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时分层作业(十一)(建议用时:40分钟)[合格基础练]下图是我国中世纪与现代的亚热带和暖温带北界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我国中世纪的地理环境的特点是()A.气候比现代寒冷B.水稻普遍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C.受人类污染严重D.降水比现代丰富2.从图中信息分析,以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候变化在同一纬度上状况是相同的B.中世纪和现代的亚热带范围都在秦岭以南C.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的高D.中世纪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大约是现代800mm等降水量线1.B2.C[第1题,读图可知,13世纪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北界均比现代的纬度高,故气候比现代温暖,水稻种植的范围比现代广。第2题,从图中可知,中世纪的暖温带和亚热带分布的纬度均比现代高。]下图示意1972~2011年我国西北地区某流域不同朝向冰川面积的变化(单位:km2)。读图,回答3~4题。3.造成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的主要原因是()-2-A.气候变暖B.地壳抬升C.流水搬运D.风力侵蚀4.若该流域冰川面积变化趋势不变,将导致()A.冰蚀作用增强B.绿洲面积增大C.干旱程度加剧D.流域面积扩大3.A4.C[第3题,从图上可以看出,该流域朝向南面、东南面的冰川面积大大缩小,而朝向东面、偏北面的冰川面积增大。这是因为气候变暖使得该流域偏南面冰川融化,造成冰川面积缩小。冰川面积变化与地壳抬升无关,也不是受流水搬运、风力侵蚀等的影响。第4题,西北地区气候干旱,河流的水源补给主要是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冰川面积缩小会使河流的流量减少,使得地方小气候变得更加干旱,加剧了西北地区的干旱程度。冰川面积减少,冰蚀作用减弱,绿洲的面积将缩小,流域面积也会缩小。]反照率指对某表面而言的总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下图为“1980~2012年33年期间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距平曲线图”,读图完成5~6题。5.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其原因主要有()A.全球气候变暖B.全球气候变冷C.冰川融化减慢D.冰川面积扩大6.分析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变化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5.A6.D[第5题,根据“地表反照率是反映地表对太阳短波辐射反射特性的物理参量”判断,格陵兰地区7月地表反照率出现明显的波动下降趋势主要原因是地表发生了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格陵兰地区纬度高,冰川广布。联系“1980-2012年”可判断,全球气候变暖使格陵兰地区的冰川消融加快,地表冰雪减少,减少了对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该地区地表反照率下降。第6题,西伯利亚地区为北半球高纬地区,全球变暖会使该地区气温上升,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北扩展;全球变暖使北冰洋极冰融化量、陆上融雪量激增,导致海平-3-面上升,西伯利亚地区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IPCC(全球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在全球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中指出:由于人类活动和自然因素的共同驱动,全球气候21世纪会继续变暖。这一评估报告认为,21世纪末全球气温可能升高1.1~6.4℃。材料二下图是中国能源消费构成示意图。(1)简要说明我国CO2排放总量大的原因。(2)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海平面有可能上升,将会对我国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产生影响。为了预防海平面上升所产生的危害,可采取哪些措施?(3)为抑制我国气候变暖的趋势,实现21世纪中叶碳排放的目标,请你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献计献策。[解析]第(1)题,我国能源消耗量大,如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导致CO2排放量大。第(2)题,预防海平面上升带来的危害一方面要加强研究,科学规划,另一方面可修建防波大堤等工程,另外还要疏浚河流以防内涝。第(3)题,减少碳的排放,抑制全球变暖。一是推广节能技术,二是优化能源消费结构,三是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答案](1)人口和经济总量大,能源消费总量大;化石能源(煤、石油和天然气)占能源消费构成的比重极高。(2)研究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加强城市规划;加高加固防波大堤;整理疏浚河流以提高泄洪能力,消除内涝威胁。(3)①发展并推广先进的节能技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②优化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开发使用新能源;③积极发展高效、洁净、低碳排放的煤炭利用技术,走“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等级过关练]下图是北京和张家口两地近50年的气温和降水统计图(图中直线为总趋势线)。读图,回答8~10题。(教师独具)-4-8.图示资料,表示北京气候的是()A.①和②B.①和③C.②和④D.③和④9.分析图示资料可知()A.两地近50年来气温均呈逐年上升趋势B.两地年平均气温与年降水量均呈负相关关系C.我国越向西北内陆降水的变率越小D.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10.图示资料显示的特点,基本上可以反映我国北方地区的情况。气温和降水的这种变化给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A.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B.植被的覆盖率提高C.作物的生长期缩短D.气温的年较差减小8.A9.D10.A[第8题,读图可知,就多年平均气温而言,①比③高;就多年平均降水量而言,②的降水量大于④。比较北京与张家口可知,北京比张家口的纬度低,所以多年平均气温高;北京比张家口靠近海洋,所以多年平均降水量比张家口大。故表示北京气候的是①和②。第9题,分析资料可知,北京与张家口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上升,降水的变化基本是呈波动减少,所以两地气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降水的变化也基本一致。第10题,气温呈波动上升,降水呈波动减小,给我国北方地区带来的影响是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因为气温上升,蒸发量就会增多,加上降水量减少,地表就会变得更干燥与疏松,风力也会增强,所以沙尘暴发生的频率增加。]2015年11月30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法国巴黎召开,中国政府在大会上提出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要比2005年下降40%~45%的目标不变。下图为世界一些国家和地区二氧化碳排放统计图,读图完成11~13题。(教师独具)-5-11.在自然环境中削减二氧化碳贡献最大的国家或地区是()A.中国B.美国C.加拿大D.巴西12.中国完成2020年二氧化碳排放目标的可行性措施是()A.大力发展第一产业,退林草还耕B.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植树造林C.实施西部能源东调,发展重工业D.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新能源13.图示国家和地区碳排放和消费状况是()A.经济发达国家和地区碳排放量消费超过生产B.经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碳排放量消费低于生产C.中国生产的碳排放量有一部分出口到他国被消费D.日本人均消费碳排放量多于美国11.D12.D13.C[第11题,四个国家中,巴西拥有世界上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因此其在自然环境中削减二氧化碳贡献最大。第12题,我国目前是能源消费大国,因此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减少化石能源使用量;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使用新能源是可行性措施。第13题,图中显示出,中国生产的碳排放量远大于消费的碳排放量,说明有一部分出口到他国消费。]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教师独具)中国经济网消息:美国国家大气科学研究中心的RowanSutton教授表示,从目前的状况看来,2015和2016年将很有可能成为有史以来最炎热的年份。他还强调,“这种现象并不意外,如今,我们已经可以看到由于全球范围内温室气体的大量排放,地球上海洋和大气层的能量正在不断积聚,地球正在不断升温,2015年地球的表面平均温度正在冲击历史最高水平”。联合国气候大会在多哈会议上决定将《京都议定书》承诺期延长到2020年12月31日。俄罗斯、日本和加拿大退出了《京都议定书》,大会也未在“绿色气候基金”的注资问题上取得实质性进展。-6-(1)由图可以看出,近150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变化趋势是什么?(2)大气中二氧化碳升高的原因有哪些?(3)近150年来,全球气温变化趋势如何?与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有何关系?(4)近百年来,全球海平面变化趋势如何?为什么?(5)面对日益严重的全球变暖现象,我们应如何应对?[解析]此题综合考查了全球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变化、全球气温变化和海平面变化三者之间的关系。近150年来,由于人类大量使用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加之森林尤其是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导致全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多,全球气温呈波动上升趋势,气温变化导致海平面也呈现出波动上升趋势。应对气候变暖,应对症下药,一方面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另一方面要想方设法减少大气中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含量。[答案](1)不断上升,尤其是1950年以来,上升更为明显。(2)一是人类大量燃烧煤、石油、天然气等矿物燃料,排放出大量二氧化碳气体。二是毁林,尤其是热带雨林的破坏。(3)波动上升。人类活动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气体强烈吸收地面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升温。(4)波动上升。全球气候变暖,海水膨胀,极地、高山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5)①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多使用清洁能源,减少矿物能源的消耗。②植树种草。③防止森林火灾的发生。④避免浪费,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出行时尽可能使用公共交通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