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少妻的荒唐生活第一部分:社会上老幼夫妻生活现状调查关于当前社会老少配夫妻生活现状的调查作者:何好生余晓香何淑艳朱小英朱玉萍周华南黄金山近期,笔者从CH市B区婚姻登记处获悉,近年来,该区“老少配”夫妻逐年增多。通过对B区各婚姻登记处提供的数据进行比对,并对今年上半年登记结婚的800对新人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男女年龄相差6—10岁占19.5%,相差10岁以上的占4.9%,年龄相差最大的达38岁。而上世纪90年代初,该市曾有一项统计显示,年龄相差6—10岁占8.1%,年龄相差10岁以上的仅为0.49%。一、“老少配”夫妻生活现状分析㈠“老夫少妻”婚配透析一是“老夫少妻”婚配比例明显上升。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该区4.6%的新登记夫妻年龄相差超10岁,少数“老少配夫妻”年龄差达16岁。如前天笔者在B区CD婚姻登记处,遇到一对前来登记结婚的夫妻,男方罗先生44岁,深圳某跨国公司副总,女方徐小姐28岁,是名刚回国的“海归”。徐小姐说,“今春,是我人生中最失意的一段日子,在国内的前男友出车祸,毕业论文几次未通过,这时,我遇到了他,在他的指点下,让我重新找回生活的自信。”徐小姐的父母起初反对这段婚姻。但经过半年的努力,二老还是同意了。像罗先生和徐小姐这样的夫妻在婚姻登记处并不少见。笔者对今年该区结婚的800对夫妻年龄进行调查分析发现,年龄相差5岁之内的共有545对,占68.1%;相差6—10岁的有210对,占26.3%;相差10岁以上的有45对,占5.6%。二是“老夫少妻”幸福程度因人而异。B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介绍,“年龄差”拉大不难理解,现在初婚年龄变大,30岁的初婚男性想找20多岁的女性,四五十岁的再婚男性还是想找20多岁的女性。据他们观察,年龄相差很大的夫妇,大多是男方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或有渊博的学识等等。但“老夫少妻”幸福程度与否?日子过得怎样?日前,笔者采访了两对“老夫少妻”。①如今年30岁的小粱不顾亲朋的反对,嫁给了48岁的老田。面对亲友的疑问,她说:“鞋子合不合脚,只有脚知道,我自己过得好就行了。”小粱在CH市一家报社工作,有过一段短暂的婚史。老田原是政府机关公务员现下海多年自己开了家房产公司,离婚4年,儿子已参加工作。他和小粱是在一次朋友生日酒会上相识,一见如故。小粱和老田相爱后,小粱父亲很反对。“我一路扫除了这些障碍。”小粱说,婚后的生活波澜不惊,这正是她想要的。老田的社会经验和阅历都比她丰富,教会她很多东西。②另一对夫妻,就没有小粱夫妇过得这么顺心。53岁的曹先生结婚两年,就和小他21岁的妻子小孟之间产生了很大的危机。曹先生曾有过两次婚姻,第一次婚姻结婚才2年半,原配因重病去世,当时未生育小孩;第二次婚姻跟前妻小张生育一儿子,常常为孩子的事联系。每次一联系,小孟必定与他大吵。有一天晚上,一年轻男子开车送小孟坐回家,曹先生见到当场质问这男人是谁,小孟说:“你可以跟前妻联系,我为什么不能坐其他男人的车?”曹先生觉得现在的小孟经常无理取闹,甚至还乱打电话到他单位。这样的婚姻实在不是他想要的。B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说,“忘年恋”夫妻来办理离婚的也不少,因为他们一般有一方或双方是再婚,年龄相差大,生活习俗难以跟上时代潮流,婚姻中存在着更多的矛盾。不过,“老少配”夫妻能否幸福,因人而异。㈡、“老妻少夫”婚配透析一是“老妻少夫”婚配凸显社会时尚。“姐弟恋”、“恋母”情结婚姻已突破传统婚姻格局,成为新时代家庭婚姻新“亮点”。笔者对上半年CH市登记结婚的800对新人进行调查分析,“老妻少夫”达128对,占B区上半年婚姻登记总对数的16%,呈良性发展态势。①在“姐弟恋”中,“大龄女”喜欢“小男生”,有的是虚荣心作祟,喜欢对方的年轻英俊;有的是希望找一个比自己年轻的男子,重温少女时代的浪漫感觉。而年轻的男士们,却往往看中对方的成熟、稳重、善解人意、经济独立,有的受过感情伤害,要找个温柔善良的妻子;有的是自己的经济条件偏差,想过上稳定的生活;有的则是有恋母情结。CH市心理咨询中心的郑主任则认为,“姐弟恋”的风靡,从一个侧面折射出不少男性的心理承受能力差、依赖心理强。他分析说,现在的家庭里大多数还是女性带孩子,孩子自小与母亲接触过多,父亲的作用反而被弱化了。而幼儿园、学校里的老师也都以女性居多,这就容易使男孩子心理上产生“女性占主导”的意识,这说不定就是“姐弟恋”产生的因素之一。②“找一个比自己大的女人做伴侣”,已逐步成为现代婚姻时尚走向。近年来在许多青年男性中渐成风尚,择偶的标准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年轻漂亮在越来越多的男子心目中正被“成熟、纯粹、女人味”之类的实用主义所取代,一个从生理、心理、个性全面成熟的女性最具备吸引男性的魅力。二是“老妻少夫”幸福指数难以把握。即使现代女性越来越独立,从大环境来看当今社会还是一个男性社会,以男人为主。而且人类婚姻制度几千年,正常的状态就是男大女小,从生理和心理上都是有道理的。如33岁的小何,94年大学从业后分配到R县政府单位工作,经历过一段短暂婚姻,因夫妻性格不和,于2008年2月办理了离婚手续,当时儿子3岁多随父生活。当年8月与在深圳市某培训中心的小余相识,当时女方小余39岁,也经历过一段婚姻,女方婚前生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快大学毕业,小女儿正上高中。小何、小余两人一见如故,经历恋爱高潮后,同年12月份到民政部门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恋爱时由于双方激情倍增,男方看重女方的成熟、稳重、善解人意,未考虑今后与其子女相处等问题;女方柔情似水,陷入情网,沉浸于美满的幸福中;因双方均未考虑婚姻长远之计,感性的东西左右了彼此的选择,一些温柔的片语使双方短期获得了满足,5年过去了,男方为事业奋力拼搏,业绩日益辉煌;女方在家相夫教子,虽日子过得平淡,但也能感受到家庭的幸福。如今女方两个女儿均参加工作了,大女儿已成家立业,女方感觉到跟随男方过日子实在太辛苦,加上因年轻时体力透支大、操劳过度、体弱多病、生理衰老加快、精神负担过重等。近期,女方选择到深圳大女儿家休养,男方又回到了5年前父子相依为命的日子??真是感叹万千,幸福在哪?为此笔者对此事例进行综合分析。“老妻少夫”婚姻短时期的恋爱可能会给双方很大的幸福感,感觉非常开心,但是一段时间或者更长的时间过去之后,女人在生理上成熟得早,也衰老得快,而男人正好到达风华正茂的阶段,这时候,男人的内心会开始做出比较,觉得自己的伴侣老了,视觉疲劳且不谈,可能已经形成视觉抵触。这一点对于女人而言,潜伏的危机非常大,因为男人都是注重视觉的。因此,“姐弟恋”的风潮不会形成大的社会趋势,只是一阵风罢了。因为有一点是大家共知的:女人大多数还是考虑得很全面,对未来有一定的设想,在恋爱年龄上是与时俱进的,25岁时可能喜欢30岁的,30岁时可能喜欢35岁的,但是男人不一样,他们在恋爱年龄上比较专一,在28岁的时候喜欢20多岁的,38岁的时候喜欢20多岁的,48岁的时候还是喜欢20多岁的,58、68岁时仍然还是。二、关于推进现代和谐婚配的几点建设1、正视婚姻取向误区,注重提高婚配质量。婚恋专家指出,年龄相近的夫妻更易沟通。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教授、恋爱婚姻与家庭研究专家金一虹分析说,现在社会婚姻越来越呈现出一种市场化的景象,不少人的婚姻观念变得更实际了。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婚姻物质化交易频繁。现代婚姻中的“交换理论”将婚姻交易成身份、财富、地位、形象、性、情感等产物,从而在婚姻中产生对等性。在交换过程中,不对等的一方,就要附加资源,最终求得对等。比如年轻跟年长是不对等的,而年长的一方再附加上可观的财富,或是受人尊敬的社会地位,就基本对等了。二是婚姻人性化交流变少。在现实生活中,男女恋爱婚配更加注重对方的物质经济条件;年龄差距已经不是问题了,双方情感沟通交流也变得少了。金一虹说,年龄差距到底多少为宜,一直是婚姻学探讨的问题,至今也没有准确的答案。不管相差多大年纪,只要过得幸福,就是好的组合。但她也认为,夫妻间年龄相近,经历相似,在平时家庭生活中,会更容易沟通。2、突破传统婚恋观念,倡导新型和谐婚配。国内婚恋权威专家对现代婚姻男女年龄最佳匹配,进行了科学分析定格。当前,男女年龄搭配上由过去的“老夫少妻“式逐渐向“女大男小”式转变,“姐弟恋”不仅在香港十分普遍,在内地也渐成时尚。“找一个比自己大的女人做伴侣”,近年来已成为许多青年男性的择偶取向。他们择偶的标准已经潜移默化地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年轻漂亮在越来越多的男子心目中正被“成熟、纯粹、女人味”之类的实用主义所取代,一个从生理、心理、个性全面成熟的女性最具备吸引男性的魅力。一是打破传统婚恋格局。随着当今时代竞争越来越激烈,男权至上、男性全面包容一切的传统定式已被打破,而男性在社会与家庭中所承受的心理负荷已接近临界点,所以从内心世界里渴望自己的另一半能与自己共同承担各种压力。那种花瓶式的小女孩显然是不合适的,而已经具备一定生活阅历的女人却往往能与自己共同进退。二是注重性爱质量。据国内性科学权威研究表明,“女大男小”的婚姻或伴侣关系的稳定性更可靠。据一项关于离婚率的社会调查发现,离异原因竟有三分之二是与性失谐直接相关的,这说明性在婚姻家庭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从两性性生理发展的轨迹来看,一名男子性成熟的高峰在18~20岁左右,以后平稳发展,到40岁以后则逐渐呈下降趋势,而一位女性则往往要到35~40岁才能达到性成熟的高峰,很多人要到50岁以后方显衰退趋势。三是倡导和谐婚配。从性和谐所需要的匹配年龄分析,像好莱坞电影中惯常宣扬的那种妙龄少女嫁给中老年绅士的结合方式其实最不科学,更不人道,因为当短暂的小鸟依人似的浪漫结束之后,常常以红杏出墙的悲剧收场。试想,一方是热情似火,另一方则是暮气沉沉,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幸福可言?虽然感情上的相互依从可以跨越众多障碍,但这种依托也必须建立在人伦的基石上。3、保持良好健康心态,全力维护婚姻尊严。一是要注重夫妻和谐。性科学之于健康的重要意义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识。不久前英国一个权威机构的研究表明,每周有着2~3次稳定性生活的中老年夫妻比每周不足一次的同龄者要篇二:老夫少妻也般配老夫少妻也般配?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君恨我生迟,我恨君生早。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恨不生同时,日日与君好。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能与相爱的人在一起实乃幸事。当然爱情不是婚姻唯一的基础。还需要面对经济、社会背景、家人性格等一系列因素的权衡,有些因素需要互补,有些因素需要均衡。今日,就让我们来谈谈年龄差异的话题。其实夫妻间年龄差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对于首次婚姻,夫妻年龄平均相差在2年左右,而再婚夫妻显示出平均3.5岁的年龄差。研究发现,男女择偶时对异性的年龄偏好上下限不仅有明显的差异,此差异也会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增大。对于男性来说,在年轻时期对年轻女性的偏好相对较弱,但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种的偏好日益增强。而另外一方面,在当今社会,夫妻年龄差正在加剧。广为社会关注的,就有杨振宁和翁帆,默多克和邓文迪这样年龄差距甚大的夫妻。这就带来问题:为什么男性(而不是女性)把对年轻的偏好放在第一位置?为什么这种偏好年龄的变化有跨文化和跨时间的性质?让我们今日来一探究竟。从生理来看,男女存在极大的不同。对男性来说,他们成熟得更缓慢,会锻炼成更加壮硕的身体,并且花费更多的精力在吸引异性上(正如我们看到的雄性动物普遍比雌性动物更漂亮,当然这种吸引不只是是外表上的)。女性性衰发生的时间比男性要早,而且下滑速度更快。到大约50岁的时候,女性就会进入更年期,停止生产新生命。但是对男性来说,他们并不会在更年期体会到明显的身体变化。虽然普遍比女性活的时间短一些,男性并不会失去生殖的能力,而且,就繁殖而言,男性并不用为后代贡献自身的身体资源。这导致男性更有意愿,也有能力去去寻找年轻女性。从进化心理学的视角来看,为了将自身基因成功地遗传下去,男女各自发展出不同的模块化心理机制。女性需要寻找能够提供资源并且有精力照顾孩子的男性。而男性则更会去寻找具有多育潜力的伴侣。从男性角度来看,由于女性多育和健康的一个明显标志就是年轻和对异性的吸引力,因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