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太原市2019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考试试题(一)(含解析)一、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韶乐与武乐是流行于春秋时期各诸侯国的宫廷雅乐。韶乐是虞舜太平之乐,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武乐是武工伐纣一统天下之乐,侧重于大乱大治、述功正名。孔子认为“武乐尽美而不尽善,韶乐则尽善尽美”。此后各代,皆将韶乐定为国家大典音乐,无出其右。这反映的古代政治理念是A.注重等级B.礼法并施C.崇尚和谐D.凸显皇权【答案】C【解析】【详解】由“各代,皆将韶乐定为国家大典音乐”是因为其“侧重于安泰祥和、礼仪教化”倍受孔子推崇,可知C项正确。AD项与韶乐特色无关,B项加入的法,不是宫廷音乐的效用,后面三个选项不符合题意。2.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答案】D【解析】【详解】由“西汉中期后”刺史可以对皇帝提出的“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复以为不可”,可知其除了监察外,有了对政务干预的权利,D项正确。因为不是监察事务、职能和体系的发展,A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事件后续比较,B项错误。-2-3.唐安史之乱至唐末,“天下户口,流亡过半”。宋太祖下令,“察民有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其罪死”。“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成为北宋初期地方政府的主要政务。宋初这一政策A.旨在压制工商业发展B.有利于稳定小农经济C.意在强化理学价值观D.抑制了土地兼并现象【答案】B【解析】【详解】针对“户口流亡过半”的情况,宋朝初年禁止“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召集逃散,令着旧业”,是为了让人民稳定地生产生活,故正确答案为B项。因为有条件的管理,旧业没有排除工商业,A项错误,D项无法实现,C项所谓理学在宋太祖时还没有产生。4.下图为清代国子监(太学)大门外的下马石,石刻汉、满两种文字“官民人等至此下马”。此处文物古迹A.缺少史料印证无法判断内涵B.体现了满清政府的民族传统C.用以严明宫禁之地出入秩序D.彰显了儒学文化的特殊地位【答案】D【解析】-3-【详解】由国子监(太学)作为古代儒学官方教育机构,清代要求“官民人等至此下马”的待遇可知D项正确。A项与材料矛盾,排除;儒学受到尊重不符合B项,国子监不是宫禁,C项错误。5.删书衙是太平天国建都南京后下设的一个机构,其主要职责是删改《论语》、《孟子》、《中庸》、《诗经》、《礼记》、《春秋左传》等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其主要目的是A.反对清王朝统治的思想基础B.构建与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C.消除民众对儒学的盲目崇拜D.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答案】B【解析】【详解】由太平天国专门一个机构,负责删改古籍中与太平天国教义不一致的内容,但依旧保留三纲五常等儒家伦理观念可知B项正确。太平天国的拜上帝教虽然与基督教有一定的关系,但其并不是为了宣传基督教。因此不可能是为了扩大基督教义在中国的影响力,故D项错误。清政府统治的思想基础是儒家思想,A项错误。这样处理儒家经典,不能产生C项说法。【点睛】“删书衙”为例,在一些新的名词或是概念出现的时候,适当运用拆解和重新组合的方式,解读其在新情境下的内涵,有助于解决相关问题。6.古之四民,士农工商,士为首,商为末。清末新政时期,大量士子从事其他行业,“弃儒就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导致当时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读书人价值观的改变B.个人创业的障碍消除C.制度变革的进程加快D.实业救国思潮的出现【答案】C【解析】【详解】从“清末新政时期”,“弃儒就贾成为一个普遍性的社会运动”可知“新政”废除科举制度,使得传统“重农抑商”的价值观和择业观发生变化,知识分子从事商业活动增加,-4-所以正确答案是C项。A项是直接原因,B项“障碍消除”说法绝对,当时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变,个人创业的大障碍依然存在;D项是推动士子经商的原因之一,但却不是“新政”使然,不符合题意。【点睛】清末新政是晚清政府进行的最后一次自救,虽然没能挽救清政府的命运,但是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社会的转型,为中国宪政、教育、社会阶层和中国革命的发展,创造了一些条件。7.下图为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块浮雕之一。浮雕采用了立体层次构图,背景为天安门、华表、五色旗。该浮雕所纪念的历史事件A.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B.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高潮C.推动国共两党走向联合D.宣告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答案】A【解析】【详解】从“背景为天安门、华表、五色旗”可知这是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到1927年),符合这一时间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块浮雕之一”是1919年发生的五四运动,故正确答案是A项。BCD三个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8.1984年,我国提出建立“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各类商品实行计划内与计划外两种价格,即价格双轨制,80年代中期,国民经济先后出现两轮通货膨胀。这表明当时A.经济体制改革亟待深化B.传统经济体制仍具优势C.国有企业制度根深蒂固D.市场经济体制弊端显现【答案】A-5-【解析】【详解】从“价格双轨制”这种过渡性政策下出现两轮通货膨胀,可知A项正确,这不能说明旧体制仍具优势,B项错误,这和国有企业改革阻力大无关C项错误,当时还没有建立起市场经济体制,D项不符合史实。9.下图为古希腊城邦制度下公民大会的会场遗址。公民大会召开时,各区公民位于四周的圆形看台上,城邦官员位于会场居下的场地中央,该会场的设计反映出古希腊A.民众向往中央集权体制B.崇尚圆满和谐的政治生活C.平民紧密拥护政治领袖D.集体参政议政的民主意识【答案】D【解析】【详解】从会场能够满足并且方便公民大会召开时公民和官员的参与、互动来看,D项符合题意。A项中“中央集权”;B项中“圆满和谐”、C项中“紧密拥护”和古代雅典的史实不符。10.“雇佣劳动完全是建立在工人的自相竞争之上的。资产阶级无意中造成而又无力抵抗的工业进步,使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共产党宣言》中这段话A.说明雇佣劳动是工业化的产物B.肯定了资本主义社会的进步性C.揭示了无产阶级斗争的新特点D.批判了工人阶级的分散落后性【答案】C【解析】-6-【详解】从“工人通过结社而达到的革命联合代替了他们由于竞争而造成的分散状态”可知C项正确。本题材料没有交代工业化以及资本主义制度对生产力的促进的作用,AB项错误;D项说法和材料主旨矛盾,是错误的。11.1933年,美国图书馆协会估计,自1929年以来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每20个成年人当中大约有19个人是报纸的读者。这一现象反映出美国当时A.民众精神世界渴望慰籍B.文化产业拉动了经济增长C.国民素质得到大幅提升D.科技革命推动出版业发展【答案】A【解析】【详解】从1929到1933年,“新增的借书人大约在200万到300万之间,总的图书流通增长了将近50%”,美国成年人阅读书报显著提高可知,面对经济危机A项是正确的。大危机时期,仅靠图书借阅和发行无法改变大萧条,B项不符合史实;大危机时期书报阅读无法实现国民素质的“大幅度提升”,C项错误,当时没有出现新的科技革命,D项不符合史实。【点睛】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是对资本主义制度和人类生存的一次重大考验。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既是一次重大挑战,也是一次重要的机遇,为不同制度互相借鉴提供了经验,促进了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型,也丰富了人类的文化艺术史。12.不结盟运动自成立以来以支持各国人民维护民族独立、捍卫国家主权及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为任务;进入21世纪,则着重强调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推行平等、互不侵犯、多边主义等原则,并为来自不发达地区的成员国在国际谈判中争取权益。这一变化表明当今世界A.霸权主义威胁已解除B.发展中国家影响力增强C.政治一体化进程加快D.经济全球化是发展趋势【答案】B【解析】-7-【详解】不结盟运动成立以来,任务从维护各国民族权益到争取世界和平、安全和发展,说明B项正确。A、C项说法不符合当今世界史事实;D项与第三世界的追求不对应。【点睛】两极格局结合后,“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在世界和地区范围内依然存在,大国和国家集团争相对世界加强影响,争夺和合作复杂而相互重合,使世界形势有很多不确定性。新的格局尚末实现最后定型。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棉花种植,最早出现在公元前5-4千年的印度河流城文明中。在棉花传入中国之前,中国只有可供充填枕楺的木棉,没有可以织布的棉花。一般认为棉花是从南北两路向中原传布的。南路最早出现棉花的地区是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北路始于西北地区。宋元之际,棉花从南北两路传布到长江和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到13世纪,北路棉花已传到陕西渭水流城。唐宋以后,人们越来越看出棉花作为絮衬和纷织原料的优越性。《农书》说棉花是“比之桑蚕,无采养之劳,有必收之效。免绩缉之功,得御寒之益,可谓不麻而布,不茧而絮”,“又兼代毡毯之用,以补衣褐之费”。元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到了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摘编自于峻极《棉花加工工业发展历史》等材料二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日本和东南亚地区。美国商人到中国来贩运货物,以土布为主,不仅销到美国,还转销到中、南美洲乃至西欧。19世纪初30年间,从广州运出的土布平均每年在100万匹以上,最多的一年(1819年)曾经达到330多万匹。英国也曾经大量销用中国土布。而两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岁进口之纱,至位银1350万两”。1871-1873年洋纱进口3.7万公担,到1909-1911年增长到132万公担。从1894年至1913年的20年中,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由是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商人多不贩运;而闽产之土布土棉,遂因之壅滞,不能出口。”——据方显廷《中国之棉纺织业》等整理-8-(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历史上种植利用棉花的特点。(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鸦片战争前后中国棉纺织业的变化。(3)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从古代到近代棉花利用的共同价值。【答案】(1)由国外传入;种植范围从边疆推广到内地;政府积极推动;地位逐渐上升;纺织技术先进。(2)变化:纺织分离;由手工纺织到机器纺织;土布出口量下降,洋布进口量提高等。评价:西方列强入侵和工业文明的传入;一方面破坏了中国传统的手工纺织业,使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另一方面便利了外国向中国倾销棉纺织品,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但客观上有利于向近代生产方式的转变,推动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3)丰富衣被材料;促进经济发展;推动世界文明交流。【解析】【详解】(1)特点:从“棉花传入中国”,“海南和澜沧江流域,之后传到闽、粤、川等地区”;“历代统治者都极力征收棉花棉布,出版植棉技术书籍,劝民植棉”;“明代,棉花已超过丝、麻、毛,成为主要的纺织原料”;“榨布寸土皆有”,“织机十室必有”等信息中提取。(2)变化:从“鸦片战争前,中国的棉花和棉布不仅自给,还输出到欧洲、美洲”;鸦片战争后,“中国进口洋布每年约1500万匹,值银3000万两”;“土布生产中使用洋纱的比重已经高达73%(包括国内生产的机纱)”;“民间之买洋布洋棉者,十室而九”“江浙之棉布,不复畅销”,“不能出口”中提取,并结合所学,归纳概括。评价:用民间之买洋布洋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