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健康教育第一部分:谈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夜村镇吕涧小学郭建平当前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素质教育,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之间的协调进行,共同努力。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提高心理健康水平不仅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如果出现心理失衡或偏差,将对他们产生不良的影响。当前教育改革深入发展的实践和全面加强素质教育的要求,呼唤我们重视他们的心理健康教育,并为提高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而积极开展教育科研工作。一个人的成功,固然要看他的智力因素如何,然而智力因素是通过“心理素质”起作用的,心理不健康,无论有多少丰富的知识,其结果必定是失败的,可想而知心理健康教育是多么的重要。在我校,老师让学生们通过书信的形式帮助学生解决心理上出现的问题,另外,学校专设了心理辅导老师,学生遇到困惑、受到挫折,心情不舒畅都可以找辅导老师倾诉,寻求帮助。对于大多数学生,如何让他们了解心理健康知识,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他们的心理健康水平?这是一个紧要的问题。因此我校不定期有辅导老师向学生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更多的学生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并学会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方法使自己身心健康。并且,班主任老师自身也学会用心理学的原理来解决学生中出现的问题,改善了师生之间的关系,提高了管理水平,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在一个班级体里,学生众多,平日表现、学习成绩尽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区别对待,了解他们的心理尤为重要。有的学生学习差,自卑心理强平时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活动,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各种途径对他们进行辅导,对全体同学进行道德教育和良好品质的培养。另外,还有一些优秀学生心理也需要调整,他们在各方面位居上游,经常沉浸在喜悦之中,一些人滋生了骄傲的心理。这种心态降低了优秀生承受心理挫折的能力,形成脆弱的心理障碍。针对学生骄傲的心理,我们的“处方”是辩证法优秀只是相对的,教育这些学生应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同学,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利用班会的时间,让他们择取格言,警句以自勉。还有就是要使学生克服脆弱的心理,对学生道德情操,心理品质进行综合的培养和训练。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科学的,系统的实践工程,意在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的心理的各个方面实施有计划、有目的积极影响,最终达到个体心理素质优化的目的,在帮助学生消除不良心理特征,提高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争取更大进步!篇二: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浅谈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当代中学生成长于前所未有的社会转型环境中,面对各种社会思潮与多元化的价值观,容易产生种种片面的思想认识,容易用简单化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和认识问题,其生理和心理很不稳定,具有半幼稚半成熟的特征,尤其是面对沉重的学习,升学压力和开放的社会环境带来的各种诱惑,会使他们困惑茫然不知。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但其自身的心理和生理有不成熟的方面,缺乏相对的独立性,辨别能力抵御不良影响的侵蚀能力非常低,缺乏防微杜渐的意识,容易沾染上不良习气,形成不健康的心理状态,导致违法犯罪。在现实生活中,大多数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都是由不良心理和行为开始的。其主要原因有家庭的问题,家长的教育不当;学校教育方法的不当;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以及自身的因素。自身的因素:有些青少年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不高,不爱学习,法律意识和观念淡漠,对突发事件不能保持冷静的头脑,情绪容易激动,往往会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这些往往会成为诱发其违法犯罪的因素;盲目的好奇心,没有分辨的消极模仿,逞强好胜的心理,从众结伙的心理,盲目攀比的心理,嫉妒心理和报复心理等不良的心理状态,也容易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青少年犯罪最根本的原因在于青少年本身的素质。分辨事非能力较差,其处世的无知性、盲目性就很难应付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影响,经不起诱惑,很容易被别人拉拢、利用,或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义气用事,不计后果等,从而走上了犯罪的道路。某一中学生在上学路上骑自行车撞倒一老太,他开始表现不错,即送老太进医院,并表示愿赔偿医药费。经交通警察处理,裁定赔偿经费后,老太的丈夫逼他再增一倍赔偿费。该生的父母是瞎子,经济拮据,他被逼后想不通,用酒把自已灌醉,产生了“杀死老头”的想法,借着酒胆,他冲到老头家用榔头砸死了老头。上述案例纯属突发事件。该男生平时并无劣迹,但他的心理承受能力较差,这也是青少年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在偶发事件中,他们往往意气用事,不懂得用法律保护自己,容易想不通而走极端。家庭因素的影响:家长教育方法和观念的不当,父母管教方式和意见不一致,父母离异导致家庭结构失调,父母品行不端或有违法犯罪现象等问题,会使这些家庭中的孩子形成感情冷漠;烦躁自卑消沉孤独怪癖等性格,如果这些问题长期困扰着未成年人,就会使他们形成自卑和怨恨的心理,发展到自暴自弃,甚至会变成情感淡漠冷酷的人,有心理障碍或认知行为偏激的人,有的则会流落社会,沾染上社会中的不良习气,被社会中的不良者拉拢引诱,从而走上违法犯罪。违法犯罪青少年的家庭主要来自四类家庭:问题家庭、心理破裂家庭、结构破裂家庭、代沟家庭。这四类家庭的青少年之所以违法犯罪率高,根本原因乃是这些家庭的畸形教育。绝大多数犯罪青少年的父母亲自身有犯罪行为,父母的言行是子女的楷模,父母的犯罪史,将对子女的言行产生极其消极的影响,从而诱发其走犯罪歧途。家庭对不良人格,甚至犯罪人格形成所产生的影响是相当大的,特别是父母的言行、道德。母亲是子女的第一位导师,母亲的贤惠、善良、正直的品行会为子女形成良好的人格打下基础;反之,母亲奸诈、粗狂、轻浮的习性又会把子女推向火海深渊。父爱是一种权威性的爱,能给家庭带来一种安全感,可以帮助子女形成对守法与违法的敏感性。如果父亲有酗酒、赌博、残暴等恶癖,子女就会学习、仿效其行为,有的因此走上违法犯罪道路。所以不道德家庭涉及的问题主要在于家长的教养问题;另一方面,教育内容偏差,父母灌输给子女的价值观,人生观,行为方式偏离法律和道德要求,并不重视对不道德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反社会评价,对自己的子女的错误行为采取默认、欣赏态度。这类家庭的子女通常以模仿型犯罪比较多。不道德家庭还会引发青少年吸毒这一违法行为。有些家庭的父母只顾眼前利益,没有长远打算,而且注重物质利益追求,使子女从小染上利己主义欲望,因此容易引起盗窃型犯罪,青少年年龄小,善于模仿,认知能力差,问题家庭对于他们有严重的危害,父母犯罪或有不道德行为,使青少年产生自卑,无所谓等变态心理;在这种家庭中,父母没有威信,家庭结构松散,对青少年的正常管教无法进行;受潜移默化的影响,有些青少年会仿效父母进行违法犯罪。父母个人的涵养、职业的影响,始终影响这类家庭的教育。家长的言行端正为子女树立良好的榜样是预防青少年犯罪的首要条件。有一名学生,由于家长的溺爱,形成了“唯我独尊”的不良恶习。遇到一点挫折受不了,情绪波动极大,加之其心智不够成熟、易冲动,因琐事打架斗殴,引发了伤害案件。社会的因素;当前社会中出现的不良现象、社会中的一些黄、赌、毒等不良的诱惑,网络游戏虚拟梦幻世界对学生的诱惑,使学生沉溺于其中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失败与压力,因而产生了不能正视、面对现实,不求进取、不思上进,缺乏责任心、责任感等问题。中学时期被人们称为心理断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他们有许多梦想,却面临着梦想总是不能成真,他们渴望独立却又难以摆脱对父母的依赖,而且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是一个家庭的中心,他们只知索取,不懂奉献,常常苛求责备别人,对于这些青少年而言,他们的分辨能力低下,自我控制能力差,社会的负面影响及内心希望与现实之间的矛盾落差较大,就容易造成他们心理的阴影,形成心理问题。学校的因素:学校教育是培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最关键的环节。学校教育对学生人生的影响不容忽视。有些学校教育存在着诸多的弊端。主要体现在:其一分类教育刺激了部分学习的自尊心。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实行分类教育,有尖子班、提高班,由于缺乏积极的引导和思想教育工作,使部分学生的自尊心受到伤害,认为自己是差生,产生自卑心理,丧失了继续学习的信心,在课堂上扰乱课堂教学秩序,这是一种不健康心理的表现。其二是学校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是考试成绩,很多学生视学习为负担,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过重使学习方面吃力的学生得不到应有的认可和必要的鼓励,使得有些学生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致使有的学生自暴自弃,有的逃学,还有的甚至离家出走,流落到社会上,致使有的学生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其三是学校对思想道德教育及法制教育的忽视,不注重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缺乏引导,有的学生自私、狭隘,加之法制观念的淡薄,遇事很容易走极端,容易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因此仅有高分是不够的,培养身心健康并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要,才是最重要的。面对青少年的种种心理问题及违法犯罪现象,我们老师要善于对学生进行相关的心理辅导和正确的引导教育。首先:教育学生要树立自信,在遇到挫折时,要给予自己积极地暗示,告诫自己----我能行,我一定能做好,使自己逐渐有信心并形成积极的心态去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找回自己的自信,用正确的方法疏导心中的郁闷。作为教师在学生出现错误的时候要善待他们,宽容学生的错误,特别是在学习中出现的错误,学习就是一个不断尝试错误的过程,学生正是在不断发生错误、纠正错误的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从而找到科学的方法,提高学习能力,增进情感的体验。善待出错的学生是对学生创造思维的保护,也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的重要手段,唤醒学生沉睡的自我意识,唤醒学生内在的人格和心灵,让学生从蒙昧中醒来,扬篇三: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浅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摘要:大学生面临着许多心理问题和冲突,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正常的心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已成为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关键词:大学生;心理障碍;心理健康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大学生视野开阔、思维活跃,追求个性化的生活方式,充满色彩浪漫的情感,但同时也面临着新的心理问题和冲突,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已至关重要。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不仅影响到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大量调查表明,目前我国大学生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是心理障碍,精神疾病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疾病。具体表现为恐怖、焦虑、强迫、抑郁和情感危机、神经衰弱等。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不容忽视,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同时也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教育部日前印发了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意见,要求各地教育部门和高校要充分认识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意见》明确了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主要任务,要求学校对大学生进行心理测试,分析和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教育和引导大学生不断地加强心理品质修养和锻炼,为成才打下良好的基础。一、对当代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原因分析大学生心理素质方面存在的种种问题,由于心理发展不成熟,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生理、心理、社会适应的问题时,心理冲突矛盾时有发生,大学生对变化的环境适应不良而出现的各种困惑、迷惘、不安、紧张在明显增加,社会的变革给正在成长着的大学生带来的心理冲击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更强烈、更复杂。各种生理因素、心理因素、社会因素交织在一起,极易造成大学生心理发展中的失衡状态。心理素质差的人自然不能适应高速度、高科技、高竞争的环境,心理负荷沉重便容易导致各种心理疾病。(一)客观方面与中学相比,大学时期的学习、生活、人际关系都发生了很大变化。1、学习的任务、内容、方法发生了变化中学学的是基础知识,大学学的是专业知识,中学有老师天天辅导,日日相随;大学要有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地思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