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南宁、梧州等八市2019届高三历史下学期4月联合调研考试试题(含解析)考生注意:1.本试卷满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必须在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3.做选考题时,考生须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一、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图反映的是战国时期“毛遂自荐”的典故,公元前257年,秦国军队包围赵国都城,邯郸危在旦夕,毛遂自荐,靠胆量和剑威,帮助平原君联楚成功,后被赵王授予谏议大夫之职。此典故主要表明A.儒家士子品行高洁B.宗法体系趋向瓦解C.官僚政治制度形成D.大一统局面已出现【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毛遂能够与赵国使者共同出使其他国家,并因功获得官职,这说明当时用人不完全依据血缘关系,这体现出以宗法体系为基础的世官制的解体,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表明毛遂是儒家士子,故A项排除;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2重要标志是郡县制的实行,故C项错误;秦朝完成大一统局面,故D项错误。2.北魏孝文帝说:“北人谓土为拓,后为跋。魏之先出于黄帝以土德王故为拓跋氏。夫土者,黄中之色,万物之元也。宜改姓元氏。”材料说明孝文帝A.开创了民族融合的新时代B.意在为学习汉文化寻找历史依据C.旨在进一步神化封建皇权D.力图争取鲜卑贵族的拥护与支持【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孝文帝认为黄帝以土德之瑞称王鲜卑族谓“土”为“拓”谓“后”为“跋”故以“拓跋”为姓,称拓跋氏,意即黄帝的后代,这反映出孝文音为改革姓氏寻找依据,进而学习汉族文化,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到民族融合和神化皇权,故AC项排除;材料没有提出孝文帝与鲜卑贵族之间的关系,故D项排除。3.到宋代,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充当信用中介物的“交引”“券”“契约文书”大量涌现。由此可知A.商品流通速度加快B.宋代形成了商业信用C.货币作用逐步降低D.宋代货币形式多样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商业信用大发展,领域遍及消费、流通以及生产”反映出商业信用的发展,这客观上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商品流通的速度由此加快,故A项正确;材料表明宋代商业信用发展而不是形成,故B项错误;随着时间的发展,货币的作用越来越强,故C项与史实不符;“交引”“券”“契约文书”是商业信用中介物,并不是货币,故D项错误。4.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3A.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B.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C.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D.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一年多熟制得到推广,这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的状况,故B项正确;材料仅仅反映了水稻一年两熟制的发展,并没有涉及农业的其他方面,故A项错误;一年多熟是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在同一耕地上一年内多次种植,并非扩大了耕种面积,故C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对商业的政策,故D项排除。【点睛】解答本题关键是学生能够理解一年多熟制推广的重要意义,缓解了耕地不足的现象,增加了粮食产量。5.20世纪20年代,著名实业家刘鸿生的“象牌”水泥投放市场,逐渐在上海市场取得巨大的销售优势,但很快受到日本水泥会社等大水泥厂的冲击,并一度有所亏损。出现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一战后帝国主义卷土重来B.近代的中国社会性质决定C.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薄弱D.近代民主政治发展程度低【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反映的是刘鸿生的企业反映出民族工业在竞争压制中艰难发展,这主要由中国社会性质决定,故B项正确;AC两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近代民主政治的发展,故D项排除。6.“1908年,虹口大戏院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十多年后,上海电影院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而20世纪30年代,电影院的平均观众容量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最大容量的大光明电影院将近2000个。”材料表明A.电影业竞争较为激烈4B.电影成为民众娱乐主流C.电影大众化有所发展D.中国电影事业走向成熟【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将近2000个”中可以看出,上海电影院的规模不断扩大,这说明观影人数逐步增长,观看电影日益成为一种大众化的娱乐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上海电影院规模的扩大,不能反映电影业的竞争情况,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对民众消费情况进行对比,故B项错误;材料仅仅反映的是上海影院的发展情况,不能说明中国电影制作和发行的情况,故D项错误。【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仅能容纳观众250人”“平均座位数量约为700个左右”“扩大至990个座位左右”“将近2000个”。7.刘作金在《二战中的中国》中指出:“1942年3月至4月,中国以两个军一个师近10万人的兵力,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7000—名英军,阻挡了日军向印度的进军。”这说明A.中国抗战获得国际援助B.中国是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C.日军主力深陷亚洲战场D.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答案】D【解析】【详解】由材料“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可知中国远征军解救了英军,支援了英国、缅甸的抗日战争,这说明中国抗战具有广泛的国际意义,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中国对其他国家的支持,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到中国抗战的地位,故B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日军主力的状况,故C项排除。【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中国……出征缅甸,成功解教了被日军围困的……英军”。8.在“五四宪法”制定时,政协与人大之间的关系存在争议,引发了有关“两院制”的讨论。5毛泽东认为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据此可知,此后A.政协的职能发生重大转变B.政协与人大具有较强互补性C.人大与政协职能相互转化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待完善【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协不再代行人大的职能,故A项正确;材料讨论的是政治协商会议的地位问题,没有涉及政协与人大的互补和人大制度缺陷问题,故BD两项错误;人大是中国的权力机关,政协是统一战线组织,故C项说法错误。【点睛】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把人民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民主集中制就讲不通了”。9.罗马法从最初一种狭小和简陋的农村共同体的法律,发展成为一种强大的城邦国家的法律,后来又成为一种帝国的法律。而这个帝国统治着几乎为当时的人们所知道的整个文明世界。材料说明罗马法A.扩大了罗马的统治疆域B.有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C.推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D.促进了欧洲文明的转型【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可以看出,在罗马帝国建立过程中,罗马法逐步发展,保持着罗马帝国的稳定,故B项正确;仅从材料不能得出罗马疆域的扩大源自于罗马法,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出罗马法与商品经济的关系,故C项排除;欧洲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文明的转型,故D项错误。10.恩格尔曼对英国不同时期贩卖黑奴所获得的利润进行了估算,具体情况见下表。据此可知,奴隶贸易6年份西非(价格;英镑)牙买加(价格;英镑)每个奴隶平均利润估算(英镑)1651~16752.6823.1214.681701~172010.28249.988.461761~178016.0837.73(31.25)12.22(1.58)A.改变了各地人口分布的状况B.增加了美洲地区的劳动力C.为英国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D.缓解了非洲地区人口压力【答案】C【解析】【详解】从表中的数据看,英国从奴隶贸易中获利颇丰,这为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各地人口的分布状况,故A项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到美洲和非洲的人口状况,故BD项排除。11.新经济政策实行初期,列宁提出:“同社会主义比较,资本主义是祸害。但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列宁的用意是A.欲建立计划经济体制B.西方生产方式值得借鉴C.防止资本主义的弊端D.应充分肯定市场经济【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反映7的是列宁赞成“资本主义”中的积极成分,即能消灭小生产者的涣散性;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经济政策采用了资本主义中的积极因素,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这体现的是对西方生产方式的借鉴,故B项正确,排除A、C两项;材料没有对市场经济做出肯定,故D项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是“同中世纪制度、同小生产、同小生产者涣散性引起的官僚主义相比,资本主义则是幸福”。12.一位诗人在其文学创作中,回顾了法国大革命,想到了卢梭、伏尔泰等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提到了但丁、彼特拉克、薄伽丘等意大利著名作家。材料表明这位诗人A.反对肤浅的抒情B.擅长现实主义的创作手法C.追求理想的世界D.强调文艺创作应遵从理性【答案】C【解析】【详解】从材料“回顾了法国大革命”“号召人民推翻封建暴政”“缅怀了意大利古代光荣的历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材料中的“这位诗人”属于浪漫主义,浪漫主义是在社会各阶层,特别是知识分子,对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性王国”深感失望,努力寻找新的精神寄托,追求理想世界的背景下兴起的,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这位诗人对抒情的态度的信息,故A项排除;B项是现实主义,与材料不符,排除;浪漫主义不再刻意突出人的理性,故D项错误。【点睛】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考查浪漫主义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判断出是浪漫主义,结合浪漫主义的特点解答即可。二、非选择题:共160分。第36题~第4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43题~第47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35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孙思邈有感于医方本草卷怢浩繁,忽遇急症求检国难的情况,删载繁重。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中,孙思邈指出:医生应恪守医德、坚定专8业思想,不要以贫富易志改性。北宋期间,947年,宋太祖亲为《开宝重定本草》作序,宋仁宗嘉祐六年编写《嘉祐补注神农本草》、《本草图经》。中央设立了翰林医官院,掌疗官吏军民疾病,后成为培养医学生的场所;同时地方上增设药局,以帮助百姓治疗疾病。专门设立了“收卖药材所”,并设立药官鉴验药材的优劣真假,严禁将不良的药物制成熟药。实行药物销售的国家专营政策。百姓不能及时买到药物,耽误病情,则杖责一百。南宋宋孝宗隆兴二年,两淮瘟疫流行,朝廷急令和药剂局制赈灾药四万帖,派使臣遍诣两淮州县乡村散给。京城官药局的五个门市年上交四十万缗,占国家财政收入的0.67%。——整理自白寿鼻《中国通史》等材料二17世纪晚期,欧洲医学活动的中心移到荷兰的菜顿。西尔维斯在那里牢固确立了临床传统。伯尔哈韦在这里发展了临床方法,他对病人进行富有同情心的治疗,真诚渴求从自己观察来理解疾病,他激发了一批出类拔萃的学生,影响了18世纪医学的发展。18世纪末,马修·贝利撰著了一部专门图解人体病理变化的著作——《病理解制学图谱》。贝利写道:“人体各个部分的自然结构都已得到了十分细致的研究,因此,解制学可以说已达到了高度完善。但是,我们关于疾病引起的结构变化的知识却仍然很不完善。”19世纪早期,病理学和病理解剖学的研究在英国扎下根来。在这欧洲处于动乱的时期中,英国引导着理智进步。——摘编自亚·沃尔夫《十八世纪科学、技术和哲学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唐宋医学发展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些特点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欧洲医学迅速发展的原因,(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