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荆州中学、宜昌一中、龙泉中学2019届高三地理5月联考试题(含解析)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下图为2000~2010年间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据此完成下列各题。1.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是因为其A.地理位置居中B.人口基数稳定C.经济实力雄厚D.交通网络发达2.据图推断,图示时段A.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加快B.中部地区人口迁移规模稳定C.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出地区D.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答案】1.B2.D【解析】试题分析:【1题详解】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促进人口迁移,从图中可以看出,十年间,我国人口迁移重心均位于武汉市周边,主要原因是武汉地理位置比较适宜,所以A正确。【2题详解】从我国省际人口迁移重心变化可以看出,图示时段西部地区人口迁出速度减慢,珠三角转为人口净迁入地区,长三角对外来人口引力增强,所以D正确。考点:人口的空间变化-2-上游度指数是指一国某部门产品在达到最终需求之前还需要经历的生产阶段的数目。如果产品被直接用作最终需求,则该产品的上游度指数为1。一般而言,上游度指数越高,该产品离最终需求越远,越偏向为中间投入品,其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也越高。下表示意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据此完成下列各题。3.1995~2011年我国部分制造业部门上游度指数变化表明A.食品、饮料和烟草部门产品作为中间投入品增多B.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部门产品多为最终消费品C.化学品和化工产品部门较多从事终端产品的组装D.机械产品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在不断提升4.根据上游度指数变化推测,20092011年可能发生了A.全球经济衰退B.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升级C.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走低D.我国劳动力资源短缺5.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指数,应采取的措施是A.提高劳动生产率,生产和出口更多组装品B.增加部门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国内增加值C.改善劳动力就业结构,积极扶持第三产业D.减少工业制成品出口,增加初级产品比重【答案】3.A4.A5.B【解析】【3题详解】从表中可知,食品、饮料和烟草部门产品上游度指数总体上是增加的,说明其作为中间投入品增多;木材、木材产品和软木部门产品多为中间投入品;化学品和化工产品部门的产品多作为中间投入品,因此该部门并不会较多从事终端产品的组装;机械产品部门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呈波动变化,总体上略有降低。-3-【4题详解】2009-2011年,表中所示制造业部门产品上游度指数均下降,其原因最有可能是全球经济衰退,工业投入不足;若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表中所示制造业部门作为中间投入品会增多;国际市场能源价格走低有利于制造业部门产品上游度指数上升;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5题详解】为了提高我国制造业部门的上游度指数,即延长产业链,应增加部门研发投入,提高产品周内增加值。A、C、D选项所述内容均不能延长产业链。水车亦称“翻车”、“踏车”,主要由木槽、刮水板、轮轴和木链构成,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能引水灌溉和排水的农具,最初的水车是用人力转动的,长约3米左右,后来出现了利用畜力、风力、水力等转动的多种水车。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目前仅博物馆或个别乡村可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6.从汉朝至20世纪70年代,水车之所以流行于我国大部分地区是因为其能A.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B.扩大和保障种田规模C.使农作摆脱水源制约D.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7.下图示水车曾广泛适用于我国A.地势和缓的平地B.洪涝频发的湖沼地C.地势起伏的山区D.干旱缺水的垦荒地8.20世纪70年代后水车在我国逐步消失,主要是因为我国A.种植结构的调整B.水资源跨区域调配C.耐早稻种的推广D.机械化水平的提升【答案】6.B7.A8.D【解析】【分析】-4-本题考查农业技术对农业发展的影响。【6题详解】我国农业分布区大部分为季风气候,降水季节变化大,年际变化大,作为引水灌溉和排水的水车,可增加农田的灌溉面积和洪水期的农田排水,有利于扩大和保障种田规模,B正确。水车输水距离有限,不能减少水利工程的修建,A错误。可以缓解水源制约,不可以摆脱,C错误。我国古代农业多为小农经济,农产品的商品率低,D错误。【7题详解】据材料可知,水车输水距离有限,适合地势和缓的平地输水和排水,A正确。古代受农业技术条件限制,湖沼地不利于农业的发展,B错误。地势起伏的山区,输水距离较远,不适合水车使用,C错误。干旱缺水的垦荒地,水源少,水车需求量少,D错误。【8题详解】20世纪70年代后,随着经济技术的发展,效率更高的抽水机广泛使用,水车逐渐被取代,慢慢消失,D正确。种植结构的调整、水资源跨区域调配和耐旱稻种的推广对农业用水的需求没有减少,故农田输水仍是需要的。【点睛】主要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全面获取信息进行概括即可,难度一般。细颗粒物(PM2.5)的排放超过大气循环能力和承载度,细颗粒物浓度将持续积聚,此时如果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2016年12月,入冬以来最持久雾霾天气来临,全国多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下图是我国南方局部区域该时段某日海平面与相应5000m高空等气压差分布示意图(单位:hPa)。据下图回答下列各题。9.此时,下列城市近地面气压最高的是-5-A.长沙B.重庆C.南昌D.武汉10.此时,南昌近地面的风向最有可能为A.偏东风B.偏西风C.偏南风D.偏北风11.若仅考虑天气因素,此时下列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武汉风力较小,雾霾持续时间较长B.重庆风力较大,雾霾持续时间较短C.武汉盛行上升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D.重庆盛行下沉气流,雾霾持续时间较长【答案】9.B10.C11.D【解析】【9题详解】气压随海拔升高而降低。由图可知,四个城市所在地海平面与相应5000m高空等气压差从大到小依次为重庆、南昌、长沙、武汉,可推知重庆5000m高空气压最低,根据热力环流中气压分布与气流的运动方向可推出,重庆垂直方向上空气做下沉运动,近地面气压最高,故选B。【10题详解】结合上小题分析可知,武汉近地面气压最低,近地面从南昌到武汉气压逐渐降低,水平方向上近地面空气,从南昌高压处向武汉低压处流动,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向右偏转,形成偏南风,C正确。【11题详解】由材料可知,受静稳天气等影响极易出现大范围的雾霾,静稳天气是指由于出现持续不利于扩散气象条件导致污染物大范围积累。重庆位于近地面的高压中心附近,盛行下沉气流,不利于雾霾扩散,雾霾持续时间较长,D正确;武汉位于低压中心附近,盛行上升气流,污染物能容易扩散,雾霾持续时间短,C错;此图并非近地面等压线图,无法判断重庆与武汉的风力大小,A、B错。故选D。第Ⅱ卷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2.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6-贝壳杉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树种之一,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幼树较耐荫,根深,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大屏障岛(见下图)历史上曾是贝壳杉的天堂,原是无人荒岛,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屏障岛,毛利人对贝壳杉怀有特殊的敬意。当欧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岛之后,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用贝壳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将大量原木出口海外。殖民者还用贝壳杉木修筑了一座贝壳杉大坝。贝壳杉天然林遭到严重破坏。上世纪后半期,当地政府重视贝壳杉林的生态恢复。(1)简述历史上大屏障岛与新西兰大部分地区相比,成为贝壳杉的天堂的条件。(2)推测殖民者修筑贝壳杉大坝的原因。(3)分析大量砍伐贝壳杉给当地生态带来的威胁。(4)在贝壳杉林恢复T程中,有人认为可以混交引入其他树种,你是否同意,并说明理由。【答案】(1)纬度较低,气候温和,冬季气温高于0℃;受西风带控制时间较短,影响较弱,夏季能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光照条件较好;开发历史较晚,且毛利人对贝壳杉的敬意使得历史上贝壳杉受人为干扰较小。(2)大屏障岛面积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有险滩、急流,原木难以漂浮通过;修筑大坝便于控制水位、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贝壳杉林茂密,就地取材。(3)贝壳杉生长缓慢,一经破坏难以恢复,造成森林资源枯竭;缺少林冠拦截和枯枝落叶涵蓄,地表径流加强,诱发水土流失;栖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4)同意:混合林抵御病虫害能力更强,有利于增强群落的稳定性;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7-小气候,减轻水土流失;为野生动物营造多样化生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不同意:引入其他树种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驱逐贝壳杉的生长空间;其他树种在种间竞争中也可能处于劣势,成活率低,长势差;人工干预消耗人力物力,增加经济成本。【解析】【分析】通过阅读观察图文材料可知贝壳杉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而图中看出该岛纬度低,受海洋影响强,气候温暖湿润,符合贝壳杉生长的条件;欧洲殖民,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修筑大坝便于控制水位、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大量砍伐森林会导致水土流失。【详解】(1)读材料可知,贝壳杉喜温热湿润气候,是中性喜光树种,观察大屏障岛图发现其纬度较低,热量充足,受海洋影响,冬季气温高于0℃;冬季全球气压带整体南移,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多晴朗天气,光照充足;且材料中提到大屏障岛原是无人荒岛,后来毛利人登陆大屏障岛,毛利人对贝壳杉怀有特殊的敬意,说明开发历史短,受人类影响小。(2)由材料可知,当欧洲殖民者踏上大屏障岛之后,大肆砍伐贝壳杉,将贝壳杉通过漂流的方式从森林运到沿海港口,用贝壳杉建造房屋、修造船舶并将大量原木出口海外。读图可知大屏障岛面积较小,河流落差大,水流速度快,部分河段有险滩、急流,原木难以漂浮通过;修筑大坝蓄水便于控制水位、稳定流速,有利于将原木顺利漂流到沿海地区。(3)材料中提到,贝壳杉长成参天大树需要两百多年,说明贝壳杉生长缓慢,一经破坏难以恢复,大量砍伐会造成森林资源枯竭;植被覆盖率降低森林保持水土能力下降,容易诱发水土流失;森林植被减少,野生动物柄息地和食物来源减少,导致野生动物锐减,生物多样性减少。(4)该题型,即可同意也可不同意;同意引入其它树种,应从积极方面分析,如:能在短时间内恢复森林植被,提高植被覆盖率,改善小气候,减轻水土流失;为野生动物营造多样化生存环境,提高生物多样性;不同意引入其它树种,应从消极方面分析,如:可能导致外来物种入侵,减小贝壳杉的生长空间;其他树种在种间竞争中也可能处于劣势,成活率低,长势差;人工干预消耗人力物力,增加经济成本。【点睛】本题组考查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意在考查学生环境保护的相关知识。仔细解读材料,获取关键信息,联系新西兰的自然环境解答。-8-1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亮布”是广西融水苗族自治县苗族传统手工布料,因闪闪发亮而得名,是苗族人眼中最高档的布料。当地人们采摘天然染料蓝靛草将布料染色,晾干后涂蛋清,用木槌反复捶打,经过多次反复晾、涂、锤,可以使布面长久保持光泽。10多米长的“亮布”前后约要两三个月才能制作完成。“亮布”的制作工艺在苗家人生活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现已被当地政府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近年来,融水县亮布生产促进了当地社会经济的发展,亮布生产作坊不断增多,生产规模不断扩大。下图为融水苗族自治县交通线路分布图和亮布生产场景图。(1)指出融水县最适宜生产亮布的季节,并说明理由。(2)说明亮布曾是当地苗族人眼中高档布料的原因。(3)分析亮布在苗家山寨中曾一度难觅其影的原因。【答案】(1)秋季理由:秋季降水相对较少,晴天较多且多风,利于亮布晾晒;气温适宜,湿度小,适宜人们在作坊内加工亮布。(2)布料闪闪发亮,与众不同;手工工艺,工艺复杂,耗时长,产量低;使用天然原料染色,品质优良;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