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 第四单元 环境与发展 4.1 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堂检测(含解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4.1交通运输与区域发展课堂检测·素养达标(2018·北京春季会考)磁悬浮列车的优点有环保、安全性高、爬坡能力强、建设成本低等。北京市首条磁悬浮线路S1线的门头沟区石门营站至石景山区金安桥站段,于2017年底试运营,运行时速80千米/时。据此完成1、2题。1.与乘坐公交车相比,市民选择S1线出行是因为磁悬浮列车()A.受天气影响大B.客运量大C.灵活性强D.速度快2.S1线的开通可以()A.吸引人口向市中心迁移B.增强门头沟区与市区的联系C.导致沿线商业网点减少D.解决城市中心交通拥堵问题【解析】1选D,2选B。第1题,该磁悬浮列车的运行时速80千米/时,比公交车速度快。第2题,S1线连接门头沟区(郊区)与石景山区(市区),快速交通增强了区域间的联系。3.扬州、济宁从古代繁荣的商业贸易城市到后来的逐渐衰落,这表明()①古代河运是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②现代城市布局中,沿江设市已毫无吸引力③交通方式的改变,对沿线城市的分布及发展会产生很大的影响④沿高速公路的城市轴线已完全取代了沿江设市的布局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解析】选B。扬州、济宁是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的增强而繁荣,随大运河在交通上的作用减弱而逐渐衰落的。4.下图为“城市轨道交通(地铁)对住宅空间分布影响示意图”。由市中心向外,轨道交通()-2-①对住宅分布的影响力逐渐减小②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变大③有利于市中心人口的疏散④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较过去变低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解析】选C。该图横坐标表示地铁站点距市中心的距离,纵坐标表示的是站点对住宅空间的影响范围。从图中可以看出,距市中心越远,站点对住宅影响的辐射范围越大,住宅密度越小。由于图中并无时间信息,故难以判断站点附近住宅开发密度是较过去高还是低。下面四幅城市形态图是在不同的交通运输工具下形成的。据图回答5、6题。5.图中所示形成最早的城市形态是()A.①B.②C.③D.④6.有关上述四幅图所处时期的说法正确的是()A.①是轮船—火车时期B.②是高速交通时期C.③是汽车时期D.④是步行-马车时期【解析】5选A,6选C。第5题,城市形成的早期,交通工具不发达,人力、畜力以及风力是其主要的动力,城市呈紧凑的空间形态,城市大都呈同心圆状。第6题,①为步行—马车时期,②是轮船—火车时期,③是汽车时期,④是高速交通时期。【新思维·新考向】7.读某历史名城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城市旧城区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3-(2)你认为旧城区①区域和②区域哪个形成时间较早_________,请说明你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影响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4)新城区发展向_______________方向延伸。(5)旧城区发展速度缓慢,形态基本保持不变,试分析可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第(1)题,由图中信息可推出旧城区布局主要考虑了河流和煤铁资源的因素。第(2)题,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旧城区首先在此处形成。第(3)题,由图可知铁路的修建成为新城区出现的主要区位因素。第(4)题,由图可直接推出。第(5)题,煤铁资源的枯竭、铁路的出现、河流运输能力的下降,旧城区发展缓慢,形态保持不变。答案:(1)河流煤铁资源(2)①区域因为①区域位于河流交汇处,交通便利,水源充足(3)交通(铁路的修建)(4)南北(5)河流淤积导致航运能力下降;铁路出现,河流运输地位下降;煤、铁资源枯竭

1 / 3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