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城市空间结构巩固练习1 新人教版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城市空间结构一、选择题(一)职位平衡是指城市在规模合理的范围内所提供的就业岗位数量与该范围内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大致相等,且大部分有工作的居民可以就近工作。通常用职住比来评价一个地区的职住平衡状况,计算公式为:职住比=就业岗位数量/居民中的就业人口数量。下图是2015年北京环线之间职住比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1、相比较而言,北京职住最为平衡的区域在()A.二环与三环之间B.三环与四环之间C.四环与五环之间D.五环与六环之间2、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环线间职住比差异逐渐加大,导致就业人群的()A.平均居住成本上升B.平均出勤距离增加C.平均经济收入增加D.平均通信费用增加3、针对环线间职住比差异加大带来的问题,北京宜采取的应对措施是()①大力发展快速交通②郊区兴建大型住宅区③部分产业迁至郊区④提高郊区产业集聚度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解析:第1题,根据职住比的计算公式,职住比最为平衡,也就是职住比在1.00附近。细读图例,北京职住比最为平衡的区域在图中0.95~1.00和1.00~1.15,即四环与五环之间。故选C。第2题,20世纪80年代以来,北京经济飞速发展,人口和产业向市中心集聚,由于市中心地价高、交通通达度好,形成典型商业区。由于城区出现各种城市问题,环线间的职住比差异不断加大,人口开始向市中心外迁移,但产业多数在市中心,所以就业人群的出勤距离逐渐增加。故选B。第3题,由分析得出,北京环线职住比差异加大,说明产业集中在城区,人口居住在外围,就业人群平均出勤距离增加,带来交通拥挤等问题。所以采取的应对措施有大力发展快速交通,或者把产业迁移到郊区,减少就业人群出勤距离,缓解交通拥挤等。故选A。2答案:.C.B.A(二)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化。如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1.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A.蒸发量增加B.地下径流量增加C.降水量增加D.雨季地表径流量增加2.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①减少土壤侵蚀②补充地下水③增加下渗量④解决城市洪灾⑤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①②B.④⑤C.③④D.②③解析:1.D2.D第1题,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地表硬化,植被减少,因而在雨季时雨水下渗量减少,地表径流量增加。第2题,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相比,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建有绿化带和渗水道路,有利于增加下渗量,补充地下水,减轻城市洪灾;城市集雨管网有利于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三)日本东京都市圈的地域结构变化深受经济的影响。20世纪80年代后期,泡沫经济导致地价惊人增长,住宅建设向外蔓延;20世纪90年代初期,泡沫经济崩溃,地价持续下跌,郊区扩张的势头停止,中心区人口增加。另一方面,自1980年以来,日本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由此引发的人口问题加剧了东京都市圈的结构变化。据此完成1--2题。1.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京都市圈中心区人口增加的主要原因是()A.郊区环境恶化B.中心区交通便捷C.郊区地价上涨D.中心区房价适中2.近年来“工作生活平衡”思想受到推崇,为最大限度实现职住平衡,方便居民就近工作,东京都市圈规划宜采用()A.同心圆模式B.扇形模式C.多核心模式D.楔形模式3答案1.D2.C解析第1题,泡沫经济崩溃后东京都市圈中心区地价开始回落,由此引发了城市中心区的住宅建设,带动了诸多价格适中的商品住房供给,这些新增的公共住房和商品住房吸引了不同人群的迁入。第2题,为推动“工作和家庭生活的平衡”,需减少因远距离通勤而导致的时间损失,确保工作以外的家庭生活、闲暇活动时间,最大限度地实现职住接近。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来看,能实现“工作生活平衡”的是多核心模式。(四)特色小镇是指有效集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特色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地域类型,建设特色小镇可以疏解过度发展的大城市的某些功能。浙江省是我国首个建设特色小镇的省份,现有海宁皮革时尚小镇、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等23个国家级特色小镇,是全国特色小镇最多的省份之一。据此完成第1--3题。1.关于城市功能疏解,正确的举措是()A.加快城市新区建设,迁出污染企业B.严格审批程序,合理控制城市规模C.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D.建设特色小镇,规划其为住宅区2.浙江省的特色小镇()A.由乡镇发展而成,是农村的一部分B.独立于城市和乡镇,有特色产业的小城镇C.由小城市发展而成,是城市的一部分D.承接大城市产业转移,以旅游业为主的小城镇3.浙江省特色小镇众多,主要原因是()A.自然条件优越B.人口众多、素质高C.国家政策优惠D.特色产业占比高答案1.C2.B3.D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城市功能疏解,主要是疏解过度发展的某些功能。优化产业结构,适度产业转移是疏解城市功能的重要措施,故C项正确。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扩大城市规模和控制城市规模,都无法疏解城市过度发展的某些功能,A项和B项错误。建设特色小镇,目的不是规划为住宅区,D项错误。第2题,由材料可知,特色小镇不是农村的一部分,A项错误。浙江特色小镇独立于城市和乡镇,且有自己的特色产业,B项正确。特色小镇指有效集合了新型城镇化发展区、特色产业和旅游景区的地域类型,不是由小城市发展而成,C项错误。特色4小镇有各自的特色产业,不一定以旅游业为主,D项错误。第3题,浙江省特色小镇众多,主要原因是特色产业占比高,D项正确。(五)(2019·安徽皖北协作区联考)半城市化地区是一种介于城市和乡村之间的过渡性的地域类型,半城市化地区聚落空间格局的演化不仅受城市化等外部力量的驱动,也受制于村民就业方式的变化的影响。康杜村位于西安市南郊长安区大学城内,是大学城建设中保留下来的村落,为多所高等院校所包围的一处典型半城市化地区。下图表示康杜村半城市化形成过程中村民就业构成变化情况。结合材料回答1--3题。1.康杜村村民由阶段一到阶段三的可用资源总体上呈现出的转化趋势为()A.劳动力房产耕地B.劳动力耕地房产C.耕地房产劳动力D.耕地劳动力房产2.能正确表示康杜村居民就业方式的是()A.甲-农民乙-工人丙-房东丁-店主B.甲-农民乙-店主丙-房东丁-工人C.甲-工人乙-农民丙-店主丁-房东D.甲-工人乙-房东丙-农民丁-店主3.2001年后,康杜村半城市化的发展过程总体处在()A.城市化发展的初期阶段B.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C.城市化发展的后期阶段D.逆城市化阶段解析:第1题,土地征收前的第一阶段还是典型农村,依赖的资源是耕地;第二阶段主要以大学城建设为主,耕地已被征收,则农民就业以到工地打工为主;第三阶段,村庄被大学包围,可出租房产,获得收入。第2题,在土地征收前,村民就业以农业耕作为主,则甲为农民;第二阶段,土地征收后农民只能选择务工,则乙为工人;阶段三大学城建成、高校入驻,村民出租房屋获得收入,则丙为房东;比重较小的可能是开商店,则丁为店主。第3题,2001年至2015年间,居民就业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第三产业为主,发展非常迅速;可推测应处于城市化发展的加速阶段。答案:1.D2.A3.B5(六)下图为“2014年四省市城镇人口占全国城镇人口的比重与GDP占全国GDP比重的关系图”。读图完成1~2题。1.四省市中“滞后城市化”现象相对最明显的是()A.四川B.云南C.上海D.浙江2.下列有关四省市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上海市的GDP最高B.四川城镇化水平最高C.云南的城镇人口最少D.浙江GDP是云南的两倍答案1.D2.C二、非选择题城市化是现代化的必经之路,不同地区、不同国家的城市化发展呈现出不同的特点。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美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表(%)。1800年1850年1890年1920年英国21396265美国4123551材料二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的城市具有自身的特点。2006年中国城镇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为43.9%。从城市规模看,特大城市发展最快、中等城市次之,小城市发展缓慢。(1)在城镇人口变化过程中,英、美比较,其各自特点体现在哪里?(2)根据材料二,说明1980年以来中国城市化的主要特点。6参考答案(1)英国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高于美国,美国城镇人口增长速度比英国快。(2)特点:城市化起步晚;发展速度快;城市化水平较低;城市发展不合理。

1 / 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