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西省晋中市平遥县第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在每小题2分)1.韩非子提出君主要善于用法来管理官吏,还要做到“使法择人,不自举也”。这一主张尽A.要求君主熟悉法律B.体现王在法下C.是对贵族政治的否定D.突出依法治国【答案】C【解析】韩非子选拔官吏的主张是依靠法律选择人,而不是依靠人来选拔,这是对传统贵族世袭制度的否定,故C项正确;材料中说明君主是用法选拔官吏,不是熟悉法律,故A项错误;封建社会仍然是王在法之上,故B项错误;古代封建社会仍然是人治社会,不是依法治国,故D项错误。2.下面是史明同学在历史复习时归纳的一张表格,在比较完各项后意图进一步归纳出最后一栏的“教训”。朝代西汉初期唐朝中叶唐朝末年表现七国之乱安史之乱藩镇割据原因分封诸侯节度使权力过重内轻外重影响汉武帝巩固发展大一统局面后患无穷,由盛转衰唐朝灭亡,五代十国开始教训你认为最佳的“教训”应当是A.国家是否统一往往决定于皇帝的素质B.中央与地方是一种对立关系-2-C.地方割据不单单出现在王朝末年D.必须削弱地方政权的力量,强化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根据题意和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唐朝中叶,唐朝末年发生叛乱主要是地方割据的诸侯或者节度使,他们都是割据一方的势力;因此得出的教训是加强中央集权,解决地方分权和中央集权的矛盾,故D正确;皇帝素质不是决定国家统一,故A错误;B不是材料主旨;C中地方割据随时会出现。3.“秦缪公求士……并国二十,遂霸西戎;孝公用商鞅之法……以殷盛,国以富强……惠王用张仪之计……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某种程度上说明,“策士”“贤士”推动了A.集权制度的形成B.自然经济的形成C.家国观念的形成D.“封邦建国”的形成【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国二十,遂霸西戎……以殷盛,国以富强……散六国之从……蚕食诸侯,使秦成帝业”,体现了由分裂走向统一的趋势,有利于集权制度形成,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涵盖原始社会、封建社会以及早期的资本主义社会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项错误;春秋战国,国家尚未统一,人民对国家一统尚未有清晰的认同,故C项错误;根据所学,早在三代时期,就已有“封邦建国”的制度,故D项错误。4.战国至汉初,实行新的军功爵制。不仅爵级繁细,而且爵位下移,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军功爵制A.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B.使宗法制得到很好的延续C.表明了人才选拔制度的完善D.导致了分封制度彻底瓦解【答案】A【解析】-3-【详解】本题考查军功爵制的相关知识,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依据题干“爵秩不再是某一阶级的专利品,而成了社会各阶层都有权攀登的进身之梯”可知,强调的是爵制制度发生重大变化,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破除了官员来源的唯一通道,有助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故A项正确;宗法制在春秋战国已经瓦解,B项错误;C项不是材料信息表明的问题,排除;D项彻底瓦解表述绝对化,不符合史实。故选A。5.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出现过许多叱咤风云的大国、强国,比如战国时期统一中原的秦国,18世纪确立世界霸主地位的英国,19世纪末确立亚洲强国地位的日本和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他们发展的道路各不相同,但崛起的原因却有惊人的相似。你认为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A.和平崛起B.制度创新C.武力掠夺D.民主强国【答案】B【解析】统一中原的秦国商鞅变法,18世纪的英国已经确立君主立宪制和责任内阁制,19世纪末的日本通过明治维新实现强国,中国通过改革开放而崛起,故他们崛起的共同原因是制度创新,故B正确;秦国、英国、日本不是和平崛起,故A错误;改革开放以来日益强大的中国没有武力掠夺,故C错误;秦国、日本不是民主强国,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前提条件是熟练掌握秦国、英国、日本、中国的相关史实,再紧扣题干关键词“崛起的共同原因”,即可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得出制度创新的答案。6.商鞅变法、秦朝实行郡县制和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在历史上发挥的共同作用是A.加强了君主专制B.缓和了阶级矛盾C.打破了世袭特权D.促进了民族融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打破了世袭特权;秦朝废分封实行郡县制,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官僚政治;科举制度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为平民参政提供机会;故三者都打破了贵族世袭特权,C项正确。商鞅变法时尚没有确立君主专制制度,排除A项。郡县制和科举制都是在王朝建立时期设置的,并没有起到缓和社会矛盾的作用,排除B项。郡县制和科举制都是为封建君主专制服务的,与民族融合无关,排除D项。-4-7.唐初实行府兵制,在长安附近各州设置军府,选拣均田农民担任府兵卫士。开元十年,唐玄宗接受张说建议,募兵13万,充当京师宿卫;开元二十五年,根据边防需要,“抓募丁壮,长充边军,增给田宅,务加忧恤”,由朝廷供给资粮,长期戍边。这一变化A.适应了商品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B.推动了土地私有制的发展C.为安史之乱和藩镇割据埋下隐患D.增强了唐政府的边防实力【答案】C【解析】兵制的变化与商品经济发展无关,故排除A;是土地私有制的发展导致了均田制被破坏,均田制为基础的府兵制就也走向了崩溃,所以B搞反了关系,故排除;唐玄宗开始实行的募兵制由于国家供给衣食,而且与将领之间关系密切,虽然可以增强唐政府的边防力量,但是时间久了就成为了割据力量,威胁中央,故选C而排除D。点睛:这一题考查考生对唐朝兵制变化的理解,需要考生将府兵制与募兵制进行比较,结合唐朝后期藩镇割据的史实来回答。府兵制兵将分离,防止了武将专权,但也造成了军队战斗力弱;而募兵制导致了兵源充足,兵将不分,军队战斗力增强的同时,容易造成武将专权,严重威胁中央集权,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就是明证。8.宋初,三司(户部、盐铁、度支)独立掌握全国财政,王安石变法时期将三司重新组织起来并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里。这一措施的主要意图是A.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制度B.增加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C.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D.消除宋初加强皇权的弊端【答案】C【解析】王安石变法将户部、盐铁和度支三司统一到一个新的机构,是为了提高处理经济事务的效率。相对于原来三个机构之间的分工制衡,一个机构处理事务更为高效。故答案为C项。这一措施不是针对地方采取,不能反映加强中央集权,排除A项;这一措施本身与财政收入的增减没有关系,排除B项;D项不是这一措施的用意,王安石变法没有加强或削弱皇权的目的,排除。-5-9.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中提出:“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这说明王安石()A.继承了古代墨家的思想B.主张读书人要以天下为己任C.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D.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答案】C【解析】材料“苟不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则不教也,苟可以为天下国家之用者,则无不在于学”反映了王安石主张教育为国家之用,说明他具有注重实用的教育思想,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古代墨家的思想,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说明读书人以天下为己任,而是体现了实用的教育思想,故B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王安石反对诗赋取士和经义策论,故D错误。故选C。10.学者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到:在我们之前900年,中国即企图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其范围与深度不曾在当日世界里任何其他地方提出。这种做法可能出现于A.李悝变法B.商鞅变法C.北魏孝文帝改革D.王安石变法【答案】D【解析】从材料“在我们之前900年”“以金融管制的办法操纵国事”可以分析出这是王安石变法中“理财”的措施,故D项正确;AB项是战国时期的,排除;C项是魏晋时期的,排除。11.王安石变法的第一项理财措施是实行“均输法”,拨出500万贯钱和300万石米作为发运司周转经费,由发运使根据京师库藏和各地物资的实际情况,选择低价购买政府所需物资,同时将各地的多余物资运往各地出售。据此,“均输法”的作用是A.政府掌控市场,垄断利润B.打击官僚地主,抑制兼并C.增加政府的赋税收入D.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答案】D【解析】从材料“选择低价购买政府所需物资,同时将各地的多余物资运往各地出售”中可以看出,-6-“均输法”可以协调供需关系,提高财政收支的效率,减少政府的开支,故D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出政府掌控市场、增加赋税,故AD项排除;B项是方田均税法的作用,排除。12.王安石变法时,青苗法规定“不愿请者,不得抑配”,“取息二三分”,以实现“取民之财,还以助民”的目的。但是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且“取息高达六分”,以致“害民如此”。对此现象最佳的理解是A.变法只顾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无视民众负担B.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C.王安石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D.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答案】D【解析】材料“在执行过程中,地方官往往强令民户向政府借贷……害民如此”反映了部分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时偏离了法令条文,故D正确;材料并不能说明变法无视民众负担,故A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王安石变法的有些法令在制定时考虑不周全,故B错误;材料重点是反映地方官员在实际执行的问题,不是变法的主观动机与实际效果存在偏差,故C错误。故选D。13.我国的古代改革对推动社会进步起了推动作用,但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由此得出的最主要结论是()A.改革有助于社会进步,但改革者不会有好结果B.改革有风险,改革者应注意保护自己C.改革需要改革者的奉献和牺牲精神D.改革应对反动势力进行彻底镇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商鞅因变法而车裂,王安石因变法而革职,张居正因变法而死后被抄家说明改革必然遇到很大的阻力,改革家需要具有奉献和牺牲精神;A说法绝对,并非改革者都不会有好结果;B说法也不对,改革者不能只想到明哲保身;D不对,改革需要循序渐进,但也不能激进。考点:古代改革点评:从改革成败中得到的规律性认识或启示(1)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7-与时俱进,敢于改革。(2)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在勇于改革的同时,要具备坚决的斗争精神。要坚信新事物一定能够战胜旧事物。(3)改革的措施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4)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有自己特色的改革之路。(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给我们留下了众多的经验教训,我们要从中获取启示。(6)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要积极支持改革,并投身到改革中去,合力推进我国的改革开放。14.“至唐(中期),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不复给授,故均田制为空文。”上述言论A.说明均田制被破坏是偶然的B.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C.全面分析了均田制被破坏的原因D.说明唐朝没有实行过均田制【答案】B【解析】依据题文可知言论作者认为:唐中期均田制成为空文的原因是“承平日久,丁口滋众,官无闲田”,即人口众多,政府掌握的闲田不足。此言论没有涉及均田制被破坏的根源:封建土地私有制,故B项为正确选项。A、C、D三项的说法不符合史实。15.两晋南北朝时期少数民族政权仿效内地官方史学活动,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进而将自己的祖先衔接于中国古史体系,自称黄帝、大禹等圣王之后裔。这有助于A.继承华夏传统B.提升民族认同C.促进民族融合D.化解民族矛盾【答案】D【解析】两晋南北朝时期属于民族矛盾尖锐时期,而该时期少数民族接受汉族文化的历史观念等做法是利于化解民族矛盾的,但继承华夏传统、提升民族认同、促进民族融合是均不符合当时的-8-阶段特征的,所以只有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16.北魏政府下诏均给天下人田:“诸桑田皆为代业,身终不还,恒从见口。有盈者无受无还,不足者受种如法。盈者得卖其盈,不足者得买所不足。不得卖其分,亦不得买过所足。”A.促进了工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