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惠安惠南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9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惠南中学2018年秋季高二年9月月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18.9.19第I卷(选择题6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小题,共计60分)1.孔子主张“为仁由己”“见贤思齐,见不贤内自省”。在孔子的指导下,弟子曾参就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这反映出孔子A.强调道德修养B.主张“仁者爱人”C.提倡“以德治民”D.注意以身作则【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中说明孔子提倡仁首先从自己做起,“内自省”“三省吾身”说明孔子不断反省自己,体现出孔子注重道德修养,故A项正确;“仁者爱人”是材料中孔子强调道德修养的一部分,故B项错误;“以德治民”属于孔子政治方面的主张,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以身作则是强调道德修养的一个方面,故D项错误。2.1988年,世界诺贝尔奖得者在巴黎集会发表宣言称:“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2540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此中“智慧”是指:A.“仁”和“礼”B.“仁”和“德治”C.“克已复礼”D.“有教无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孔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结合所学知识,孔子的智慧中有“仁”和“以德治民”的核心思想,B项正确;A、C项中的“礼”和“克已复礼”是孔子思想的落-2-后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D项是孔子的教育思想,同题意不符,排除。故选B。3.下列古迹与儒家思想的形成有关的是:A.登封少林寺B.曲阜杏坛C.洛阳白马寺D.成都武侯祠【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儒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图片信息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杏坛是为纪念儒学的创立者孔子讲学而建,杏坛是孔子教育光辉的象征,故材料中B项的图示同儒家思想形成相关,符合题意;,A、C项是同佛教相关,排除;D项是纪念诸葛亮的,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B。4.《汉书·艺文志》载:“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其言虽殊,辟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这一观点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A.学术文化异常混乱B.社会矛盾不断激化C.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争芳斗艳D.思想文化趋向统一【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从材料中“是以九家之术蜂出并作,各引一端,崇其所善,以此驰说,取合诸侯”可以判断是诸子百家纷纷著书立说,取合诸侯,反映了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争芳斗艳,C项正确;材料不是反映学术文化的混乱,A项错误;材料是说不同学派的知识分子争芳斗艳,不是社会矛盾激化,B项错误;材料是说学派众多,不是思想文化趋向统一,D项错误。故选C。-3-5.老子的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B.小国寡民的思想C.唯物主义思想D.朴素辩证法思想【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老子的思想中包含了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这是老子的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D项正确;A项是老子的治国思想,不符合题意;B项是老子思想中的消极部分,不是精华,排除;老子思想是唯心主义,不是唯物主义,C项错误。故选D。6.《道德经》载:“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其含义是:A.同情人民疾苦,主张实行仁政B.主张统治者对人民加强控制C.主张统治者清静无为以缓和阶级矛盾D.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道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材料中“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心不乱……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这反映的是老子的无为治国思想,这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C项正确;A项是儒家思想,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B项是法家思想,不符合材料,排除;材料是强调无为,不是表明统治者和被统治者的关系,D项错误。故选C。7.老子主张无为,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在当时主要反映了:A.新兴地主的要求B.没落奴隶主贵族的要求C.手工业者的要求D.富裕商人的要求-4-【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老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老子希望社会退回到小国寡民的状态,这是一种消极避世的思想,反映了没落奴隶主贵族的精神状态和要求,B项正确;老子是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的,A项错误;C项是墨家代表的阶级利益,排除;老子并不代表富裕商人的利益,D排除。故选B。8.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他们的共同点是:A.极大地开阔了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B.维护社会新秩序,倡导个性解放C.追求社会安定,要求与民休息D.主张实行法治,要求建立理性社会【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战国时期,诸子百家四处游说、讲学,活跃了战国时期的学术气氛,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促进了文化的觉醒,A项正确;B项不符合道家学派的思想,排除;C项不符合法家思想,排除;D项是法家思想,不符合儒家和道家思想,排除。故选A。9.之所以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主要是因为:①社会处于新旧交替的变革时期②拥有文化知识的士人冲破宗族纽带的束缚,四处游说讲学,十分活跃③各国君主或卿大夫谋求富国强兵之策,礼贤下士,延揽人才④私学兴起,学术下移A.①②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百家争鸣,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是: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变革时代,奴隶-5-社会日益崩溃,封建社会逐步确立;新的统治阶级还未有绝对的权威,人们的思想也就不受任何条框的束缚和制约,尽可以畅所欲言;阶级关系上,“士”阶层的活跃和受重用,各诸侯国都想富国强兵,兼并他国,取代周天子的地位,因而特别地礼贤下士;思想文化上,私学的兴起,造就了一大批知识渊博和阅历丰富的文士,学术下移。据以上分析,①②③④均正确,A项正确;B项缺失①,排除;C项缺失④,排除;D项缺失③,排除。故选A。10.孟子说,“不仁而得国(城市)者,有之矣;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只要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政治就好了。这表明孟子主张A.礼法并用B.施行仁政C.轻徭薄赋D.民贵君轻【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孟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不仁而得天下者,未之有也”、“以仁存心,以礼存心”,可以看出孟子主张统治者要关爱百姓,要实行仁政来治理国家,B项正确;A项是荀子的思想,排除;C项是B项的一个表现,不符合材料整体信息,排除;D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故选B。11.下列言论体现墨家思想主张的是:A.道无为而无不为,候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B.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C.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救D.有人者疾以助人,有财者勉以分人,有道者劝以教人【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墨家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D项材料整体信息是说有力气的赶快助人,有钱财的努力分人,有道的人勉力教人,这同墨子的“兼爱”思想是一致的,D项正确;A项是道家思想,排除;B项是儒家思想,排除;C项是法家思想,排除。故选D。12.有学者说,韩非子的思想“只适用于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并只能暂时地起作用,稍有不慎,常常会留下难以自愈的后遗症”。在该学者看来,韩非子的思想-6-A.与现实政治矛盾B.违背了历史潮流C.具有特殊的时代性D.维护贵族阶层利益【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韩非子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所述,韩非子的法家思想主要是适应了战国时期的诸侯纷争的特殊年时代,如果稍有不慎,常常会留下难以自愈的后遗症,对后世产生负面影响,表明法家思想具有特殊的时代性,C项正确;材料是说法家思想具有特殊的时代性,不是与现实政治矛盾,A项错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符合当时的历史潮流的,B项错误;韩非子的法家思想是维护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D项错误。故选C。13.《汉书.刑法志》载,秦始皇“专任刑罚”“天下愁怨而叛之”,西汉初,“萧、曹为相,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这一记载旨在表明A.黄老之学适应汉初需要B.当以儒家思想治国C.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D.法家残暴不可推行【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汉初的黄老之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填以无为,从民之欲而不扰乱,是以衣食滋殖,刑罚用稀”,可知这是汉初的无为而治的思想,其适应了汉初的统治需要,A项正确;材料是黄老之学,不是儒家思想治国,B项错误;材料不是表明统治者对黄帝和老子的敬仰,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法家的相关信息,D项错误。故选A。14.关于董仲舒的评述,正确的是:A.他的新儒学是以“大一统”为基础B.既主张“兼爱”,又主张建立君主专制C.其新儒学从汉宣帝后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D.主张“推明孔氏,抑黜百家”-7-【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董仲舒的思想,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形成了新儒学,D项正确;董仲舒的新儒学是以《公羊春秋》为基础,A项错误;董仲舒的新儒学是巩固君主专制,有仁政的思想,但不是“兼爱”,B项错误;董仲舒新儒学从汉武帝后成为中央王朝的统治思想,C项错误。故选D。15.汉武帝赏识董仲舒的根本原因是A.汉武帝“举贤良”的用人政策B.董仲舒倍受各级官员推荐C.董仲舒对汉武帝忠心耿耿D.董仲舒的思想适应时代的需要【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了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故D项正确;ABC项是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排除。【点睛】解题时要抓住“根本原因”这一限制条件。16.董仲舒融合先秦以来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其思想基础源于对一部儒家经典的新阐释,该经典是:A.《春秋》B.《论语》C.《孟子》D.《易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董仲舒的主要主张是“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要著作是《春秋繁露》等可见他的思想基础是源自《春秋》,A项正确;《论语》、《孟子》与《易经》都不符合题意要求,排除BCD。所以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17.下图是《三教图》(局部)。图中,左为孔子,中为释迦牟尼,右为老子,对图中反映的历史现象评述正确的是:-8-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影响儒学的统治地位②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③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④唐宋时期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A.①②③④B.①③④C.①②④D.①②③【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三教合一,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答具体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图示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影响儒学的统治地位;到了唐宋时期“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三教之间在彼此反复辩驳中相互吸纳渗透;到唐宋时期儒学体系的丰富、更新,深受佛、道哲学的影响,形成了理学。据以上分析,①②③④均正确,A项正确;B项缺失②正确选项,排除;C项缺失③正确选项,排除;D项缺失④正确选项,排除。故选A。18.下列哪一人物的思想核心是“致良知”:A.程颢B.程颐C.陆九渊D.王守仁【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心学,旨在考查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来解读材料和解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