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金溪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金溪一中2018-2019学年度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卷高二历史考试范围:必修三分值:100分;时间:100分钟;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1.孔孟经历处处“碰壁”后,曾有如下言论:(孔子)“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孟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这反映了当时A.儒者抱有重构伦理道德的愿望B.儒者主张遭受社会的普遍排斥C.社会转型时期的必然发展趋势D.儒者具有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所给材料没有反映出儒者的伦理道德重构,故A排除;社会对待儒者主张的态度在题干所给材料中没有涉及,故B排除;社会转型属于对材料的过度推理,题干所给材料本身无从体现,故C排除;题干所给材料中“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已可也。三年有成”、“如欲乎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反映出孔孟希望统治者任用自己,来实现社会繁荣、百姓安居的政治抱负,这体现出儒者经世济民的担当精神,故D正确。【点睛】本单元是考查中国古代思想史的核心内容,知识点密集,主客观性试题都是考查形式,内容以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著作以及历史地位、汉初黄老思想、儒学正统地位、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及对后世的影响,认识随着政治统一,思想走向统一的趋势,明清时期进步思想家的主张,著作。认识儒家思想的变化发展、评价其历史地位,复习时,要结合不同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更好的理解思想内涵。2.学完“百家争鸣”后,某班几名同学将本班各科老师“对号入座”,你认为其中不恰当的是A.历史老师关爱学生,教育我们要和谐相处,有儒家的风范B.英语老师着装时髦,特别讲究师道尊严,这是墨子的做法C.语文老师给我们充分的自主权,极少干预,深得老子真传D.数学老师是法家弟子,学期初他就制定了班规,并严格执行-2-【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子代表的是小生产者的利益,主张节俭,不可能着装时尚,B项符合题意。故选B项。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墨子思想3.《汉书·武帝纪》:“朕郊见上帝,……见群鹤留止,以不罗罔,糜所获献。荐于泰畤,光景并见。其赦天下。”上述现象反映了下列哪一思想A.“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B.“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C.“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D.“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史料解读及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题干材料体现的是一种天人合一的思想,故B项符合题干的思想。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4.陈亮是南宋功利学派的代表人物,这一学派在义利观上比较务实,注重功利。陈亮认为“天下岂有身外之事,而性外之物哉!”下列贯穿着讲求实际功利精神的是:A.老子的无为而治B.孔子为政以德思想C.墨家学派的诉求D.王阳明心学的主旨【答案】C【解析】据材料“在义利观上比较务实,注重功利”,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墨家学派代表了小生产阶级,具有一定的人民性。墨子言功利,不是利己,而是普天同利,这种建立在理想国上基础上的功利主义,故C选项正确;老子的无为而治没有贯穿功利主义,故A选项错误;孔子为政以德思想强调以德治民,与功利主义关系不大,故B选项错误;王阳明心学的主旨是心外无物,与材料无关,故D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如何理解墨家的功利主义精神,墨家提倡的兼爱、非攻、尚贤、尚同、非命、非乐、节用、节葬等等都是出于当时的时代条件之需要,是为了维护广大劳动人民的生存与生活需要而提出来的。墨家的思想紧紧围绕着增进广大劳动人民的幸福这一主题-3-展开,因此用功利主义来形容墨家的思想再合适不过了。5.斯宾诺莎的法律思想是建立在人性论基础之上的。他认为,社会之所以需要法律,是为了约束人们,使之听从理性的指导,而人并不是生来就能听从理性指挥的,因此,法律是人类本性的需要。以下中国古代先贤的思想与之有相似之处的是A.朱熹B.董仲舒C.李贽D.王夫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朱熹。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朱熹的存天理,灭人欲就类似于人们要服从于天理服从于法律,从这个角度讲朱熹的思想和斯宾诺莎的思想是一致的,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没有类似的法律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李贽反封建正统思想,没有类似的法律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王夫之反对君主专制,没有材料所述的类似的法律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6.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在《太子》篇中说:“凡教太子,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凡教太子,过市,则见贩鬻之劳;在途,则见负担之劳。”该言论反映了唐甄的治国思想是A.关注下层民众的疾苦B.重视农工,勤俭治国C.民富是国富的前提D.全面关注社会经济【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获取材料信息的能力,题干中“观于桑,则知衣服所自出”指的是要关注农业,“观于肆,则知器用所自出”指的是要关注工商业,因此唐甄的治国思想是全面关注社会经济,故D项正确;A、B、C三项在题干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明清批判思潮(王夫之、黄宗羲和顾炎武的思想)。-4-【名师点睛】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家共同的观点: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主张限制君权,提出“人民为主”;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倡“工商皆本”;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7.《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上、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唐代的小说、其他通俗文学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对此合理的解释是,唐代A.具有重诗的社会风B.对等级制度执行不力C.文学创作日趋平民化D.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答案】A【解析】联系所学可知,唐朝时期诗歌达到了高度成熟的黄金时代,材料“《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说明唐朝时期出现了重诗的社会风气,故A项正确;BC项材料没有体现;官府垄断教育被打破是在春秋战国时期,所以排除D。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全唐诗》中收录了许多和尚、道士、尼姑、宫人、歌妓以及无名氏的作品”“也大量引用五言、七言诗歌作唱词”切入,结合唐诗进行思考。8.乾隆帝酷爱书法,于卧室边专置一间小暖阁,用以珍藏代表中国书法艺术最高水平之名贴——王羲之《快雪时晴帖》、王献之《中秋帖》、王殉《伯远帖》,此三帖被后人称为“三希帖”(下图)。下列对其书体特征介绍最准确的是A.圆劲均匀,粗细一致,形式奇古B.笔面详备,形体方正,规矩整齐C.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5-D.结构简省,钩连不断,纵任奔逸【答案】C【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三帖的书体是行书,行书具有疏密得体,收放结合,浓淡相融等特点,故C项正确。A项体现的是篆书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是楷书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是草书的特点,与材料无关,排除。9.从公元960年到1278年,是我国历史上宋辽金夏几个政权同时并立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印刷、兵器、纺织、制瓷、造船、冶金、土木建筑等行业有了长足的发展,创造了许多世界第一的记录;在天文学、数学、农学、医学等传统领域也同样硕果累累,并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传世的科学著作。主要原因是A.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进步B.积极发展对外贸易C.政权同时并立D.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反映我国宋辽金夏几个政权同时并立的时代,涌现了大批优秀的科技人才和传世的科学著作,它是建立在农业的发展和工商业的进步基础上,故选A;材料没有体现积极发展对外贸易的信息,排除B;政权同时并立并不导致科技大发展,排除C;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是重要原因,但它也建立在社会经济发展基础上,排除D。10.魏源在《海国图志》对英国有如下描述:“大事则三年一会议,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会)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这表明魏源A.主要是介绍西方政治制度B.对君主制的反思走在时代前列C.借以表达反君主专制思想D.推动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提及议会及“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说明魏源对君主专制-6-的反思,故选B;AC不是材料的主旨,排除;魏源的思想起到思想启蒙作用,没有推动民主思想传播,排除D。11.史学家陈旭麓曾说:“洋务派的出世,是中国有地主阶级以来第一次真正的分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先前的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龚自珍、魏源等人虽然提出了不少改革主张,但还是一种思想。”根据这句话,可以推知洋务派A.让改革派思想有了实践意义B.促使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想萌发C.使得崇洋媚外思想开始出现D.促使国家走向分裂的道路【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洋务派的出世……中国近代政治经济的改革是由他们开始的”可知之前的改革思想如“师夷长技以制夷”已经开始付诸实践,故选A;B项新思想在“开眼看世界第一人”的林则徐时期就已萌发,故B项排除;C项崇洋媚外的思想在农业文明成果在工业文明面前相形见绌时便已产生,不是非得等到洋务派出世后才出现崇洋媚外思想,故C排除;D项更是与材料以及史实无关,故D排除。12.“作为这场革命代表人物的康有为,其政治思想也是以儒家教义为主导的封建文化中的一部分,只不过这一个部分孕育了一定程度上的反叛精神。”“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A.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B.将维新思想付诸了实践并取得成功C.要求实行近代民主政治D.借助儒学宣扬革命理论【答案】C【解析】“反叛精神”主要表现在借助君主统治的权威性却要实行近代民主政治,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康有为是要借助君主统治的权威性而非否定君主统治的权威性,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维新变法是失败的,维新思想也未付诸了实践,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借助儒学宣扬变法理论,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其实质意义在于A.人民当家作主,在政治上翻了身-7-B.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C.确立了民主共和的原则D.为资本主义发展创造了条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从根本上否定了“君权神授”理论,即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赖以建立的理论基础,此后帝制在中国不能合法存在,所以答案选B,A不符合史实,CD表述正确但存材料中无法体现。考点:《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点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由来及在中国的命运:辛亥革命胜利后,以孙中山为首,建都于南京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南京),制定的具有“宪法”性质的根本大法。1912年3月11日取代《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开始施行,于1914年5月1日因《中华民国约法》(袁世凯的法律)的公布而被取代,1916年6月29日为大总统黎元洪所恢复。1917年9月10日以广东为基地建立的中华民国军政府展开护法运动,所护者即为《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4.严复在某译著中说道,“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二铁律。材料信息反映出A.社会发展离不开科学的进步B.自然科学对社会进步有助推作用C.传统文化严重阻碍社会进步D.科学是人类进步的根本动力【答案】B【解析】“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达尔文《进化论》中的观点,而严复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因此可以看出这一自然哲学的规律对社会进步也有所裨益,所以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说法不够准确,应该着重强调自然科学;C选项说法错误;D选项与材料内容无关。15.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8-A.中共“七大”在①召开,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全党指导思想B.洋务派在②创建近代民用工业C.袁世凯在④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D.中国最早的民资企业在③诞生【答案】D【解析】

1 / 18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