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第7课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历史纲要导引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魏晋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变化与创新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在传承中创新。南北朝时期在察举制基础上创建了九品中正制,为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奠定了基础;中枢政务机构在三公九卿的框架内逐渐形成了三省制的雏形,为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奠定了基础;北魏创立的租调制则为隋唐所直接继承,但唐中后期由于土地兼并严重,租庸调制难以为继,逐渐被两税法所取代。学科素养对接时空观念通达时空观念掌握科举制度隋朝创立,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1300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780年唐朝实行两税法史料实证运用史料实证探究汉代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魏晋南朝和隋唐时期的中枢政务机构,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历史解释明确历史解释研思汉唐时期选官制度演变、“汉承秦制”和隋唐时期中枢政务机构的变动,唐朝的纳绢代役唯物史观立足唯物史观认知三国两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的制度建树体现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家国情怀渗透家国情怀感悟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知识点一选官制度1.汉朝察举制汉朝时期,国家建立了以察举为主的选官制度,由地方向中央推荐人才。2.魏晋九品中正制(1)创立:曹魏时,创立了新的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2)发展①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共分九等,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2-②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家世和才能并重,发展到西晋时期主要看重家世。(3)影响:九品中正制逐渐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随着士族的没落,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3.隋唐时期的科举制(1)形成和完善①隋朝建立后,废除九品中正制,同时把察举制度中的考试因素加以强化,科举制度开始形成。②它的特点是自由报名,通过考试差额录取。因为有多种报名科目,“分科举人”,故称科举。③唐代科举最重要的科目是进士科,考试方式为命题写作诗、赋,录取不易,因此也最受重视。(2)影响:科举制使一批出身社会中下层的读书人通过相对公平的考试参加政权,扩大了统治的基础,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学习聚焦]从察举制到科举制,官员选拔变得更加公开和公平,中国古代选官制度逐渐走向成熟与完善。[特别提醒]察举制在两汉时期盛行,举孝廉即推举孝子廉吏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察举制促成了西汉时期人才辈出。[知识拓展]科举制度对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隋唐以前,特别是魏晋以来,选官制度被权贵大族把持,这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度的创立,将选官标准集中到中央,有效地改变了这种情况,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特别提醒]唐代,社会各阶层对科举都极为重视,当时国家对官员的仪表、气质、语言表达、书法、文字表达等都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但缺乏对官员品行的要求,这是其不足的一面。知识点二三省六部制1.“汉承秦制”,有所损益(1)中朝决策机构:汉武帝时期,以尚书为主的中朝决策机构形成,三公逐渐被架空,具-3-体事务分由六曹职掌。(2)外朝执行机构:汉武帝时期,三公九卿逐渐演化为一般的执行机构,即“外朝”。2.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1)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三省制: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与中书省和门下省形成三省,它们共同执掌辅助决策和执行等权力。(2)隋文帝时,确立三省六部制①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②隋唐时期,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3)唐太宗时,完备三省六部制①唐太宗时常给品位较低的官员以宰相名号,扩大任用宰相的范围。②宰相会议召开的地方称为中书门下,也叫政事堂。宰相会议的设立,在机构分工上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了一体化的趋势。③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工处理各项具体政务。④九卿则演变为九寺、五监,负责执掌一些次要的事务性工作,受制于六部。(4)影响: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和完备,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历朝基本上沿袭这种制度。[学习聚集]三省六部取代三公九卿,中央决策和行政体系日臻完备。[知识拓展]汉代的“中朝”和“外朝”汉武帝时,为加强皇权,选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或“内朝”。相对于“外朝”而言,中朝(内朝)官员享有较大的出入宫禁的自由,可以随侍皇帝左右且能在宫中办公。[图示记忆]唐朝三省六部制各自的职能-4-唐代的三省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是决策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门下省是审议机构,负责审核政令,驳正违失;尚书省是执行机构,负责贯彻执行重要政令。三省为中央最高统治机构,三省长官同为宰相,共同负责中枢政务。知识点三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的租调制(1)魏晋时期,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2)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一夫一妇每年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负担一定的徭役。2.唐朝前期的租庸调制(1)唐初,将赋税征收对象定为成年男子。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2)如果朝廷因故加派徭役,就必须免除调、租的一部分乃至全部。(3)租庸调制规定了农民负担的上限,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朝中后期的两税法(1)目的①“安史之乱”后,在籍户口大幅减少,政府财政收入锐降。②为了解决财政困难,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2)内容①由中央政府确定总的税额,分配到各地征收;户不分主户和客户,以当时的居住地,编入户籍。②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③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3)影响①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②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学习聚焦]赋税制度的变化,反映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逐渐放松,直到两税法实行,征税的主要标准从人丁转为财产。-5-[知识拓展]北魏均田制北魏孝文帝改革时,颁布均田令。规定:北魏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实行分配,给农民一定数量的田地种植谷物和桑麻。隋朝和唐朝前期沿用北魏以来的均田制。[知识拓展]中国古代农民的主要负担有地农民或普通地主,对政府的主要负担:(1)税,按土地多少和等级(有时包括财产)交纳(通常是纳谷物);(2)赋或调,按户或人口、丁口交纳(通常是纳纺织品);(3)役,包括徭役(每年一段时间无偿参加国家工程建设)和兵役,一般是按男丁轮派;(4)有时政府允许农民纳物或钱代替徭役,称为“庸”或“免役钱”;(5)无地佃农不纳税,但要向地主交地租;均田制下的农民实际也是国家的佃农,要向国家交“租”。探究点一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材料一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材料二唐人沈既济说:“是以进士为士林华选,四方观听,希其风采。每岁得第之人,不浃旬而周闻天下,故忠贤隽彦韫才毓行者,咸出于是。”——引自《隋唐五代史论集》(1)材料一中选官制度的选官标准比先秦时期人才选拔标准相比有何进步?提示:注重品行、才学,打破血缘、世袭。(2)据材料二,概括科举制的影响。提示:推动社会向学(读书)风气的形成;科举成为当时人们走向官场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个人政治影响力。材料一反映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注意排比句,依次归纳汉代察举制的“选官标准”。材料二反映唐代科举制,注意材料中的第一个句号,其前后分别是两层不同的意义。论从史出——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及影响-6-(1)趋势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②人才选拔逐渐制度化,体现相对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③封建社会后期,选官制度逐渐模式化,明清的八股取士,禁锢了思想,束缚了人才。(2)影响①有利于维持中国古代政治体制的正常运转。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局面。③对国家选拔出真正适合统治需要的人才有利。④推动了官员素质的不断提高,有利于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深化拓展,比较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选官制度选官方式选官依据影响察举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孝、廉(才德)(1)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2)容易任人唯亲,荐举和被荐举人容易形成小集团九品中正制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依靠门第不注重才能(1)世家子弟依靠门第即可步入仕途,往往不注重提高才能(2)真正有才学、出身低微的人,很难出任中央和地方的高官科举制科举考试选拔人才才能(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2)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7-(3)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探究点二唐代赋税制度的变革材料一赋役之法,凡授田者每丁岁入租粟二石,调则随乡土所产,绫绢……各二丈,布加五分之一;……凡丁,岁役二旬,若不役,则收其庸,每日三尺。——《旧唐书·食货志上》材料二据旧征税数及人户……定等第钱数多少,为夏秋两税……其丁租庸调,并入两税。其应科斛斗,请据大历十四年见佃青苗地额均税。夏税六月内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唐会要·起请条》[注]斛斗,古代量器,十斗为一斛、大历十四年,即公元779年;见佃青苗地,即纳入征租的耕田。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指出唐朝前、后期赋役制度的主要特点。提示:①唐朝前期租庸调制:以丁税征收和实物租税为主。②唐朝后期两税法:按财产和土地占有多少分等征税;一年分夏、秋两次征税;丁税并入两税征收。材料一反映唐朝凡授田者,都要承担租粟二石,并承担调,或纳绢代役。材料二从“夏税六月内纳毕,秋税十一月纳毕”,反映唐朝后期的两税法。论从史出——以唐朝为例说明我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沿革规律(1)农民由必须服一定的徭役和兵役发展为可以代役,以“庸”制为标志。(2)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向以田亩为主过渡,人头税在赋税中所占比例越来越小,以两税法为标志。(3)征税时间由不定时逐渐发展为基本定时,可以两税为标志。深化拓展比较唐朝租庸调制和两税法(1)租庸调制是唐朝前期实行的一种赋税制度,以人丁为征税标准,不根据土地多少征收,依人丁受田数,缴纳一定数量的谷物叫“租”,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调”,不服役的纳绢或布代役,叫“庸”。(2)两税法是唐朝后期为解决财政危机而实行的一种赋役制度,按资产纳税,一年分夏秋-8-两季征税。(3)租庸调制和两税法的最大区别是征税标准不同。两税法的实行,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它反映出封建国家对人身控制的逐渐松弛。[规范解题]例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实际上中书、门下的权力被分化。A项错误;统治者的目的是巩固自身统治。B项错误;武则天通过改革中书、门下二省官制,从而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C项正确;由材料中“宰相数量大增”“更替频繁”可知,宰相权力被削弱。D项错误。答案:C中国古代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一是架空相权,如汉武帝设立的中朝,架空了宰相的决策权。二是分散相权,如唐朝时期的三省六部制,通过增加宰相的数量来分散相权,从而削弱相权。武则天分散相权的目的是对朝政的全面控制。[随堂检测]1.[2019·北京市学业水平测试]唐代规定左丞统吏部、户部、礼部,右丞统兵部、刑部、工部。左丞与右丞两个官职所隶属的中央机构是()A.中书省B.尚书省C.门下省D.枢密院[尝试解答]__B__-9-注意唐朝三省各自的职责,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议、审议和执行。2.[2019·海南学考]中国很多地方有“状元村”“状元桥”“状元及第匾”等文化遗存。与此相关的选官制度是()A.禅让制B.世官制C.察举制D.科举制[尝试解答]__D__从题干中的状元来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