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白云高级中学2018学年第一学期月考试题高三历史(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天子、诸侯虽无大宗之名,而有大宗之实”。其意在强调A.天子是天下之大宗B.诸侯在本国则为大宗C.天子诸侯均行宗法D.诸侯冲击天子之地位【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天子、诸侯……有大宗之实”中可以分析出,无论天子还是诸侯都有“大宗之实”,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推行宗法制,故C项正确;AB项包含在C项之中;宗法制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天子的地位,故D项错误。2.《战国策》载,秦赵临战,平原君赵豹劝诫赵王“秦以牛田……不可与战”。材料反映了A.铁犁牛耕发端于秦国B.牛耕在战国时期普遍使用C.赵国推崇墨家非攻理念D.先进生产力促进国力强盛【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秦以牛田……不可与战”体现是牛耕的使用使秦朝经济发展,国力强盛,故D项正确;材料中无法体现出铁犁牛耕发端于秦国,故A项排除;战国时期,牛耕进一步推广,故B项错误;材料“秦赵临战”说明C项错误。3.百家争鸣时期的一位思想家认为:“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何以“明”之?曰-2-A.克己复礼B.兼爱非攻C.道法自然D.加强君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表明,儒墨各有它的是非,他们各自肯定他所认为的是,而否定他所认为的非。现在想要判定他们究竟谁是谁非,那是永远也不可能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是道家思想;A项是儒家思想,排除;B项是墨家思想,排除;C项是道家思想,符合题意;D项是法家思想,排除。【点睛】“道隐于小成,言隐于荣华”“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是解题的关键。4.据《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材料说明当时A.草市的发展B.夜市的繁荣C.官市的管理D.街市的突破【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表明以日出和日入前三刻为开市和闭市的时间,这说明了唐代城市商业交易还有严格的时间限制,政府对市严格管理,故C项正确;草市是在乡村出现的,故A项排除;夜市的出现突破了对市的时间限制,故B项排除;街市的出现突破了对市的空间限制,故D项排除。【点睛】“凡市以日午击鼓三百声”、“日入前七刻,击征三百声,而众以散”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对市的管理严格。5.据史料记载,北宋仁宗曾对一参加科举的学子断言:“此人风前月下,好去‘浅斟低唱’,何要‘浮名’?且填词去。”该学子从此自称“奉旨填词”。该学子作词A.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B.打破诗词界限,使词走向社会-3-C.成为豪放词派的集大成者D.奠定中国文学现实主义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风前月下”“浅斟低唱”反映出该学子的词属于婉约派,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该学子是婉约派词人柳永,A项反映出柳永词的影响,故A项正确;B项是指苏轼,排除;C项是指辛弃疾,排除;D项是指《诗经》,排除。【点睛】“风前月下”“浅斟低唱”是解题的关键;从中分析出答案。6.在中国书法发展史,有书法艺术的三大古风之说:晋韵、唐法、宋意。下列书法作品体现晋韵的是A.B.C.D.【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晋代的名士皆好老庄,崇尚洒脱飘逸,故晋代的书法不重法度而重风姿,而众人所说的晋韵大多指行书之风,行书最具中和之美,有一种从容不迫的气度。材料中B-4-项是行书作品,符合题意,故B项正确;A项是篆书,C项是隶书,D项是楷书,与题意不符,故排除ACD三项。7.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历经传承与创新,如“汉承秦制”、“元承宋制”。其中,“元承宋制”在中央机构的表现为A.中书省与行省制B.中书省与枢密院C.枢密院与宣政院D.中书省与宣政院【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元承宋制”“中央机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朝实行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掌管行政,枢密院掌管军事,三司掌管财政,元朝在中央设立中书省和枢密院,故B项正确;A项中“行省制”是元朝设立的,排除;CD项中的“宣政院”是元朝设立的,排除。8.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A.程朱理学到陆王心学B.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C.传统主流思想的演变D.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答案】C【解析】【详解】图一反映的是宋朝理学的发展,图二反映的是明清时期儒学的发展;从图一到图二,反映出了传统儒学的发展演变过程,故C项正确;A项不符合图二,排除;儒学道统确立与突破是在唐宋时期,不符合图二,故B项排除;两幅图都是儒学的发展,都没有体现出近代民主思想,故D项排除。-5-9.清朝入关以后,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设置律例馆,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主要有《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佘典》等。清政府在制定法规章程方面的这些努力A.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完成了国家法律法规构建C.使处理行政事务有章可循D.通过立法强化对汉人统治【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基于统治全国的需要”“进行全面的立法活动”“《大清律例》、《钦定六部则例》、《理藩院则例》及以行政法为主要内容的《大清会典》”中可以看出,清政府大规模立法,使国家的各项事务有章可循,从而加强对全国的统治,故C项正确;AD项包含在C项之中;B项说法错误,错在“完成”。10.近代社会学家指出:“中外通商,语言不同,习惯各异,不得一能代表两方意思者,介于其间,欲求交易之成,必不可得”。由是产生了A.商帮B.洋行C.买办D.洋务派【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代表两方意思者,介于其间,欲求交易之成”中可以看出,这类人是中国近代帮助西方与中国进行双边贸易的中国商人;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类人是指买办,故C项正确;明清时期商帮就已经产生,故A项排除;洋行是外国商人在中国设立的商行商号,故B项排除;洋务派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特别是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壮大的统治阶级内部的一个政治派别,故D项排除。11.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较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的群众基础。主要是因为A.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6-C.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D.新文化运动促进民众觉醒【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文化运动推动了人们思想解放,促进了民众觉醒,从而使更多的阶层参与到五四运动之中去,故D项正确;A项是五四运动比辛亥革命有更广泛群众基础的表现,排除;B项是五四运动的影响,排除;中共成立的时间是1921年,故C项排除。12.1949年7月9日,《人民日报》的新闻报道《纪念抗战十二周年,南京举行阅兵典礼》介绍“阅兵仪式于下午五时半开始”。下列关于这一阅兵场景的的设计错误的是A.展现占领总统府的情景B.打出“六周,30万”的标语C.奏响国歌《义勇军进行曲》D.高呼“将革命进行到底”口号【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1949年7月9日”可以分析出,《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是在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决定的,故C项错误,符合题意;A项是1947年4月,正确,但不符合题意;B项是指南京大屠杀,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将革命进行到底》是毛泽东所著的1949年的新年贺词,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点睛】解题的关键时间“1949年7月9日”。13.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诞生到1949年新中国成立定都北京,党中央所在地随着革命形势发展而辗转南北。如图所示,党中央所在地先后顺序是A.①②③④-7-B.②①③④C.②①④③D.④①②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和所学知识可知,①是江西瑞金,1931年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诞生地;②是上海,1921年中共诞生地;③是西柏坡;1948年中共中央移驻西柏坡④是延安,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共中央驻地;因此正确顺序是②①④③,所以答案选C。14.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美国政府提出的议案,谴责“北朝鲜对大韩民国发动的武装进攻”并派遣联合国军予以干涉。对此,当时参加联合国的中国政府A.反对干涉B.支持决议C.弃权抗议D.抗美援朝【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却未能获得在联合国中的合法地位和权利,当时在联合国代表中国政府的是蒋介石集团,因此当时参加联合国的中国政府对此决议是支持的态度,故B项正确,AC项排除;D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态度,故排除。【点睛】关键时间点“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15.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由此可见A.生产资料完全实现公有制B.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D.社会主义建设由此起步【答案】B【解析】【详解】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但非公有制经济仍然占据一定的比例,故A错误;1956年底三大改造后,公有制经济已经占据主导地位,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故选B;改-8-革开放以来,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排除C;社会主义建设从“一五”计划开始起步,排除D。16.1971年7月15号,一条新华社公布的公告震动了世界。世界上所有的电波都在载送这个消息A.中国重返联合国B.美国乒乓球队访问中国C.尼克松即将访华D.《中美联合公报》发表【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1971年7月15号”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71年发布的这条信息是指1972年尼克松将访华,故B项正确;1971年10月25日联合国大会第26届会议上,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组织中的合法权利,故A项排除;B项是1971年4月,排除;D项是1972年尼克松访华期间发表的,排除。【点睛】注意解题的关键时间“1971年7月15号”。17.随着新中国重返联合国,一系列国际组织先后恢复了中国的合法席位。下列国际组织中,最早接纳新中国的是A.世界银行B.关贸总协定C.国际货币基金组织D.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项是1980年5月15日,B项是2001年,C项是1980年4月17日,D项是1979年2月,因此正确答案是D项。18.《邓小平在重要历史关头》写道:在中国,农民要种田,种田要吃饱饭,这是1十1=2的最简单的道理。但在1979年,却成为一个举国上下反复争论不休的严重政治问题。争论的焦点是:A.真理的标准是什么?B.如何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9-C.包产到户姓“资”还是姓“社”?D.社会主义是否可以有市场?【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1979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经济体制改革特别是农村的经济体制改革成为一个举国上下反复争论不休的问题,即包产到户姓“资”还是姓“社”,故C项正确;AB项是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前的争论的焦点,排除;D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前争论的焦点,排除。【点睛】解题时注意时间“1979年”。19.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近墨者黑”与“近墨者未必黑”之辩。“近墨者未必黑”这一论点凸显的时代特征A.墨家学派的时代价值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探索C.反思苏联解体的教训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探索进入关键时期,“近墨者未必黑”这一论点就凸显当时的时代特征,故B项正确;“近墨者黑”是儒家思想家荀子的主张,故A项排除;苏联解体是1991年12月,故C项排除;D项是1992年中共十四大上提出的,排除。【点睛】从“1991年,高考作文题目”分析出题目中的时间;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答案。20.雅典民主政治的建立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从梭伦改革的“四百人会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