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EvaluationWarning:ThedocumentwascreatedwithSpire.Docfor.NET.模块综合检测卷四(时间:100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梭伦鼓励发展农工商业的措施对雅典民主政治建设的意义()A.扩大了下层平民的就业机会B.加强了工商业奴隶主和平民的经济实力C.直接削弱了贵族专权的局面D.壮大了雅典城邦的实力解析:农工商业的发展壮大了平民和工商业奴隶主的实力。这有利于削弱贵族专权,从而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答案:C2.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的共同之处是()A.都清除了封建割据势力B.都保留了君主专制统治C.都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D.都确认农民得到少量的土地解析:明治维新与俄国亚历山大二世改革都不彻底,保留了封建残余,其中俄国沙皇专制的保留及日本天皇制的强化均是这种不彻底的表现,因此A项不对,B项说法准确,C、D两项仅适合于日本。答案:B3.有学者认为,王安石变法时,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而不是着重于国家的直接经营活动。与之相应的变法措施是()A.农田水利法B.免役法C.方田均税法D.市易法解析:关键信息是“国家通过市场的力量调节供需和物价”。A项农田水利法是政府鼓励开垦荒地和修建水利工程。B项免役法是民户向官府交钱,官府雇人充役。C项方田均税法是重新丈量土地,计算税收。市易法是朝廷在开封设置市易务,平价收购市场上滞销的货物,并允许商贩赊货,按规定收取利息。因而选D项较合适。答案:D4.美国Williamson牧师在评价王安石的某一措施时说:“不但把农民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放出来,而且他们能够在偶遇资金短缺时,不必中断农作。”他评价的是()-2-A.青苗法B.均输法C.保马法D.募役法解析:题干中的关键信息是“从沉重的乘人之危的高利贷负担中解放出来”,其针对的是豪强之家在农民青黄不接的时候放高利贷给农民。故他评价的是青苗法。答案:A5.忽必烈诏命行中书省及各级官员“劝诱百姓,开垦田土,种植桑枣,不得擅兴不急之役,妨夺农时”。下列对材料的理解错误的是()A.体现了元朝实行“以农桑立国”的方针B.重视农业生产C.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D.体现了对蒙古旧俗的尊重解析:材料反映了元朝忽必烈转变了立国之本,废除游牧地区的旧俗,重视农业生产,加快了元朝由游牧经济向农耕文明转变的步伐,D项错误。答案:D6.宗教改革后的新教把获利视为上帝对于选民的期望。新教伦理不仅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而且把劳动看作是远离罪恶和堕落的手段之一。新教还宣扬禁欲主义,主张节俭。这些新教思想()A.打破了教会的精神垄断B.继承了天主教因行称义学说C.有利于民族国家的发展D.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解析:材料中新教强调“鼓励人们通过勤奋劳动获得财富”,适应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答案:D7.1712年,彼得一世建立了新都圣彼得堡——新俄罗斯的象征。“新俄罗斯”巩固了()A.金融贵族和工业家的国家B.手工工场主和贵族的国家C.资产阶级和新贵族的国家D.贵族地主和商人的国家解析:彼得一世改革后的俄国仍然是一个封建农奴制国家,故可排除A、B、C三项,选D项。答案:D8.俄日两国均是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的,从根本上说是因-3-为俄日两国()A.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B.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C.具有浓厚的军事性和封建性D.缺乏民主传统解析:俄日两国均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方式走上发展资本主义道路,其原因在于资产阶级力量弱小,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则是根源。答案:A9.有人说:“日本奇迹般的成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几近毁灭性的失败,都孕育在明治维新中。”对此话最正确的理解是()A.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富强B.明治维新使日本在富强中走向战争C.日本因明治维新而走向战争D.明治维新使日本在战争中走向富强解析:根据所学,明治维新为日本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使改革后的日本发展迅速,走上了富强之路,但是明治维新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军国主义、天皇崇拜、极端民族主义等使日本逐步走上了侵略之路,即明治维新使日本在走向富强的同时走向战争,故选B项。答案:B10.著名史学家戴逸根据戊戌变法的历史影响指出:“人们久处在封建闭塞的发霉气氛中,忽然从那里吹过来一股新鲜的气息,麻木不仁的头脑开始清醒过来了,僵硬的四肢逐渐动弹起来了。”这强调戊戌变法的意义是()A,挽救民族危亡B.实现富国强兵C.引领思想启蒙D.建立民主政治解析: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也是一次爱国救亡的政治运动;同时是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结合材料所述,材料强调了戊戌变法引领思想启蒙的意义。答案:C11.光绪帝利用康有为、梁启超进行“百日维新”,希望借此挽救即将衰亡的大清王朝,也使自己避免成为亡国之君,但最终还是失败,其主要原因是()A.“百日维新”所实行的措施违背潮流B.帝国主义列强的干涉和破坏C.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反对D.袁世凯的暗中告密-4-解析:A项说法不准确,当时的变法是符合历史潮流的;B、D两项是重要原因,但和C项比较起来,处于次要地位。答案:C12.作家路遥在《平凡的世界》中描述到:“田福堂太痛苦了:当年搞合作化时,他曾怀着多么热烈的感情把这些左邻右舍拢合在一起;做梦也想不到二十多年后的今天,大家又散伙了。”田福堂的“痛苦”是缘于其不理解当时()A.农村所有制的变革B.农村经营方式变化C.农业经济发展状况D.大伙儿对他的背叛解析:材料中“搞合作化”是指对农业进行的由国家引导农民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的社会主义改造。“二十多年后……大家又散伙了”指的是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分田到户、自主经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B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2分)13.(14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商君遗礼义,弃仁恩,并心于进取。行之二岁,秦俗日败。故秦人家富子壮则出分,家贫子壮则出赘,借父耰,虑有德色;母取箕帚,立而谇语。……其慈子耆利,不同禽兽者亡几耳。然并心而赴时犹曰蹶六国,兼天下。功成求得矣,终不知反廉愧之节,仁义之厚。信并兼之法,遂进取之业,天下大败,众掩寡,智欺愚,勇威怯,壮陵衰,其乱至矣,是以大贤起之,威震海内,德从天下。曩之为秦者,今转而为汉矣。——贾谊《治安策》材料二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它有力地荡涤了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制度、旧习俗、旧观念,建立、巩固和发展了新型生产关系与上层建筑,推动了中国历史的发展。商鞅变法则是战国变法运动中的最辉煌篇章。作为战国各国变法中最为全面、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商鞅变法规模大、措施全、历时久、推行力度大,从而收到大的成效,取得大的成功,不但帮助秦国走上了富国强兵的正确道路,为秦国日后统一天下奠定了基础,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面貌。——《中国古代史资料》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指出贾谊批评商鞅变法的主要理由是什么。(8分)(2)结合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论证材料二中“战国变法运动是中华文明演进史上的一座巍峨丰碑”的观点。(6分)答案:(1)遗弃礼义传统,废止仁德政策;导致社会风气败坏,世情淡薄;引发人民起义,推翻秦朝统治。(2)废除分封制,建立中央集权制;废除井田制,确立土地私有制;变法顺应历史潮流,-5-推动社会转型。14.(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回答。材料一圣祖(注:康熙)天纵神明,多能艺事,贯通中、西历算之学,一时鸿硕,蔚成专家,国史跻之儒林之列。测绘地图,铸造枪炮,始仿西法。凡有一技之能者,往往召直蒙养斋。其文学侍从之臣,每以书画供奉内廷。又设如意馆,制仿前代画院,兼及百工之事。故其时供御器物,雕、组、陶埴,靡不精美,传播寰瀛,称为极盛。——《清史稿·艺术传》材料二俄国彼得一世(1672—1725)深刻感受到俄罗斯与西欧各国的差距。他迫不及待地要将自己的国家改造成一个同样强盛的欧洲国家,他采取各种措施加速把俄罗斯赶向文明。他把个人对西方科学技术的痴迷化作了国家的行为。他按照西欧的模式兴办学校,开设数学与海洋学校、炮兵学院等,他不断地引进俄国人闻所未闻的新鲜事物,1725年12月,俄国科学院正式成立,成为国家集中科学人才、发展科学事业的核心机构。彼得亲自为科学院制定了预算,每年约2.5万卢布。优厚的待遇吸引了德国、荷兰等国的大批科学家,从这时开始,对科学研究的重视成为俄国的传统,并一直延续。(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康熙帝是怎样对待西学的。(8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对康熙与彼得一世对待西学的态度加以评价。(6分)解析:第(1)问提取材料一中康熙帝重视西学的相关信息进行概括。第(2)问从个人与国家的角度去分析康熙与彼得一世对待西学的不同,进而对其进行评价。答案:(1)融合西方历法于中国历法之中;仿照西法测绘地图,铸造枪炮;重用在西学方面有特长的人才;设立画院展览、观赏西式器物。(2)康熙向西方学习基本上是个人行为,而彼得一世将其化为国家行为;康熙设立的画院是个人观赏性的,彼得一世设立的俄国科学院成为发展科学事业的领导核心;康熙引进西方科技人才有限,彼得一世引进了西方大批科学家。彼得一世使重视科学研究成为俄国的传统;而康熙以后中国逐步走向闭关锁国,西学东渐的势头逐渐衰落下去,科学研究亦未成为清朝的传统。彼得一世统治时期,俄国大规模向西方学习,使俄国摆脱了落后局面,逐渐成为欧洲强国,康熙帝个人观赏式地学习西方,没有使国家摆脱落后状态。15.(12分)以下是马丁·路德和卡尔文在政治、经济等方面的主要观点。阅读下列材料:领域马丁·路德卡尔文个人与社会在“因信称义”基础上,认为一切职业都是有价值的,符合上帝道义的强调在生活中效法基督,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来荣耀上帝经济方面倾向于田园牧歌式的生活,他最推崇的是农业、手工业,最后才是商业在财富观念上,认为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是上帝恩宠的外在证据-6-政治方面认为信仰和政治是两个不同的领域,世俗领域不得介入和干涉信仰领域要求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但对于不义的世俗权力,主张以上帝的义去直接对抗请回答:(1)有学者认为,马丁·路德是一个宗教“煽动家……就其实践来说,更多的是一个摧毁者”。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这一观点。(6分)(2)对比马丁·路德,卡尔文则更多的是一个新教“构建者”。结合材料扼要概括卡尔文在构建新教中体现出的“资本主义精神”。(6分)解析:第(1)问,“煽动家”主要从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揭开宗教改革的序幕等方面分析作答;“摧毁者”主要依据马丁·路德宗教改革破除对教皇与教会的信仰等内容综合分析作答。第(2)问,“资本主义精神”依据材料“学会忍耐、克己、勤劳、无止境的追求的艰苦创业精神”“合理合法地赚取更多的财富”“建立信仰和政治相互独立的权力和法律体系”等信息分析作答。答案:(1)说明:公布《九十五条论纲》,批评教皇出售赎罪券的错误行为;宣扬“因信称义”、主张政教分离等;否定了天主教的传统观念和权威。(2)精神:忍耐、勤劳、艰苦创业品质;合理合法地追逐财富;建立法律法治秩序,宗教信仰服务于现实政治等。16.(12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开展,政府特别重视农村多边经营的一个环节——乡镇企业的发展,截至1985年,乡镇企业除数量之外,所有的项目基本上都是增加的趋势,特别是1984年急剧增加。但是,每个企业的职工平均人数,1983年时30人左右,到1984年时减少8人,1985年时又减少5人。乡镇企业的主要行业,除了纺织、建材外,还有食品加工、矿山采掘、肥料、农具、农药等多种类型,其中主要的行业有25种以上。——摘编自滨下武志《近代中国的国际契机》材料二长期以来,城乡分离的二元经济格局,使农村单纯搞农业,城市搞工业,这种做法使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而乡镇企业既接受了城市的辐射,又