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史学理论与历史研究第一部分:主要历史理论和历史研究方法概述主要史学理论和史学研究法总结一.主要史学范式(史观)史学范式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范型和模式,是历史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也是史学观点、史学范畴和史学方法等有机集合体。高中新课标程式下的史学范式已从单一走向多元,由传统单一的阶级斗争范式(或称革命史范式),发展为阶级斗争范式、文明史范式、整体史范式(亦称全球史范式)和现代化范式等四种史学范式。这些新的史学范式,提高了历史研究的框架性认识.三.获取史料的途径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1.文明史范式(通史顺序)文明史范式认为:人类历史从本质上说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人类文明的发展及其人类自身的文明化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人类创造、积累文明的过程及其所获得的成果是历史的基本内容。人类文明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交替促进、共同发展。例:请利用1949年到1956年的历史事实来分析“由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构成,三者在相互作用、协调互补中共同发展。”?四.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等。五.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1.重视史料来源的真实性,选取第一手(原始)史料2.坚持正确的史学观点3.选取客观、公正、正确的史料4.对史料要合理利用,做到史论结合:“一份材料说一份话”5.搜集更多的史料,对多种史料进行甄选、辨别“史料的辨伪”2.全球史范式(经济一体化全球化)全球史观,又称整体史观。他们把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视为一个有机整体,是从分散发展到整体发展的过程。在这一进程中重视交往、强调交往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的作用,生产力的发展和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两条主线,建立在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从分散走向整体发展的决定因素。例:请分析16世纪到19世纪的欧洲是如何加强与世界各地区交往的?并以此分析其对欧洲及世界发展的影响。六.唯物主义历史辩证法理论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因素,也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合理的生产关系推动生产力的进步、落后的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原来合理的生产关系也会逐渐落后,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阻碍。这时,生产关系就必须作出调整或变革(表现为统治者的改革或剧烈动荡的社会变革)(2)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生产工具(近代以来主要表现为科技的进步)三个方面,其中生产工具(科技)的进步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关键3.近(现)代化范式现代化是以商品经济为特征的工业文明取代以自然经济为特征的农业文明的结果,它主要表现为经济领域的工业化和市场化、政治领域的民主化和法制化、思想领域的理性化和科学化。例:请从现代化范式的角度分析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的历史,以此说明这一时期中国近代化的发展。4.革命史范式(阶级斗争)革命史范式作为中国近代史学界从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占绝对主导地位的理论范式。其理论基础源于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基本矛盾的学说。根据这一学说,在阶级社会里,两大对立阶级之间的矛盾,最集中地反映了该社会发展阶段的基本矛盾,考察和研究阶级矛盾、社会基本矛盾的运动发展,便能把握住历史发展中最本质的内涵,揭示历史发展的内在规律性。例:请从革命史范式出发研究1919年到1956年的历史(提示:分析社会主要矛盾)2.阶级斗争理论3.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决定政治、思想文化);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二.史料的分类12,第二手史料:文献史料,口述史料,12篇二: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理论专题史学研究方法和史学理论专题一、历史:指过去发生的事情(客观性、真实存在过的)。二、历史学:指史学家对客观历史的记录和解释(具有主观性,不可能完全接近真实的历史)三、历史学的基本要素(一)、史料(研究和认识历史所根据的材料)A、史料的分类:、图片影像史料1、文献(文字)史料:以文字形式记录的资料(1)、种类:①以纸张为载体的:如:官私史书、文书档案、地方史乘、传记谱牒、文集日记、野史笔记,书籍、报刊、杂志、信件等。②以电子媒介为载体的:如:电子邮件、BBS跟帖等。(2)、地位:最主要的史料载体,使文化知识得以流传后世。(3)、局限:个人因素(阶级立场、个人修养)、政治因素(政治权势纂改历史)时代因素(研究方法、角度)★文书档案类:1.依据上海警察局档案,1919年5月,上海许多学生家长都收到同样一份由上海华童公学校长发出的通知(见右框)。引发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民族工业发展,劳动力需求增加B.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C.淞沪会战,逃避战火D.国民经济崩溃,难以维持学业2.某学生在档案馆读到上海《民立报》辛亥九月十九日的一则报道,题目为《浙江敢死队之壮观》:“浙江革命军之编制皆以敢死队为先锋,然后继之以各标新军。敢死队之编制共分五队,以蒋介石为指挥官??(队员)出入于弹雨之中,而无一惧色。”这则报道①是珍贵的史料②它是在吹捧蒋介石,不具备史料价值③经考证无误后,可作为研究蒋介石的史料使用A.①正确,②③错误B.②正确,①⑧错误C.①③正确,②错误D.③正确,①②错误3.(宁夏辽宁文综,35)法国史学家朗格诺瓦和瑟诺博司所著《史学原论》一书指出:“史料可分为两种,有时过去的事件,留下实迹(碑碣及制造品),有时,也是更常见的,事件所留下的痕迹,是心理的状态——一种文字上的描写和叙谈。”作者的意思是A.任何文字史实都带有主观因素B.实迹和文字史料都真实反映历史C.历史是“心理的状态”的反映D.只有实迹史料才能反映历史真实★思想或学术著作:4.东汉思想家王符在《潜夫论·务本》一文中认为:“夫富民者,以农桑为本,以游业为末。”此认识的形成是基于①小农经济的脆弱性②巩固专制王权需要③维护农民切身利益④实现儒家仁政的社会理想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5.(江苏)沈括《梦溪笔谈》载:“世间锻铁所谓钢铁者,用柔铁屈盘之,乃以生铁陷其间,泥封炼之,锻令相入,谓之团钢。”这项技术最早出现于A.春秋时期B.西汉C.南北朝D.北宋★史书:6.(上海历史卷,1)史书有不同的体裁,不同的体裁又有不同的特征。纪传体史书的特征是A.以事件为中心B.以人物为中心C.以年代为中心D.以制度为中心7.《国语?齐语》载:“??美金以铸剑戟,试诸狗马;恶金以铸鉏、夷、斤、斸,试诸壤土”。郭沫若释“美金”、“恶金”分别指青铜和铁器。与郭沫若得出这一结论相匹配的历史事实是战国时期A.青铜高贵,宜作武器;铁器低贱,仅作农具B.青铜主要用作武器,铁器已应用于农业生产C.青铜颜色亮丽,铁器颜色深暗D.青铜质地坚硬不易酸化,铁器质地粗糙且易锈蚀★文学、绘画等作品:8.(广东历史卷,1)下列文献中,有较多反映西周时期平民社会生活内容的是A.《老子》B.甲骨卜辞C.《楚辞》D.《诗经》9.(安徽卷).西晋杜育的《荈赋》是我国第一篇以茶为主题的文学作品。某班兴趣小组以此为题材对茶的起源问题进行探究后,形成了以下四种意见,其中最合理的是A.文学作品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以此确定茶的起源B.文学作品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仍不能据此确定茶起源于晋代C.唐代《茶经》是中国第一部关于茶的专著,应据此确定茶起源于唐代D.传说神农氏发现了茶,可据此确定茶起源于神农氏时期★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10.20世纪初来中国访问的英国学者杜威在写给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象的。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杜威提到的“政治改革运动”是指A.戊戌变法B.新文化运动C.五四运动D.国民大革命★报刊杂志海报:11.(天津文综历史,5)1919年5月5日,天津《大公报》刊登“北京特约通讯”,标题为《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昨日之游街大会/曹汝霖宅之焚烧/青岛问题之力争/章宗祥大受夷伤》。从上述标题中能获得的信息是A.京津两地工人罢工游行B.学生爱国浪潮遍及全国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D.北洋政府逮捕大批学生2、实物史料:历史上人类活动遗留下来的各种物件(1)、举例:遗迹,遗址,遗物,出土文物等(2)、地位:①比文献资料可信。②关于史前和上古的历史,实物史料显得特别重要。③与文史资料相互参证,从差异中寻找历史的真实,还可以弥补文献的不足。(3).局限①它们可能只是很小的一个碎片,并不一定能展示历史的全貌。②对有些器物,人们还只能猜测它们的意义,并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12.(上海单科23)下图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中国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形成B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3.右图为出土于河南安阳殷墟的牛骨刻辞,上面刻有“王大令众人曰协田”。关于卜辞中“众人协田”所包含的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耕作方式为集体协作B.小农经济形态已经出现C.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D.其中的“众人”多为奴隶3、口述资料:口头讲述并被记录下来的资料(1)、种类:神话、传说、故事、史诗、俗谚、遗训,回忆录、对话录、采访记、座谈录等(2)、局限:①经过一代又一代人的传承,口述资料会与本来面貌有较大差距②在史诗、神话、传说、故事当中,也会有大量创造和虚构的情节③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当事人回忆也难免不准确或不全面14.(江苏)10.在江苏省常熟白茆乡,时人传唱着一首山歌:“小农经济独木桥,合作社是康庄道,人民公社办起来,天堂哪有人间好!”此首山歌A.最早传唱于上个世纪60年代B.富有地域特色C.表明集体化完全是农民自觉、自发的行为D.反映了农村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4、图片、影像史料15.(泰州期末)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观察下图剪纸,它们形象地反映了A.男耕女织的自然经济B.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C.领先世界的手工技术D.古代社会的和谐融洽16、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右图对研究中国农业发展史来说A.是重要的原始资料B.是虚假的人造史料C.没有任何史料价值D.反映了农业实际状况1.含义:(1)第一手史料:原始资料,即历史人物、事件、现象发生的那个时代留下来的材料,特别是当事人和目击者提供的史料,直接反映了所研究对象的情况。(2)第二手材料:距离那个时代较远的记录、转述,或者后人的研究成果,间接反映了研究对象的情况。2.价值:①一般来说,第一手的史料价值较高,使用第二手史料时需要更加小心谨慎,主观色彩较强,学术价值偏低。②衡量第一手和第二手史料的价值高低也不能绝对化。3.与三类史料的关系:①实物史料一般都是第一手的;②文献史料中第二手的居多;③口述史料辗转相传,更需要仔细甄别。17、(2010年5月龙岩一中高考模拟13题)2009年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对河南安阳曹操墓考察分析后,在结果报告中提出的几大证据中,可以分为直接证据与间接证据。下列证据中哪一证据属于间接证据?A.据《三国志?魏书?武帝纪》记载,“魏武王、魏武帝”的称谓相符B.发掘过程中出土的铭牌,其中刻有“魏武王”的铭牌共有七块C.出土物陶器都是素面陶,符合曹植所说的“鸣器无饰、陶素是嘉”的记载D.墓葬中发现的男性遗骨年龄为六十岁左右,与曹操去世时年龄相符B、获取史料的途径1、去图书馆或相关机构查阅档案、文字史料、图片史料。2、参访当事人或目击者获得口述史料3、观看纪录片的影视资料4、到当事人活动过的地方探访遗迹或获取实物资料。5、现场考古(或考古现场的实迹复原)6、上网搜索C、影响史学观点和史料运用的几个主要因素1、研究者的立场不同;2.研究的方法、角度不同;3、史料的选取和运用上的差别;4.时代的局限性等。D、运用史料时,要保持结论的客观性,在史料选择上应坚持的方法或原则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