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3讲生态系统与环境保护一、选择题1.下列对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阳光、热能不属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B.消费者的存在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都是生态系统的基石D.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食物链和食物网解析:B[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阳光、热能属于生态系统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D错误;消费者的存在丰富了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正确;生产者和分解者缺一不可,其中生产者是生态系统的基石,C错误。]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食物网示意图,该生态系统中()A.绿藻、水草吸收的光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B.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一营养级C.鲫鱼和螺蛳的种间关系包括竞争和捕食D.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其群体所含的能量最多解析:C[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总太阳能,绿藻、水草是生产者,它们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A选项错误。由图中食物网知,轮虫和螺蛳为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选项错误。鲫鱼可以以螺蛳为食物,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关系;同时鲫鱼和螺蛳都以水草为食物,二者之间又存在竞争关系,C选项正确。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鲫鱼位于最高营养级,所含的能量最少,D选项错误。]3.如图是生态系统中某元素循环的模式图,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2A.图中缺少的生理过程在线粒体中进行B.温室效应主要由过程②③④造成的C.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D.④是微生物的有氧呼吸解析:C[据图分析,图中缺少A生产者到二氧化碳的箭头,表示的是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主要是有氧呼吸),真核生物有氧呼吸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A错误;温室效应主要是由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引起的,B错误;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C正确;④是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D错误。]4.下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部分能量流动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草固定的太阳能B.能量流动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行C.若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则X4X3X2X1D.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①之间数量的变化呈正反馈调节解析:B[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包括草在内的所有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错误;能量流动的过程总是伴随着物质循环,二者同时进行,彼此相互依存,不可分割,B正确;若图中X代表呼吸作用散失的热能,则X4X3X2X1,C错误;草食性动物和肉食性动物①之间数量的变化呈负反馈调节,D错误。]5.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3A.图中每一个阶梯代表的含义是相应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B.该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C.图中一般不会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包括分解者D.图中能体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解析:B[能量金字塔中每一个阶梯由下到上逐级减小,体现了能量流动的逐级递减特点,每一个阶梯代表的含义是相应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D正确;每一个营养级可能含有不止一种生物,图示食物网中不一定只有1条食物链,B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捕食)食物链传递,(捕食)食物链不涉及分解者,C正确。]6.一只羊在一年内吃了100kg的草,排出20kg的粪,长了10kg的肉(不考虑其他散失),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羊一年的同化量是80kgB.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C.20kg的粪属于羊未同化的能量D.该羊一年的呼吸量是70kg解析:B[羊一年的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80(kg)。粪便中的能量是羊未同化的能量。羊一年的呼吸量=同化量-有机物积累量=70(kg)。题干中未指出草的同化量,故不能计算出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7.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示意图,数字1、2代表第一、第二营养级,字母代表各种能量,其中A指呼吸作用,C流向分解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该属于C1B.植食动物的次级生产量是B2+C2+D2C.B2是第二营养级未利用的能量,即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4D.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解析:C[植食动物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属于上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中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即属于C1,A正确;图中A表示呼吸作用,则植食动物的次级生产量是B2+C2+D2,B正确;图中第二营养级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B2+C2+D2,其中B2表示其未被利用的能量,C错误;第一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00%,D正确。]8.下列说法中不符合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的是()A.桑基鱼塘生态系统与普通水稻田生态系统相比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B.人类应以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为原则,确定对生态系统的消耗标准C.利用生物防治农田、森林等病虫害,有利于保护环境、减少污染D.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基本原则解析:D[保护生物多样性可以进行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和加强法制法规建设等,可以适度地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选项不符合自然与人和谐统一思想]9.下列各选项与所给模型不相符的是()A.若X表示种群数量,则①代表出生率或迁入率B.若X表示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则①可能代表物种丰富度C.若X表示捕食链中第二营养级的总能量,则②代表第一营养级的总能量D.若X表示无机环境中的CO2,则②表示光合作用解析:C[出生率或迁入率的增加均能使种群数量增加,故A正确;物种丰富度提高,即生物的种类越多,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越复杂,则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故B正确;能量流动时第二营养级的生物将获得第一营养级能量的10%~20%,一般来说,第一营养级能量越多,第二营养级获得的能量越多,故C错误;光合作用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从而使得环境中的二氧化碳减少,故D正确。]10.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制作的小生态瓶,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5A.该生态瓶的组成成分虽比较简单,但其群落仍存在垂直结构B.生态瓶中生物种类稀少,没有食物链存在C.为了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瓶内浮萍、金鱼藻、螺蛳和虾的比例应适中D.在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下,该生态瓶会更稳定解析:B[在小生态瓶的不同水层有不同生物分布,所以其群落存在垂直结构,故A正确;虾和螺蛳吃金鱼藻,所以小生态瓶中有食物链存在,故B错误;为保证生态瓶的正常运转,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比例应适中,故C正确;生态瓶的稳定需要适宜的温度和光照条件,故D正确。]二、非选择题11.下图是由蓝藻、绿藻(如小球藻)等大量繁殖后发生水华现象的某湖泊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图中箭头表示碳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1)蓝藻与小球藻在细胞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看,图中________可表示蓝藻、绿藻等,D表示__________。(3)碳元素在A、B、C之间以________形式传递。(4)完成⑤过程的生理活动主要是________。(5)若在该湖泊生态系统中,C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B,则要使B能量增加8kJ,至少需要消耗C的能量是________kJ。解析:(1)蓝藻是原核生物,小球藻是真核生物,两者的主要区别是原核生物无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蓝藻、绿藻等可以进行光合作用,为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可以用图中的C表示;图中D表示分解者。(3)根据以上分析可知,图中A、B表示的是消费者,C表示的是生产者,碳元素在它们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流动。(4)图中⑤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5)据图分析可知,食物链有两条,即C→B、C→A→B,若C能量的1/4直接提供给B,假设C的能量是x,按照最大传递效率进行计算,则x/4×20%+3x/4×20%×20%=8,得x=100。答案:(1)蓝藻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小球藻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2)C分解者(3)(含碳)有机物6(4)光合作用(5)10012.图(a)是庭院经济生态农业模式图;图(b)是某草原上能量流经牛的示意图,Ⅰ~Ⅳ代表能量。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a)中的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在下框中画出图(a)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3)图(b)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果由于人类过度放牧使整个草原出现了荒漠化,较长一段时间后,该草原逐步得以恢复,该过程叫做________。7(4)图(b)中Ⅳ属于第__________营养级的同化量,Ⅱ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量沿食物链流动表现出________的特点。解析:(1)分析图(a)可知,该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实现了废物资源化、能量多级利用、减轻了环境污染等。(2)图(a)中的生产者为农作物,鸡、牛只属于初级消费者,人既属于初级消费者,又属于次级消费者,由此可绘出食物网的模型图。(见答案,略)(3)图(b)中缺少的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被人类过度放牧后,此草原还保留有土壤条件及植物的繁殖体,因此发生的演替为次生演替。(4)图(b)中Ⅳ属于牛的粪便量,应属于第一营养级的同化量的一部分。Ⅱ表示用于牛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能量流动的特点为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答案:(1)实现了能量多级利用(或提高了能量利用率)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或实现了废物资源化等)(2)(3)生产者、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次生)演替(4)一用于牛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单向流动和逐级递减13.(2019·湖南永州三模)湿地被喻为“地球之肾”,它是天然的蓄水库,并能过滤和分解水中的污染物进而改善水质。湿地类型众多,如红树林、河流、湖泊和稻田等。为合理利用湿地资源,某科研小组对一个开放性水库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调查,部分数据如表:入水口浮游藻类数量出水口浮游藻类数量水库淤泥真菌细菌数量年均:1.93mg(干重)/L年均:1.02mg(干重)/L1013~1015个/m2(1)在水库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________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________进行传递。(2)浮游藻类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__,它处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中的________。(3)浮游藻类所需的矿质营养可来自细菌、真菌等生物的________。(4)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________(填“潜在”“间接”或“直接”)价值。8(5)该水库对游人开放一段时间后,检测发现水体己被氮、磷污染。为确定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检测________(填“入水口”或“出水口”)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解析:(1)在水库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通过光合作用过程被固定在有机物中,并沿着食物链(网)进行传递。(2)浮游藻类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因此属于该生态系统成分中的生产者。生产者属于生态系统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中的第一营养级。(3)细菌、真菌等分解者能通过分解作用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供植物利用。(4)湿地生态系统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方面有重要作用,这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间接价值。(5)检测氮、磷污染源是否来自游人,应测定入水口处浮游藻类的种类和数量。答案:(1)光合作用食物链(网)(2)生产者第一营养级(3)分解作用(4)间接(5)入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