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洛阳市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洛阳市2018-2019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两部分,全卷共8页,共10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48分)1.据《礼记·礼运》记载,在“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大同”社会之后,社会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是“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这表明“小康”之世A.阶级矛盾变尖锐B.是历史倒退的体现C.开始出现分封制D.具有浓厚血缘色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题中“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等信息可以看出小康之世以血缘关系为基础,实行世袭制,具有浓厚血缘色彩,故D正确;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阶级矛盾变尖锐”,排除A;题中从“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到“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反映的是从公天下发展为家天下,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符合历史发展的潮流,并未违背历史潮流,B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分封制,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进入小康之世,其基本特点有‘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大人世及以为礼’”结合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分析解答。2.西周时期,分封的齐、鲁、燕、楚、秦等国,基本都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的地区;到春秋时期,这些地区的农业和手工业发展水平在某些方面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这表明西周分封制A.有助于王室对地方管理B.推动边远地区经济发展C.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2-D.扩大周王朝的统治区域【答案】B【解析】【详解】由“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到“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说明由于分封制的实施促进了边远地区的开发,故B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周王室对于地方的管理,A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容易形成地方割据势力”,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说明周边地区开发,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点睛】紧扣关键信息“地广人稀、土地尚未开发”“农业和手工业在某些方面甚至超过了周王室附近地区”,结合所学分封制的影响分析解答。3.西周时,周公死后,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伯禽的弟弟则要在他的率领下,才能参加祭祀周公的祭典。这体现的政治制度是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礼乐制【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题干“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可见这体现了西周宗法制的原则,宗法制的最大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称为宗子,又称宗主,为族人共尊,宗子有祭祀祖先的权利,故A正确;分封制是指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与材料强调嫡长子在宗族中的地位不符,故B错误;郡县制是在秦朝全面推行,取代以往的分封制,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礼乐制是周代维护封建制度而建立起的文化制度,与材料强调嫡长子在宗族中的地位不符,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只有周公的嫡长子伯禽及其嫡系子孙才有祭祀周公的特权”,联系所学宗法制的特点分析解答。4.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正确评判。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3-A.封邦建国,众星捧月B.兼并不断,局部统一C.宗法破坏,贵族内讧D.王室衰微,诸候混战【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表明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表明了宗法制遭到破坏,贵族内讧,打破了原有的统治秩序,故C正确;“封邦建国,众星拱月”体现的是分封制等级秩序下,各个诸侯国拱卫王室的局面。题中周平王、周桓王属于春秋时期,当时周王室衰微,诸侯并起。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等反映的都是诸侯国的内部权力斗争,并未体现诸侯国拱卫王室,A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反映的都是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中的以下犯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并未体现诸侯直接的兼并战争,B错误;题中“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只能说明诸侯国内部贵族集团以下犯上,一定程度上打破了原有的等级秩序,但并不能说明诸候混战,故D错误。【点睛】抓住关键信息“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郑伯弟段作乱”“卫弑其郡桓公”“宋太宰华督弑其君殇公”,联系所学东周时期宗法制被破坏的史实分析解答。5.宋代一学者论及中国某制度时指出:“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之于天子“他论及的制度A.以三公为其最高长官B.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4-C.权力由贵族世袭垄断D.是古代政治腐败产生的根源【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题中“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于天子”可以看出反映了秦朝实行的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故B正确;根据题中“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体现了秦朝实行的郡县制,题中“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体现了郡县制下郡县的长官都有中央任免,取决于天子,从而避免了地方割据。因此题中强调的都是郡县制的作用与三公无关,A错误;根据题中“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意思是在方圆千里的郡任命郡守为长官,在方圆百里的县任命县令为长官,体现的是郡县制的作用,打破了贵族世袭,C错误;材料说明秦朝通过郡县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无法体现与“政治腐败”的关系,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举千里之郡而命之守,举百里之县而付之令”“片纸可罢,一言可令,而无尾大不掉之患,尺地、一民、财赋、甲兵皆归于天子”,联系所学郡县制的特点和作用分析解答。6.秦汉时期设立朝议度,凡遇军国大事,皇帝往往“下其议”于群臣;唐代设立三省制,“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其相似作用是A.政务都由朝臣商议最终决策B.削弱皇帝权威C.利于皇帝决策时的集思广益D.解决君相矛盾【答案】C【解析】【详解】依据“下其议”“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可得出秦汉唐皇帝的做法均使得皇帝决策时,能够集思广益,减少决策失误,故C正确;秦汉时期、唐代都是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A错误;秦汉时期、唐代都是皇帝掌握最终决策权,皇权至上,皇权没有削弱,B错误;所述不合唐朝,三省六部制互相牵制,行政效率受到影响;材料反映的是国家大事决策的问题,没有指出是丞相,无法体现“君相矛盾”,排除D。【点睛】紧扣关键信息“下其议”“置中书、门下以相监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5-行驳正”并结合秦朝、唐朝政治制度的积极影响分析解答。7.西汉初年,实行封国与郡县交错并存的政区体制,但分封诸候时规定王国中“总纲纪、统众官"的相由中央任命。由此可知,当时A.中央试图防范封国势力膨胀B.威胁中央集权因素消除C.统治者试图恢复西周分封制D.县官的级别比诸候高【答案】A【解析】【详解】“王国中‘总網纪、统众官’的相由中央任命”说明中央为了防止王国势力的膨胀而采取这样的措施,故A正确;汉武帝时实行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威胁中央集权因素得到解决,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表明西汉初期已经实行分封制,并非“试图”恢复西周分封制,排除C;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县官的级别比诸候高”,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王国中‘总纲纪、统众官’的相由中央任命”,紧扣关键信息并联系所学西汉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分析解答。8.据史料记载:琅琊王氏,从东晋的王导到南齐的王俭,“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这种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宰相制度不健全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C.察举制度的实行D.九品中正制的推行【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内容可知,琅琊王氏累世为官,甚至白痴都可以出任高官,说明家族门第是受官的依据,由此可知,这种现象与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有关,D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选官制度的影响,与宰相制度无关,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魏晋时期推行的选官制度,“君主专制不断强化”不符合魏晋时期,排除B;西汉察举制度选官的依据是品德,不是门第高低,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东晋……到南齐”“六世名德,海内冠冕”“当宰相的接二连三,甚至连白痴也可出任高官”,结合所学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分析-6-解答。9.唐初进士只考时务策一门,策问中加入儒家经典和历史方面的内容,在定成绩时还要看策文的辞藻。这一做法A.严重束缚当时读书人思想B.立足于提升官员文化素养C.有利于提高官员综合素质D.彰显选官的公平公正原则【答案】C【解析】【详解】唐朝科举考试不仅注重时务策,还注重对于经典文化和历史以及“策文的辞藻”等方面知识的考察,显然这些考试都属于综合素质的考察,这样做法有助于提高录取官员的综合素质提升,故C项正确;材料的科举考试内容没有体现出严重束缚当时读书人思想,故A项错误;材料中不仅是文化素质还有“策文的辞藻”,说明是综合素质,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公平公正”,故D项错误。10.北宋时期的官制有一些重要特点,如重复设官(三司使、通判等)官职分离(官员实际担任的职务与官名不符)。这样做的目的是A.分割宰相财政权力B.减少决策失误C.解决地方分权问题D.加强君主集权【答案】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重复设官”“官职分离”,结合所学可知,北宋时期官职重复和分离,使各层权力机构的权力趋于分散,有利于加强专制君权,故D项正确;A项是措施,不是目的,应排除;“减少决策失误”不是主要目的,并且官职重复和分离不一定能够减少决策失误,故B项错误;材料不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C项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重复设官”“官职分离”,联系所学北宋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分析解答。11.元朝行省“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经皇帝批准。这说明行省-7-A.使中央与地方争权斗争更激烈B.将导致地方势力膨胀影响中央集权C.导致地方长官缺乏实际决策权D.体现了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中强调行省“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有很多权力,但“地方官吏的选用,军队调动都需请示中央”,体现出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相结合,故D正确;元朝行省制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加强了中央集权,AB错误;C不符合行省“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排除。12.始于弘治十年(1497)的《大明会典》是以记载明代典章制度为主的官修史书,但该书中始终没有将“内阁"单列章,而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这主要是因为A.内阁地位无足轻重B.内阁权力来自于皇帝C.内阁不是法定机构D.编纂者对内阁存偏见【答案】C【解析】【详解】纵观明代政治,内阁地位举足轻重,但却始终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既无实际决策权,也无行政权,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故C正确;明代,虽然内阁不是法定的国家机构,但地位举足轻重,A错误;B不能成为材料描述现象的原因,排除;官修史书反映官方的观点,不是编纂者的偏见,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将内阁职权附于翰林院(最高学术机构)之下”,联系所学明朝内阁的职能和实质分析解答。13.清朝时,军机处起草的诏旨密封后往往不经内阁、部院,直接由驿马传递地方督抚,地方督抚密折奏事也经军机处直达皇帝。该表明清代A.君主专制空前强化B.内阁被军机处完全取代C.皇帝直接管理地方-8-D.军机处拥有政务决策权【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所学,清朝设置军机处,军机大臣职责是“跪受笔录,上传下达”,无决策权,材料中由军机处按皇帝要求起草的诏书不经任何机构直接传到各部,而各地上报的奏章也直接交军机处送到皇帝手中,

1 / 20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