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课时素养评价十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由于高山冰川融化加剧,青藏高原大约70%的湖泊正在扩张,湖泊面积从2.56万平方千米增加到3.23万平方千米。据此完成1~3题。1.引起青藏高原湖泊变化的原因是()A.全球气候变暖B.臭氧层破坏C.酸雨范围扩大D.土地沙漠化2.资料所述问题引起地理学家的紧张,主要是由于它可能会()A.改变地球圈层结构B.影响水循环,危及水资源安全C.形成新的生态系统D.预示着全球的经济将出现衰退3.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缓解需要各国携手合作,这属于可持续发展中的()A.公平性原则B.持续性原则C.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D.因地制宜原则【解析】1选A,2选B,3选C。第1题,青藏高原属于高寒气候,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湖泊、河流的补给主要是冰川融水,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温度升高,冰川融化增多,湖泊的补给增多,从而导致青藏高原湖泊面积扩张。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剧冰川融化,长远来看,会导致淡水资源减少,进而会危及水资源安全。第3题,全球性环境问题的缓解需要各国携手合作,体现了可持续发展中的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读环境、资源和人口关系示意图,完成4、5题。-2-4.图中字母代表的含义不正确的是()A.a表示资源开发B.b表示生产活动C.c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d表示废弃物排放5.属于a阶段产生的环境问题是()A.煤矿开采——地面沉降B.化工厂——水污染C.火电厂——大气污染D.冰箱使用——臭氧层破坏【解析】4选C,5选A。第4题,根据图中的关系可知,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为资源开发;b表示对资源进行加工,为某种生产活动;c表示生产活动所获得的产品提供给人类消费,并不表示环境对人类的影响;d表示生产活动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第5题,a表示从环境中获取资源,人类从地下大量开采煤炭,可能会使地下岩层之间出现空隙,引起地面沉降。读“古代农耕示意图”,完成6、7题。6.该图片反映的人地关系思想是()A.崇拜自然B.改造自然C.征服自然D.谋求人地协调7.图示时期,农耕活动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是()①草原退化②水土流失③资源短缺④环境污染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解析】6选B,7选A。第6题,该图反映的是农业文明时期,人们从事的耕作活动,这一时期人们通过生产活动,对自然环境进行改造。第7题,这一时期农耕活动产生草原退化,水土流失等环境问题。读可持续发展图解,完成8、9题。-3-8.E、F、G的内容分别是()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D.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9.E1、F1、G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D.消除贫困化、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解析】8选D,9选B。第8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概括起来有三点: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生态可持续发展。第9题,经济可持续发展强调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要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经济可持续发展应该包含人类生活质量、生活环境的改善和生产方式的改善三个方面。10.下列对“可持续发展”的理解,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是既满足当代的需要,同时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发展B.它是一条只注重经济发展速度的战略C.它要求人类在选择生活方式时要充分尊重自然,不得超越自然的承受能力D.它的要义之一是对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得留有余地,不能竭泽而渔【解析】选B。可持续发展既要注重经济发展,又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二、非选择题(共25分)11.下列景观图分别代表了人类四大文明时期人类活动的场景,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25分)-4-(1)图①阶段中,人类对自然的态度是怎样的?(2)环境问题从哪幅图代表的阶段开始出现?(3)如果图③所示人类行为成为一种普遍行为时,会带来哪些环境问题?这能给我们提供怎样的启示?(提示:从人类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角度分析)(4)图④体现了人类怎样的对待环境问题的道德观?【解析】第(1)题,图①反映了原始人的活动场景,属于采猎文明时期,那时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人类靠采猎才能维持生命。第(2)题,环境问题是在农业文明时期开始出现的,四幅图中②代表了该阶段。第(3)题,图③所示为滥砍滥伐导致植被的大量破坏,甚至消失。第(4)题,图④反映了人类谋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行为,说明人类意识到对后代应承担着道德的义务与责任。答案:(1)依赖自然(或畏惧自然、崇拜自然)。(2)②。(3)生态环境失衡、环境质量下降、生物多样性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启示:环境具有提供物质、能量和消纳废弃物的能力,但其能力是有限的。人类若能正确处理好与环境的关系,环境就会向有益于人类生存的良性方向发展,反之,如果人类不采取适当生产和生活方式,就会破坏生态平衡,导致环境恶化,最终使人类生活质量下降,甚至危及人类的生存。(4)当人类的当前利益与长远的、子孙未来的利益发生冲突时,应兼顾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对当代人与后代人的利益予以同等的重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20分)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及郊区地形图。读图,完成12、13题。-5-12.该城市冬季最有可能出现的环境问题是()A.沙尘暴B.水污染C.酸雨D.雾霾13.该城市冬季上述环境问题比周边城市较严重,其原因可能是()A.降水丰富,水汽充足B.风力较小,大气稳定C.城市绿地面积大D.废水排放量大【解析】12选D,13选B。第12题,华北地区冬季盛行西北季风,该城市西北部为山地,阻挡西北风,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冬季易形成雾霾。沙尘暴主要在春季,水污染和季节无关;该地冬季降水少,不易形成酸雨。第13题,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西北部为山地,阻挡冬季风,使得该地风力较小,大气稳定,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因此雾霾严重。下图示意某地区农场的经营模式。读图回答14、15题。14.该农场最有可能位于()A.美国的五大湖附近B.湄南河三角洲平原地区C.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D.中国的新疆地区15.关于该农场沼气池的生态效益叙述正确的有()①净化农场环境,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②缓解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③提高牛奶的品质和质量④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多元化经营A.②③B.③④C.①④D.①②【解析】14选A,15选D。第14题,由图可知,该农场的玉米全部用作牛饲料,说明该地种植业-6-为畜牧业服务,即该地农业地域类型以乳畜业为主,因此该地应位于美国五大湖附近,故A选项正确;湄南河三角洲平原地区位于泰国,该地以水稻种植业为主;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其主要以出产牛肉为主;中国的新疆地区以牧羊为主。第15题,利用沼气可以净化农场环境,并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会缓解饲料、肥料、燃料相争的矛盾,故D选项正确;该农场建沼气池与提高牛奶的品质和产量无关;沼液和沼渣最终回到田中,虽然土地肥力没有损失,但与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促进多元化经营关系不大。二、非选择题(共15分)16.下图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划分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5分)(1)读图,描述我国可持续发展类型区的空间分布规律。(2)M地区在可持续发展中存在的环境问题主要有哪些?指出在经济可持续发展中所面临的严峻生态问题。(3)N地主要的生态问题有哪些?【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我国可持续发展区域空间分布规律为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第(2)题,M地区为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京津唐”、“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环境问题以环境污染为主,经济发展中资源、能源不足。第(3)题,N地是新疆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是土地荒漠化等问题。答案:(1)从沿海向内陆可持续发展状况从良好到较差变化。(2)环境污染严重。资源、能源不足。(3)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地荒漠化严重;生态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