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检测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山东省微山县第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三学段检测试题(含解析)注意:本试卷共8页,32题,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1.史学家吕思勉的《中国制度史》在论述“国体”时,把中国历史划分为三个时代:部落时代、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构成“封建时代”的主要制度是A.分封制和宗法制B.皇帝制度和中央集权制C.三公九卿制D.三省六部制【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吕思勉所说的“部落时代”就是指原始社会,“封建时代”就是指奴隶社会,“郡县时代”就是指封建社会。奴隶社会的主要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A正确;B、C、D是封建社会的政治制度,排除。故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宗法制【名师点睛】分封制和宗法制备考时重点关注:①知识角度:亲疏远近、家国一体、忠孝观念以及嫡长子继承制的表现。分封对象、内容、影响、及其与宗法制的辩证关系。②史观角度:由于宗法制和分封制与社会生活结合的紧密性,可从真切的社会遗存或民间的史料着手,渗透对社会史观的考查。③史料角度:设置新颖史料,达到考查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关注现实的情感价值观,其史料主要表现在:祭祖类上,如家谱、家族牌匾等。④热点角度:宗法制显著的血缘宗法色彩容易唤起人们追念先祖、心向团圆的内心情感,这有利于家庭的亲睦和社会的和谐,同时对于海峡两岸的统一有深远意义。2.《全球通史》中有这样一段描述:“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这是指A.周天子实行分封制B.秦始皇设立郡县制C.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D.汉武帝颁布推恩令2【答案】B【解析】秦朝统一后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县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调遣。故答案为B项。分封制下地方存在封国,排除A项;汉高祖实行郡国并行制,地方存在王国,排除C项;汉武帝颁布“推恩令”,是为了削弱王国势力,排除D项。3.历史上某一时代,出身卑微的人如果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就可步入仕途。这一时期最可能是A.西周B.汉代C.晋代D.宋代【答案】B【解析】汉朝实行察举制,如果品德高尚、学识才干出众,尽管出身卑微,也可以通过郡国向朝廷举荐的形式步入仕途。故答案为B项。西周实行以血缘为标准的世官制,排除A项;晋代实行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排除C项;宋代实行科举制,依靠才学通过考试步入仕途,与品德高尚无关,排除D项。4.有的史学家认为:从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中央设立“三公”D.确立三省六部制【答案】D【解析】隋唐时期实行三省六部制,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互牵制和监督。故答案为D项。A项是商鞅变法中的措施,B项是汉武帝时的措施,C项是秦朝时中央官制,均不符合题意,排除。5.梁启超将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为“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A.汉朝的“中朝”B.宋朝的中书门下3C.明朝的内阁D.清朝的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军机大臣每日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可见军机大臣相当于皇帝的“传话筒”、“秘书班子”,因此选择D。A参与国家决策,B是最高行政机关,C是皇帝的咨询顾问机构,但是权力和地位也有提高,都与题意不符。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军机处。【名师点睛】雍正帝时设立军机处,军机大臣每日跪受笔录,军国大事由皇帝裁决。其特点:机构简单,有官无吏;军机大臣品级不高,跪受笔录。作用: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巩固。6.美国《时代》周刊载:“每位关心要闻的读者都知道,在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在上海)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这段话评述的是A.卢沟桥抗战B.淞沪会战C.太原会战D.台儿庄战役【答案】B【解析】依据材料中“1937年日本的战争机器……被卡住了13个星期之久,它的时间表第一次被中国的战争机器粉碎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生于1937年8月13日—1937年11月12日的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粉碎了日军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B项符合题意,正确;ACD均与材料三所述不符。7.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曾一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没收一切商店里的物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这表明A.原来的政策有空想性B.农民获得土地的愿望得到满足C.领导人走向腐化堕落D.开始逐步推行《资政新篇》主张4【答案】A【解析】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取消城市的商业活动,产品归公由“圣库”配给,具有浓厚的空想色彩。从材料中的“但不久又在天京城外设立各种商店”来看,这一制度不切合实际,因此取消。故答案为A项。B、C项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资政新篇》于1859年颁布,与材料中的时间信息不符,排除D项。点睛:“圣库”制度是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是太平天国政权对全部社会产品按绝对平均主义原则进行分配、并集中管理和支配所有剩余产品的国家机构。圣库制度的基础是人无私财和大致的平均分配。它保障了将士及其家属的生活﹐也吸引了许多贫穷的人民参加,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但“圣库”制度空想色彩浓厚,实际上在太平天国后期是名存实亡。8.《庚子记事》中记载:“若纸烟,若小眼镜,甚至洋伞、洋袜,用者辄置极刑。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这一记载A.赞颂义和团视死如归B.体现义和团反侵略的决心C.是文人诽谤农民阶级D.反映了义和团的盲目排外【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曾有学生六人仓皇避乱,因身边随带铅笔一支,洋纸一张,途遇团匪搜出,乱刀并下,皆死非命”,反映的是义和团盲目排斥一切外来事物的表现。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这种现象当时确实发生过,C项说法错误,排除。点睛:义和团运动的口号是“扶清灭洋”。面对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灭洋”成为中国人民的共同要求。这一口号的提出反映了当时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已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因此这个口号具有爱国性质和进步意义,但有一定的盲目性。“灭洋”在当时民族矛盾十分尖锐的形势下,起到了广泛动员民众参加的作用。但由于是基于感性认识的口号,而不是基于理性认识的经过科学论证的口号,义和团运动排除一切外来事物,因而“灭洋”带有笼统的排外性质。9.《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这一规定从根本上颠覆了下列哪种观念5A.“水能载舟,亦能覆舟”B.“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先天下之忧而忧”D.“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答案】B【解析】“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反映的是主权在君的观念,“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反映是主权在民观念。故答案为B项。A项反映的是“君舟民水”的民本思想,排除;C项反映的是忧国忧民的社会担当,排除;D项是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排除。10.有人认为五四运动使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曙光喷薄欲出,其主要理由是A.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B.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C.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先锋D.五四运动获得了初步胜利【答案】A【解析】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从此开始领导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历史进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故答案为A项。其他三项符合事实,但不符合题意,排除B、C、D项。11.`.“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鬼子的末日就要来到。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唱起那动人的歌谣。”这首脍炙人口的《铁道游击队》主题曲反映的时代背景是A.甲午中日战争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C.抗日战争D.抗美援朝战争【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抗日战争时期重要事件的识记能力,《铁道游击队》是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游击队的军歌,故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均与题意不合。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2.罗马的《十二铜表法》中有这样的规定:外国人永远不能因使用而取得罗马市民财产的所有权。由此规定可知6A.《十二铜表法》具有万民法性质B.《十二铜表法》保护罗马公民财产权C.《十二铜表法》保护本国所有人D.《十二铜表法》标志罗马法体系完备【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相关知识。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A错误,因为该法为公民法。C错误,因为它只保护公民的利益。D错误,罗马法体系的完成在东罗马帝国时期。而B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3.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第二次鸦片战争给中国带来的影响是A.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B.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C.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D.清政府内一批有识之士发起了洋务运动【答案】D【解析】中国又增开了十一处通商口岸是从列强侵略中国的角度来分析的,不是从现代化的角度来分析,排除A;清政府权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是从中国的政治机构的角度来分析的,也不是从现代化角度分析,排除B;最终签订了《北京条约》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结果,看不出现代化的角度,排除C;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开始洋务运动,促进了近代中国的工业化发展,近代工业化的开始,也是近代化的开端,故选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推动中国现代化的角度讲”,结合所学洋务运动的背景分析解答。14.宣统三年的某一天,清廷忽然接到广东省地方高级官员的电报:“省城乱党潜图起事,三月二十九日猝有匪徒多人轰击督署。”电报所说的事件是A.武昌起义B.秋收起义C.黄花岗起义D.金田起义【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宣统三年(1911年)”可知是清政府统治时期,发生在广东省省城的武装起义是黄花岗起义,黄花岗起义是中国同盟会辛亥年在广州发起的一场起义,打击了清7朝统治,为后来武昌起义一举成功准备了条件,C项正确;武昌起义震撼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排除A;秋收起义是1927年,由毛泽东领导攻打长沙为目标,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武装起义,排除B;金田起义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领导的广西桂平县武装起义,排除D。所以选C15.下列关于辛亥革命历史功绩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B.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C.传播了民主共和观念D.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答案】D【解析】辛亥革命后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推动了历史的前进,A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辛亥革命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一击,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B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辛亥革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从此,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革命最终以失败告终,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16.“井冈山精神”的精髓是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结合”的最大成果是A.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B.指明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前途C.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D.开始形成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答案】C【解析】据材料井冈山的精神可知,该成果开创于井冈山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时期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C正确;南昌起义中国共产党开始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在走向井冈山以前,排除A;《新民主主义论》指明了

1 / 16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