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师大附中2018-2019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文科)历史试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试卷说明:本卷共二大题,33小题,答案写在答卷的指定位置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卷。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天”在甲骨文中是指商人的部落神,但后人将其转化成为一个普世性、有意志的天,提出“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即天不再只是毫无条件地庇佑本族,而是眷顾有德行的人,强调“敬德”“保民”。这反映出A.民主思想的出现B.天命观念的成熟C.人文精神的跃动D.王道学说的风行【答案】C【解析】材料中说明周朝改变了商代“天”神的观念,使其具有人格化的色彩,突出了“敬德”“保民”的思想,体现出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故C项正确;周朝是人观念代替神,故A项和B项错误;王道即仁义制天下,与材料信息不符,故D项错误。2.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杂家“兼儒墨,合名法……见王治之无不贯,此其所长也。”杂家的这一特点反映出战国时期A.儒墨学说成为主流思想B.诸子思想相互借鉴融合C.思想统一局面正式确立D.君主专制政治逐步确立【答案】B【解析】-2-【详解】儒墨学说在春秋战国时期不是主流思想,排除A;由“兼儒墨,合名法”,体现了诸子思想相互借鉴融合的特点,故选B;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思想统一局面没有形成,排除C;君主专制政治确立于秦代,排除D。3.《诗经·大雅·板》曰:“我虽异事,及尔同僚……大师维垣,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文中直接体现了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世袭制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答案】B【解析】材料省略号后面的意思是说大国犹如屏障挡风,同族宛似栋梁架空。有德便能安定从容,宗子就可自处城中,这里体现出分封制的信息,同族属于宗法制的范畴,故②③正确,选择B符合题意;①属于原始社会首领承袭方式;④属于王位继承的方式,材料没有体现,排除。4.秦始皇在泰山封禅大典后的刻辞中写道:“贵贱分明,男女礼顺,慎遵职事。”他也提倡“合同父子”,即子孝父慈,强调男女各修其业等家庭礼教。由此说明秦始皇A.并没有完全废除儒家的治国思想B.把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C.旨在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D.以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高理想【答案】A【解析】【详解】秦始皇所强调的礼、等级和伦理关系等属于儒家思想的范畴,这表明秦始皇在统治过程中并没有完全废弃儒家思想,故A正确;材料没有反映把法家思想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排除B;秦始皇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实行“焚书坑儒”,儒家学派和思想受到沉重打击,因此秦始皇不可能以传播儒家贵贱尊卑等级思想和恪守宗法伦理道德为最终目的,故CD错误。-3-5.汉儒称赞《诗经》能够“经夫妇,成孝敬,厚人伦,美教化,移风俗”,而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由此可知,朱熹A.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B.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C.比汉儒的看法更接近事实D.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没有体现宣扬《诗经》的教化功能,排除A;汉儒和朱熹的解释都没有否定《诗经》的经典地位,故B错误;由材料中“朱熹称《诗经》为‘淫奔之诗’,认为《国风》‘多出于里巷歌谣之作,所谓男女相互歌咏,各言其情者也’”可知朱熹对《诗经》的解释更生活化,更符合事实,故C正确;材料没有体现修正汉儒的纲常伦理观念,排除D。6.解读下图《汉纸出土地点及造纸术传播》,下列结论中较为合理的是A.在公元4世纪造纸术发明于中国的西北B.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其他各个大洲C.造纸术是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重要前提D.造纸术广泛传播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答案】D-4-【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片信息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西汉前期,中国已经有了纸。105年,东汉蔡伦改进了造纸术。A说法有误,排除。造纸术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发明。公元前8世纪,阿拉伯人开始用中国技术和设备造纸,之后,造纸术传往欧洲。在中国四大发明中,纸的发明影响最为久远,对文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也最为显著。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运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和继承都有了革命性的进步。由此可知,答案选D。从图片并不能得出造纸术对亚洲的影响超过了其他各个大洲,排除B;C夸大了造纸术对欧洲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造纸术7.与明清八股取士相比,唐代科举考试名目繁多。除常见的进士、明经二科外,尚有秀才、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科目。即以进士科而言,所示内容也有诗赋、策问、杂文等。这反映了A.唐代科举与社会联系紧密B.唐明两代的科举性质不同C.唐代科举制度的效率低下D.唐代科举考试的难度较高【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唐代科举考试内容“明法”“诗赋”“策问”可知其注重对考生文学素养和处理时务能力的考查,反映了唐代科举与社会联系紧密,故A正确;材料反映的是考试形式的变化,未体现效率高低,故C项错误;唐代和明清的科举制都是国家通过考试选拔人才,性质相同,故B错误;唐代考试名目多,体现不出难度的高低,故D错误。8.宋代绘画深受理学思想影响。李公麟画马,则对名马细心观察、研究,直至有人疑其取走了马之魂魄:无疑工画草虫,自少时便取草虫,笼而观之,穷昼夜不厌:文同画竹,于竹林之间,朝夕游走。这段材料蕴含的理学思想是A.“存天理,灭人欲”B.“格物致知”C.“发明本心”D.“知行合一”【答案】B-5-【解析】材料中的“细心观察、研究”“穷昼夜不厌”等信息,反映出理学思想中的认识论格物致知的特点,故答案为B项。“存天理,灭人欲”是将天理与人欲对立的道德观,材料没有反映,排除A项;“发明本心”是指穷理不必向外探求,只需反省内心就可得到天理,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C项;“知行合一”是指用良知支配自己的行为实践,与材料所述不符,排除D项。9.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说:“……古画画意不画形,梅诗咏物无隐情。忘形得意知者寡,不若见诗如见画。”下列选项最能表达作者观点的是A.战国绢帛画形态飞扬神秘古拙B.魏晋“以形写神”的文人画产生C.唐朝注重人物的线条晕染法出现D.宋代文人山水画更加注重意境【答案】D【解析】从材料“画意不画形”、“忘形得意知者寡”等信息可以看出《盘车图》诗画结合,重视写意,选择D项。文人画产生于唐朝时期,故B项错误;A项绢帛画和C项人物画都是重型,均与材料信息不符。10.北宋时期儒学家对佛道二教进行了激烈的批判,但到南宋时期,这种批判已经没有那么强烈了。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重建儒学信仰目标初步实现B.统治者的大力提倡C.战乱与动荡社会环境的需求D.佛道二教自我改造【答案】A【解析】北宋时期对佛道二教的批判比南宋时期要激烈得多,这说明北宋时期儒学的统治地位受到削弱,而南宋时期儒学信仰的重建已经基本实现,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B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C、D选项不是主要原因。11.下列不是“程颐、程颢”的思想的是A.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6-B.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C.人伦者,天理也D.心即理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宋明理学。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心即理也”是陆九渊、王守仁的思想主张而非二程的思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二程的思想属于程朱理学,是主张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二程也主张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人伦者,天理也是二程的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二程的思想12.荀子说:“君有过谋过事,将危国家、殒社稷之惧也,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传曰:‘从道不从君’,此之谓也。”下列思想中继承和发展了这一主张的是A.韩非“法不阿贵”的思想B.董仲舒“三纲五常”的思想C.朱熹“道统论”的思想D.顾炎武“众治”的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儒家思想的发展。“从道不从君”即依从正确的原则而不依从国君,这与朱熹“道统论”的“正君心”思想是一致的,选择C。A项说的是法律不包庇显贵,但君主除外;B项强调的是遵从儒家伦理道德,是为君主统治服务的;D项则有明显的民主色彩。因此ABD项均不符合题意。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荀子;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13.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假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说明陆九渊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B.反对儒家思想对人的束缚-7-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D.否定了“六经”的权威地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六经皆我注脚”,结合所学,意指陆九渊“心即理也”,强调内心的作用,故A项正确;宋明理学,主张“理”在社会的体现是“三纲五常”等级秩序,并不反对儒家的束缚,故B项错误;“心即理也”,并不是强调随意性,而是“良知”,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故C项错误;题干意在借用儒家经典的内容,与“本心”处处相通,并非否定经典的地位,故D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九渊的心学【名师点睛】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程朱理学陆王心学不同点理学思想“理”是万物的本原“心”是万物的本原哲学范畴客观唯心主义思想主观唯心主义思想修养论(方法论)强调“格物致知”(通过外物求”理”)“心即理”,“致良知”(通过内心的反省)共同点代表都是宋明理学的突出代表实质以儒家纲常约束社会,维护专制统治,遏制人的欲求内容①都认为世界的本原是“理”②都是儒学的新形式③都继承了孔孟“仁”“礼”的思想维护封建统治-8-影响①都有助于维护专制统治,扼杀人的自然欲求②都强调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对塑造民族性格起了积极影响14.元朝马致远的杂剧《破幽梦孤雁.汉宫秋》取材自昭君出塞,其笔下的汉室奸佞当权、外族凭陵,官员都是一批“干请了皇家俸”却不能“安社稷、定戈矛”的废物;汉元帝本来宠爱昭君,却因异族索要而只能恨恨地唱:“我呵,空掌着文武三千队,中原四百州,只待要割鸿沟。”材料反映出A.和亲政策误国的历史教训B.士人仕途无望借古讽今C.元朝统治集团的腐朽无能D.汉族文人家国衰败之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主旨不是揭示和亲政策误国的历史教训,故A排除;材料中反映的是元朝马致远杂剧所反映的汉朝内容,而不是元朝历史,故C排除;材料中没有对士人仕途的阐释,故B排除;依据题干中汉元帝宠爱昭君因异族需要不得不放弃的阐释,体现了汉族文人因国家衰败而感觉痛苦,故D正确。15.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9-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李贽思想16.明清时期,商人在文学作品中出现的频率非常高,并且有很多是以主角的身份出现,一改以往作品中的“文不谈商贾”的现象,而且商人在文学作品中的形象大大改观,不再只是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形象。这反映出A.社会主流价值观念改变B.社会生活决定文学内容C.社会价值取向发生变化D.社会阶层地位变动频繁【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与辨别的能力,由已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工商业市镇和市民阶层兴起,商人地位提高,商人的形象改观,反映了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变化。据此C符合题意。但是,由于占统治地位的仍是重义轻利的宋明理学,且统治者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