贝多芬传》、《列夫托尔斯泰》、《米开朗琪罗》阅读目的:1、了解作家、作品及罗曼·罗兰的英雄观。2、以《贝多芬传》片段阅读指导为例教给学生阅读《名人传》的方法。3、从名人苦难坎坷的经历中,感知他们伟大的心灵和崇高的品格,学习他们不屈不挠的顽强奋斗精神。热爱阅读,能以苦难为生命的养分,健康坚韧的成长。阅读要求:一、导入师生谈话导入。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崇拜的英雄、偶像,说说你心中的英雄。作家罗曼·罗兰心中的英雄又是谁呢?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罗曼·罗兰的《名人传》二、简介作家、作品。1、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音乐评论家、社会活动家。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20世纪初,为让世人“呼吸英雄的气息”,罗兰替具有巨大精神力量的英雄树碑立传,接连写了几部名人传记:《贝多芬传》(1903)、《米开朗琪罗传》(1906)《托尔斯泰传》(1911)等,同时发表长篇小说代表作《约翰·克里斯朵夫》。1915年,为表彰“他的文学作品中的高尚理想和他在描绘各种不同类型人物所具有的同情和对真理的热爱”,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2、主要作品:《名人传》又叫《巨人三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和《托尔斯泰传》;长篇小说《约翰·克里斯朵夫》,小说以贝多芬为原型创作而成,被高尔基称之为“长篇叙事诗”,被誉为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也是这部小说1915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三、走进名人,感悟英雄本环节选取《贝多芬传》的若干片段,对学生作阅读指导,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走进《名人传》。(因为七年级下册同学们学过何为《音乐巨人贝多芬》,对他有一些了解。)1、忆说贝多芬(1)说说你心中的贝多芬。(2)教师补充介绍贝多芬的生平、作品及成就。(多媒体投影)(3)播放贝多芬的作品《命运交响曲》片段,学生欣赏、感受。2、片段赏析,走近贝多芬。(1)贝多芬被称为“音乐巨人”,在维也纳的第一个十年里,他已经获得了极高的成就。可他在26岁时,贝多芬发现自己的听觉有了故障,且日益严重;临近老年时,他的耳朵全聋了。作为一个音乐家,面对这样的灾难,贝多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指导学生阅读下面两个片段,感知伟人的痛苦。(片段1贝多芬遗书节选,片段2一八二二年《菲岱里奥》预奏会的惨痛经历。)a、学生自由阅读这两个片段,谈谈自己的感受。b、再读这两个片段,关注贝多芬的内心独白及对他的细节描写,把你认为最能体现贝多芬心情的语句找出来,多读几遍,写下你的阅读感受,全班交流。c、学生能感受到贝多芬内心的痛苦,但由于受阅读能力和生活经历的限制,领悟可能不够深刻,教师要适时点拨,指导学生真正走进文本,走进人物的心灵,感受人物内心深沉的痛苦和绝望。d、学生交流,教师小结并转入下一环节。通过同学们刚才认真的阅读和讨论,我们已经感受到贝多芬面对生命中巨大的苦难的时候,他和常人一样充满了痛苦、挣扎和绝望。从这方面讲,他是可怜的、令人同情的。但是,在罗兰看来,贝多芬又是一个伟人,一个英雄,贝多芬的伟大体现在哪儿呢?(2)阅读下面三个片段,来感受英雄的伟大并理解罗曼·罗兰的英雄观。(片段3贝多芬一八0一年致韦格勒书节选;片段4一八二四年五月七日,贝多芬在维也纳成功举行《D大调弥撒曲》和《第九交响曲》的第一次演奏会的相关内容;片段5罗曼·罗兰对贝多芬的评价。)a、学生自由阅读,圈点勾画,做批注。领悟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b、教师多媒体出示《贝多芬作品列表》指出其耳聋年限,让学生直观了解他的作品绝大部分是耳聋后完成的。c、小组内交流,全班汇报,师生点评。d、朗读赏析“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造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深刻理解贝多芬在苦难的重压下,不断抗争所焕发出来的那种生命的激情和力量。e、师生讨论,明确罗曼·罗兰的英雄观。师明确:并非以思想或强力称雄的人,而是靠心灵伟大的人,那些在患难中永不屈服,不断成长,拥有伟大心灵和伟大品格的人,才能称之为真正的英雄,与成败无关。四、分析作品风格,指导后续阅读。1、通过刚才的阅读,大家来说说《贝多芬传》的语言风格和我们之前读过的散文、小说是否一样。2、教师分析文体风格,指导学生正确阅读。(1)体察情感,关注评论。(2)从真实的史料中去触摸巨人的灵魂。(3)独立又统一的结构。五、课内小结这节课,我们完成了《贝多芬传》中若干片段的阅读,共同探讨了什么是真正的名人,真正的英雄,也对《名人传》这本书的内容和风格有了大致的了解。苦难对“名人们”的折磨和“名人们”对苦难的抗争是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在英雄的身上,我们看到了那不屈的精神,那承担痛苦的伟大勇气,正是这种坚韧顽强才成就了英雄,正如我国先哲孟子所说“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希望同学们能以书中的英雄为榜样,勇敢地面对生活、学习、阅读中的困难,成就伟大的自己。篇二:名著名人传学生(杜昱霖)名著阅读·《名人传》《名人传》,又称《巨人三传》,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罗曼?罗兰写的,它包括《贝多芬传》、《托尔斯泰传》、《米开朗琪罗传》三部“英雄传记”。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罗曼·罗兰(1866—1944)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痛感19世纪与20世纪之交的欧洲是一个骚动不安、弥漫着腐败风气的社会,是一个需要伟人的社会。他为此写作了《名人传》,叙述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中心思想:本书叙述了贝多芬、米开朗基罗和托尔斯泰的苦难和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的高尚品格和顽强奋斗的精神。(他们面对家庭生活的不幸和社会的排斥,进行不屈不挠的抗争。真实苦难使他们直面人生,而与苦难的搏斗,则造就了他们的伟大。)德国音乐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尽管他们的事业不同,贡献不同,所处的时代和国家也不同,但都是各自领域里的伟人。他们在肉体和精神上经历了人生的种种磨难,却为创造不朽的杰作贡献了毕生的精力。人物形象及对应的典型情节和性格特征: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有着卓越的音乐天赋、炽热的叛逆气质和巨人般的坚强性格。性格:桀骜不驯,普通乖僻,不幸孤独,自强不息,伟大的音乐之神,坚忍不拔的巨人形象。贝多芬的故事主要侧重“扼住命运的咽喉”,贝多芬以他的意志,以一种不可抵挡的力量扫空忧郁的思想,战胜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折磨。意大利文艺复兴盛期的雕塑家、画家、建筑师和诗人。主要作品有《酒神巴库斯》、《哀悼基督》、《大卫》、《摩西》、《被缚的奴隶》、《垂死的奴隶》和《末日审判》。他的艺术创作表现当时市民阶层的爱国主义和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的顶峰,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珍贵的遗产。性格:慈祥,博爱,善良,孤独,多疑,懦弱,有毅力,身体力行,家庭富有自己却贫穷,屈服于教皇势力。米开朗琪罗的故事讲的是一个悲剧,展示了一个天才为了征服世界,为了创造不朽的杰作而流出惨痛的鲜血。内容主要分为上篇“战斗”,下篇“舍弃”和尾声“死”。托尔斯泰(1928—1910),19世纪俄国著名作家、改革家和道德思想家,主要作品有《安娜?卡列宁娜》、《战争与和平》、《复活》。性格:博爱,敏锐,自我完善,具有虔诚的宗教观点。托尔斯泰的故事主要的内容是:童年,高加索纪事,哥萨克,塞白斯多堡纪事,爱情与婚姻,对社会的忧郁等等,是三篇故事中最长的一篇,也是对主要人物的生平和所创作的东西描写最详细的一篇。写作特点:采用了大量的引文,抓住传主最主要的性格特征,使之成为统领全篇的灵魂,产生动人心魄的力量。多侧面地去表现传主们在身体上和精神上遭受的磨难,他们对无限苦难的不懈抗争,以及在抗争中爆发出来的生命激情。内容概述:《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三部传记。《贝多芬传》——贝多芬,身高5英尺4英寸,与当时欧洲另一位显赫的征服者拿破仑等高。贝多芬自幼不幸,他的父亲是一个残暴的酒鬼,他剥夺了小贝多芬学习、休息和娱乐的时间,而只是一味地强迫幼小的儿子没完没了地练习钢琴和小提琴,期望他将来成为自己的摇钱树。1787年,贝多芬前往维也纳,拜他仰慕已久的偶像莫扎特为师。莫扎特听了他的即兴演奏之后感到十分惊奇,当场对其他人说:请注意,这位少年将震动世界。可惜,在维也纳的学习时光很快就中断了,原因是他母亲患重病,并很快地离开了人世,失去了心目中唯一的亲人的贝多芬悲痛欲绝,过度悲痛使他接二连三地得了几场大病,其中一次是出天花,永远地毁了他的容貌。1792年11月贝多芬离开了故乡波恩,前往音乐之都维也纳。不久,痛苦叩响了他的生命之门,从1796年开始,贝多芬的耳朵日夜作响,听觉越来越衰退。起初,他独自一人守着这可怕的秘密。1801年,他爱上了一位名叫朱丽埃塔的姑娘,但由于贝多芬的残疾(此时他已耳聋)以及朱丽埃塔的自私、虚荣,两年后她嫁给了一个伯爵。肉体与精神的双重折磨,都反映在他这一时期《幻想奏鸣曲》、《克勒策奏鸣曲》等作品中。席卷欧洲的革命波及了维也纳,贝多芬的情绪开始高涨,这时的作品有《英雄交响曲》、《热情奏鸣曲》。1806年5月贝多芬与布伦瑞克小姐订婚,爱情的美好产生了一系列伟大的作品。不幸的是,爱情又一次把他遗弃了,未婚妻和另外的人结婚了。不过这时贝多芬正处于创作的极盛时期,对一切都无所顾虑。他受到了世人瞩目,与光荣接踵而来的是最悲惨的时期:经济困窘,亲朋好友一个个死亡离散,耳朵也已全聋,和人们的交流只能在纸上进行。面对生活苦难,似乎没有什么能使贝多芬屈服,他以自己的创作风格扭转了维也纳当时轻浮的作风。1827年3月26日,贝多芬在风雪交加的日子咽下了最后一口气。贝多芬是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世界不曾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他是这样一个人,罗曼·罗兰在传记的最后这样概括了他的一生:什么胜利可和这场胜利相比?波拿巴的哪一场战争,奥斯特利茨哪一天的阳光,曾经达到这种超人的努力的光荣?曾经获得这种心灵从未获得的凯旋?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废,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欢乐,他却创造了欢乐来给予世界!他用他的苦难来铸成欢乐,好似他用那句豪语来说明的,那是可以总结他的一生,可以成为一切英勇心灵的箴言的:“用痛苦换来的欢乐。”罗曼·罗兰将这样一个人的传记放在他立意要写的《名人传》的首位。《米开朗基罗传》——该传记分上下编,上编“战斗”,下编“舍弃”和尾声“死”。1475年3月6日,米开朗基罗出生于卡森蒂诺地方的卡普雷赛,父亲是法官。母亲在他六岁时便死去,米开朗基罗被寄养在一个石匠的妻子家里。十三岁时,他进入多梅尼科·吉兰达约的画室。据说由于他的成绩优秀,使他的老师为之嫉妒。一年后他们分手了,米开朗基罗转入一所雕塑学校。不久,由于宗教信仰的冲突,他离开了那里,先后到过威尼斯、罗马等名城,雕塑水平不断地得到了提高。1505年3月,米开朗基罗被教皇尤利乌斯二世征召去替他造陵墓。不久,又让他去画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此后几年,他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他并不满意的作品。1527年米开朗基罗卷入了一场革命的漩涡,差一点丧命。革命结束后,教皇克雷芒又将他从隐避地找了出来,米开朗基罗不得不重新为他所抗拒的人劳作。1537年9月克雷芒教皇驾崩,米开朗基罗原以为从此能安安静静地做自己的事了。但他刚到罗马,又被他的新主人保罗三世抓住了。似乎命运注定他只能在无休止的干涉中替别人干活。1564年2月12日,米开朗基罗站了一整天来创作《哀悼基督》。14日他开始发烧,18日下午5时,这位杰出的雕塑家兼画家终于永远地离开了人间。《托尔斯泰传》——托尔斯泰两岁丧母,九岁丧父,青少年时代的托尔斯泰,不仅常为思想苦恼,还为自己丑陋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