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浙江省杭州二中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选考模拟考试题(含解析)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其中加试题部分为30分,用【加试题】标出。选择题部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1.《太史公自序》载:“春秋之中,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从这段材料所获得的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应是A.争霸战争使诸侯国数目减少B.诸侯国之间互相厮杀C.诸侯弃国逃跑井田制瓦解D.分封制遭到破坏【答案】D【解析】由题目中的信息“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可知春秋时期,分封制逐渐瓦解,故本题应选D项;A、B两项均由D项所致,故与设问要求“最全面、最准确的信息”不符;题目中未涉及井田制的瓦解,故排除C项。点睛:由“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联系分封制的特点分析解答。2.有学者说:这种生产结构“虽然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古人所说,‘乱’而后‘治’,其中一个缘由,便是这种……生产结构在起作用”,这反映了“这种生产结构”的特点是A.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B.男耕女织分工合作经营C.古代最基本的经济形式D.以重农抑商为主要政策【答案】A【解析】【详解】小农经济具有脆弱性,但对生产条件要求不高,生命力顽强,因此材料中的“虽然-2-脆弱,……但破坏了极容易复活和再生”指的是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小农经济。故答案为A项。男耕女织是小农经济的基本特点,排除B项;小农经济是传统农业的基本形式,排除C项;重农抑商是封建政府实行的政策,与小农经济本身无关,排除D项。【点睛】小农经济是一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建经济就是以小农经济占主导。但小农经济并不完全等同于自然经济,小农经济强调以家庭为生产生活单位,而自然经济主要与商品经济相对。小农经济产生于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出现和推广的背景下,而自然经济早在原始社会就产生了。3.“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下图是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同构效应正好刻画了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就此推断画横线处在内容是A.专制皇权商品经济B.官僚政治地主经济C.科举制度地主经济D.封建割据商品经济【答案】B【解析】据材料提到,“家国同构”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重要特征,……宗法家族是国家政府功能的延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儒家正统在政治上表现为官僚政治,在经济上表现为地主经济B项符合史实和题意,正确;儒家正统排斥商品经济,故A项错误,排除;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才产生,不能和祠堂对应,故C项错误,排除;儒家正统也反对封建割据,故D项错误,排除。点睛: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需要掌握儒家正统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与分析,结合儒家正统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解答即可。本题以某学者绘制的中国古代社会结构图为切入点考查对儒家正统在政治、经济上的表现的把握,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示、分析理解、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宰相以外还有执政,就是副宰相,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宋朝是由-3-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这表明唐宋时期A.中央官员职责分工更加明确B.宰相权势和地位持续下降C.决策群体扩大和决策制度化D.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答案】C【解析】AB材料无法体现;根据“汉朝时廷议是皇帝临时召集的,人员和时间不固定,决定的事情仅供皇帝参考”“唐朝宰相在政事堂议决政事”“宋朝是由宰相和执政议决大政”体现出决策制度化,根据“人员和时间不固定”“这个人数比唐朝要多”表明决策群体扩大,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决策的效率不断提高”,排除D。【名师点睛】依据材料是解题关键,ABD与材料无关,排除即可。5.我国古代某一时期,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用于军事,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这一时期应是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朝【答案】B【解析】【详解】唐朝时期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唐都长安是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故答案为B项。汉朝时期火药还没有用于军事,排除A项;宋朝不是统一的王朝,排除C项;明朝都城北京不是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排除D项。【点睛】本题的解答要综合考虑题干要求的多个因素,如“国家统一民族融合”“青瓷与白瓷闻名世界”“火药用于军事”“其京都为当时东西文明的交汇中心”等方面的信息,来确定符合这四个方面条件的王朝。结合所学可知,只有唐朝时期符合以上四个条件,据此确定答案。6.在中华法系中,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被看作是天经地义的,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材料表明中华法系-4-A.重视维护君主专制B.基于小农经济和宗族社会C.维护商品经济秩序D.侧重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答案】A【解析】材料“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说明中华法系重农抑商,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故A项正确,C项错误;B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点睛:材料“与商业有关的民事法律得不到充分发展”“重视公权益即国家利益”“私权益即庶民个人利益,却得不到应有重视”是解题的关键。7.“北宋至明清时期除了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之外,植根于熙熙攘攘的商业生活、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中的新文化也在慢慢孕育发展。”下列各项属于材料中“新文化”范畴的是A.陆九渊的心学思想B.郑板桥的《兰竹图》C.杂剧和散曲D.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儒学从西汉时期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心学属于新儒学,植根于重农抑商的基本经济政策,故A项错误;郑板桥的《兰竹图》属于中国文人画,属于“附庸风雅的贵族文化”,故B项错误;元杂剧和散曲适应了市民阶层的文化需求而出现,而市民阶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属于“新文化”,故C项正确;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思想适应了明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求,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但影响范围小,只局限于先进的士大夫阶层,故不符合“人头攒动的瓦舍勾栏的新文化”,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的艺术——元杂剧8.下表为1853年中国和洪都拉斯英国棉纺织品的消费量,这反映出当时中国国名人口棉纺织品消费量比例中国3.6亿人均0.75便士1-5-洪都拉斯14600人人均934.5便士1246A.传统的小农经济根深蒂固B.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C.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D.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洪都拉斯【答案】A【解析】根据表格可知人均棉纺织的消费量明显低于洪都拉斯,结合材料中所给时间特征1853年再结合当时中国的史实可知是中国自然经济的抵抗,A项正确。经济受到鸦片战争的破坏,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表格无法体现清政府实行保护本国经济的政策,排除C。材料无法推断出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低于洪都拉斯,排除D。所以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首先读懂表格数据的内容,然后联系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9.蒋廷黻先生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条款虽很多,主要的是北京驻使和长江通商。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这种关系同可以为祸,亦可以为福,看我们振作与否。奕诉与文祥绝不转头回看,留恋那已去不复回的闭关时代。”他意在强调条约的签订A.导致外国势力发展到北京B.开启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C.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D.激起了清政府的自强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咸丰六年的《天津条约》和十年的《北京条约》”“历史上的意义不外从此中国与西洋的关系更要密切了”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作者旨在强调第二次鸦片战争引起了中国的洋务运动。所以答案选D。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洋务运动10.1909年初,《大公报》上的一篇文章称:“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做游历,看看欧美各国-6-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历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岂不比听戏强的多么?”材料中使人们“开眼界”指的是()A.报纸B.广播C.电影D.电视【答案】C【解析】“第一是开眼界,可以当作游历,看看欧美各国的风土人情……真如同身临其境,亲眼得见一样……时常看看”体现出电影的特点,A正确;B、C和D不具备电影特点。排除。11.1938年5月,蒋介石在总结抗战形势时说“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这段话当指A.国共两党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抗战B.淞沪会战分散日军兵力,粉碎其速亡中国的企图C.武汉、广州失守后,抗日战争将进入相持阶段D.百团大战在华北地区沉重打击了日军【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不对,题干没有体现共产党在敌后战场抗战;C是在1938年10月后,D是在1940年,时间不对;B时间上看符合题意,淞沪会战是在1937年8月——11月,关于开辟淞沪战场的原因,蒋1938年5月5日曾在《杂录》中写道:'敌军战略本以黄河北岸为限,如不能逼其过河,则不能打破其战略,果尔,则其固守北岸之兵力绰绰有余,是其先侵华北之毒计乃得完成,此于我最大之不利。我欲打破其安占华北之战略,一则逼其军队不得不用于江南,二则欲其军队分略黄河南岸,使其兵力不敷分配,更不能使其集中兵力安驻华北。中倭之战必先打破其侵占华北之政策,而后乃可毁灭其侵略全华之野心。总之,倭寇进占京沪,其外交政策已陷于不可自拔之境,而其进占鲁南,则其整个军略亦陷于不可收拾之地也。'据此可知,当时蒋介石开辟淞沪战场的目的,在于分散日军兵力,粉碎其首先占领华北的侵略计划。考点:新民主主义革命·抗日战争。12.通常情况下,修改宪法都以前一部宪法为基础。1982年,我国修订宪法时,邓小平等一些领导人主张不能以1975年或者1978年宪法为基础,而应该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进行修订。这一主张从侧面说明A.宪法的修订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7-B.1954年宪法确定的若干原则一度被破坏C“文革”时期宪法修订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C.1982年宪法是我国治国安邦的总章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我国82年宪法在修订过程中是以1954年宪法为基础而不是以1975年或以1978年宪法为基础,是因为70年代的宪法受到文革时期“左”倾思想的影响,A项表述本身不正确,C项中要注意文革时修订宪法并未违背社会主义原则,主要是破坏了民主法制,D项材料未体现。考点: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民主政治建设的曲折和发展·评价13.1969年5月11日,《人民日报》向全世界报道了一则我国既无内债又无外债的消息。此后我国形成了不向国内外借债的财政政策,直到1979年12月,我国政府同意接受外国政府提供的第一批贷款,这一政策才被打破。这表明我国A.由单边外交转向多边外交B.由自力更生转向依赖外援C.由思想禁锢转向对外开放D.由民间融资转向政府借贷【答案】C【解析】题干中所描述的我国对待外债问题态度和政策的变化,主要体现了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思想观念的变化过程,这一转折发生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从不借外债到要借外债,这也体现了从相对封闭走向主动开放,所以C项最符合题意。。【考点定位】必修一·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政策与成就。14.下图为1949-2008年中国与外国建交状况曲线图,图中显示了新中国成立后外交史上出现过三次建交高潮,这三次建交高潮-8-A.都与当时国际形势发生重大变化有关B.都与美国有直接联系C.体现了中国与亚非拉国家的友好关系D.说明中国实行多边外交【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新中国成立以来形成三次建交高潮,这都与当时的时代特征和国际形势发展密切相关,故A正确;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建交高潮和美国就没有直接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