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祁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题高二生物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技术,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溶化时将称好的牛肉膏从称量纸上直接倒入烧杯B.常见的消毒方法包括灼烧、煮沸、紫外线和喷洒化学试剂等C.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加入琼脂,其目的是为微生物生长提供碳源D.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溶化时将称好的牛肉膏同称量纸一同放入烧杯,而不是将牛肉膏从称量纸上直接倒入烧杯,A项错误;灼烧是常见的灭菌方法,不是消毒方法,B项错误;琼脂是凝固剂,其作用是使液体培养基转变成固体培养基,不为微生物生长提供任何营养成分,C项错误;用移液管稀释菌液时,吹吸三次的目的是使菌液与水充分混匀,D项正确。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菌落的形状不属于菌落特征B.将月季花的花药进行培养,获得了许多完整幼小植株,都是纯合体C.尿素分解菌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尿素D.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2层是甲苯【答案】C【解析】【分析】菌落的特征有形态、大小、颜色、透明度等,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在试管中从上到下依次是,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详解】菌落的特征有形态、大小、颜色、透明度等,A错误;月季花的花药里的花粉是经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雄配子,只含有月季体细胞中每对基因的一个,将其进行培养,获得的植株-2-属于单倍体,不是纯合子,B错误;尿素分解菌所需要的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尿素,C正确;将搅拌好的混合液离心来分离血红蛋白溶液时,第1层为甲苯层,第2层为脂溶性物质的沉淀层,第3层为血红蛋白水溶液,第4层为杂质沉淀层,D错误。【点睛】关键:菌落的特征没有“形状”一说;单倍体常常高度不育,没有“纯合”、“杂合”之分。3.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叙述,正确的是()A.DNA鉴定实验中,DNA被二苯胺直接染成蓝色B.刚果红染料可以和纤维素的分解产物形成红色复合物C.亚硝酸盐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D.焙花青-铬矾法可将细胞核染成红色【答案】C【解析】【分析】制作泡菜时,在整个发酵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表现为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制作泡菜过程中,可利用显色反应测定亚硝酸盐含量;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亚硝酸盐的含量。【详解】DNA鉴定时,在沸水浴条件下,DNA遇二苯胺会被染成蓝色,A错误;;刚果红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和水解后的纤维二糖和葡萄糖发生这种反应,B错误;亚硝酸盐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C正确;焙花青-铬矾法可将细胞核染成蓝黑色,D错误。【点睛】熟悉相关实验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鉴定DNA:加入二苯胺在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出现蓝色;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加入刚果红,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复合物,一旦分解菌将纤维素分解,则在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检测亚硝酸盐的含量:经显色反应出现玫瑰红色现象;4.提取玫瑰精油的过程中,油水混合物中要加入氯化钠,下列不属于其目的的是()A.增大玫瑰精油的溶解度B.利于玫瑰精油的纯化C.盐析,使玫瑰精油和水分开D.利于玫瑰精油的回收-3-【答案】A【解析】【分析】用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为了促进油水混合物分层,常加入氯化钠。阅读题干可知,该题的知识点是用蒸馏法提取植物芳香油的实验流程,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进行解答。【详解】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促进油水分层,便于除去水分获得玫瑰油,不是为了增大玫瑰油的溶解度,A正确;油水混合物中加入氯化钠,通过盐析使玫瑰油和水分开,B错误;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促进油水分层,便于除去水分获得纯度较高的玫瑰油,有利于玫瑰油的纯化,C错误;加入氯化钠的目的是促进油水分层,便于除去水分获得纯度较高的玫瑰油,有利于玫瑰液的回收,D错误。【点睛】提取玫瑰精油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别加入氯化钠和无水硫酸钠的作用:前者是促进油水混合物分层;后者是除去一定水分。5.制取橘皮精油的过程,需先后进行A,B两次过滤,则橘皮精油为()A.经过A后高速离心处理的上清液和B后的滤液B.经过A和B后的滤液C.经过B后的滤液D.经过A后的滤液【答案】A【解析】【分析】橘皮精油无色透明,主要储存在橘皮部分,由于橘皮精油的有效成分在用水蒸气蒸馏时会发生部分水解,又会产生原料焦糊问题,所以一般采用压榨法提取,其提取过程为:石灰水浸泡→漂洗→压榨→过滤→静置→再次过滤→橘皮精油。【详解】提取橘皮精油时,为了提高出油率,首先将橘皮去水干燥,然后用石灰水浸泡,经漂洗、压榨得到压榨液后,用布袋过滤除去固体物和残渣(第一次过滤,即A过滤),对滤液进行离心进一步除去较小的残留固体物,再用分液漏斗或吸管将上层的橘皮精油分离出来,然后在5℃~10℃下静置5~7天,使果蜡等杂质沉淀,用吸管吸出上层澄清橘皮油,其余部分滤纸过滤(第二次过滤,即B过滤),滤液与吸出的上层橘油合并后成为最终的橘皮精油,-4-即橘皮精油是经过A过滤后静置处理的上清液和B过滤后的滤液.故选A。【点睛】熟悉制取橘皮精油的过程及其操作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6.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不包括()A.射线刺激法B.包埋法C.化学结合法D.物理吸附法【答案】A【解析】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常用的方法有包埋法、化学结合法和物理吸附法,答案A。7.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A.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形成特定形态的菌落B.大肠杆菌能使培养基改变颜色C.大肠杆菌能在该培养基中很好生活,其余微生物不能很好生活D.大肠杆菌的代谢产物与伊红﹣美蓝结合,使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答案】D【解析】【分析】伊红为酸性染料,美蓝为碱性染料.大肠杆菌在伊红-美蓝培养基的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是专一鉴别大肠杆菌的指示剂.据此答题。【详解】伊红-美蓝培养基常用来鉴别大肠杆菌,其原理是大肠杆菌能分解乳糖产生大量的混合酸,菌体带H+故菌落被染成深紫色,从菌落表面的反射光中还可以看到金属光泽.在碱性环境中不分解乳糖产酸的细菌不着色,伊红和美蓝不能结合.故选D。【点睛】熟悉伊红﹣美蓝培养基鉴别大肠杆菌的原理是判断本题的关键。8.要从多种细菌中分离某种细菌,培养基要用()A.固体培养基B.液体培养基C.加入青霉素的培养基D.加入高浓度食盐的培养基【答案】A【解析】-5-固体培养基主要用于微生物的分离、鉴定等;液体培养基用于工业生产;加入青霉素的选择培养基能抑制细菌、放线菌的生长,从而分离酵母菌和霉菌;加入高浓度食盐可抑制多种细菌的生长,可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本题没说明分离哪种细菌,故应用固体培养基,如在固体培养基上以划线方法接种,然后再分离出某种细菌。9.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①放入2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②在含DNA的NaCl溶液中加入蒸馏水,用玻璃棒朝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③放入0.14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④再加入冷却的、与滤液体积相等的体积分数为95%酒精溶液,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上述操作过程正确的顺序是()A.③④B.①②③④C.①④D.③②【答案】C【解析】【分析】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三次过滤的目的是不同的:第一次过滤是为了滤出膜碎片等大量杂质,留下核物质于滤液中.第二次过滤是为了分离DNA和蛋白质,留下DNA于纱布上.第三次过滤是为了进一步除去溶解度较低的蛋白质,留下DNA于滤液中.随着三次过滤,DNA纯度越来越高。【详解】在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将第三次过滤获得的纱布上含有的DNA的黏稠物(含有较多杂质)分别处理如下:放入2mol/L的NaCl溶液,搅拌后过滤,除去不溶于NaCl溶液的杂质;再加入冷却的、与滤液体积相等的95%酒精溶液,除去溶于酒精的杂质,再用玻璃棒沿一个方向搅拌,卷起丝状物.故选C。【点睛】区分DNA粗提取与鉴定实验中三次过滤的目的是关键。10.变酸的酒表面有一层膜、泡菜坛表面长的一层膜、腐乳外面有一层致密的皮,它们可能分别是()A.醋酸菌、乳酸菌、毛霉菌丝B.醋酸菌、毛霉菌、毛霉菌丝C.醋酸菌、酵母菌、毛霉菌丝D.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6-【答案】C【解析】【分析】1、醋酸菌是好氧菌,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可以将乙醇转化成醋酸。2、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发酵,在泡菜制作过程中,泡菜发酵液的营养丰富,其表面往往含有适量的氧气,适合酵母菌生长繁殖,成膜酵母生长繁殖会在泡菜坛液面的形成一层白膜。3、腐乳表面的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它能形成腐乳的体,使腐乳成型。【详解】①在氧气充足的条件下,醋酸菌能将乙醇转化成醋酸,变酸的酒表面的一层菌膜,主要与醋酸菌有关;②泡菜坛液面的一层白膜,主要是成膜酵母菌繁殖的结果;③腐乳表面一层致密的皮是由毛霉的匍匐菌丝形成的.故选C。【点睛】识记:变酸的酒表面出现膜——醋酸菌;泡菜坛内的表面膜——成膜的酵母菌;腐乳外面的皮——毛霉菌丝。11.下列关于人体内各种酶与加酶洗衣粉中的酶的比较,正确的是()A.小肠中的纤维素酶和洗衣粉中的纤维素酶均为复合酶B.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化学本质相同C.胰脂肪酶与洗衣粉中的脂肪酶都能催化脂肪酸和甘油的水解D.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的蛋白酶的最适pH为7.0【答案】B【解析】【分析】1、加酶洗衣粉是指含有酶制剂的洗衣粉,目前常用的酶制剂有四类:蛋白酶、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其中,应用最广泛、效果最明显的是碱性蛋白酶和碱性脂肪酶。碱性蛋白酶能将血渍、奶渍等含有的大分子蛋白质水解成可溶性的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使污迹从衣物上脱落。脂肪酶、淀粉酶和纤维素酶也能分别将大分子的脂肪、淀粉和纤维素水解为小分子物质,使洗衣粉具有更好的去污能力。2、影响加酶洗衣粉活性的条件:温度、pH和水量。影响加酶洗衣粉的效果的因素:水温、水量、水质、洗衣粉的用量、衣物的质地、大小、浸泡和洗涤的时间。3、酶作用的特点是高效性、专一性和作用条件温和。【详解】人体小肠中没有纤维素酶,A错误;胃蛋白酶与洗衣粉中碱性蛋白酶的化学本质都是-7-蛋白质,B正确;胰脂肪酶与洗衣粉中的脂肪酶都催化脂肪水解为脂肪酸和甘油,C错误;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8,D错误。故选B。12.甲、乙、丙是三种微生物,下表Ⅰ、Ⅱ、Ⅲ是用来培养微生物的三种培养基。甲、乙、丙都能在Ⅲ中正常生长繁殖;甲能在Ⅰ中正常生长繁殖,而乙和丙都不能;乙能在Ⅱ中正常生长繁殖,甲、丙都不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粉状硫10gK2HPO44gFeSO40.5g蔗糖10g(NH4)2SO40.4gH2O100mLMgSO49.25gCaCl20.5gⅠ++++-+++Ⅱ+++-++++Ⅲ++++++++注:“+”表示培养基中加入了这种物质,“-”表示培养基中没有加入这种物质。A.甲、乙、丙都是异养型微生物B.甲、乙都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C.甲是异养型微生物、乙是固氮微生物、丙是自养型微生物D.甲是固氮微生物、乙是自养型微生物、丙是异养型微生物【答案】D【解析】【分析】据表分析:Ⅰ培养基的特点是缺氮,能在这样的培养基上存活的只能是固氮微生物;Ⅱ培养基的特点是没有有机碳源,是培养自养微生物的培养基;Ⅲ培养基是适宜异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详解】由图可知,培养基Ⅰ中缺少氮源,培养基Ⅱ中缺少碳源,培养基Ⅲ中具备碳源、氮源、无机盐等,甲可以在缺少氮源的培养基中生存,乙可以在缺少碳源的培养基中生存,表明甲和乙分别可以自身合成相关物质来满足对氮源或碳源的需要,因此可知甲为固氮微生物,乙为自养微生物,丙需要外界提供碳源和氮源,无法自主合成,因此属于异养微生物,综上所述,D正确,ABC错误。-8-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培养基对微生物选择作用的相关知识,考生要通过分析培养基的成分确定培养基的选择功能;识记不同微生物的代谢类型,结合培养基种类进行解答,难度不大。13.选择培养的结果:培养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