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2节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下提能 新人教版必修3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2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课下提能一、选择题1.在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中,能量形式的转变顺序是()A.光能→化学能→热能B.热能→光能→化学能C.化学能→光能→热能D.光能→热能→化学能解析:选A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化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生物群落中的化学能最终以热能的形式散失。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可逆转的B.食物链越短,可供最高营养级消费的能量越多C.初级消费者越多,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越少D.营养级越多,散失的能量越多解析:选C由于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无论初级消费者多少,次级消费者获得的能量都是初级消费者的10%~20%。3.在由“草→鼠→狐”组成的一条食物链中,鼠经同化作用所获得的能量,其去向不包括()A.通过鼠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B.通过鼠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C.通过狐的粪便流入分解者体内D.流入狐体内并被同化的能量解析:选B鼠为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一部分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其余的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其中一部分以遗体残骸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一部分被狐摄入,被狐摄入的能量中一部分以粪便的形式被分解者利用,剩下的被狐所同化;由于鼠的同化量等于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中的能量,因此鼠的粪便中的能量属于草的同化量。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兔子吃了1kg的草,则这1kg草中的能量就流入到了兔子体内B.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到狼的体内C.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到生物群落D.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物质而循环利用的解析:选C兔子吃了1kg的草,但能被兔子同化的能量只是部分,因为有部分能量2不会被同化,会随粪便排出。能量传递效率是指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的传递效率,而不是指个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此过程中利用了太阳能,因此能量从无机环境流入到了生物群落。能量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5.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用生态学观点分析,其目的是()A.保持生物群落的单一性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地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解析:选D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让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和鱼塘中所养殖的鱼类,即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6.在“浮游植物→小鱼→海豹→虎鲸”这条食物链中,虎鲸增加1kg体重,至少消耗浮游植物的量为()A.1kgB.10kgC.125kgD.1000kg解析:选C求至少需要消耗量时,能量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即:需要浮游植物的量=1÷20%÷20%÷20%=125(kg)。7.若一个相对封闭的生态系统中共有五个种群,其能量调查如下表所示:种群甲乙丙丁戊能量(107kJ·m-2)2.5013.309.800.28250.00根据表格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A.甲的生物量一定比乙小B.5种生物形成的食物链是:戊→乙→丙→甲→丁C.甲一定是初级消费者D.乙和丙是竞争关系解析:选D分析表中的数据:戊的能量最多,乙和丙其次,甲第三,丁最少。结合能量流动的特点可知乙和丙都处于第二营养级,两者最可能是竞争关系,所以这5种生物所形成的食物链是:,其中戊是生产者,甲属于次级消费者,丁是最高营养级。生物量是指某一时间单位面积或体积栖息地内所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生物种,或所含一个生物群落中所有生物种的总个数或总干重(包括生物体内所存食物的重量),因为乙只是第二营养级中的部分生物个体,所以甲的生物量不一定小于乙。8.如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3A.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B.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C.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D.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解析:选C能量流动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甲)固定的太阳能=175(呼吸消耗量)+200(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875(分解者分解量)=1250(kJ);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丙的总同化量乙的总同化量=30200=15%;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为作物提供了无机盐,但能量并未流入消费者体内,故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食物链的营养关系一般不可逆,这决定了能量流动的单向性。9.在某草原生态系统能量流动过程中,假设羊摄入体内的能量为n,羊粪便中的能量为36%n,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为48%n,则()A.羊同化的能量为64%nB.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为52%nC.由羊流向分解者的能量为16%nD.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64%n解析:选A羊同化量=摄入量-粪便中的能量=64%n。储存在羊体内的能量=同化量-呼吸作用散失量=16%n。根据能量流动传递效率为10%~20%,故由羊流向下一营养级的能量为(10%~20%)×64%n。10.如图为某人工鱼塘食物网及其能量传递示意图[图中数字为能量数值,单位是J/(m2·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为第六营养级B.该食物网中第一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5%C.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1357J/(m2·a)D.该食物网中的生物与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解析:选B该食物网中最长的食物链为:浮游植物―→浮游动物―→幽蚊幼虫―→太阳鱼―→鲈鱼,食物网中最高营养级鲈鱼属于第五营养级。第二营养级包括浮游动物和摇蚊幼4虫,二者共有的能量为3780+4200=7980,因此从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7980÷31920×100%=25%。一个营养级所含有的能量,一部分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还有一部分用于自身呼吸消耗和流向分解者等,题目中1357是1483(太阳鱼总同化量)减去126(下一营养级摄入量)得到的,因此太阳鱼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比1357J/(m2·a)要少。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无机环境,而食物网中只有生产者和消费者,无分解者,所以食物网与无机环境不能构成生态系统。11.下表是某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情况的调查结果,表中甲、乙、丙、丁、戊分别代表构成该生态系统食物网的主要种群[表中数据单位:102kJ/(m2·a)]。下列分析错误的是()种群同化固定的能量体内贮存的能量呼吸消耗的能量甲16.744.5412.2乙7015.854.2丙930229701丁69.52049.5戊1.6740.41.274A.表中的丙为生产者B.表中的种群构成2条食物链C.当某种原因导致乙减少时,戊的数量仍能保持相对稳定D.第一营养级和第二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约为18%解析:选D根据各种群的同化量可判断甲、乙、丙、丁、戊能形成食物网:,其中丙为生产者;当乙减少时,戊可以通过丙→丁→甲→戊食物链获得能量,进而保持数量相对稳定;乙和丁处于第二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139.5×102kJ/(m2·a),丙处于第一营养级,同化的能量是930×102kJ/(m2·a),则能量由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传递效率是(139.5×102)/(930×102)×100%=15%。12.根据生态学的原理,要使能量流经食物链的总消耗最少,人们应采取哪一种食物结构()A.以家禽的蛋类为主B.以淡水养殖的鱼、虾为主C.以谷物和植物蛋白为主D.以鸡、猪等家禽、家畜的肉类为主解析:选C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原理,食物链越长,流经食物链的总能量损失越多。由此可知,以植物性产品为食的食物链最短,能量在此种食物链流动时损失最少。5二、非选择题13.下面为某农田生态系统的局部能量流动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值。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________(填字母),相关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是__________。(2)c表示_______,f表示生态系统中能量的输出部分,其形式为________,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可用图中的________(填字母)表示。(3)g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成分)所利用的能量值,其获得的h来自第________营养级。(4)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农民为达成上述目的,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能量,即a,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2)f表示初级消费者通过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的能量值。c表示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d表示初级消费者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等生命活动的能量值。(3)g表示以粪便、遗体、残骸等形式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值。h表示初级消费者粪便中的能量,这些能量来自生产者(第一营养级)。(4)研究农田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可以帮助人们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从生产者的角度考虑,可采用除草、治虫等措施。答案:(1)a叶绿体(2)初级消费者同化的能量热能d(3)分解者一(4)调整能量流动关系人工除草、除虫14.调查发现小型湖泊中的绿藻、蓝藻是露斯塔野鲮鱼和罗氏沼虾的食物,罗氏沼虾又是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如图1表示不同体长露斯塔野鲮鱼的食性相对值,图2表示绿藻和蓝藻对水体中N、P元素吸收量及其体内藻毒素含量。分析回答:6(1)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2)若将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________kg。(3)科研小组又对罗氏沼虾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kJ/(cm2·a)]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51.627.01.523.1据表结果分析,罗氏沼虾同化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4)该湖泊受到富含P元素的生活用水的污染,某科研小组提出生态治污的方案:首先培养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选择的藻类是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投放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选择体长大于4.2cm的野鲮鱼,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1)据题意分析可画出如下食物网:据此可知该湖泊中露斯塔野鲮鱼与罗氏沼虾的种间关系是竞争和捕食。(2)体长为2.8cm的露斯塔野鲮鱼的食物来源中植食性∶肉食性=1∶1,则增重2kg至少需要藻类的量为1÷20%+1÷(20%×20%)=30(kg)。(3)罗氏沼虾同化量=摄入食物中的能量-粪便中的能量=51.6-27.0=24.6kJ/(cm2·a)。(4)两种藻类去除水体中的P元素能力相同,但蓝藻中藻毒素量远高于绿藻,会对罗氏沼虾和露斯塔野鲮鱼造成危害,因此选择的藻类是绿藻。如果藻类大量繁殖也会破坏环境,所以应投放植食性比例较高的鱼类,即体长大于4.2cm的露斯塔野鲮鱼控制藻类的数量。答案:(1)竞争和捕食(2)30(3)24.6kJ/(cm2·a)(4)绿藻绿藻体内的藻毒素含量低植食性比例高,食物链短,能量利用率高15.图1为某湖泊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简图,其中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m1、m2代表不同的能量形式。图2为能量流经该生态系统某一营养级的变化示意图,7其中a~g表示能量值的多少。回答下列问题:(1)图1中,m1、m2表示的能量形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位于营养级Ⅳ的生物个体数量一般远远少于营养级Ⅲ,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1 / 7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