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单元提升(二)1.三国鼎立形成的原因史料周谷城认为:东汉后期“群雄并立,各据地盘,各拥大军。然为着要巩固自己的存在,取得优势的地位起见,均向外扩充其势力。这样一来,并立的群雄,乃相互混战。在长期混战之中,大的吞并小的,强的吞并弱的;结果形成三个较大的集团,曰魏、蜀、吴三国。凡弱小不能独树一帜的,都依着地位之所在,陆续分别隶属于此三大集团之下”。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认为:“三国鼎立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在于各个地区封建经济的发展,导致了分裂倾向的加剧。长江流域上下游几个区域的封建经济,发展到了勉强可以自给和彼此均衡的程度,给南方孙、刘的割据提供了物质基础。而同一时期北方的国家则由于社会经济受到割据混战的严重摧残,无力消灭南方的国家,以统一全中国。但是统一的历史在中国封建社会中已存在过四百多年,统一的因素仍在程度不等地起着作用,统一仍然是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所以在无数割据者角逐的混乱局面中,终于出现了魏、蜀、吴三大割据势力,它们的统治者在各自的区域内削平了较小的割据势力,巩固了内部的统一,并且都力图打破均衡局面,实现全中国的统一。”朱绍侯主编《中国古代史》认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和存在,是由各方面条件造成的。政治上,曹操团结了中原的地主豪强,孙权以长江南北的世族豪强为支柱,刘备则依靠荆、益两州地主的支持。从地理条件说,蜀有剑阁、三峡之险,进可攻,退可守。吴有长江天险,易守难攻。在经济上,蜀汉占有的益州‘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称。吴国占据的长江中下游,东汉以来经济有一定的发展。再加吴蜀联合,攻虽不足,守则有余。曹操虽占有广2大的北方,但因战争破坏严重,一时还缺乏统一的物力和人力。这些就是形成三国鼎立局面的基本原因。”解读对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原因周谷城认为是军阀混战所致;翦伯赞认为是封建经济的区域性发展所致;朱绍侯认为政治、地理及经济方面的原因所致。2.江南开发的原因史料东汉时期,长江流域的经济已经表现出上升的趋势,孙吴建国时,又有些进展。西晋末大乱,黄河流域汉族人大量南迁,其中士族只是少数,极大多数还是劳动民众。他们带着北方比较进步的生产技术来到南方,在南方原有的生产基础上,加入新力量,因而生产力有显著的提高。东晋末和梁末两次祸乱以外,南朝境内没有发生过大的战争破坏,这也是生产力得以逐渐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选自范文澜主编《中国通史》第二册,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解读史料认为江南开发的原因是:北方战乱,人口南迁,带来北方先进的生产技术;南方较为稳定的政局以及南方自身的发展。3.北魏时期的民族融合史料在十六国长期动荡的历史环境中,北方的民族矛盾仍然十分尖锐。直到北魏统一北方,民族的纷争才逐渐平息下来,北魏孝文帝是十六国以来长期民族融合的集大成者,他不仅继承了此前民族融合的成果,而且以更加广泛、更加深刻的改革把民族融合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从此,北方各族人民逐渐稳定于中原的农业经济生活,南北文化风尚和习俗逐渐趋于一致,南北政权的民族差别也逐渐泯灭了。孝文帝改革之后,中原地区的民族融合已经基本完成。边镇地区的民族融合慢一些,甚至出现胡化的倾向,然而这只是历史前进中的一个小曲折罢了。——选自晁福林主编《中国古代史》(上册)解读史料认为北魏时期的民族融合是孝文帝在继承了此前民族融合的成果的基础上,实行改革的结果。4.隋唐时期宰相制度的演变史料宰相之职,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然自汉以来,位号不同,而唐世宰相,名尤不正。初,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自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曰“参议得失”、“参知政事”之类,其名非一,皆宰相职也。……永淳元年,以黄门侍郎郭待举、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章事”入衔,自待举等始。自是以后,终唐之世不能改。初,三省长官议事于门下省之政事堂,其后,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开元中,张说为相,3又改政事堂号“中书门下”。……——(宋)欧阳修《新唐书》卷四六《职官志》解读这段资料反映了隋唐时期宰相制度演变的基本轮廓:①最初是三省长官共议国政,为宰相。后来据说是因为唐太宗曾任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于是便以尚书省的副职左、右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同为宰相。后又以中书令、侍中“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为名,让其他官吏以“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名义成为宰相。②政事堂为众宰相的办公会议场所。唐初开始设政事堂,说明唐代的决策机构采取集体办公形式。③政事堂最初设于门下省,后移到中书省。这一事实,又表明门下省、中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扩大,尚书省长官的决策权逐渐缩小。发展到后来,也就是尚书省的长官退出宰相行列。5.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史料一(汉代)察举制“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①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后汉书·百官志注》史料二(两晋)九②品访人,唯问③中正。故据上品者,非公侯之子孙,则当涂之昆弟也。二者苟然,则荜门蓬户之俊,安得不有陆沈者哉!——《隋唐五代史论集》史料三(唐代)太平君子,④征文射策,以取禄位,……以进士为士林华选,每岁得第之人,⑤不浃旬而周天下。【注】①表明汉代以才学、道德、品行为选才标准。②指综合士人德才、门第所评定的等级。③指掌管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负责人。④指撰写文章策论。⑤意思是得第者不过十来天就名满天下了。解读史料一反映了汉代实行察举制来选拔人才。史料二体现了九品中正制重家世门第的特点。史料三反映了唐代通过科举考试方式获取功名的人才选拔制度。6.唐代诗歌繁荣史料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流传到今天的,就有二千二百多个诗人创作的近五万首的诗歌。诗歌的内容十分丰富,反映了唐代历史发展的面貌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在于当时新兴的普通地主正处在上升发展的时期,从他们中间涌现出的大量诗人,以向上的精神进行创作,冲决了旧的贵族形式主义文学的藩篱,使唐代诗歌具有豪迈雄浑、丰富多彩的特点。唐代的进士考试着重文学辞章,也推动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六朝以来,诗歌的艺术形式逐渐趋向成熟,这是唐诗发展的前提条件。唐代疆土广阔,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各种艺术都有相当高度的发展。这些都使人4们的眼界开阔,并为诗歌提供了新的素材,成为诗歌繁荣昌盛的客观条件。——选自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上册)人民出版社1983年版解读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的黄金时代,唐代诗歌繁荣的根本原因,一是上升中的地主阶级的进取精神,二是科举制的影响,三是唐代疆土广阔,经济繁荣,交通发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主题中国古代史上的“和亲”政策材料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当不同民族的几个政权相互对立的情况下,以相互间的联姻关系,作为双方谋求并保证和平友好往来的纽带,这就是被后世称为和亲政策的来由和实质,若把它看成是屈辱或者欺骗,那是不符合当时历史实际的,这种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联姻形式和相互和平往来关系的建立,早在周代就已如此,其与后世所不同的只在于地域范围仍在中原地区而已。后来汉公主的远适异国,是在国家疆域有了大的开拓下才产生的。虽然公主琵琶,在后人的想象中别具哀怨,但汉代与乌孙、匈奴王室的联姻,确乎在相互往来和安定国防方面,起过巨大的作用,其历史贡献是不可低估的。无论是乌孙王或是匈奴单于,也都是向汉廷上书礼聘,却并没有要挟或威胁。而汉公主们也只是感到语言不通,习俗各异,最初颇不习惯,但到后来,还能在老王死后从其子辈“妻其后母”的国俗。这种联姻关系,只存在于双方王室之间,因此后世称为和亲政策。中国历史上大一统国家局面形成之际,中原与边疆民族之间的关系比较突出。产生这种交往的方式,显然是为了适应当时新的形势所需要的。这种特定的历史背景,必须先要得到充分的了解。在唐开国之前,隋文帝杨坚即曾先后以宗室女大义、安义两公主嫁突厥可汗,又以光化公主妻吐谷浑夸吕可汗的儿子伏。同时伏也请以女备文帝后庭,为文帝所辞却。可见当时不同民族王室间婚姻往来,并不是一件稀奇事,也不仅汉公主出嫁少数民族。当唐开国之后,未待吐蕃请婚,唐公主已分别出嫁到突厥、吐谷浑等诸国去了。对初唐来说,吐谷浑尚不成为唐王朝的威胁力量,可见和亲只是当时一种和平缔交方式,是为了沟通双方在文化、政治、经济方面的交流,促进兄弟民族之间的团结与友好,并不存在大国、小国,谁强谁弱以及什么相互利用欺骗等问题。活动要求:结合上述材料,个人查找文献,围绕“民族关系中的‘和亲’政策”主题自拟一个具体论题,写一篇小论文,然后同学之间交流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