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河北省唐山市一中2019-2020学年高一生物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和最大的生态系统B.生物大分子如蛋白质、核酸,不是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C.玉米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都跟龟一样D.各层次的生命系统层层相依,具有相同的组成、结构和功能【答案】B【解析】【分析】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和群落→生态系统→生物圈。【详解】A、地球上最基本的生命系统是细胞,最大的生命系统是生物圈,A错误;B、生物大分子不具有生命,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B正确;C、玉米是植物,无系统层次,龟是动物,具有系统层次,C错误;D、生命系统结构具有层次性、复杂性和多样性,故组成、结构和功能不同,D错误。故选B。2.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不包括下列内容中的A.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细胞为结构基础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C.遗传和变异以细胞内基因的传递和变化为基础D.松鼠的单个细胞也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是生命活动的结构单位和功能单位,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活。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是指单细胞生物每个细胞能完成各种生命活动,多细胞生物通过各种分化细胞协调完成各种复杂的生命活动。2【详解】A、兴奋的传导离不开神经细胞,缩手反射的完成是以神经细胞为结构基础,A正确;B、生物与环境的物质和能量交换以细胞代谢为基础,如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B正确;C、有细胞结构的生物,遗传变异发生在细胞内,没有细胞结构的病毒,也只能寄生在细胞中进行生命活动,所以遗传和变异也发生在细胞内,C正确;D、松鼠属于多细胞生物,因此松鼠的单个细胞不能完成各项生命活动,D错误。故选D。3.下列环境中的生物,属于种群的是A.一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蛇B.一个牧场里的所有家禽C.一个蜂巢里的所有蜂D.一条河里的所有鱼【答案】C【解析】【分析】种群是指生活在同一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详解】A、一个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蛇,不是种群,因为蛇有很多种,A错误;B、一个牧场里的所有家禽,不是种群,因为家禽有很多种,B错误;C、一个蜂巢里的所有蜂,是一个种群,C正确;D、一条河里的所有鱼,不是种群,因为鱼有很多种,D错误。故选C。4.关于细胞学说的相关说法,下列准确的一项是A.一切生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不具有自己的生命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D.英国科学家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答案】D【解析】【分析】细胞学说是由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揭示了细胞和生物的统一性。后来德国科学家魏尔肖对细胞学说进行补充,提出“所有的细胞都来源于先前存在的细胞”。细胞学说的主要内容:3(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详解】A、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A错误;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B错误;C、细胞学说揭示了生物界的统一性,C错误;D、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是细胞的发现者和命名者,D正确。故选D。5.无机自然界中最丰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体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是C、H、O、N,这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有()A.多样性B.分割性C.统一性D.差异性【答案】D【解析】【详解】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统一性是从元素的种类上来说的,而差异性是从元素的含量上来说的;非生物界中最丰富的元素是O、Si、Al、Fe,而生物体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4种元素是C、H、O、N。这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在元素含量上差异较大,故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差异性。D正确。A、B、C不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6.下列关于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的叙述正确的是A.可以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来培养病毒B.人工合成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C.脊髓灰质炎病毒是一种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D.人工合成的脊髓灰质炎病毒和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类似【答案】B4【解析】【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详解】A、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不能增殖,A错误;B、人工合成病毒的研究,其意义具有两面性,用绝对肯定或绝对否定的态度都是不全面的,B正确;C、最基本的生命系统结构层次是细胞,脊髓灰质炎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C错误;D、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命形式是具有细胞形态的单细胞生物,D错误。故选B。7.下列有关蓝藻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具有叶绿体,可以独立完成光合作用B.特定区域有一个环状的DNA分子C.DNA周围分布有核糖体D.蓝藻细胞具有与真核细胞结构相似的细胞膜【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本质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真核细胞具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其次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不具有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除了核糖体外,还具有具膜结构的细胞器。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核酸,遗传物质遗传物质都是DNA。【详解】A、蓝藻是原核细胞,不具有叶绿体,A错误;B、蓝藻的DNA存在特定区域,是一个环状的DNA分子,B正确;C、蓝藻细胞含有核糖体,分布在DNA周围,C正确;D、蓝藻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具有相似的细胞膜,D正确。故选A。8.下列有关细胞及细胞学说的叙述,正确的是A.小麦细胞和发菜细胞的结构有差异,不具有统一性5B.原核细胞构成的原核生物都是营腐生和寄生生活的异养生物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所以不具有多样性D.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答案】D【解析】【分析】1、细胞学说是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的,其内容为:(1)细胞是一个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构成;(2)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与其他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3)新细胞可以从老细胞中产生。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它们的共同点是均具有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详解】A、小麦细胞是真核细胞,发菜细胞是原核细胞,两者结构有差异性,也具有统一性,A错误;B、原核生物中也存在自养型生物,如蓝藻、硝化细菌等,B错误;C、原核细胞没有核膜,结构也比较简单,也具有多样性,C错误;D、魏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D正确。故选D。9.某同学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镜头为A.④和⑤B.④和⑥C.①和④D.②和⑥【答案】C【解析】【分析】(1)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放大倍数与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显微镜视野中放大的是物像的长度和宽度,而不是物像的体积。6(2)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看到的细胞就越大,但数目最少;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就越小,但数目最多。【详解】显微镜的镜头有目镜和物镜两种,物镜是安装在转换器上的,因此物镜有螺丝纹。目镜是直接放在镜筒里的,因此目镜无螺纹。所以图中的③④⑥是目镜,①②⑤是物镜。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等于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据此,要使被观察的物体放大50倍,应选择的是镜头①和④故选C。10.有关显微镜的知识正确的是A.物像若被显微镜放大50倍,这里“被放大50倍”是指放大该标本的面积B.显微镜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只把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直径范围内可看到一行相连细胞2个C.如果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应向右下方移动玻片,才能将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的中央D.在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可以直接使用高倍物镜观察【答案】B【解析】【分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将长或者是宽放大,显微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由低倍镜换用高倍镜进行观察的步骤是:移动玻片标本使要观察的某一物象到达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选择高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换用较大光圈使视野较为明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象更加清晰。【详解】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指放大标本的长度或宽度,A错误;B、当显微的目镜为、物镜为时,在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镜不变、物镜换成时,放大倍数扩大了4倍,则在视野中可看到细胞个,B正确;C、在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时,如果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左上方,因为显微镜成像为7倒像,标本位于右下方,故应向左上方移动玻片,方能使要观察的物像位于视野的中央,C错误;D、低倍镜下观察到物像时,需先将观察目标移至视野中央,然后再换用高倍物镜观察,D错误。故选B。11.某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使用相同的目镜,但在两种不同的放大倍数下,所呈现的视野分别为甲和乙(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①若使用相同的光圈,则甲比乙亮②在甲中观察到的细胞,在乙中均可被观察到③若玻片右移,则甲的影像会右移,而乙的影像会左移④若在甲中看到的影像模糊,则改换成乙就可以看到清晰的影像⑤在乙中观察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A.①②③④⑤B.①⑤C.①④⑤D.①②③【答案】B【解析】【分析】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大,细胞数目越少,细胞越大;反之,放大倍数越小,细胞数目越多,细胞越小。图中看出,甲图为低倍镜观察到的视野,乙图为高倍镜观察到的视野。【详解】①显微镜使用相同的光圈,甲放大倍数小,可视范围大,也就是有光的面积比乙大,所以比较亮,①正确;②甲放大倍数小,看到的面积大,乙中看到的只是甲中的一部分,②错误;③若玻片右移,则甲的物像和乙的物像都会左移,③错误;④若在低倍镜看到的物像模糊,则改换成高倍镜仍不能看到清晰的物像,④错误;⑤在高倍镜中观察应使用细准焦螺旋,并调整光圈,但是不能使用粗准焦螺旋,⑤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显微镜的使用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要求考生能够掌握高倍镜的使8用方法;区分高倍镜和低倍镜下观察物象的区别,难度不大。12.如图所示的四个方框代表衣藻、细菌、木耳和蓝藻,其中阴影部分表示它们都具有的某种物质或结构。下列物质或结构不可能出现在阴影部分中的是A.RNAB.染色体C.细胞质D.细胞壁【答案】B【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比较:原核细胞真核细胞大小较小较大细胞壁有,主要成分是肽聚糖纤维素和果胶细胞质有核糖体,无其他细胞器有核糖体和其他细胞器细胞核拟核,无核膜、核仁,DNA不与蛋白质结合有核膜和核仁,DNA与蛋白质结合成染色体DNA拟核:大型环状质粒:小型环状细胞核:和蛋白质形成染色体细胞质:在线粒体、叶绿体中举例细菌、蓝藻、放线菌、支原体、衣原体动物、植物、真菌共有结构物质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DNA9【详解】A、细菌和蓝藻属于原核细胞,衣藻和木耳属于真核细胞,阴影部分代表共有的结构或物质,细胞中都有DNA和RNA,A不符合题意;B、染色体是真核细胞特有的结构,原核细胞没有,B符合题意;C、细胞生物都有细胞质,C不符合题意;D、细菌和蓝藻、衣藻和木耳的细胞都有细胞壁,D不符合题意。故选B。13.假如你在研究中发现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想鉴定该生物的分类,则以下何种特性与你的鉴定有关①核膜的有无②细胞膜的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