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湖北省仙桃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能力测试试题(二)(含解析)本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6页。时量5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据《周礼》记载,每年正月初一,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且往往和最隆重的祭祀活动同时进行,全民都要有组织地参加。这表明A.分封中孕育了中央集权B.诸侯国割据的局面出现C.西周出现文化下移趋势D.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朝廷的司徒官向乡大夫讲授法律,乡大夫颁授给乡吏,乡吏立即返回对乡民进行宣讲”表明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使全民都要知晓法律、遵守法律,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A正确;材料与“诸侯国争霸割据”无关,排除B;材料不是反映文化传播,而是宣讲法律,C错误;材料反映的是中央派官员逐级将法律宣讲到地方,无法体现周王室直接控制了地方,排除D。2.《唐律疏议·盗贼》规定:非家庭成员,但属五服之内,具有亲属伦常关系的成员之间窃盗财产,构成犯罪,应在盗窃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这反映出唐朝A.提倡“重罪轻罚”的原则B.宗族关系凌驾于法律之上C.经济发展推动法律制度的改进D.封建社会法律建设受礼教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亲属伦常关系”“应在盗窃法定刑罚基础上减等处罚”说明唐朝时期法律的制定受到传统儒家伦理纲常思想影响,D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重罪轻罚”的原则,A错误。材-2-料说明法律受到礼教影响,不是凌驾于法律之上,B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经济发展对于法律制度影响,C错误。3.秦汉时期,漕运为东西方向,漕粮通过黄河、渭河由东向西运抵长安;唐代,漕运线路由秦汉时期的东西向呈现出东南、西北向的变动。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漕运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经济重心的不断南移B.关中自然环境的恶化C.国家疆域的不断扩大D.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以前,经济中心在北方,政治中心在西方、北方,所以漕运大致为东西方向,南宋朝后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而元明清都城在北京,所以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说明经济政治格局的变迁是漕运方向改变的重要原因,故D正确;经济中心南移,政治中心在北方,才出现漕运为南北方向,A不是全面的原因,排除;B不符合史实,并且也无法说明漕运转变为南北方向的原因,排除B;国家疆域的扩大与漕运方向的转变没有直接联系,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宋元明清时期,漕运则转变为南北方向,由南至北”,联系所学我国古代政治、经济中心的转移分析解答即可。4.明代嘉靖年间推行“一条鞭法”,即把各州县的田赋、徭役及杂征总为一条,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清代雍正年间又全面推行“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明清时期的赋税改革A.加剧了土地兼并的现象B.利于新的生产关系产生C.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D.推动了经济政策的改变【答案】B【解析】【详解】“一条鞭法”把徭役合并征收银两按亩折算缴纳,“摊丁入亩”取消人头税,均表明当时的政府放松了对民众的人身控制,有利于自由劳动力的形成和新的生产关系的产生。-3-故答案为B项。这种赋税改革对土地兼并现象没有影响,也没有加重农民负担,排除A、C项;这种改革没有推动经济政策的改变,排除D项。5.梁启超评价辛亥革命具有“空前绝后的大意义”,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这里的“空前绝后的大意义”是指辛亥革命A.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B.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C.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可知第一点强调的是民族意识,第二点强调的是民主意识,这充分说明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故C项符合题意。B项只说了民族方面,AD项只是说了民主方面,均不全面。故排除ABD三项。6.1896—1911年中国铁路建设有了一定的发展,新建铁路总里程约为此前的22倍。下图为铁路投资构成示意图。由此可知A.清政府一直以来重视铁路修筑B.西方列强控制中国铁路修筑权C.铁路修筑极大地推动经济发展D.国人的阻碍严重制约铁路修筑【答案】B【解析】-4-根据图示“中国政府借款修筑占46%”“外国资本直接投资占31%”和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后十余年间,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铁路建筑权益,中国铁路的筑修权大部分被列强占据,故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清政府一直重视铁路修筑,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近代铁路的发展,故CD项排除。7.下表为1956—1961年中国粮食进出口量的统计数据(单位:1000公吨)。对此解释较为合理的是年份出口量进口量净出口量19572092.6166.81925.819582883.4223.52659.919594157.52.04155.519602720.466.32654.119611355.05809.7-4454.7A.表中数据与该时段的粮食生产状况不符,明显失真B.1957—1959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表明农业政策效果显著C.1961年粮食进口量激增,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D.该时段粮食出口量过高,说明“一五”计划成效有限【答案】C【解析】【详解】C项,1961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粮食需要大量进口,因此一改1958-1960年“左”倾错误的影响,导致数据失真的现象,比较真实的反映了当时中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体现了实事求是的作风。故C项解释正确。A项,1957年“一五”计划刚刚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结束,农村生产关系得以调整,粮食生产会增加,而1961年由于受自然灾害和中苏关系破裂的影响,中国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粮食需要大量进口,因此表格中的数据并不是明显失真。故A项解释错误。B项,1958年出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和“共产风”为主-5-要标志的“左”倾错误的泛滥,会影响数据的真实性,因而B项粮食出口持续增加,不是农业政策的推动,而是受到“左”倾错误的影响。故B项解释错误。D项,根据1957-1961年数据结合所学可知,1958-1960年粮食出口持续增加,数据不具有真实性,不能反映“一五”计划成效。故D项解释错误。8.下图反映的是1978—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变化图,贸易额不断增加的原因不包括A.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B.外交成就的突破C.城乡经济体制改革D.经济特区的设立【答案】A【解析】【详解】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1世纪初,我国已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A项与题干时间不符。本题要求选择不包括的一项。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项。分析图表可知,自1978年至1985年,中国进出口贸易额不断上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由于改革开放后,中国进行了城乡经济体制改革,设立了经济特区,并且取得了许多外交上的成就,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并建交。故BCD三项正确,与题意不符,排除。9.“李××,1965年就读于沔阳中学,1969年作为知青到红星村‘上山下乡’,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1984年公派前往美国深造,现在在武汉光谷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此履历的背景不包括A.中美关系的正常化为他出国深造创造了条件B.互联网在全球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C.《义务教育法》的实施,保障他完成了义务教育D.“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答案】C-6-【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互联网技术。根据所学内容可知,1979年中美建立外交关系,为他出国创造了条件,故排除A项;根据“在贵阳组建大数据创客团队”并结合所的飞速发展为他创业提供舞台,故排除B项;根据“1979年考进武汉大学”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是文化大革命的结束为他考上大学提供了可能;《义务教育法》于1986年开始实行,所以不可能是该法保障他完成义务教育,故选C。10.《世界文明史》载:“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材料表明,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A.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B.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C.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D.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答案】A【解析】“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说明罗马法最大特点是保护私有财产不受侵犯,A正确;B中保护特权不符合材料主旨;C明显不符合材料意思;D个人权益说法错误。11.“如果世界在1948年没有分成两个对立的阵营,如果朝鲜不是处在这两个阵营的中间,那么发生在这个‘晨静之乡’的冲突可能会是严重的,也许会是激烈的,但它最终会在朝鲜范围内,以朝鲜的方式得以解决。”该观点意在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A.朝鲜半岛重要的战略位置B.美苏“冷战”及其双方的争夺C.朝鲜缺乏解决分裂问题的实力D.北约与华约在亚洲尖锐对立【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两个对立的阵营”是指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和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作者认为如果朝鲜不是处在两大对立阵营的中间,那么朝鲜问题最终会在本国范围内以另外一种方式解决。由此可知,该观点认为美苏的冷战及相互-7-争夺最终导致了朝鲜战争的爆发。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朝鲜问题的成因是由于冷战,而不是其战略位置导致的,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朝鲜的实力问题,排除C项;朝鲜分裂时还没有华约组织,排除D项。12.美国经济学家西奥多·舒尔茨认为:“小农的经济行为,绝非西方社会一般人心目中那样懒惰、愚昧,或没有理性。事实上,他是一个在传统农业的范畴内,有进取精神并对资源能作最适度运用的人”。按照其观点,可能对下列哪一历史事件评价相对较高A.苏联的农业集体化运动B.1953~1956年中国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苏联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D.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D【解析】四个选项都体现了农业政策。A项在一定程度存在弊端,影响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B项是实现的生产资料私有制发展成社会主义公有制,与材料不符,排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度实现了包干到户的政策落实,有效提高了农民生产种植的积极性,故D正确。C虽在一定程度上放宽了农业政策,给农民一定的实惠,但是不如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更能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关键信息的准确解读,并对中国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影响准确理解。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包括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第41、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5、46、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国传统文化虽然从秦汉时期开始形成封建的大一统文化,董仲舒倡导的“独尊儒术”又把这个统一性推向极致,但这并不意味中国传统文化只有单一的内容。事实上,中国传统文化是多样性的统一,正如汉宣帝所称“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中国传统文化的连续性在世界文化史上是独一无二的。中国古代历经战争动乱、社会分裂和王朝更替,这个文化并未中断自己的传统,而是在继承已有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获取发展的新动力。仅就先秦而论,从周人对前代的维新,到孔子对周礼的重新解释;从孟子对孔子思想的-8-深化发展,到荀子对先秦百家争鸣的总结与融合,就表现为一个连续性与变革性的过程。鸦片战争后,中国文化步入近代,走进从旧向新,从传统向现代的艰难转型,也呈现出连续性和变革性的统一——摘编自张应杭主编《中国传统文化概论》材料二近代中国百年忧患,原因很多,其中之一就是当时的中华文化体系不能提供现成的现代化方案,我们必须在外来文化体系中去寻找。从康有为到孙中山,无数仁人志士也曾向西方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