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含解析)

整理文档很辛苦,赏杯茶钱您下走!

免费阅读已结束,点击下载阅读编辑剩下 ...

阅读已结束,您可以下载文档离线阅读编辑

资源描述

-1-豫西名校2018—2019学年上学期第二次联考高二历史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一、选择题(共32小题,每小题1.5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向是符合要求的)1.春秋战国时期,鲁国尚儒,齐地阴阳、道家、儒学相当发达,楚地道学与词赋最具特色,三晋以法家与游说之士为盛,秦地主要接受三晋学术。这反映了A.学术思想的地域性B.儒学正统地位衰落C.北方文学发展缓慢D.秦国学术水平落后【答案】A【解析】材料体现春秋战国时期不同地域主导的学术思想不同,故A项正确;汉武帝时期儒学思想才成为正统,故B项错误;材料体现北方学术思想发达,但不能说明文学发展缓慢,故C项错误;秦国学习三晋文化,且材料未展示不同地区文化发展程度,故D项错误。点睛:这一题用新情境、新材料引导学生得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不仅仅是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进行争鸣,其实同时还有各家之间在辩难的同时,对彼此观点的吸收和融合,所以百家争鸣时期碰撞、交流与融合有机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一基础之上,出现了明显的地域特色,也就在情理之中了。2.战国时期某思想流派主张“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地爱天下所有的人”,下列言论与之属于同一流派的是A.选天下之贤可者,立以为天子B.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C.乱生于治,怯生于勇,弱生于强D.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答案】A【解析】-2-【详解】材料“不分等级,不分远近,不分亲疏”反映的是该学派主张“兼爱”,即没有等级差别的爱;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主张“兼爱”;A项主张“尚贤”,是墨家思想,符合题意;B项是韩非子对历史阶段所作的划分,是法家思想,排除;C项是兵家思想,排除;D项是法家思想,排除。3.《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C.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D.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答案】D【解析】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地、君臣、阴阳、夫妇、春夏、父子的关系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故D选项正确;《春秋繁露》是董仲舒的新儒家思想,没有反映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故A选项错误;材料也未涉及儒学的民本思想,故B选项错误;材料主旨是说明伦理纲常思想,不是强调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故C选项错误。故选D。4.有学者指出,儒家思想不仅重视“忠君”,也在一定程度上强调“限君”。下列儒家思想主张中有“限君”意图的是A.天行有常B.天人感应C.君权神授D.格物致知【答案】B【解析】:“天人感应”思想认为天是万物的主宰,天子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据此可以看“天人感应”有“限君”的意图,此题选B。5.传入中国后的佛经译文屡遭改动,例如,“丈夫供养妻子”改成“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改成“妻子敬其丈夫”。这种现象反映了A.佛教思想遭到了士人抵制B.儒学吸收了佛教基本教义C.理学成为了官方正统思想-3-D.佛教借助儒学实现中国化【答案】D【解析】佛教思想传入中国,具体的经文屡遭改动,体现了佛教的中国化,没有体现士人的抵制,故A项错误;题干没有涉及儒学的发展问题,故B项错误;仅从经文的改变,不能说明理学成为官方正统,故C项错误;佛教的经文改变,体现了佛教在中国传播时吸收了儒家伦理主张,故D项正确。点睛:“丈夫供养妻子”变成了“丈夫支配妻子”,“妻子体贴丈夫”变成了“妻子敬其丈夫”。佛经译文的改动,体现出佛教逐渐与儒学的三纲五常思想融合,佛教逐渐本土化。6.王阳明认为:“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取其有益于学而已,则千经万典,颠倒纵横,皆为我之所用。据此,王阳明A.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B.指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C.认为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D.主张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答案】A【解析】陆王心学把内心反省作为发现良知的主要途径,但材料没有体现,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儒学可激发内在情感的信息,排除C;材料认为要发明本心,认为“千经万典……皆为我之所用”,并未体现用儒学经典指导实践,排除D。由材料“凡看经书,要在致吾之良知”,揭示了学习儒家经典的目的,故选A。点睛:王守仁倡导“致良知”和知行合一,认为人天生具有良知,只要恢复良知就能成为圣贤。7.在中国古代相当长的时期内,人们的普遍观念是:一个人,如果被认为是“逆子”,他在道德上就站不住脚;如果被认为是“乱臣”,他在政治上就直不起腰;如果被认为是“卖国”,那他根本就不能称作人。材料主要说明A.儒学观念的世俗化B.儒家思想的法制化C.程朱理学的系统化D.外儒内法的社会化【答案】A【解析】-4-儒家思想作为统治思想,其目的是为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特别强调“忠君就是爱国”“孝悌”思想,材料中“逆子”“乱臣”“卖国”是世俗道德、政治、人生观领域里不遵循“三纲五常”的体现,人们对此极为鄙视,说明了儒学观念的世俗化,故答案是A。材料没有体现儒家思想的法制化和程朱理学的系统化,故B、C不准确。外儒内法的社会化与材料表述没有任何关系,故D不准确。8.他不像智者们那样靠传授知识收取学费,提出了“自知自己无知”的命题。他的“精神助产术”对后世影响是巨大的,它能够让对话者自己发现真理的结果,……他没有留下任何著作。他认为与其留下著作给后人看,还不如直接传授同时代的人们以知识,再由他们传给后世来得直接。体现上述观点的学者是()A.普罗泰格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B【解析】据材料“自知自己无知……精神助产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苏格拉底的思想内容,故B项正确;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与材料无关,故A项错误;柏拉图也没有主张自知自己无知、精神助产术,故C项错误;亚里士多德也没有“精神助产术”的理论,故D项错误。故选B。9.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人文主义者都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积极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和伦理道德,甚至皓首穷经,呕心沥血地注释基督教经典。这反映了人文主义者()A.弘扬基督教会的神学世界观B.缺乏创新的动力和进取精神C.存在着无法避免的时代局限D.以基督教教义作为指导思想【答案】C【解析】据材料“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人文主义者……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和伦理道德……注释基督教经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时期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神学处于统治地位,人文主义者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体现了时代局限性,故C项正确;人文主义者的目的是宣传资产阶级人文思想,不是弘扬基督教会的神学世界观,故A项错误;人文主义者鼓吹基督教的宗教精神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不是缺乏进取精神,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作为指导思想,故D项错误。故选C。10.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父和主教。”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5-A.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父和主教B.神父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D.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的教士【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AC两项表述逻辑错误,排除。B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从材料看,马丁·路德认为,尽管每个人工作、职务不同,但他们都可以是“神甫和主教”,即人人有权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也就是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D项正确。故选D。11.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们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A.引导独立思考的途径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C.自主开拓精神的家园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可知“启蒙”不是指导人们怎样思考,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体现不出彰显人性,故B项错误;从“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可知“启蒙”是要求人运用理智自主思考,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故D项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内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理性主义的相关知识。理性主义是建立在承认人的推理可以作为知识来源的理论基础上的一种哲学方法。17-18世纪间主要在欧洲大陆上得以传播,本质上体现科学和民主,是启蒙运动的哲学基础。理性指能够识别、判断、评估实际理由以及使人的行为符合特定目的等方面的智能。理性通过论点与具有说服力的论据发现真理,通过符合逻辑的推理而非依靠表象而获得结论,意见和行动的理由。12.公元751年,唐朝军队在中亚败于阿拉伯军队,被俘往阿拉伯的士兵中有不少技术工匠,这次战役客观上促成了中阿之间一次技术转移.这时中国传入阿拉伯的技术应该是-6-A.造纸术B.活字印刷术C.指南针D.火药与火器【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知识的识记能力,比较简单。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国造纸术在唐朝时传人大食,活字印刷术在北宋才出现,13世纪,指南针传人阿拉伯和欧洲各国,火药和火药武器在13世纪中期传人阿拉伯。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科技成就·造纸术13.明代中叶后,在文化上出现了商人文化,熔铸理学并杂糅宗族文化和通俗文化……强调商人道德是商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商人道德中宣扬“诚笃”“诚意”“以信接物”等,这最能说明商人文化A.具有一定的封建性B.价值观与传统儒学相通C.是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D.是资产阶级启蒙文化的先导【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既然“诚笃”、“诚意”、“以信接物”等均是儒学的典型思想,那么商人道德中宣扬“诚笃”、“诚意”、“以信接物”等最能说明商人文化的价值观与传统儒学其实是相通的,所以本题答案只能是B。材料讲述的商人的道德,与封建性无关,A不选;商人道德主要是受文化的影响,与C项无关;D项错误,资产阶级启蒙文化主要是批判封建的专制和等级思想,与题干中商人的道德无关。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商业的发展•商人文化【名师点睛】此类题目是材料类选择题,多在题干中提供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考生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其现背后的历史真实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题方法:解答材料解析选择题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它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背景。第二,读通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7-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14.对下图解读正确的是A.中国古代科技一直领先于西方B.15世纪中西方科技发展趋势出现逆转C.公元前后中国科技达到最高峰D.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从题干曲线来看,公元前中国不如西方,公元后到15世纪中国强于西方,15世纪后中国出现逆转,故B项符合图片展示,故选B。从图示很容易看出A错误;C项错误,15世纪中国古代科技达到高峰;D项错误,公元前后到10世纪中国科技并非走向衰落,只是发展缓慢。考点:古代中国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古代中西方科技·古代科技的特点【名师点睛】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在科技内容上,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在科技使用上,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成为科技进一步发展的动力的意识。(4)从分布上看,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方面。15.书法家张胜利认为,中国书法的至善境界是风行水上,自然成文。凡是人工刻意造作、雕痕明显的书法,即是适用性、装饰性工艺,而不是心之画,更谈不上书法艺术。据此推断,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艺术是()-8-A.小篆B.隶书C.草书D.楷书【答案】C

1 / 22
下载文档,编辑使用

©2015-2020 m.777doc.com 三七文档.

备案号:鲁ICP备2024069028号-1 客服联系 QQ:2149211541

×
保存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