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伊西哈拉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地理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库车县伊西哈拉中学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地理必修一期末考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有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1.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排列,正确的一组是A.太阳系—银河系—地月系—总星系B.太阳系—银河系—河外星系—总星系C.地月系—银河系—总星系—河外星系D.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答案】D【解析】【分析】试题考查天体系统【详解】地月系属于太阳系,太阳属于银河系,银河系属于总星系,可知天体系统的层次由小到大顺序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总星系,D正确。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月球B.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C.太阳系中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水星D.太阳系中质量和体质最大的行星是地球【答案】B【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太阳系中各天体的相关问题。【详解】距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金星,月球是卫星,故A、C错。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是太阳,B正确。在太阳系中,体积和质量最大的行星是木星,D错误。故该题B选项正确。【点睛】该题较简单,只要熟练掌握太阳系各天体的特点及分类、位置关系等即可。23.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A.耀斑和色球B.黑子和日珥C.黑子和耀斑D.日冕和太阳风【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黑子和耀斑,C正确。【考点定位】太阳活动的标志4.下图中表示夏至日的是:()【答案】A【解析】图A地球自转方向呈逆时针,是北半球,北极圈有极昼现象,是夏至日,A对。图B自转方向是顺时针,是南半球,南极圈有极昼现象,是冬至日,B错。图C经线与晨昏线重合,是二分日,C错。图D北极圈是极夜现象,是冬至日,D错。点睛: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方向是顺时针。夏至日北极圈是极昼现象,南极圈是极夜现象,冬至日相反。二分日,晨昏线与经线重合。5.美国哈佛大学(西五区)举办国际网页制作比赛,收件时间以当地区时2月15日23时截止,要求直接用E-mail传送。假如西安的张同学要参赛,请问他最迟应在北京时间下列哪个时段前将作品发出A.2月15日10时B.2月16日07时C.2月16日12时D.2月15日23时【答案】C【解析】10.试题分析:美国纽约为西五区区时,我国为北京时间,是东八区区时,比纽约早13小时,3计算可知,该同学最迟发出作品时间为2月16日12时,故选C。【考点定位】区时计算6.下列节气中,库车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A.春分日B.夏至日C.秋分日D.冬至日【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规律。【详解】库车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中西部,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南半球各纬度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小值。冬至日情况相反,故B正确。【点睛】正午太阳高度在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最大,向南、北两侧逐渐降低。该题较简单。7.岩石圈是指()A.地壳和上地幔的软流层B.莫霍界面以上的地壳C.地壳和上地幔顶部D.地壳和上地幔【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地球的内部圈层。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的部分,包括地壳和上地幔的顶部。8.地球的外部圈层包括()A.大气圈、水圈、地壳B.大气圈、水圈、生物圈C.地壳、地幔、地核D.岩石圈、水圈、上地幔【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地壳、地幔和地核都属于内部圈层,而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都属于外部圈层。故选B。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49.下列地质作用中,属于内力作用表现形式的是()A.地壳运动B.搬运作用C.风化作用D.侵蚀作用【答案】A【解析】【分析】该题考查地质作用。【详解】内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内部,它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地震等;外力作用能量主要来自地球外部的太阳能和重力能,主要表现为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和固结成岩。故该题A正确。【点睛】内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热能,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它使得地表变得高低起伏。外力作用能量来源于地球外部的太阳辐射能和重力能,主要表现为风化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堆积作用、固结成岩,它使得地表趋于平坦。10.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同一纬度,其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A.甲B.乙C.丙D.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由于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故海洋的昼夜温差较陆地小;由于大气的热力作用,白天阴天多云,则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气温不会太高;而晚上多云,则大气逆辐射强,保温作用强,气温不会太低,故阴天昼夜温差较晴天小,故海洋上的阴天昼夜温差最小。考点: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和大气的热力作用的影响,对于5此类试题,学生应加强对课本基础知识的落实。11.黄土高原千沟万壑的地表形态是由于()A.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B.流水搬运作用形成的C.风力搬运作用形成的D.风力沉积作用形成的【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黄土高原的千沟万壑是由于黄土疏松,在暴雨冲刷下形成的侵蚀地貌。考点:本题考查外力作用及形成的地貌。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学生只要掌握黄土高原的成因和其地表形态形成的外力作用的差异,并结合该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即可判断。12.图中能正确表示北半球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关系的是()A.AB.BC.CD.D【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原动力,始终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近地面的风还受到地转偏向力和摩擦力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且北半球地转偏向力向右偏。故选C箭头。考点:本题考查风向判断。点评:本题难度不大,学生只需明确近地面的风向受水平气压梯度力、摩擦力和地转偏向力共同作用,最终风向斜穿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北半球向右偏,即可回答。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风向的三个力作用。13.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指标是A.多年降水总量B.多年降水总量与蒸发量的差值6C.河流径流总量D.多年平均径流总量【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衡量一个地区水资源丰歉程度的主要指标是多年平均径流总量。考点:本题考查地球上的水资源。点评:本题难度低,知识性试题,学生只要抓住人类利用的地球淡水资源的主体是河流水即可分析。14.目前,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A.地下水、湖沼水和土壤水B.海洋水和冰川水C.河流水、浅层地下水和淡水湖泊水D.冰川和生物水【答案】C【解析】考查水资源的概念。目前被人类大量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以及浅层地下水。故选C。15.我国夏季的台风来自太平洋,成因是()A.气旋B.反气旋C.冷锋D.暖锋【答案】A【解析】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系统的特点与天气气旋反气旋气压低气压(中心低,四周高)高气压(中心高,四周低)水平运动四周向中心辐合(北逆南顺)中心向四周辐散(北顺南逆)垂直运动上升下沉7天气多阴雨天气多晴朗、干燥天气举例台风长江流域的伏旱、我国北方秋高气爽的天气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读图“太平洋洋流分布图”,完成34~37题16.关于北半球中低纬度洋流分布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A.呈逆时针方向流动B.呈顺时针方向流动C.大洋西岸为寒流D.大洋东岸为暖流17.洋流对海洋渔场分布有重要影响,图中最有可能是寒暖流交汇形成的渔场是A.①B.②C.③D.④18.暖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A.增温减湿B.降温减湿C.增温增湿D.降温增湿19.能将①处被污染的海水带到②处的洋流是A.AB.BC.CD.D8【答案】16.B17.A18.C19.C【解析】略20.在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中,人们必须考虑其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互为环境的资源系统,这主要依据自然资源的A.分布的地域差异性B.整体性C.不可替代性D.数量的有限性【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自然环境的整体性。由于自然环境的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故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中,需要考虑自然环境的整体性,一种资源的开发不能破坏其他环境要素。21.影响赤道到两极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A.海陆分布B.水分C.地形D.热量【答案】D【解析】【分析】该题考查从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详解】从赤道向两极随着纬度升高,太阳辐射带来的热量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减少,随之引起其他自然地理要素和环境整体特征大体上沿纬线延伸,随纬度变化。因此,导致自然地理环境的从赤道到两级的地域分异规律的基础条件是热量,故D正确。【点睛】根据课本相关知识可知,从赤道到两极的自然带分异属于纬度地带性规律,由于热量条件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分异规律是东西方向延伸、南北方向更替,其中在低纬度和高纬度最为显著。下图为我国北方自然带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922.甲区域的主要植被类型是()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亚热带常绿硬叶林C.温带落叶阔叶林D.亚寒带针叶林23.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差异的成因是()A.海陆分布B.纬度位置C.地形不同D.人类活动24.甲-乙-丙自然带分布差异最明显的地区是()A.低纬度B.中纬度C.高纬度D.高山地区【答案】22.C23.A24.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22题详解】从甲到丙距离海洋的距离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植被由森林向草原再变为荒漠。甲处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乙为温带草原带,丙为温带荒漠带。甲地的植被类型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故C正确。【23题详解】读图,结合上题分析,从甲-乙-丙随着距海洋越来越远,降水越来越少,自然带逐渐由森林过度为草原和荒漠。形成基础是水分的差异,影响因素是海陆位置,故A正确。【24题详解】结合上面两题可知,该种从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在中纬度最为显著。故B正确。【点睛】此题考查区域问题的分析方法及读图能力,通过读图提取有效信息解题,此题难度不大。1025.下图所示意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A.②④B.②③C.①③D.①④【答案】D【解析】【详解】读图可知,①为褶皱,④为断层,都主要是内力作用形成的,D正确;②为风蚀蘑菇,风力侵蚀地貌,③为河口三角洲,流水沉积地貌,②③都主要是外来作用形成的。故选D。【点睛】学生需掌握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塑造的相关知识点。二、综合题(本题四小题,共50分)26.读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回答问题。(1)A是____________(节气)B是__________(节气)C是___________(节气)D是____________(节气)(2)地球绕日公转在图中的_____点时最接近远日点位置,其公转速度较_____。(3)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半球,向______(北、南)移动。此期间北京白昼在不断变________。【答案】(1).春分;(2).夏至;(3).秋分;(4).冬至;(5).B;(6).慢;(7).北;(8).北;(9).长;【解析】【分析】考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及其影响。【详解】(1)由图示可知,A、C太阳直射赤道,节气为春分和秋分,太阳直射A点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北移,进入北半球,北半球昼长夜短,故A为春分。太阳直射C点后,太阳直11射点位置继续向南移动,进入南半球,北半球昼短夜长,故C为秋分。B点太阳直射北回线,节气为夏至,D点太阳直射南回归线,节气为冬至。(2)每年的7月初,地球经过远日点,公转速度较慢,根据图中太阳直射点的位置,B点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为每年的6月22日前后,接近7月初,故最接近远日点的为B点,公转速度较慢。(3)由图示可知,当地球公转在A→B段时,太阳直射位于赤道和北回归线之间,故直射点在北半球,且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黑夜越来越短,因此,北京的白昼在不断的变长。【点睛】该题以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示意图为背景材料,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特征及意义等知识,注重知识之间的联系,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书本知识并灵活运用。27.读某地地质剖面和水循环示意图,回答问题。(1)写出图中甲、乙、丙处的地质构造类型: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2)假设在该地区修建一条南北向的地下隧道,如果只从地质

1 / 1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